首先抛一个观点:年龄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是否具备这个年龄应有的竞争力。
一、
先讲两个我朋友的故事。
老张,33岁。北京土著。家里的独子,上有年迈多病的母亲,下有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车贷,房贷一样不落。目前在一家P2P公司任职移动端组长。属于那种活少,钱不少的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但老张最近很郁闷,甚是焦虑。找我倾诉,最近P2P公司,雷声不断,感觉公司随时要完,随时面临失业。摆在面前两条路:再去小公司找个leader干;去大公司做一线程序员。当老张尝试面试了几家后,发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小公司当leader必须要写代码,且公司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随时可能倒闭的那种。由于没有好的职业背景背书,技术能力与工作年限不符,大公司面试处处碰壁。相对知名的创业公司,leader岗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本来就有点秃顶的老张,最近掉头发更厉害了。
另一个朋友,阿志。职业履历很亮眼。先后在多个大厂撸过码,扛过雷。也在小公司带过兵,打过仗。辗转反复,目前在网易做高级开发工程师。这种光鲜的履历,简直是猎头朋友的最爱。可最近,阿志很惆怅,看着身边一个个90后、95后。那家伙个个都干劲十足,头脑聪明。虽然一声声志哥叫着,但阿志心理明白,自己早晚会被他们干掉。抛开大公司光环,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上升空间有限。通俗的讲,高不成低不就。这就是现状。
二、
我们把上面两个例子拆解成两个问题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状?
面对这种状况怎么办?
回到上面两个案例,一个面对失业的窘境,一个面临上升的天花板。共同点都是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职业规划。其实我们可以引申出来另外一个话题: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别人(程序员)就那么优秀? 相仿的年纪,不是成为技术大拿,就是成为技术高管。答案就是:因为你从来不思考。这就是原因。抛开天赋的因素,我们每个人初入职场,起跑线几乎相同。为何短短几年差距越来越大。因为你过的每一天都是靠惯性。遇到问题,你总是习惯性找现成的答案,从不思考背后的原因。同样的技术难题,你只看到技术牛人的牛,但从来不思考别人的解决思路。即使你很努力提高自己,但从来没思考过,怎么样学习效率最高,学什么东西性价比最高。你只是依靠惯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我明白,也许你心里不服,“怎么可能,我写的了代码,解得了bug,不思考都干不了这活”。那好,我们做个小测试。
背景:你们公司是解决方案提供商,项目需要在客户方驻场开发。目前你们公司项目总监在深圳负责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
事件:某天,近深夜。电话铃急促想起,总监来电。说遇到一个比较棘手的技术问题,需要你明天过去紧急支援。你爽快的答应。开心的挂了电话。心理盘算着,这么好的机会,出差不但有补贴,还能顺便旅个游。没准还能去香港shopping。领导这是器重我啊。
你掩饰不住内心得喜悦,着手订票。“完了,忘了问是让我坐高铁还是飞机?事情有多紧急,明天晚上到达行不行?”你怯怯的又拨通了总监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略微沙哑的声音:“你最好明天晚上7点之前到,我们还能一起吃个饭,顺便讲一下这边的问题。”
“好的总监,好的。明天准时到达,打扰你休息了。”
挂断电话,你心里有种隐隐的自责感,暗自思忖,“领导会不会觉得我考虑问题不周全啊。下次一定要汲取教训,不过 总算问清了”。是不是觉得万事大吉了,别急,咱们继续往下看。
订票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准备出差所需的东西。这个时候你又开始犯嘀咕了,“出差要待多久,冬天马上来临要不要带换季衣服?” 眼看就要凌晨12点,你还好意思再次拨打总监的电话吗?脑袋瓜子是不是蒙蒙的。别急我们再脑补一下,你还会遇到什么问题。
“要不要简单了解一下,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万一去了,也解决不了呢,要不要提前做些功课呢”
“就我一个人去,还有没有其他人?有的话要不要随行?”
“总监有没有要捎带的东西,要不要给那边的同事带点土特产啥的增进一下感情?”
“......”
