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Java开源框架的风靡程度在Github上无需多言,它带来的响应式编程模式和线程随意切换、嵌套请求、背压等功能给了开发者耳目一新的体验,更是成为了大多数APP中常用的RxJava+Okhttp/Retrofit+MVP/MVVM/Clean黄金组合中的一员。我犹记得知乎团队在去年线下还开展过一次线下RxJava交流会,邀请了扔物线讲解相关知识及体验,可见各大厂对此的重视度。如非要列举一个RxJava缺点,那就是学习曲线高,但是后期收益高。我记得去年初个人开发一款教育APP时使用的还是RxJava 1.x版本,而今年3月31号官方已经宣布停止对1.x 版本的维护,在用过2.x版本后,可见对之前版本的改进。
特此,此系列文章来浅析RxJava 1.x&2.x版本使用区别及原理,分析源码的过程是艰难而又通过的,深入理解之后的豁然开朗更是无法比拟的。需要强调的是这几篇文章重点部分在于分析源码,并不适合作为框架的初学篇,熟悉其用法后再观此博客讨论学习。另外,此文章将着重于RxJava两个版本用法的对比,由此为出发点分析两者的源码及运作原理。
此系列文章将分成以下三个部分讲解:
说到RxJava开源框架,首先第一反应是响应式编程,它是一种面向数据流和变化传播的编程范式。
可以把响应式编程比喻为流水线上的生产工作,数据流则是流水线上加工的一系列物品,变化传播类似于加工过程中多个环节的转化,而编程范式就相当于不同的加工环节,其工作方式不同。如此,方便理解。
以下是RxJava的官方介绍语:https://github.com/ReactiveX/RxJava
A library for composing asynchronous and event-based programs by using observable sequences
It extends the observer pattern to support sequences of data/events and adds operators that allow you to compose sequences together declaratively while abstracting away concerns about things like low-level threading, synchronization, thread-safety and concurrent data structures.
更进一步解释,它扩展了观察者模式来支持数据/事件序列,并添加了运算符,使开发者可以声明性地组合序列,同时抽象出对低级线程、同步、线程安全性和并发数据结构等事物的观察。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RxJava 1.x的代码实例来了解 1.x版本中的重要元素:
import rx.Observable;
import rx.Observer;
import rx.Subscriber;
import rx.Subscription;
Observable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if (!subscriber.isUnsubscribed()) {
subscriber.onNext("test");
subscriber.onCompleted();
}
}
});
Subscription subscription = observable.subscribe(new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System.out.println("onComple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System.out.println("onNext:" + s);
}
});
create()
方法创建了一个Observable对象,传入的参数是OnSubscribe接口,故而在参数内实现其接口的call
方法。subscribe
事件方法,其参数传入Observer接口,故而在参数内实现其接口的onCompleted()
、 onError(Throwable e)
、onNext(T t)
方法。call
方法中,注意其参数为Subscriber订阅者,调用订阅者的onNext
方法传入数据,再调用onCompleted
方法。以上是RxJava 1.x版本的简单使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已展示出其库的基本元素:
在了解以上基本元素后,接下来进行源码分析,首先从最简单的Subscription入手:
(1)Subscription 接口
Subscription是Observable调用subscribe
订阅事件方法后返回的一个接口,其内容也很简单,两个方法,一个解除订阅的unsubscribe()
方法,一个是判断是否解除的isUnsubscribed()
方法,源码如下:
(2)Observer 接口
Observer是Observable调用subscribe
订阅事件方法中传入的参数,也是一个接口,三个待实现的方法,分别是回调完成方法onCompleted()
、 错误处理方法onError(Throwable e)
、数据接收方法onNext(T t)
。
(3)Subscriber 抽象类
在创建Observable时,需要给create
传入参数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并实现其接口的call
方法,此方法的参数类型就是Subscriber,而开发者也是在此方法中调用onNext
、onComplete
,因此可以推测Subscriber必然实现了Observer 接口。
仔细查看源码,确实如此,它还实现了Subscription 接口中的unsubscribe()
、isUnsubscribed()
两个方法,简单做了封装,但并未详细实现Observer 接口中的三个方法,因此只是一个抽象类。
