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与画家》摘要&读后感

本文中的“黑客”是指最优秀的程序员,而不是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黑客与画家》从解释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到阐述黑客精神的意义,实际上是给程序员进行了正名。保持黑客精神,就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作者: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  美国

 

 

 

第一章节: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

 

书呆子?
在校园环境下,智力往往在大家心里的分量远远不如相貌、魅力和运动能力的分量重。相较而言,那些追求智力的学生往往社交能力不是很强。
原因是受父母的影响,书呆子被教导追求正确答案,而受欢迎的小孩被教导讨人喜欢。

在校园环境下,书呆子为什么会被歧视?
一部分原因是,青少年在心理上还没有摆脱儿童状态,许多人都会残忍地对待他人;另一方面,一些追求受欢迎的孩子往往会"结盟",书呆子就是他们一个共同的敌人(这就好比一个政客,他想让选民忘记糟糕的国内局势,方法就是为国家找出一个敌人,哪怕敌人并不真的存在,他也可以创造一个出来),再进一步,由于书呆子是不受欢迎的,处在学校的底层,所以全校学生都把书呆子当作一个可供欺负的安全目标。

成年人世界如何?
因为那是成年人的世界,他们都成熟了,不会把书呆子挑出来欺负。更重要的是,真实世界的关键并非在于它是由成年人组成的,而在于它的庞大规模使得你做的每件事都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效果。

学校的作用
看管监狱的人主要关心的是犯人都待在自己应该待的位置。然后,让犯人有东西吃,尽可能不要发生斗殴和伤害事件,这就可以了;
校方最重视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待在自己应该待的位置。与此同时,让学生有东西吃,避免公然的暴力行为,接下来才是尝试教给学生一些东西。
公立学校的老师很像监狱的狱卒。

表面上,学校的使命是教育儿童。事实上,学校的真正目的是把儿童都关在同一个地方,以便大人们白天可以腾出手来把事情做完

学校和外面的环境
有了围墙,成年人与学生并不能相互理解,已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扭曲的世界,一个真实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扭曲的世界,不仅仅对书呆子,对所有孩子来说,都是充满压力的。就像任何一场战争,胜利方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校园生活的问题
校园生活的两大恐怖之处——残忍和无聊
美国公立学校的平庸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度过了不快乐的六年,还带来了严重后果。这种平庸直接导致学生的叛逆心理,使他们远离那些原本应该要学习的东西。
校园生活的真正问题是空虚。除非成年人意识到这一点,否则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作者意见
对于书呆子来说,意识到学校并非全部的人生,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学校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为设计出来的体系,一半像是无菌室,一半像是野蛮洪荒之地。它就像人生一样,里面无所不包,但又不是事物的真实样子。它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只要你向前看,你就能超越它,哪怕现在你还是身处其中。

如果你觉得人生糟透了,那不是因为体内激素分泌失调(你父母相信这种说法),也不是因为人生真的糟透了(你本人相信这种说法)。那是因为你对成年人不再具有经济价值(与工业社会以前的时期相比),所以他们把你扔在学校里,一关就是好几年,根本没有真正的事情可做。任何这种类型的组织都是可怕的生存环境。你根本不需要寻找其他的原因就能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是不快乐的。

我在这篇文章中发表了一些刺耳的意见,但是我对未来是乐观的。我们认定无法解决的难题,事实上完全可以解决。青少年并不是洪水猛兽,也并非天生就不快乐。这一点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应该都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个人感悟:相比美国的教育制度,我们在中小学教育上要好的多,因为这个阶段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来规范我们;然而在大学环境,恰恰需要这种自由、开放的思想。

 

 

 

第二章节:黑客与画家

 

黑客与画家

黑客与画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创作者。

计算机科学就像一个大杂烩,由于某些历史意外,很多不相干的领域被强行拼装在一起。这个学科的一端是纯粹的数学家,中间部分是计算机博物学家,另一端则是黑客。

对于黑客,只想写出有趣的软件,对于他们来说,计算机只是一种表达的媒介,就像建筑师手里的混凝土,或者画家手里的颜料。

黑客搞懂“计算理论”(theory of computation)的必要性,与画家搞懂颜料化学成分的必要性差不多大。

 

