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令森严的宫禁之地,也是偷盗成风的混乱场所?明朝宫中盗窃事件

作者:史遇春

宏伟庄严的皇宫内院,大约,也会有老鼠洞穴的存在。

律令森严的宫禁之地,其实,也会有偷窃事件的发生。

话说,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604年),负责掌管皇帝所用冠冕、袍服及履舄、靴袜的宦官官署尚衣监,竟然将朱翊钧的一件珍珠袍给丢失了。

为此,皇帝大怒,命令司礼监掌印太监陈矩拷讯究问此事。

对于任何事件的处理,办事人员本身非常重要。

所以,必须简要介绍一下负责查办珍珠袍丢失一事的陈矩。

陈矩(公元1539年~公元1607年),字万化,号麟冈,北直隶安肃县(今河北徐水)人。明朝中后期的贤宦,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他为人平恕、识大体,廉洁清正,力主安静。陈矩曾奉诏收集书籍,收到匿名作者的《续忧危竑议》一书。书中妄言郑贵妃阴谋变易太子,万历皇帝为之震怒,命令一定要找出作者。因为此书,株连甚众,其间,陈矩多所保全。在执掌司礼监、提督东厂时,陈矩对冤妄者,也多所平反。陈矩死后,圣谕赐祭九坛,祠额“清忠”。

既然陈矩为人如此,在办理珍珠袍失窃一事时,自然也不会恶劣到哪里去。

陈矩查办此事,自然是先审问负责管理存放珍珠袍库房的内官。

管理库房的内官田进等三人,平常就有仇怨,于是,他们便借着此事,互相攻讦。

结果,三个人均备受酷刑,可是,最终还是没有找出珍珠袍的踪迹。

很快,田进便病死在了牢狱之中。

另外两人,都被充军,成为净军(由太监组成的军队,其来源之一,就是罪不至死的太监。)军士。

事过很久之后,有人才知道,那件珍珠袍是皇帝身边一位显贵的宫女盗走的。

那位宫女在宫内被称之为“某太”。

“某太”将珍珠袍盗去之后,给了其菜户内官,内官早就拿出去卖了。

这里的“菜户”,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和称呼,是指太监与宫女结成假夫妇。

虽然后来大家知道是“某太”盗走了皇帝的珍珠袍,但是,众人心中明白,这位“某太”是皇帝听信任用的人,故对她有些忌惮;再者,那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于是,也就不再深究问责这件事情了。

这是偷盗皇宫内府物品的具体事例之一。

其实,在皇宫之中,盗窃内府的事情,是宫女内官们擅长的技能。

小偷小摸,内府大了,丢点东西,也没人会发现、也没人去查究。

偶然之间,宫女内官侵夺偷窃过多,发现难逃大罪时,他们就会故意说,东西失火烧掉了。然后,就上报说,是因为失误造成的物品烧坏的。这样,也就是轻微责罚一下了事。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时期,供用库的大管库暨盛,与其同党卢添保、王朝用等人,捏造供用库失火,谎报烧掉香料达十八万八千多斤。

事后,暨盛等人被司礼监少监何进揭发。

随即,朱厚熜下诏,将暨盛等人逮入大狱。

接着,朱厚熜又命令给事中张岳、御史董尧封等人严格查办此事,并上报实际损失物品的数量。

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二月,张岳、董尧封等人已经将此事查核清楚。

经过查证,才发现:

原来暨盛负责管理的供应库的确有失火一事,但是,失火供用库所储存的物品,并不是香料;暨盛等人所称的供用库失火烧掉香料十八万八千多斤,全都是侵吞谎报。

同时还查明:

暨盛曾经私自纵容其家人、其兄长暨忠等人,出入供用库,与经验丰富、专门招揽生意的李钦等人,盗卖香料、蜡烛等物。

张岳、董尧封等人建议,以上事项,应当一起治罪。

朱厚熜得知实情之后,大怒,命令将暨盛等人全都按照盗窃库内财物的罪行,依律治罪。

关于此事,《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三中有记载。《万历野获编》记载此事在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二月,或误。

暨盛等所犯的事情,是最终败露出来的个别案例。这也仅仅是盗窃内府财物事件中的十分之一罢了。

还有一事,也是在明世宗嘉靖时期。

当日,朱厚熜十分着急地索要真龙涎(或即龙涎香)。

但是,到处找,都找不到。

后来,户部尚书高燿千方百计以高价买到了。不过,当时仅仅购得八两而已。

那时,上报说这真龙涎是从民间买来的。其实,这也是内官从府库之中偷出来,流散在外的。

所谓大盗窃国;那么,小盗只能窃库了。

其实,不惟宫廷,这人世间的事情,很多时候,冠冕堂皇的表象背后,多的是鸡鸣狗盗的暗黑无光。

(全文结束)

律令森严的宫禁之地,也是偷盗成风的混乱场所?明朝宫中盗窃事件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律令森严的宫禁之地,也是偷盗成风的混乱场所?明朝宫中盗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