(4)OnSubscriber 接口
OnSubscriber是在创建Observable时传入create
方法中的参数类型,也是一个接口。此接口又是继承于Action1 接口,Action1 接口中有一个未实现的call
方法,而Action1 接口又继承于Action接口,Action接口是一个空实现,最后它又继承于Fcuntion接口,Fcuntion接口也是一个空实现。
OnSubscriber -> Action1 -> Action -> Fcuntion
(5)Observable
首先查看Observable的静态创建create
方法,可见其只是多做了一层封装,new这个对象时,将参数onSubscribe传入构造方法中,而RxJavaHooks.onCreate(f)
也只是多做了一个判断,最终返回的还是onSubscribe。
再看subscribe
方法:
先忽略掉一开始的判断,直接查看最后一行代码,这里重载了另外一个subscribe
方法,参数为Subscriber类型,因此new ObserverSubscriber
,这里使用Subscriber将我们传入的observer接口做了一层简单的封装,来查看ObserverSubscriber的具体实现:
可见,这里使用Subscriber将我们传入的observer接口做了一层简单的封装。还是回到它重载的另一个subscribe
方法,它才是研究的重点:
由以上代码可知,从调用的参数为observer接口的subscribe
方法内做了一层封装,调用了参数为subscriber抽象类的subscribe
方法,最终调用的是参数为subscriber、observable的静态subscribe
方法。
3个subscribe
方法方法的层次调用,为的只是参数的封装获取,而最终在静态subscribe
方法中的重点处理如下:
第一行代码调用OnSubscriber接口的call
方法,这意味着我们创建Observable时实现的call
方法回被调用,那么call
方法中对数据传递、标志完成的操作会执行,即实现的Observer接口中的onNext
方法中接收到数据,onComplete()
方法也被调用。最后返回Subscription。
这整个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打电话事例来理解,Observable即打电话的人,拨通号码的过程相当于subscribe确定了接电话的人Subscriber,OnSubscribe则类似电话连接的线路,开启信息的传递。两者开始通话时,状态建立,Observer则监视整个状态,完成通话数据传递、完成、错误过程。而当Subscriber取消通话时,两者的关系解除,专门用于描述两者关系的Subscription返回。
(1)Observable
(2)Observer
(3)Subscription
(4)OnSubscribe
(5)Subscriber
此处涉及到一个背压问题,在RxJava 1.x版本中有的Observable可以处理,有的不行,而在2.x版本中直接将此分离出来,Observable不处理背压相关问题,而是由Flowable这样一个新的类来处理,后续详解。
以下是RxJava 2.x的简单使用:
import io.reactivex.Observable;
import io.reactivex.ObservableEmitter;
import io.reactivex.ObservableOnSubscribe;
import io.reactivex.Observer;
import io.reactivex.disposables.Disposable;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ObservableEmitter e) throws Exception {
if (!e.isDisposed()) {
e.onNext("test");
e.onComplete();
}
}
}).subscribe(new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
System.out.println("onSubscrib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value) {
System.out.println("onNext:" + val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System.out.println("onCompleted");
}
});
两个版本的使用方式都类似,不再赘述,直接分析其区别:
create()
方法创建对象时,传入的参数是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实现的是其接口的subscribe
方法,方法内的参数是ObservableEmitter,不再是1.x版本的OnSubscribe接口(call
方法)。subscribe
事件方法,其参数传入的Observer接口,多了一个需要实现onSubscribe(Disposable d)
方法,方法内的参数是Disposable。RxJava 2.x中的基本元素如下:
在源码分析之前先提出一个问题,Rxjava 2.x的使用相比较1.x 版本有一个明显之处是调用subscribe方法时需要实现的方法多了一个onSubscribe
,从上面打印日志可知,其方法的执行是要优先于创建Observable时实现的subscribe
方法,为何?通过以下源码分析答案便可水落石出。
RxJava 2.x版本相较于 1.x版本的使用类似,但又有稍许变化,此处只着重讲解不同的部分:
(1)Observer接口
多了一个void onSubscribe(Disposable d);
方法,用于观察者取消事件订阅,来查看Disposable接口组成:(注意:2.x版本新增的Disposable可以做到切断订阅事件的操作,让观察者Observer不再接收上游事件,避免内存泄漏)