优美的事物

创造优美事物的方式往往不是从头做起,而是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做一些小小的调整,或者将已有的观点用比较新的方式组合起来。这种类型的工作很难用研究性的论文表达。

唯一有效的外部考核就是时间。经过岁月的洗礼,优美的东西生存发展的机会更大,丑陋的东西往往会被淘汰


如何赚大钱

如果大学和实验室不允许黑客做他们想做的事情,那么适合黑客的地方可能就是企业。不幸的是,大多数企业也不允许黑客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大学和实验室强迫黑客成为科学家,企业强迫黑客成为工程师。

如果某一天你想要去赚大钱,那么记住上面这一点,因为这是创业公司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大公司只要做到不太烂,就能赢。
真正竞争软件设计的战场是新兴领域的市场,这里还没有人建立过防御工事。只要你能做出大胆的设计,由一个人或一批人同时负责设计和实现产品,你就能在这里战胜大公司。

开发优秀软件的方法之一就是自己创业。


创业的困难

一个是自己开公司的话,必须处理许许多多与开发软件完全无关的事情;
另一个问题是赚钱的软件往往不是好玩的软件,两者的重叠度不高。


黑客如何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个几乎所有创作者都知道的方法:找一份养家糊口的“白天工作”(day job)。这个词是从音乐家身上来的,他们晚上表演音乐,所以白天可以找一份其他工作。更一般地说,“白天工作”的意思是,你有一份为了赚钱的工作,还有一份为了爱好的工作。

开源软件的这种工作模式可能就是正确的模式,因为它已经被其他领域的创作者都验证过了。

 

如何学习编程

" 画家学习绘画的方法主要是动手去画,黑客学习编程的方法也理应如此 "

画家的作品都会保留下来,你观察这些作品,就能看出他们是怎么一步步通过实践学习绘画的。
也许对于黑客来说,采取像画家这样的做法很有好处:应该定期地从头开始,而不要长年累月地在一个项目上不断工作,并且试图把所有的最新想法都以修订版的形式包括进去。
黑客的出发点是原创,最终得到一个优美的结果;而科学家的出发点是别人优美的结果,最终得到原创性。

创作者另一个学习的途径是通过范例。
对画家来说,博物馆就是美术技巧的图书馆。几百年来,临摹大师的作品一直是传统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因为临摹迫使你仔细观察一幅画是如何完成的。
同样地,黑客可以通过观看优秀的程序学会编程,不是看它们的执行结果,而是看它们的源代码。开源运动最鲜为人知的优点之一,就是使得学习编程变得更容易了

还有一个可以借鉴绘画的地方:一幅画是逐步完成的。通常一开始是一张草图,然后再逐步填入细节。但是,它又不单纯是一个填入细节的过程。有时,原先的构想看来是错的,你就必须动手修改。无数古代油画放在X光下检视,就能看出修改痕迹,四肢的位置被移动过,或者脸部的表情经过了调整。
绘画的这个创作过程就值得学习。我认为黑客也应该这样工作。你不能盼望先有一个完美的规格设计,然后再动手编程,这样想是不现实的。如果你预先承认规格设计是不完美的,在编程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需要当场修改规格,最终会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大公司的内部结构,使得它们很难这样做。这是又一个创业公司占优之处。)


黑客是一个创作者

黑客就像画家,工作起来是有心理周期的。有时候,你有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项目,你会愿意为它一天工作16个小时。等过了这一阵,你又会觉得百无聊赖,对所有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对于编程,这实际上意味着你可以把bug留到以后解决。


对于产品

大多数创作者都是为人类用户而创作

就像绘画作品一样,大多数软件是为人类用户准备的。所以,黑客必须像画家一样,时刻考虑到用户的人性需要,这样才能做出伟大的产品。你必须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说你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普通黑客与优秀黑客的所有区别之中,会不会“换位思考”可能是最重要的单个因素。有些黑客很聪明,但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设身处地为用户考虑。这样的人很难设计出优秀软件,因为他们不从用户的角度看待问题

