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Excel中,设单元格F1的值为38,若在单元格F2中输入公式“=IF(and(38
A.输入正确 B.输入错误 C.TRUE D.FALSE
答案:B
解析:F1的值为38,不满足if条件,取表达式中最后一项,所以为输入错误
2.采用IE浏览器访间清华大学校园网主页时,正确的地址格式为( )。
A.Smtp://www.tsinghua.edu.cn B.http://www.tsinghua.edu.cn
C.Smtp:\\www.tsinghua.edu.cn D.http:\\www.tsinghua.edu.cn
答案:B
解析:smtp为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斜杠为//
3.CPU 中设置了多个寄存器,其中,( )用于保存待执行指令的地址。
A. 通用寄存器 B.程序计数器丁 C.指令寄存器 D.地址寄存器
答案:B
解析:通用寄存器可用于传送和暂存数据,也可参与算术逻辑运算,并保存运算结果。程序计数器又称指令计数器,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或接着要执行的下条指令地址。指令寄存器是临时放置从内存里面取得的程序指令的寄存器,用于存放当前从主存储器读出来的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地址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4.在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有赤条件传送、中断、程序查询和DMA等。其中,采用( )方式时,不需要CPU控制数据的传输过程。
A. 中断 B. 程序查询 C. DMA D.无条件传送
答案:C
解析:DMA是数据在内存与I/O设备间的直接成块传送,不需要CPU的任何干涉。
5.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其中主要部件有( )。
A.运算器、控制器和系统总线 B.运算器、寄存器组和内存储器
C.控制器、存储器和寄存器组 D.运算器、寄存器和寄存器组
答案:D
解析: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
6.对计算机评价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时钟频率、( )、运算精度、内存容量等。
A.丢包率 B.端口吞吐量 c.可移植性 D.数据处理速率
答案:D
解析: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标。
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MHz。
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内存容量:是指内存储器中能存贮的信息总字节数。常以8个二进制位(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存取周期:存储器连续二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单位为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运算速度:是个综合性的指标,单位为MIPS(百万条指令/秒)。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其他指标:程序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最大数据、计算机系统的图形图象处理能力、音频输入输出质量、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是一项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7.在字长为16位、32 位、 64 位或 128 位的计算机中,字长为( )位的计算机数据运算精度最高。
A.16 B.32 C.64 D.12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计算机性能方面的基础知识。
字长是就是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越长,数据的运算精度也越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也越强。
8.以下关于防火墙功能特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包和数据流向 B.提供流量信息的日志和审计
C.隐藏内部IP以及网络结构细节 D.提供漏洞扫描功能
答案:D
解析:防火墙认为内部网是可信赖的,而外部网是不安全和不可信任的。本题考查防火墙的基本概念。
防火墙是一种逻辑装置,用来保护内部的网络不受来自外界的侵害。它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一个保护层,并强制所有的连接都必须经过此保护层,在此进行检查和连接。只有被授权的通信才能通过此保护层,从而保护内部网络路由的安全性。其主要功能包括:限制外部网对内部网的访问,从而保护内部网特定资源免受非法侵犯;限制内部网对外部网的访问,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健康信息及敏感信息的访问;过滤不安全的服务等。但是防火墙对内网病毒传播无法控制
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指( )
A.软件开发思想与设计方案 B. 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
C. 计算机程序及算法 D. 软件著作权权利人
答案:D
解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指软件著作权权利人。
