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要学会不生气?

这段时间,关于教育的事故,接二连三,大都与老师学生有关联,其结果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

下面仅看两例。

3月29日,太和某中学高一21班一学生在上语文课时,与同桌互推一下,被班主任李某看见。即将退休的李某没有按捺住脾气,到班里用木棍打了一下学生颈部,并带到办公室,用电饭锅的电线鞭打。

也许年长的李某还信奉打是亲骂是爱的老理,然而从生气到惩戒,很快就演变成体罚,鞭打的痕迹还在,浑身是口也无法辩解说得清了。就连娘家人太和教育局也看不下去了,于3月31日迅速做出反应,给李某从副高五级降为副高七级,并调到农村高中工作,有些充军发配的悲凉。

接着3月31日,宿州市博雅实验学校十几个学生因英语考试成绩太差,英语老师许某被气的七窍生烟,也是没有按捺住恨铁不成钢的怒火,对成绩太差的学生进行棍打,少一分打一棍,结果棍头下没有出英语成绩,反而从教训演变成体罚。

第二天,4月1日,学校公开道歉,许某被辞退,接受派出所的传唤。很可能面临牢狱之灾,从此和教育别过。

其他诸如老师管理不慎,学生突发跳楼的事件不想再列举了。从刚才说过的两个例子来看,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那么和谐,彼此成就的关系更是难以达成,实际上却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智斗勇,那种明里暗里的拉锯之战,以及大小的斗争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学生不是原来的学生了,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时代在发展,学生也在悄悄地变化,独生子女、留守儿童以及放开二胎后的家庭结构的变化,社会环境更是日新月异,都对学生产生着看不见的影响。

然而,学生还是学生,或者还是个孩子,没有问题的学生或许没有,学生之所以是个学生,就是因为他是个学生,一块烂铁需要的是铁匠的锻造。老师究竟该如何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者该如何直面有问题的学生?

许多人呼唤老师拥有惩戒权,然而实际上惩戒很容易滑向体罚或者伤害,许多事态发展失控,正是因为身为成年人的老师的一腔怒气而导致的。

老师为什么有时候会惩戒学生?虽然实际上老师本来是不惩戒学生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被学生的言行举止气多了,职业习惯使得老师看不惯学生的不足和缺点,怒发冲冠凭栏处之后,晓之以情或者动之以情只能风吹过水面,一头一尺五,两头一般长,教育谈话也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时候,老师会不由自主地举起愤怒的手。

加之社会向学校要成绩,家长向学校要分数。于是学校就给师生加压,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好好学习,成绩天天向上,而学生似乎却对学习提不起半点的兴趣。一个要教育,一个难教育,于是现如今学校中最根本的矛盾是日益变化的学生和落后的教育观念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老师来自于学校的量化考核,通过分数分分钟把老师分成三六九等,领先的老师害怕下次落后,落后的老师颜面扫地,于是就向领先的老师取经学习,你追我赶的结局是变本加厉和每况愈下。

当一切都向成绩看齐的时候,教育就会变得短视,很多地方就会想不开,进而就会冒出无名之火。想出好的成绩,严格甚至苛刻的管理就要跟上,于是班主任的管理与老师的管理就会随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老师时刻围着学生转,大家都围着分数转,其关键是害怕评比时找难堪。

学生上课不安心听课,违反了班级纪律,带来不良的影响,好班风才有好学风,于是班主任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有气就会气得膨胀,就要找个出口发泄,一旦不能控制情绪,脱缰的野马就会横冲直撞,酿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学生考试不理想,分数拉了后腿,直接导致排名下滑,老师丢了面子,影响了绩效工资,因此举起了棍子。殊不知,用舌头解决不了问题的,用牙齿更是使关系愈加紧张与恶化。

老师处理教育问题,一定不要生气。生气,是人类最愚笨的一种行为,其实质意义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生气,会使得简单问题复杂化,会拉开师生之间已经很长的距离,更是一种互相伤害。

《倚天屠龙记》里九阳真经的口诀说: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这里的“由他强”和“由他横”并不是懦弱或者不闻不问,更不是听之任之,而是一种教育大智慧,是一种不生气的人生态度。

面对受教育的学生,以硬碰硬或以暴制暴只会点燃愤怒的火药桶,一发不可收拾之后,其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面对有问题的学生,甚至遇到“强”“横”的学生,老师更不易动怒,要想想“清风”的徐来,想想“明月”的当空。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既要有退让的气魄,还要有进让的智慧,教学是技术,教育更是艺术,师生最为理想的关系是彼此成就,更是彼此的理解,做为懂得教育规律的老师,更是要有“清风”在胸,“明月”在怀的大度。

教育的本质是用意而不是用劲,是用心而不是用力,是用情而不是用暴。生气,只能伤了自己伤和气,伤了身体伤元气。

《尼布尔祈祷文》里这样说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给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老师要学会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