 

对于源代码

程序写出来是给人看的,附带能在机器上运行。

换位思考”不仅是为了你的用户,也是为了你的读者。这对你是有利的,因为你也会读自己写的东西。许多黑客六个月后再读自己的程序,却发现根本看不懂它是怎么运行的。


我们的时代

我们能够有把握说的就是,现在正是编程的黄金年代。大多数领域的伟大作品都诞生于很早以前。1430年到1500年之间的绘画杰作,至今仍然是不可超越的。

我们看到这种模式一再反复出现。一种新的媒介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热情高涨、兴奋不已,短短几代人就探索清楚了这种媒介的大部分可能性,把它的能量发挥到极致。编程目前好像就处在这个阶段。
在达·芬奇的年代,绘画并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达·芬奇用自己的工作推动绘画成为一种伟大的表达方式。同样,编程到底能够有多酷,取决于我们能够用这种新媒介做出怎样的工作。
 

个人感悟:黑客是创作者,而不是理论研究者(科学家),也不是大公司中的技工。如果想要赚大钱,在新兴领域进行创作。一个优秀的产品需要等待时间来考证。

 

 

 

第三章节:不能说的话


时尚的本质

所谓“时尚”,本质上就是自己看不见自己的样子。好比我们在地球上,却感觉不到地球在动。
流行一时的不仅有衣服,还有道德观念。如果别人都穿流行的衣服,而你不穿,你就会遭到嘲讽;如果别人都遵守流行的道德观念,而你不遵守,结果则要严重得多。
书呆子就是那样惹上麻烦的。他们穿着不流行的衣服,讲着不合适的话。他们觉得自己说出了正确的观点,实际上却惹来了麻烦。习俗的力量不足以束缚他们。


时代的观念

历史的常态似乎就是,任何一个年代的人们,都会对一些荒谬的东西深信不疑。他们的信念还很坚定,只要有人稍微表示一点怀疑,就会惹来大麻烦。(这一点看,我们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你是一个随大流的人吗?

有时候,别人会对你说:“要根据社会需要,改造自己的思想(well-adjusted)。”这种说法隐含的意思似乎是,如果你不认同社会,那么肯定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事实上,它不仅不对,而且会让历史倒退。如果你真的相信了它,凡是不认同社会之处,你连想都不敢想,马上就放弃自己的观点,那才会真正出问题。


哪些话是不能说的?

1.真话
第一个条件是,这些话不能说出口;第二个条件是,它们是正确的,或者看起来很可能正确,值得进一步讨论。如果达不到第二个条件,大部分情况下你都不会有麻烦。你说2+2等于5,或者匹兹堡的市民身高三米,都不会有事的。这些明显错误的言论也许会被当成笑话,或者更糟一点,被当成你发疯的证据,但是肯定不会惹恼任何人。触怒他人的言论是那些可能会有人相信的言论。我猜想,最令人暴跳如雷的言论,就是被认为说出了真相的言论。
(我的总结是:揭穿谎言的真相才会遭到反击)
方法:为了找出那些“不能说的话”,让我们问自己,它们会不会是真的?OK,当你发现某些言论很可疑时,你可以这样想,那些话听上去真是大逆不道(或者其他类似的形容词),但是有没有可能是真的?这就是找出“不能说的话”的第一种方法:判断言论的真伪。

2.异端邪说
有些想法,纯粹因为非常特别,而不能说出口。比如,某个话题极其富有争议,不管是对是错,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谈论它。我们怎样才能发现这种情况呢?
方法:我们把这种不一定正确、但是极富争议的言论称为“异端邪说”。关注“异端邪说”,是找出“不能说的话”的第二种方法。比如,有一个标签叫做“性别歧视”,你问自己哪些想法属于“性别歧视”。然后,把头脑中跳出来的那些想法按照先后顺序列出来,再逐个追问,它们真的属于“性别歧视”吗?