接口中两个方法,一个dispose方法,另一个事检测是否dispose方法,其结构与Subscription类似。
(2)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
是创建Observable时传入的接口参数,在2.x版本中单独独立出来了。为观察者提供了取消订阅连接的功能,该接口中的subscribe
方法用于接收ObservableEmitter的实例,该实例允许用安全的方式取消事件。
(3)ObservableEmitter接口
前两个接口我们一直都在强调2.x版本新增的Disposable切断订阅事件,使得观察者不再接收上游事件的功能,可预先此接口也是为它所用,作用是设置Emitter的disposable和cancellable
继续查看Emitter接口的组成,会发现其中包含的三个方法竟然与Observer接口完全相同,其中缘由后续讲解。
(4)Observable
在简单了解以上结构后,直袭老窝,查看Observable的create
方法:
此方法中可以得出两个信息,第一个是调用了RxJavaPlugins的静态onAssembly
方法,第二个是传入此方法的参数,将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通过ObservableCreate做了一次封装。首先来了解onAssembly
方法:
此方法中的一个关键成员变量onObservableAssembly,它最初被赋值为null,为外界提供了set
方法,因此当我们刚开始调用时f 被判断为null,直接将source返回。再来查看new ObservableCreate
具体构成:
可见ObservableCreate类被final 修饰,继承于Observable,值得注意的是它实现了一个从父类继承而来的subscribeActual
方法,此处暂时不讲解,它主要作用于Observable的subscribe
方法,结合此方法再讲。
再次回到Observable,查看subscribe
方法:
首先查看到observer = RxJavaPlugins.onSubscribe(this, observer);
,在Observable的create
中也出现了RxJavaPlugins相关用法,而此处它的作用也是类似,就是将传入的参数observer返回,重点在于后面的subscribeActual(observer);
,也就是刚介绍ObservableCreate实现的subscribeActual
方法。
回到上上张图,subscribeActual
方法中首先借助CreateEmitter将传入的参数observe接口做了一次封装,接着调用observer的onSubscribe(parent)
方法,在我们实现该方法时的参数是disposable,而这里传入的是CreateEmitter参数,因此可以推断CreateEmitter必然实现了Disposable接口。接下来的source.subscribe(parent);
,即调用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的subscribe
方法,传入实现了Disposable接口的CreateEmitter,正式触发事件的订阅流程!
到了这里,必须强调了一下,再次回顾RxJava 1.x版本中Observable的subscribe
处理,通过调用创建Observable传入的OnSubscribe接口的call
方法正式触发订阅事件,后续Observe接口中onNext
、onComplete
方法才回被调用。而RxJava 2.x版本中的处理亦如是,只不过OnSubscribe接口换成了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call
方法换成了subscribe
方法,参数由subscriber更换成了ObservableEmitter,这些变换也是RxJava 2.x的改进,新增的Disposable切断订阅事件,使得观察者不再接收上游事件的功能,来避免内存泄漏。由此可见以上处理过程,RxJava 2.x 与 1.x的区别不大。
以上订阅流程基本已经结束,还有几个关键点再来补充补充。之前我们推测CreateEmitter必然实现了Disposable接口,不仅如此,对比上图再查看两版本的最后一步源码,RxJava 1.x版本调用OnSubscribe接口传入的参数是实现了observer接口的subscribe, 2.x版本传入的则是实现了Disposable接口的CreateEmitter,Disposable是 2.x新增的概念,暂且不予考虑。按理说这两者性质应当相同,1.x版本中的subscribe实现了observer接口,有onNext
、onComplete
、onError
基本方法,继续猜测CreateEmitter是否也应该继承了2.x版本中的observer接口,需要注意的是2.x版本中的observer接口中多了一个subscribe
方法,对于一些运算符所需的基本接口而言,这个方法并不符合需求,只需要onNext
、onComplete
、onError
基本方法。
onSubscribe
方法最先执行,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中的subscribe
方法在后?以上的源码正好解释了代码执行的一个顺序,首先执行的是Subscribe接口中的onSubscribe
方法,再是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中的subscribe
方法,由于在此方法中做了数据传递、标志完成等操作,因此Subscribe接口中的onNext
、onComplete
方法会被调用。
结合之前介绍的创建Observable传入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后,实现的subscribe