10.某软件公司项目组的程序员在程序编写完成后均按公司规定撰写文档,并上交公司存档。此情形下,该软件文档著作权应由( )享有。
A.程序员 B. 公司与项目组共同 C. 公司 D. 项目组全体人员
答案:C
解析:为职务作品,所以归属公司。
11. 将二进制序列1011011 表示为十六进制,为( )。
A. B3 B. 5B C. BB D. 3B
答案:B
解析:101,1011为5B
12.采用模2除法进行校验码计算的是( )。
A. CRC 码 B. ASCII码 C. BCD 码 D. 海明码
答案:A
解析:CRC码采用模2除法进行校验码。BCD都采用奇偶校验。
13.当一个双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 3 个并发进程时,同一时刻允许占用处理器的进程数( )。
A.至少为 2 个 B.最多为 2 个 C. 至少为 3 个 D.最多为 3 个
答案:B
解析:一个双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中尽管同时存在3个并发进程,但同一时刻允许占用处理器的进程数最多为2个。
14.假设系统有n (n≧5)个并发进程共享资源R,且资源R的可用数为2。若采用PV操作,则相应的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为( )。
A.-1~n-1 B.-5~2 C.-(n-1)~1 D.-(n-2)~2
答案:D
解析:初始值资源数为2,n个并发进程申请资源,信号量最大为2,最小为2-n。
15.编译和解释是实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两种方式,其区别主要在于( )。
A.是否进行语法分析 B.是否生成中间代码文件
C.是否进行语义分析 D.是否生成目标程序文件
答案:D
解析:编译和解释区别在于是否生成目标程序文件
16.下图所示的非确定有限自动机 (so 为初态, S3 为终态)可识别字符串( )。
A. bbaa B.aabb C. abab D. baba
答案:B
17.表示"以字符a 开头且仅由字符 a、b 构成的所有字符串"的正规式为( )。
A. a*b* B. (a|b)*a C. a(a|b)* D. (ab)*
答案:C
18.在单入口单出口的do…while 循环结构中, ( )。
A.循环体的执行次数等于循环条件的判断次数
B. 循环体的执行次数多于循环条件的判断次数
C. 循环体的执行次数少于循环条件的判断次数
D. 循环体的执行次数与循环条件的判断次数无关
答案:A
19.将源程序中多处使用的同一个常数定义为常量并命名, ( )。
A.提高了编译效率 B. 缩短了源程序代码长度
C. 提高了源程序的可维护性 D. 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答案:C
20.函数main(), f()的定义如下所示。调用函数f()时,第一个参数采用传值(call by value)方式,第二个参数采用传引用(call by reference)方式,main()执行后输出的值为( )。
A.2 B.4 C.5 D.8
答案:D
解析:f(int x, int&a)函数中,x=2*2+1=5; a=5+3=8,且a是引用,对应main()函数中x,所以x的值为8。
21. 对于初始为空的栈S,入栈序列为a、b、c、d,且每个元素进栈、出栈各1次。若出栈序列的第一个元素为d,则合法的出栈序列为( )。
A.d c b a B.d a b c C.d c a b D.d b c a
答案:A
试题22-23
对于下面的有向图,其邻接矩阵是一个(22)的矩阵。采用邻接链表存储时,顶点0的表结点个数为2,顶点3的表结点个数为0,顶点1的表结点个数为(23)
22. A.3*4 B.4*3 C.6*6 D.7*7
答案:D
23. A.0 B.1 C.2 D.3
答案:C
24.行为型设计模式描述类或对象如何交互和如何分配职责。( )模式是行为型设计模式。
A. 装饰器(Decorator) B.构建器(Builder)
C.组合(Composite) D.解释器(Interpreter)
答案:D
试题25-26
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于行为建模的模型是(25 ),其要素包括(26 )。
25. A.数据流图 B. 实体联系图 C. 状态·迁移图 D. 用例图
答案:A
26. A.加工 B. 实体 C. 状态 D .用例
答案:A
27.有两个N*N的矩阵A 和B,想要在微机(PC 机)上按矩阵乘法基本算法编程实现计算 A*B。假设 N 较大,本机内存也足够大,可以存下 A、B 和结果矩阵。那么,为了加快计算速度, A 和 B 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应选择( )。
A. A按行存储, B按行存储 B. A 按行存储, B 按列存储
C. A 按列存储, B 按行存储 D. A 按列存储, B 按列存储
答案:B
解析:矩阵相乘最重要的方法是一般矩阵乘积。它只有在第一个矩阵的列数(column)和第二个矩阵的行数(row)相同时才有意义。当矩阵A的列数等于矩阵B的行数时,A与B可以相乘。乘积C的第m行第n列的元素等于矩阵A的第m行的元素与矩阵B的第n列对应元素乘积之和。
试题28-30
某企业职工关系EMP(E_no ,E_name ,DEPT ,E_addr,E_tel 中的属性分别表示职工号、姓名、部门、地址和电话;经费关系FUNDS (E_no, E_limit, E_used) 中的属性分别表示职工号、总经费金额和己花费金额。若要查询部门为"开发部"且职工号 为 "03015 "的职工姓名及其经费余额,则相应的 SQL 语句应为:
SELECT (28)
FROM ( 29)
WHERE (30)
28. A. EMP.E_no, E_limit-E_used B. EMP.E_name, E_used-E_1imit
C. EMP.E_no, E_used-E_limit D. EMP.E_name, E_limit-E_used
答案:D
29. A. EMP B. FUNDS C. EMP, FUNDS D. IN[EMP, FUNDS]
答案:D
30.
