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微服务架构、DevOps等铺平了企业的开发、运维之路。在6月19日-20日北京举行的LinuxCon + ContainerCon + CloudOpen 2017(简称LC3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其功能完善的微服务框架ServiceComb,并贡献给社区。
用数字化的手段和工具改造传统的业务流程、应用方式,这件事我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做,不过这只能称作“数字化改造”,因为它的目的只是让传统的销售和应用变得更加简化。现在风起云涌的“数字化转型”,其宗旨是利用互联网和所有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解决企业面临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实现企业的自我变革。在数字化时代,如果企业不主动实现自我变革,那么它必将被颠覆。
说得通俗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其实就是业务全面云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大型基础性软件因其高成本、部署的复杂性、缺乏弹性等诸多弊端而亟需改革。谁能当此重任?开源软件脱颖而出,因其分布式的架构、开放和灵活的体系、简单的开发与操作,以及经济性越来越受到企业级用户的青睐。从Linux到OpenStack,从容器到微服务架构,这些开源的架构和产品正大踏步走进企业用户的生产环境。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微服务架构、DevOps等铺平了企业的开发、运维之路。
消除上云的障碍
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在上云的过程中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云原生应用提供支撑;二是将适合转移到云中的企业传统应用迁移到云上。相对来说,支持云原生应用比较简单,采用新的云计算技术和架构即可,但是将企业遗留的系统迁移到云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企业经历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积累的历史遗留系统比较多,使用的技术相对比较老旧,有些硬件或软件可能早就退出了市场,系统的运维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传统的开发和交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业务快速上线和随时调整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的快速普及,在企业中云原生应用的比例逐步增加,这就需要符合云应用特点的开发、交付和部署的方式和技术,容器技术、微服务架构等因此而越来越流行。简而言之,微服务架构模式为敏捷部署,以及复杂企业应用的实施提供了巨大帮助,降低了系统开发和维护成本,加速了传统企业的“上云”之旅。
举例来说,电信级应用通常会要求高性能、低延迟,以及高稳定性。对于运营商来说,即使单个服务出现问题,也不希望因此产生连锁反应,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因此容错对于运营商来说是必须的。而华为微服务框架的一大优势正是可以提供隔离熔断机制,保证在被调用服务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产生“雪崩效应”。
传统的业务开发通常只注重功能是否满足应用需要,而较少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性能等方面的非功能需求。随着云时代的到来,计算资源可以按需获得,应用的部署越来越简单,在提供高应用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开发与运维开始慢慢融合。以前运维是应用部署之后的事,现在运维的工作“提前”了,在应用开发阶段就要考虑到运维的需求。开发不但要提供服务,还要保证服务长时间、可靠地运行。
华为商城(Vmall)是华为公司旗下的自营电子商务平台,2012年3月正式对外运营,提供华为手机、无线上网设备、平板电脑、配件等系列终端产品和服务,是以营造用户的移动信息生活为服务宗旨的互联网商务平台。与许多电商平台一样,Vmall在遇到业务高峰时,因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业务请求访问,给平台的正常运营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是,Vmall通过采用华为微服务框架,即使在应用负载很大的时候,系统也能顺畅运行。
企业级用户在上云的过程中,正努力寻找更好的方法,将应用程序部署在云环境中,而微服务被认为是一项有益的助力。
企业业务在不间断升级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终导致客户的体验不佳。通过华为微服务框架的动态路由功能,可以保证新业务的“灰度”发布,即使在升级过程中出现问题,也可以在影响最小的情况下实现回退。
另外,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服务端升级也会给服务消费者带来一定影响。解决的办法是在开发测试阶段,通过华为微服务框架中的服务契约验证功能,验证服务的提供方所提供的服务, 保证服务提供端在升级的过程中对服务消费端的零影响。
总之,使用微服务构建现代化的应用程序是很有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
加速企业应用开发
在6月19日-20日北京举行的LinuxCon + ContainerCon + CloudOpen 2017(简称LC3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其功能完善的微服务框架ServiceComb,并贡献给社区。ServiceComb解决问题的一个核心思路是,将非功能性运维需求直接植入微服务框架,在开发阶段就将那些与运维相关的问题解决掉。
ServiceComb框架源于华为内部已开发两年的微服务框架。该框架曾经在华为内部的多个核心业务中使用,极大地提升了云原生应用的开发效率,广受开发者好评。如今,华为将ServiceComb贡献出来,可以帮助更多的企业用户加速开发进程,提高效率。
传统企业应用在云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历史遗留系统迁移困难,服务接口联调易出错且耗时长,异构应用技术栈开发成本高等。ServiceComb作为一个功能完善的微服务框架,包括应用框架代码生成、服务注册发现、服务配置管理、服务监控、服务调用追踪、多通信协议支持等功能,为开发者提供了端到端的应用DevOps体验,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传统企业应用云化的问题。
ServiceComb可以快速识别和管理微服务,将历史遗留系统的迁移周期从月缩短至天;ServiceComb具备服务化契约增强、响应式编程范式和多语言SDK支持等优点,并且引入了基于契约的模型接口,可以自动形成模板,服务接口联调快,开发周期从星期减少到天;ServiceComb采用开放架构设计理念,兼容多种业界流行的微服务框架,开发者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定制业务插件,多语言协同开发更加简单,开发周期从月减少到星期。
一句话,ServiceComb让传统企业应用快速上云,让云原生应用开发更简单。
开源在路上
华为在LC3大会上发布ServiceComb(官网http://servicecomb.io和Github地址http://github.com/servicecomb)微服务框架,再次重申了华为一贯的开放、开源的态度。如今,云与开源已经成了推动创新的驱动力,以及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在IaaS层,华为FusionCloud提供了端到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它基于OpenStack、Hadoop等开源软件框架,可以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实现应用和数据的无缝迁移、跨云的分享。华为开源存储项目 OpenSDS 通过统一的 SDS(软件定义存储)架构与标准,南向屏蔽存储实现细节,提供资源池化,北向消除碎片化实现,提供存储服务化,让开发者一次开发应对多种场景。而在帮助企业上云方面,ServiceComb微服务框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方便开发者在已有的DevOps流程上利用DevOps编排引擎和容器组件标准,进一步提高开发效率。
华为始终坚持“源于开源、强于开源、回馈开源”的理念,持续不断向全球开源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以丰富的商业实践引领和推动开源生态的发展。华为在开源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希望通过建立开放的云生态,尝试多种开源的技术手段,真正解决企业用户遇到的实际问题,助力企业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
感谢关注中国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