方法中的参数是ObservableEmitter接口,1.x版本中是Subscribe抽象类,而ObservableEmitter继承于的Emitter接口中正好有onNext
、onComplete
、onError
基本方法,因此CreateEmitter必然于Emitter有所关联!至此,分析出了CreateEmitter实现了Disposable、Emitter接口,查看详细源码:
可见我们分析并无误,此类中也对onNext
、onComplete
、onError
方法做了一些基本封装,我们在创建Observable传入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时实现的subscribe
方法中,虽然使用的是其参数ObservableEmitter调用onNext
传入数据,但追溯到此根源,最终还是交由CreateEmitter来处理,即我们实现的observer接口来调用onNext
等方法。
分析完Emitter接口后,CreateEmitter的核心还没有结束,它确实是一座宝库。接下来是它对Disposable的处理,它实现的方法中出现了一个关键部分,即借助了DisposableHelper来处理Disposable相关事务:
查看DisposableHelper,它是一个枚举类,实现了Disposable接口,内有DISPOSED,作为单例模式存在。因此它实现的判断isDisposed
方法,直接将参数与DISPOSED比较即可,源码如下:
在以上基本元素的对比上,两个版本其实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部分写法做了改变,2.x版本中将精华ObservableCreate独立出来,但其核心内容还是与1.x 相同,调用传进来的OnSubscribe接口中的subscribe(call)方法,并传入observe接口到其中。而2.x中还特地使用了CreateEmitter对传入的observe接口做了包装,因此我们手动调用onNext
方法时,实际上就是通过observe接口调用这些方法。
(1)Observable
(2)Observer
(3)Disposable
(4)ObservableOnSubscriber
(5)Emitter
概念
背压Flowable方法的简单使用如下:(注意Flowable专门用于背压使用,在onSubscribe方法中需要手动做一个响应式拉取,即s.request(Long.MAX_VALUE);
,否则不会调用onNext
方法)
import org.reactivestreams.Subscriber;
import org.reactivestreams.Subscription;
import io.reactivex.BackpressureStrategy;
import io.reactivex.Flowable;
import io.reactivex.FlowableEmitter;
import io.reactivex.FlowableOnSubscribe;
Flowable.create(new FlowableOnSubscribe() {
@Override
public void subscribe(FlowableEmitter e) throws Exception {
if (!e.isCancelled()) {
e.onNext("Flowable test");
e.onComplete();
}
}
}, BackpressureStrategy.DROP).subscribe(new Subscrib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Subscribe(Subscription s) {
s.request(Long.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onSubscribe");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System.out.println("onNext:" + s);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t)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 {
System.out.println("onCompleted");
}
});
}
create
方法创建实例,传入两个参数,第一个是OnSubscribe接口实例,并实现其subscribe
方法,第二参数则是背压特有的背压策略;subscribe
方法,你会发现不同于之前,传入的并非是observer接口,而是Subscriber接口,实现onSubscribe
、onNext
、onComplete
、onError
方法。以上是RxJava 2.x版本中背压的简单使用,基本元素如下:
注意:以上使用Flowable时,包括在实现subscribe
方法中的数据传递等操作时,如果没有在Subscriber接口中的onSubscribe
方法中设置响应式拉取,即s.request(Long.MAX_VALUE);
,onNext
方法中打印的log不会显示!为何?阅读以下源码将获得解释。
(1)Subscriber接口
接口中的方法与2.x版本中的observer接口中方法相同,即onSubscribe
、onNext
、onComplete
、onError
,源码如下:
(2)Subscription
在查看Subscriber接口中的onSubscribe
方法,发现其参数类型为Subscription,注意此接口与1.x版本不同!其中request
方法是通过响应式拉取解决背压问题,cancel()
方法则是停止发送数据,清空所有资源。 源码如下:
(3)FlowableOnSubscribe
再看到调用Flowable的create
方法时传入的参数FlowableOnSubscribe,类似于Observable的ObservableOnSubscribe,接口中只有一个subscribe