3.时空差异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古人有许多"可笑"的观念)
如果我们可以通晓未来,那么找出当代的那些表面上正确、实际上可笑的想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们可以自以为是地相信,当代人比古人更聪明、更高尚。但是,了解的历史越多,就越明白事实并非如此。古人与我们是一样的人,他们既不是更勇敢,也不是更野蛮,而是像我们一样通情达理的普通人。不管他们产生怎样的想法,都是正常人产生的想法。
方法: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去找那些过去被认为理所当然,如今却被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用来找出我们自己正在犯下的错误的第三种方法。
PS:甚至也不用参照历史,当代世界是多种文化并存的世界。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各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和禁忌之处都不一样。所以,你也可以将我们的观念与其他文化的观念diff一下。(做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自去看一看。)

4.道貌岸然
大多数成年人故意让孩子对世界有一个错误的认识。最鲜明的例子之一就是圣诞老人。我们觉得,小孩子相信圣诞老人,真是太可爱了。我本人其实也是这样想。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向孩子灌输圣诞老人的神话,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我们自己?
方法::寻找那些一本正经的卫道者,看看他们到底在捍卫着什么。

5.机制
一般来说,流行的时尚产生于某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突发奇想,接着其他人纷纷模仿。但是,流行的道德观念不是这样,它们往往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被刻意创造出来的。如果有些观点我们不能说出口,原因很可能是某些团体不允许我们说。
方法:我还想到了第五种方法,可以找出“不能说的话”,那就是去观察禁忌是如何产生的。某种道德观念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又是怎么被其他人接受的?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它的产生机制,可能就可以应用于我们自己的时代。
如果你要寻找“不能说的话”,可以观察流行的产生方式,试着预测它会禁止哪些话。哪一个团体势力强大,却又精神高度紧张?这种团体喜欢压制什么样的思想观点?近来有没有什么社会斗争,失败的一方是哪一方,受到他们牵连的是什么样的思想观点?如果一个先锋人物想要挣脱当前的流行(比如上一代人的观点)脱颖而出,他会支持什么样的思想观点?随大流的人对什么样的思想观点抱有恐惧心?


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哪些好处)

首先,我这样做与小孩子翻石头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纯粹的好奇心。我对任何被禁止的东西都有特别强烈的好奇心。我要亲眼看一下,然后自己做决定。
其次,我这样做是因为我不喜欢犯错。如果像其他时代一样,那些我们自以为正确的事情将来会被证明是荒谬可笑的,我希望自己能够知道是哪些事情,这样可以使我不会上当。
再次,我这样做,是因为这是很好的脑力训练。想要做出优秀作品,你需要一个什么问题都能思考的大脑。尤其是那些似乎不应该思考的问题,你的大脑也要养成思考它们的习惯。

 

然后应该这么做?

1.守口如瓶

自由思考比畅所欲言更重要。如果你感到一定要跟那些人辩个明白,绝不咽下这口气,一定要把话说清楚,结果很可能是从此你再也无法自由理性地思考了。
“守口如瓶”的真正缺点在于,你从此无法享受讨论带来的好处了。讨论一个观点会产生更多的观点,不讨论就什么观点也没有。所以,如果可能的话,你最好找一些信得过的知己,只与他们畅所欲言、无所不谈。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新观点,还可以用来选择朋友。能够一起谈论“异端邪说”并且不会因此气急败坏的人,就是你最应该认识的朋友

2.笑脸相迎
⑴假设狂热分子试图引诱你说出来真心话,但是你可以不回答。
你不妨以不变应万变:“我既不反对也不赞成。”,更好的回答是“我还没想好”。

⑵假设社会上充斥着反对“黄色分子”的人,他们只要看谁不顺眼,就大肆攻击。你看不下去,准备出手反击。
一种方法就是逐步把辩论提升到一个抽象的层次。
另一种反击的方法就是使用隐喻(metaphor)。
所有反击方法之中,最好的一种可能就是幽默。


永远质疑

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你只能永远保持质疑。问自己,什么话是我不能说的?为什么?