怎么样,通过一次小小的出差准备事宜,是不是发现自己何等的欠思考,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此类场景比比皆是。PM提出一个需求,你总是会不假思索的答应或拒绝。从来没有探究过事物的因果关系。“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为什么现在做?做完后怎么量化收益?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实现?” 思考的目的是大概率确定我们是用正确的方式,在做正确的事。回到上面的例子,老张、阿志之所以会碰到上升的天花板,之所以与别人的差距大。是因为别人的一年是一年,你的一年是一天。你只是不停的在重复昨天的你。
你不赶紧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那迟早会按照你活的方式去想。长时间的不思考导致你丧失思考能力,日积月累你就变成了现在的老张,阿志。《原则》里有句话说得很好,“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
一年前的你,是蠢货吗?
三、
那难道老张,阿志们就只能这样了,面临失业,面临淘汰?显然不是,那我们就思考一下如何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首先我们抛一个大词 ——战略。我们时常听说,军事战略、企业战略、人才战略、组织战略......。但有没有想过,你个人的职业战略。什么是职业战略?战略的本质是取舍。所谓职业战略,盘点你的优劣势,把有限的力量集中于此,谋求突破。通俗讲: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举个栗子,在团队中,你的技术能力,并不出众,本身对技术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属于团队二八中的80%中的一员。即使你再怎么努力,再怎么投入,也很难进入到头部。这个时候你应该发掘你的其他独特优势,比如你写作能力好,沟通能力好。那你就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你的优势上,在团队中形成错位竞争。且针对你的优势做中长期规划。现实中我经常会看到,许多人在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务上,投入大量精力。最后发现投入产出并不成正比。导致你永远进入不了头部。
回到上面案例,针对老张,我给他他的建议是,找一个相对靠谱的小公司,那什么样的公司算靠谱,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所做项目在你的认知范围内;二是创始人背景比较优秀。为什么看中这两个点,稍后再表。我们来为老张做个职业战略分析,来梳理一下老张的优劣势。
优势:
1、沟通能力强
2、唱歌好(在相对比较闷的技术部门,会唱歌是很出彩的一项软技能。可以营造、提升团队氛围)
3、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职业生涯中很长一段时间在保险公司、金融公司任职过,积累下来不少的行业经验)
4、情商高(能及时的洞察别人以及自己情绪的变化,且能够恰当好处的控制调节)
劣势:
1、技术能力偏弱(两年不写代码)
2、没有知名公司背景
3、学历一般(二本)
根据老张的优劣势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老张是有管理方面的优势,持续在管理方面投入,形成竞争优势才是正解。通俗点说,老张技术方面做到70分就行,找一家小公司,继续从事leader职位,当然小公司前期肯定要写代码,以老张的能力cover住不是问题。前面说到靠谱的项目,靠谱的人。如果连你都觉得这个项目很不靠谱,很大概率是真不行。如果创始人背景很不错,而你到时候成为核心人员。即使以后公司倒闭,能抱的上老板的大腿,也是不愁没有出路的。当然前提你非常优秀,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老张恰恰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沟通能力强,会唱歌,情商高。老张目前需要做的是系统化学习管理,通过管理能力在工作中达成一个个目标,形成错位竞争。代码能力70分,管理能力90分。
再来看看阿志,阿志表达能力差,但书面表达能力强。写的比说的好。技术能力在大公司不属于20%的头部人员,但有众多知名公司背书。百度、阿里、网易。阿志要不要投入大部分精力在技术上,拼命挤进头部?显然不是,牛逼的程序员,很大一部分靠天赋。不是你随随便便就能达到那个水平。那怎么办?既然写的比说的好,那就发挥写的优势。力争成为程序员中最会写的。通过向外部输出技术文章,形成外部影响力,再反过来,通过外部影响力,影响内部。是不是很拗口。通俗点讲,你以为那些出各种技术书籍的人,技术一定很牛X吗?未必!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一定很优秀,能够把复杂的东西用浅显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是他们的厉害之处。
四、
最后借用孔子老人家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工作干活,不思考,最后一无所获,只思考不行动,最后也会无所得。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去做。找到你当下最有价值的事,持续的去精进。必定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