方法,参数为FlowableEmitter,源码为:
此处的FlowableEmitter同样类似于Obsa vableEmitter,都继承于Emitter接口,内含熟悉的三个onNext
、onComplete
、onError
方法,上述意见介绍过,此处不再粘贴源码。
(4)Flowable
首先Flowable抽象类实现了Publisher接口,其中只有一个subscribe
方法,这与无背压版的Observable类似。依旧先从create
方法开始分析:
源码如上,太熟悉的格式了,这里依旧调用的是RxJavaPlugins.onAssembly
方法,内部还是回将参数直接返回,所以重点在于参数new FlowableCreate
,与Observable类似,都有一个XXXCreate类,再预测其内部必有一个subscribeActual
方法,来查看FlowableCreate源码组成:
果不其然,格式完全相同,只不过原先实现的observer接口变成了背压独有的Subscriber接口,因此方法中的参数变成了Subscriber。此时暂不介绍,等讲解至Flowable的subscribe
方法时综合讲解。
熟悉的逻辑操作,简直就是将Observable那一套搬过来了,RxJavaPlugins.onSubscribe
最后还是将参数Subscriber返回,重点还是在于调用Flowable的抽象方法subscribeActual
,即调用了继承Flowable的FlowableCreate的subscribeActual
方法,查看其具体实现:
由此可见背压的策略有MISSING、ERROR、DROP、LATEST这几种,而不同的策略对应不同的BaseEmitter,与Observable做法相同,再包装传入的Subscribe参数,接着调用Subscribe接口的onSubscribe
方法,即t.onSubscribe(emitter);
,传入指定策略对应的Emitter,此时我们使用Flowable实例去subscribe时实现的Subscriber接口中的方法onSubscribe
被回调。接着源码中source.subscribe(emitter);
,即调用FlowableOnSubscribe接口中唯一的subscribe
方法,并传入emitter,意味着订阅流程开启,代码中创建Flowable时实现的subscribe
方法被调用,里面调用的onNext
等方法依次执行。
此处的源码也解释了代码执行的一个顺序,首先执行的是Subscribe接口中的onSubscribe
方法,再是FlowableOnSubscribe接口中的subscribe
方法,由于在此方法中做了数据传递、标志完成等操作,因此Subscribe接口中的onNext
、onComplete
方法会被调用。正因如此,我们才回在最先执行的onSubscribe
方法中进行响应式拉取的设置。
以上基本流程的源码分析基本结束,接下来查看它是如何结局背压问题,首先来查看所有背压策略的父类BaseEmitter,源码如下:
其实它的作用同Observable中的CreateEmitter相同,都是实现了onNext
、onComplete
、onError
相关接口,在其中做了简单处理,使得最后我们在代码中通过FlowableEmitter调用onNext
相关方法,实际上是通过我们传入并实现的Subscribe接口本身自己调用。但是不同之处在于,BaseEmitter还实现了背压特有的request(long n)
方法,查看源码:
首先判断传入的参数是否有效(不得小于0),接着调用BackpressureHelper的add
方法, 传入BaseEmitter实例和指定的数值,查看其方法实现:
如上所示,首先获取默认值r,为0,接着调用addCap
方法,其实就是返回n,最后将AtomicLong类型的requested设置为n,将其返回。你可能感到疑惑,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以DROP丢弃策略为例,来查看DropAsyncEmitter具体实现的onNext
方法:
答案呼之欲出,首先调用get
方法取出对应的值,之前说过默认值时为0,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在最先执行的onSubscribe
方法中设置这个值,那么此处获取的值为0,它并不会执行actual变量(实质为Subscribe接口实例)的onNext
方法!
以上也解决了一开始抛出的疑问,为何如果没有在Subscriber接口中的onSubscribe
方法中设置响应式拉取,即s.request(Long.MAX_VALUE);
,onNext
方法中打印的log则不会显示。
在了解了RxJava 2.x版本的基本元素使用后,Flowable背压学习也不算太难,皆是换汤不换药,通过调用onSubscribe接口中的方法,并传入observer接口,来实现整个订阅流程的开启。
(1)Flowable
(2)Subscriber
(3)Subscription
(4)FlowableOnSubscribe
(5)Emitter
以上将Rxjava 1.x和2.x版本的基本元素源码流程发那些完了,类、接口直接的方法互相调用可能稍有繁琐,最后借助总结部分的UML图来理解,整体分析下来,你会发现,RxJava 2.x相较于1.x 的改动没有很大,最值得令人赞颂的便是将背压单独独立出来,避免与Observable混淆在一起,这也导致两者涉及的接口也随之增加,在理解2.x 的Observable订阅套路后,Flowable的套路简直就是照搬照套,只是多了对背压策略BaseEmitter的处理,整体结构不变。
源码分析完后,可以解惑在分析2.x 源码之前存在的两个疑问:
onSubscribe
方法中设置响应式拉取,即s.request(Long.MAX_VALUE);
,onNext
方法不会被调用?再将两个版本基本元素原理的易混淆点总结:
以上基本的元素源码分析后,对两个版本的了解也稍有深入。
若有错误,虚心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