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情况
第一天赶上了时间, 晚上聚餐没去 Nodebot
第二天赶飞机提前退场, 关于 React 的几个分项没有在场
微信群几乎全程参与, 并且大部分时间在维护气氛
Lightning Talk 阴差阳错两天都没上, 错过了推广 CirruScript 机会
公司展位准备不充分, 连续两年的问题, 需要注意
印象深的演讲
百度 ECharts 上的 Demo 很赞, 而且在 Canvas 上对付鼠标事件我很关心
七牛的测试经验, 我们也在尝试这块, 觉得很有价值
郝门的服务化, 对组件化思考得深, 感觉很有道理, 演讲能力也棒
P2P 写游戏的, 现场写代码怎么样都很赞的
Rhino.js 的分享, 还是杭电的同学提醒我的, 可惜时间太短
当然主要因为我是前端, 后端还有其他兴趣不是很大, 另外注意的几个分享
尤雨溪的 Meteor, 关注了很久, 基本概念都知道
陈博涵的实时应用, 跟我公司技术相关, 有差别有借鉴
最后的 4 个演讲我已经在出租车上了, 可惜, 期待视频
交流情况
找到尤雨溪讨论了一下我的 Quamolit 和 Cumulo, 没有明确的成果
午饭跟着郭达峰听过一些参与 React Europe 带回来的消息
遇到 UC, 阿里, 芒果TV 的同学聊过一些前端架构方面的内容, 借鉴一下
晚饭跟陈博涵跟陈秋歌询问过他们公司的情况
晚饭边上是大会问高中生举手的林鹏, 压力好大
其他还有好多微信群里的, 会场遇到一起聊天过的同学
关于微信
去年的大会我就想, 如果讲师在讲, 下边在线上讨论, 会是怎样?
正好 fraserxu 忙着组织大会, 就一起创建了线上的几个群, 撒好网
微信群开始人少, 后来老雷拉了好多人聊, 再后来 CNode 上二维码起作用
中间台风跟行程的讨论比较多, 到周五晚上基本是行程, 而且基本到深圳
后边两天基本上都是台上引发出来的各种话题, 跑题, 穿插红包跟招聘广告
会后现在还有各种话题, 虽然不跟进, 还是要观察下
大会期间消息总数没有统计. 总人数在活动期间依然在增加, 目前 350+
其他几个渠道, 微博消息相对来说不是非常多, 但效果很给力
微博话题效果不好, 也有一些内容, 但是没有互动, 消息也零散
QQ 群中间推过几次, 最终还是非常冷清, 即便人数其实逼近一百了的
论坛基本没有用上, 我在上边发过日程, 总点击量不到三百
简聊和 BearyChat 有人加入但完全没有看到聊天迹象
Twitter 应该是网络原因, 消息非常少, 我没上去过
大概的意思, 微信火热, 官微勉强, 其他尝试的渠道等于全灭
微信这样的群聊其实很难限制住话题, 非常容易跑题, 所以人也很活跃
台上有内容的时候, 比较容易收回来, 基本还能跟台上同步
另外红包广告乱入没有好办法, 只能不断做提醒来限制数量
总体跟下来, 内容还是挺高的. 当然, 微信消息流不方便保存跟整理
不过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 听众的交流方便了很多
微信群的问题, 除了上边的难控制, 还有加人不方便的问题
很多人是通过加我然后手动邀请进来的, 我的工作量不小
另外微信用户名没早点考虑统一, 带来不便, 名字加公司会好一些
参会两天中间, 甚至快结束了, 都有人请求进群. 需要更早准备
五花肉厉害, 确实应该优先拉女生进群, 热别是有相关经验的
讲师还有社区大牛应该早点拉进来的, 提问题找不到他们
复杂方案
其实我有考虑如果能有方案替代微信群, 需要哪些功能:
- 设置话题, 避免聊天穿串线干扰
- 设置广告区, 分离出广告帖
- 方便直接私聊, 微信需要加人的步骤
- 个人 profile 的展示页面, 大会本来就要相互认识, 不方便
我自己其实挺死板一个人, 中间看到别人的社交能力还是要赞叹的
界面的 UI 是设计出来提供引导和辅助的, 我们的技术还不够
交流还有交互方面的问题都能搞成学科, 太复杂, 不敢多想
任何方案都会遇到装机量的问题, 甚至 QQ 装机量都不够
所以除非浏览器那么强大, 不然任何应用都会不方便的
另外考虑 JS 大会每年一届, 以后可以考虑开始论坛了
这次微信群的数据量很大, 是不小的经验... 当然可能主要是对我来说
其他感想
现在遇到比自己小的人去参加大会确实挺有感触的, 老了嘛
我们在群里大夸了一阵 Clojure, 感觉还是能继续推一下
中外嘉宾各种话题, 广度很大, 但深度..其实我学了 FP 挺偏见的
大会注意到不少人咳嗽, 我喉咙也感觉不大, 挺担心感冒的, 留意下
如果交流的手段更厉害点, 台下都刷手机, 台上压力会越来越大, 要担心
React 火就火吧, 反正也火不了多久, 新技术很快就会来的
我现在都不敢说自己腼腆, 而是说死板了, 交际能力要担心
在网上, 看到人, 瞥一眼头像, 过, 但是我把这种习惯带到生活里去了
而且我很依赖看头像看聊天记录, 见到人说话容易丢失上下文
我个人很想把线上线下关联起来, 但结果大概跟我想要的大部分都不一样
幸运因为在操作微信, 绕过了不少交际的麻烦, 也加了超多的好友...
对还有一些前端的, 我对比的时候觉得简聊是在是很特殊
单页面应用, 也直接用了 React, 团队也经验不足, 所以一直探索新东西
这些都是追国外的技术的结果, 也不算什么错, 就是有点特殊
跟别人公司的团队对照, 我们前端团队到这个阶段要多操点心了
大会那种氛围下, 才想起聊这事情, 以后也要多注意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