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子也是若生
本文适用于四川大学文学类考研。具体课程,搜索千聊直播间:若生的考研加油站。
一定要记住,观点是从文本中来的,不是我们的阅读经验,更不是理论。
一.文学评论写作考什么?
文本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运用能力。
前三个能力是基础,最后一个是拔高。不懂理论或者不会运用理论都没有特别大的影响,理论不是必须的。
二.文学评论写作怎么写?
1.基本格式
一般说来,文学评论写作字数要求1500左右。段落一般在6-8段。
遵循:总——分——总的格式。第一段总起,下面三个部分各一段或两段,一般遵循:分——总的模式。最后一段总括全文,可升华,可总结。
通常第一段具体概括文章内容,并定下文章写作的中心,中心突出,有一定的理论支撑。(理论支撑需要事前稍微准备并背诵一些内容,但并不是必须。)
下面三个部分尽量是同一思路的延展,避免三个触点出发,最后归不到一个点上。尽量辐射式,避免平行论述。
最后一段总括全文内容,可以是对文章思路的一个梳理总结,也可以是论点思想的升华。切记:一定要连贯通畅。
记住这个框架。框架有了就开始填充内容。
2.内容怎么写?
切入点:人物形象/情节主题/形式结构/语言风格/写作技法/历史文化……
落脚点:主题主题主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最后一定要落脚在你的主题上。这个主题不一定是故事要讲的道理,也可以是你想要突出的人物或者观点。
具体的写作过程,可以围绕:是什么?(选定的主题)为什么?(构建主题的过程)怎么样?(主题构建的效果)这样一个思路。
真题(05-17)分析:
05《雪地里的期盼》
06《白马》
07《青龙偃月刀》
08《民间》
09《冯前》
10《蛮师傅》
11《大师》
12《戴车匠》
13《感恩心结》
14《那个老师叫老牛》
15《汪先生》
16《变脸》
17《双琴祭》
真题归类:
(1)以人物为标题。
《冯前》《蛮师傅》《大事》《戴车匠》《那个老师叫老牛》《汪先生》。
这一类直接以人物为标题,大都是围绕人物的事迹或相关故事展开。
切入点:人物形象/精神品质/文化内涵/写作技法……
(2)以故事为标题。
《雪地里的期盼》《感恩心结》《变脸》《双琴祭》。
这一类以故事为标题,而且题目中能够明确把握住故事的核心,快速读懂故事。
切入点:情节结构/精神品质/写作技法/人物形象……
(3)以意象为标题。
《青龙偃月刀》《白马》。
这一类以意象为标题,直接将文本的对象摘出来。毫无疑问,这一类文本尽量围绕文本意象展开比较好。
切入点:形象特征/精神品质/文化内涵/形式结构/写作技法……
(4)其他。
《民间》。
这一篇因为标题缘故单独列出来。也可以归入人物一类。
一般来说,不建议写形象特征,如果实在想这么写,建议从文本如何构建人物形象来展开。实例:《雪地里的期盼》。
个人推荐分析形式结构或精神品质或文化内涵。
形式结构说白了就是故事是如何构建起来的,但不要单纯从故事出发,而要分析这样的故事结构的意义或效果。例如故事的一波三折/对比等带来的情节的张力,语言的省略/含混/“口是心非”等带来的语言的张力,人物形象的差异及转变等带来的张力效果等。实例:《那个老师叫老牛》。
写作技法这个每篇文章都可以用作切入点,但我个人不推荐,一般作为最后的选择,万一想不到合适的切入点,就试着分析写作技法。
推荐的写作套路:张力法/平衡法/……(结构);
隐喻法/象征法/……(内容)。
3. 避免雷区:
(1)切记滥用理论。
理论不是必须的,不必要因为不熟悉理论或者不会背诵理论原句而惊慌。写作的过程中理论使用不当,反而适得其反,大打折扣。所以,如果不会理论或者把握不准原话含义的理论话语就不用。切忌理论堆砌,切忌突然出现一个理论“术语”又不解释,不继续阐述。
(2)切忌假大空,切忌瞎矫情。
文学评论写作虽然只有1500字,但也是学术性论文。切记不要写成读后感/议论文,要有理有据,三个小论点要仅仅围绕主题来展开,各个小论点下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小论点来展开,不可肆意扩展,漫无边际。更不可以随意抒发自己的情感,忘了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3)切忌口语化,学术性语言必须书面化,标准化,正规化。
三.书目推荐
刘俐俐《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学习文本分析的切入点,不要模仿写法。
胡亚敏《叙事学》了解叙事学基本的一些概念。
热奈特《叙事话语》了解叙事学基本的一些概念。
实践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