 

个人感悟:自己问自己,你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吗?你是一个随大流的人吗?你会在公开场合下,把每一个观点都能毫不犹豫地说出口吗?好吧,我还没想好。

 

 

第四章节:良好的坏习惯

“黑”(hack)这个词也有两个意思,既可以用作赞美,也可以用作羞辱。如果你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丑陋笨拙,这叫做你很“黑”。如果你解决问题的方式非常聪明高超,将整个系统操纵在股掌之间,这也叫做你很“黑”。
“黑”的这两个意思也是相关的。丑陋的做法与聪明的做法存在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不符合常规。从“丑陋”到“聪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连续性渐变。

一个人们拥有言论自由和行动自由的社会,往往最有可能采纳最优方案,而不是采纳最有权势的人提出的方案。

 

 

第五章节:另一条路

互联网软件
互联网软件运行在服务器上,用户界面就是网页。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使用这种新型软件将更容易、更便宜、更机动、更可靠,通常也比桌面软件更强大。
使用互联网软件,除了软件本身,大多数用户不需要知道别的事情。所有那些乱七八糟、经常变动的东西,都放在服务器端,由精通此道的专业人员维护。


互联网软件的优点
对用户
1.方便,使用那些纯粹的互联网软件,你只需要一个能够上网的浏览器即可。有了互联网软件,你的数据和软件本身都不保存在终端设备上,可以从任何电脑上获取你的数据。
2.不用安装就能使用。不需要用户手动升级
3.互联网应用程序能够同时被多人使用,所以非常适合团队协作性的工作。
4.如果使用互联网软件,数据会更安全。数据丢失的责任在于公司。
5.互联网软件不太容易感染病毒。

对开发者
1.对于开发者来说,互联网软件与桌面软件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前者不是一个单独的代码块。它是许多不同种类程序的集合,而不是一个单独的巨大的二进制文件。
2.光有软件还不够,我们还花了许多时间琢磨服务器应该如何配置。
3.由于互联网应用程序由多种软件而不是单独一个二进制文件构成,所以可以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开发。
4.软件的发布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渐进式修改,而不是猛地推出一个大幅变动的版本。
5.把发现bug的任务交给用户去完成,使得软件可以快速迭代更新。
6.开发互联网软件需要的程序员比较少。开发软件需要的程序员人数减少,不仅意味着省下更多的钱,软件开发的效率将指数式增长。
7.能够即时发布软件,对开发者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只要想到好的构思,我们就立刻着手实现。
8.互联网软件不仅把开发者与他的代码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而且把开发者与他的用户也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你能得到用户数据,所以就不用依赖基准测试了。

目标客户
谁是互联网软件的目标客户?Viaweb一开始就把个人和小企业当作目标客户。我认为这是互联网软件的通行规则。这些客户决策比较灵活,又需要低成本的新技术,所以他们更愿意尝试新事物。


巨无霸公司VS创业公司在于新领域

微软
除了微软自己,没有人能让微软遭受严重挫折。随着互联网软件的崛起,微软不仅要面对新的技术问题,还要面对它自己毫无根据、一厢情愿的旧思维。微软需要把它现有的商业模式拆除,建设一个新模式,我看不到它有正视这个问题的任何迹象。它一心一意地坚持桌面软件模式,固然把它带到现在的地位,但是现在开始将成为它继续前进的障碍。IBM曾经有过同样的处境,它没有正确应对。在很晚的阶段,它才进入微机市场,并且三心二意没有倾注全力,因为大型机是IBM的主要利润来源,发展微机就等于扼杀这头金牛,所以它感到很纠结。微软也同样感到纠结,因为它想保住桌面软件。看来金牛也会成为沉重负担。

创业公司
典型的创业公司行动快速,看上去不是那么正式,只有很少几个人,资金也有限。
开发互联网软件的创业公司会把与创业有关的每一件事做到极致。只用更少的人、更少的钱,就可以把软件写出来,并且开始运作。你必须打破常规、快速行动,循规蹈矩不可能成功。

 

鼓励黑客创业
只有懂得设计的黑客,才能设计软件,不能交给对软件一知半解的设计师。如果你不打算自己动手设计和开发,那就不要创业。

管理企业其实很简单,只要记住两点就可以了:做出用户喜欢的产品,保证开支小于收入。只要做到这两点,你就会超过大多数创业公司。随着事业的发展,你自己就能琢磨出来其他的诀窍。
 

个人感悟:本章介绍了把软件部署在服务器上提供服务使一种潮流,并列出种种好处。现在似乎已经有很多这样的软件了;当一个新兴领域出现时,巨无霸公司很难摒弃对于传统行业的依赖,更不可能对新的领域形成垄断,同时创业公司的快速、灵活的特性可以更好的适应新的领域;最后,作者又对那些技术精英--黑客,鼓励创业....