A. DEPT=’开发部’, AND EMP.E no=FUNDS.E_no OR EMP.E_no='03015'
B.DEPT=’开发部’, OR EMP.E_no=FUNDS.E_no OR EMP.E_no='03015'
C.DEPT=’开发部’ AND EMP.E_no=FUNDS.E_no AND EMP.E_no='03015'
D.DEPT=’开发部’ OR EMP.E_no=FUNDS.E_no AND EMP.E_no='03015'
答案:B
31. 以下关于瀑布模型的优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规范化开发人员的开发过程
B. 严格地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
C. 要求每个阶段提交的所有制品必须是经过评审和验证的
D. 项目失败的风险较低
答案:D
32.现要开发一个软件产品的图形用户界面,则最适宜采用( )过程模型。
A.瀑布 B.原型化 C. 增量 D. 螺旋
答案:B
试题33-34
某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如下图所示,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含的活动,边上的数字表示活动的持续时间(天)。活动 EH 最多可以晚开始(33)天而不影响项目的进度。由于某种原因,现在需要同一个工作人员完成 BC 和 BD ,则 完成该项目的最少时间为(34)天。
33. A.0 B.1 C.2 D.3
答案:C
34. A.11 B.18 C.20 D.21
答案:C
35.关于风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风险是可能会发生的事
B.风险会给项目带来损失
C.只要能预测到,风险就能避免
D.可以对风险进行干预,以期减少损失
答案:C
试题36-37
对某商店业务处理系统采用数据流图(DFD)进行功能建模,其中“检查订货单”是其中一个(36)。由于在进行订货单检查时,需要根据客户的欠款情况、订单金额等多个条件判断是否采取发出催款单、准备货物、发出发货单等行为,此时适合采用( 37 )进行描述。
36. A.外部实体 B.加工 C.数据流 D.数据存储
答案:B
37. A.流程图 B.决策树 C.伪代码 D.程序语言代码
答案:B
38.模块A将其中的学生信息,即学生姓名、学号、手机号等放到一个结构体中,传递给模块B,则A和B之前的耦合类型为( )耦合。
A.数据 B.标记 C.控制 D.内容
答案:A
39.某模块内涉及多个功能,这些功能必须以特定的次序执行,则该模块的内聚类型为( )内聚。
A.时间 B.过程 C.信息 D.功能
答案:B
试题40-41
给定包含n 个正整数的数组 A 和正整数 x,要判断数组 A 中是否存在两个元素之和等于 x。先用插入排序算法对数组 A 进行排序,再用以下过程 P 来判断是否存在两个元素之和等于 x。
low=1;
high=n;
While(high>low)
If A[low]+A[high]=X return true;
else if A[low]+A[high]>x low++;
else high--;
Return false;
则过程 P 的时间复杂度为( 40 ),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41 )。
40. A.O(n) B.O(nlgn) C.O(n2) D.O(n2lgn)
答案:A
41. A.O(n) B.O(nlgn) C.O(n2) D.O(n2lgn)
答案:C
42. 高度为n 的完全二叉树最少的结点数为( )。
A.2n-1 B.2n-1+1 C.2n D.2n-1
答案:D
43.采用折半查找算法有序表{7, 15, 18, 21, 27, 36, 42, 48, 51, 54, 60, 72}中寻找值为15和38,分别需要进行( )次元素之间的比较。
A.3和1 B.3和2 C.4和1 D.4和3
答案:D
试题44-47
下图是( 44 )设计模式的类图,该设计模式的目的是( 45 ),图中, Abstraction和 RefinedAbstraciton 之间是( 46 )关系,均由Abstraction 和Implementor之间是( 47 )关系。
44. A.适配器 B.桥接 C.装饰 D.代理
答案:B
45. A.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期望的另一种接口,使得原本不匹配的接口而无法合作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B.将一个抽象与其实现分离开,以便两者能够各自独立地演变
C.动态地给一个对象附加额外的职责,不必通过子类就能灵活地增加功能
D.为一个对象提供代理以控制该对象的访问
答案:B
46. A.依赖 B.关联 C. 继承 D.聚合
答案:C
47. A.依赖 B.关联 C. 继承 D.聚合
答案:D
试题48-49
传统编译器进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代码生成等步骤的处理时,前一阶段处理的输出是后一阶段处理的输入,则采用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是( 48 )。该体系结构的优点不包括( 49 )。