 

 

第六章节:如何创造财富

如果你想致富,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往往与技术有关,所以“高技术创业公司”这个短语几乎就是同义重复。

一个命题
你不再是低强度地工作四十年,而是以极限强度工作四年。在高技术领域,这种压缩的回报尤其丰厚,工作效率越高,额外报酬就越高。

运气的成分
比尔·盖茨很聪明,有决断力,工作也很勤奋,但是单单这样还不足以让你成为他。你还需要非同一般的好运气。

手艺人
目前还存在的最大的手工艺人群体就是程序员。程序员坐在电脑前就能创造财富。

 

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

要致富,你需要两样东西: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你的职位产生的业绩,应该是可测量的,否则你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此外,你还必须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说你做出的决定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
小团体=可测量性
高科技=可放大性

 

创业潜规则
一条就是很多事情由不得你,真正创业以后,你的竞争对手决定了你到底要有多辛苦,而他们做出的决定都是一样的:你能吃多少苦,我们就能吃多少苦。
创业的付出与回报虽然总体上是成比例的,但是在个体上是不成比例的。

创业公司如同蚊子,往往只有两种结局,要么赢得一切,要么彻底消失。
保险的做法就是在早期卖掉自己的创业公司,放弃未来发展壮大(但风险也随之增大)的机会,只求数量较少但是更有把握的回报。

创业
创造财富不是致富的唯一方法。但是要鼓励大家去创业。只要懂得藏富于民,国家就会变得强大。

 

 

第七章节:关注贫富分化

为什么人们会有仇富心理?
第一,我们从小被误导的对财富的看法;第二,历史上积累财富的方式大多名声不好;第三,担心收入差距拉大将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就我所知,第一点是错的,第二点已经过时了,第三点通不过现实的检验。

财富是被创造出来的
财富与金钱是两个概念。金钱只是用来交易财富的一种手段,财富才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都属于财富。
孩子没有能力创造财富,他们享有的一切都来自别人无偿的给予。既然得到财富不要求对应的付出,那么它当然应该平均分配。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如果兄弟姐妹中有人多得到了一份,其他孩子就会喊:“不公平!”
进入社会,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里不同,一个人代表的价值也就不同了。

公平与平等
当我们讨论“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我们还要问问收入从何而来,收入背后的财富到底是谁生产出来的。如果收入完全根据个人创造的财富数量而分配,那么结果可能是不平均的,但是很难说是不公平的。
由于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欲望强烈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创造财富的数量很不平等。

为什么在过去富人就是不道德的呢?
在大部分的人类历史中,积累财富最常见的方法其实是偷窃。游牧社会是偷别人的牲口,农业社会是征税(和平时期)和直接掠夺(战争时期)。并且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都很平均,那些勤勤恳恳的个人基本积累不多财富。

为什么在现在积累财富又是正当了的呢?
工业革命时代之后,创造财富真正取代掠夺和贪污成为致富的最佳方式。通过技术的方式,可以更快速的积累财富。

技术的发展是否加剧了贫富分化?
首先,技术肯定加剧了有技术者与无技术者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毕竟这就是技术进步的目的。一个勤劳的农民使用拖拉机比使用马可以多耕六倍的田。但是,前提条件是他必须掌握如何使用新技术。
技术应该会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似乎能缩小其他差距。一百年前,富人过着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生活。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富人的生活与普通人的差距缩小了。
富人日常做的事情也和普通人差不多。无所事事的闲适生活早就成为罕见情况了。

社会需要有富人(真正创造价值的那一波人)
一个社会需要有富人,这主要不是因为你需要富人的支出创造就业机会,而是因为他们在致富过程做出的事情。我在这里谈的不是财富从富人流向穷人的那种扩散效应(trickle-down effect),也不是说如果你让亨利·福特致富,他就会在下一场宴会雇用你当服务员,而是说如果你让他致富,他就会造出一台拖拉机,使你不再需要使用马匹耕田了。

 

 

第八章节:防止垃圾邮件的一种方法

在所有对抗垃圾邮件的方法之中(从软件方法到法律方法),我认为单独来看,“贝叶斯过滤”是最有效的工具。

 

 

第九章节:设计者的品味

品位不是个人偏好,而是共同的认知
把品味说成个人的偏好可以有效地杜绝争论,防止人们争执哪一种品味更好。但是问题是,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只要你自己开始动手设计东西,就能明白这一点。


什么才算是优秀的设计
优秀设计的原则是许多学科的共同原则,一再反复地出现。

  • 好设计是简单的设计。当你被迫把东西做得很简单时,你就被迫直接面对真正的问题。当你不能用表面的装饰交差时,你就不得不做好真正的本质部分。
  • 好设计是永不过时的设计。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作品对未来的人们有吸引力,方法之一就是让你的作品对上几代人有吸引力。
  • 好设计是解决主要问题的设计。答案可以不断改进,同样,问题本身也可以不断改进。软件的难题通常可以被改成等价的较易解决的形式。
  • 好设计是启发性的设计。在软件业中,这条原则意味着,你应该为用户提供一些基本模块,使得他们可以随心所欲自由组合,就像玩乐高积木那样。
  • 好设计通常是有点趣味性的设计。好的设计并非一定要有趣,但是很难想象完全无趣的设计会是好的设计。
  • 好设计是艰苦的设计。困难的问题需要艰巨的付出才能解决,高难度的数学证明需要结构非常精细的解决方法(它们往往做起来很有趣),工程学也是如此。
  • 好设计是看似容易的设计。在大多数领域,看上去容易的事情,背后都需要大量的练习。
  • 好设计是对称的设计。对称也许只是简洁性的一种表现,但是它十分重要,值得单独列为一点。自然界的对称大量存在,这就说明了对称的重要性。
  • 好设计是模仿大自然的设计。模仿大自然也是工程学的有效方法。
  • 好设计是一种再设计。很少有人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专家的做法是先完成一个早期原型,然后提出修改计划,最后把早期原型扔掉。
  • 好设计是能够复制的设计。我们对待复制的态度经常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刚入门的新手不知不觉地模仿他人,逐渐熟练之后才开始创作原创性作品。最后他会意识到,把事情做对比原创更重要。(先模仿,再创作)
  • 好设计常常是奇特的设计。唯一达到“奇特”的方法,就是追求做出好作品,完成之后再回过头看。
  • 好设计是成批出现的。你个人最多可以对趋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你不可能决定趋势,实际上是趋势决定了你。(或许有人办得到,但是米兰的达·芬奇显然没有办到。)
  • 好设计常常是大胆的设计。在任何一段历史中,人们都会把某些荒谬的东西当作正确的,并且深信不疑,以至于一旦你出言质疑,就有被排挤或者被暴力伤害的危险。

 

严格的品位+熟练的技能=优秀的作品

我们自己的这个时代要是不同以往,当然令人欢欣鼓舞。但是就我所知,它并没有任何不同。
单单是无法容忍丑陋的东西还不够,只有对这个领域非常熟悉,你才可能发现哪些地方可以动手改进。你必须锻炼自己。只有在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之后,你才会听到心里有一个细微的声音说:“这样解决太糟糕了!一定有更好的选择。”不要忽视这种声音,要培育它们。优秀作品的秘诀就是:非常严格的品味,再加上实现这种品味的能力。

 

 

还有一些章节,然而我懒得整理了

10 编程语言解析
11 一百年后的编程语言
12 拒绝平庸
13 书呆子的复仇
14 梦寐以求的编程语言
15 设计与研究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