48. A.管道过滤器 B.分层 C.信息库 D.发布订阅
答案:A
49. A.软件构件具有良好的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
B.支持重用
C.支持并行执行
D.提高性能
答案:C
50.系统交付后,修改原来打印时总是遗漏最后一行记录的问题,该行为属于( )维护。
A.改正性 B.适应性 C.完善性 D.预防性
答案:C
51. 软件测试的对象不包括( )。
A.程序 B.需求规格说明书C.数据库中的数据 D.质量改进措施
答案:D
52.以下不属于单元测试测试内容的( )。
A.模块接口测试 B.局部数据测试 C.边界条件测试 D.系统性能测试
答案:D
53.以下不属于文档测试测试范围的是( )。
A.软件开发计划 B. 数据库脚本 C.测试分析报告 D.用户手册
答案:B
54.以下关于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保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个环节
B.质量保证通过预防、检查与改进来保证软件质量
C.质量保证关心的是开发过程的产物而不是活动本身
D.测试中所作的操作是为了找出更多问题
答案:C
55.以下关于软件测试原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所有软件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
②尽旱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③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
④测试无法发现软件潜在的缺陷
⑤需要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答案:A
56.按照开发阶段划分,软件测试可以分为( )。
①单元测试 ②集成测试③系统测试④确认测试
⑤用户测试 ⑥验收测试⑦第三方测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⑥⑦
答案:B
57.以下不属于软件编码规范评测内容的是( )。
A. 源程序文档化 B.数据说明方法
C. 语句结构 D. 算法逻辑
答案:A
58.以下关于确认测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与用户要求一致
B. 确认测试一般由开发方进行
c. 确认测试需要进行有效性测试
D. 确认测试需要进行软件配置复查
答案:B
59.根据输入输出等价类边界上的取值来设计用例的黑盒测试方法是( )。
A.等价类划分法 B. 因果图法
C. 边界值分析法 D. 场景法
答案:C
60.以下关于判定表测试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判定表由条件桩、动作桩、条件项和动作项组成
B.判定表依据软件规格说明建立
C.判定表需要合并相似规则
D. n 个条件可以得到最多 n2个规则的判定表
答案:D
61. 一个程序的控制流图中有 5 个节点、 9 条边,在测试用例数最少的情况下,确保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所需测试用例数的上限是( )。
A. 2 B. 4 C.6 D.8
答案:C
62.对于逻辑表达式(((a>0)&&(b>0))||c<5),需要( )个测试用例才能完成条件组合覆盖。
A. 2 B. 4 C.8 D.16
答案:C
63.以下关于黑盒测试的测试方法选择策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首先进行等价类划分,因为这是提高测试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B.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使用边界值分析,因为这种方法发现错误能力最强
c.如果程序功能说明含有输入条件组合,则一开始就需要错误推测法
D.如果没有达到要求的覆盖准则,则应该补充一些测试用例
答案:C
64.以下关于负载压力测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模拟环境下检测系统性能
B.预见系统负载起力承受力
C.分析系统瓶颈
D.在应用实际部署并评估系统性能
答案:A
65.以下不属于负载压力测截的测试指标是( )。
A.并发用户数 B.查询结果正确性 C.平均事物响应时间 D.吞吐量
答案:B
66.以下关于测试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是否需要执行被测试代码可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B.黑盒测试也叫做结构测试,针对代码本身进行测试
C.动态测试主要是对软件的逻辑、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D.白黑测试把被测试代码当成透明的盒子,完全可见
答案:B
67.以下关于Web测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Web软件的测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
B.按系统架构划分,Web测试分为客户端测试、服务端测试和网络测试
C.Web系统测试与其他系统测试测试内容基本不同但测试重点相同
D.Web性能测试可以采用工具辅助
答案:C
68.以下不属于安全防护策略的是( )。
A.入侵检测 B.隔离防护C.安全测试D.漏洞扫描
答案:C
69.标准符合性测试中的标准分类包括( )。
①数据内容类标准②通信协议类标准③开发接口类标准④信息编码类标准
A.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70.以下关于软件可靠性管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需求分析阶段确定软件的可靠性目标
B.在设计阶段进行可靠性评价
C.在测试阶段执行可靠性测试
D.在实施阶段收集可靠性数据
答案:B
试题71-75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mantic Web proceeds in steps, each step building a layer on top of another. The pragmatic justification for this approach is that it is easier to achieve ( 71 ) on small steps, whereas it is much harder to get everyone on board if too much is attempted. Usually there are several research groups moving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is ( 72 ) of ideas is a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scientific progress . However, from an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there is a need to standardize. So, if most researchers agree on certain sues and disagree on others, it makes sense to fix the points of agreement. This way, even if he more ambitious research efforts should fail, there will be at least ( 73 ) positive outcomes .
Once a ( 74 ) has been established , many more groups and companies will adopt it, instead of waiting to see which of the alternative research lines will be successful in the end he nature of the semantic web is such that companies and single users must build tools, add content, and use that content. We cannot wait until the full semantic web vision materializes-it may take another ten years for it to be realized to its full( 75 ) (as envisioned today, of course)。
( 71 )A. conflicts B. consensus C.. success D.disagreement
( 72 )A. competition B.agreement C. cooperation D.collaboration
( 73 )A.total B. complete C.partial D. entire
( 74)A. technology B. standard C.pattern D. model
( 75)A.area B. goal C. object D.extent
答案:BACBD
翻译:语义网络的发展是一步一步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另一部的基础之上。选择这种方法的现实理由就是因为很容易对一小步取得成功,而如果想要一步到位就难得多。通常,很多研究组织都是从不同方向考虑的,这种思想的竞争的方式是科学进步的驱动力。然而,从工程的角度来说是需要进行标准化的。因此,如果大多数研究者同意某个观点不同意另一个的时候,改正观点是有意义的。这样,即使再宏大的研究努力也会失败,可能会有局部的积极效果。 一旦一个技术被建立,许多组织和企业都会采纳,而不是等待并查看其他研究线是否会获得成果。语义网络的性质就是让企业和单个用户必须构建工具,添加内容并使用。我们不会等着整个语义网络被物化——因为实现它的全部内容需要再过十年时间(当然是按照今天所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