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场景,想必各位都不陌生。无论是项目会议、还是学术论坛,中途或者尾声都会穿插着这么一幕“答疑”环节。而或多或少大家应该都有经历过冷场无人提问的场面,发生这种情况一般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担心自己的问题太犀利让对方下不了台索性私下交流吧;二是不知道可以问什么问题。如果是前者或许问题不大,但若是后者的话,我想大家可以看看《学会提问》。毕竟大部分的成长都是是一次次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蜕变,如果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疑问,没有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那想必吃再多的堑,也难长一智。
提问的本质应该是批判性思维,而批判性思维说的通俗点就是学会“质疑”。质疑对方“凭什么提出这个论点?”,“他的论据是否合理?是否有存在什么漏洞?”
知易行难,我们又该如何通过具体的步骤去一步步发现这些bug,将自己的理解与他人的观点相互验证,判断其是否值得采纳借鉴呢?
1.找出对方的论题和结论
要想发起一场战争,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招兵买马,也不是积粮征税,而是找到敌人。战争没有发动的对象,就像拉开了 手上的强弓却发现没有靶心。
提问也是一个道理,第一步就是在对方的长篇大论中找到他所探讨的论题,以及他的结论。大部分人习惯性更多关注结论而论题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花点心思去倒推步探究下对方这个结论所针对的论题是什么,有助于我们思考这个论题除了这个结论还能有其他什么结论。
2.罗列对方的论据
论据也就是对方用来支持他结论的理由。理由和结论的相结合,就构成了论证。如果说论题和结论是我们要攻击的敌人,那么论据就是敌人手上的武器。
如果我们看的是一篇文章,找到理由的相对方便得多。基于写作的习惯,理由常常会伴着由于、因为这个原因、鉴于、由以下材料支撑、研究显示······诸如此类的提示词出现,
我们可以通过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理由和结论,给其编号,进行罗列。
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推论。罗列理由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找薄弱点进行突破。
3.注意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
前面两步找到结论和论据为我们提供了基本清晰的论证结构,这一步开始则是要检查结论和论据的确切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公正的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进行评价。这里之所以强调“确切含义”,是因为很多词天生就不止一种含义。
比如说“自有”、“色情”和“公平”,不同人对这些词会用不同的标准去理解。而这些词的多重含义在判断一个论证的价值大小时就可能会带来问题,毕竟我们不知道对方是基于什么准则去理解这些词,更多情况下,我们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
遇到这些词,我们要做的不是基于自己的过往经验去理解,也不是去查字典百度;而是通过联系上下文去思考对方所表达的意思。要知道“谁要说服你,谁就得负责解释清楚”,只有基于上下文探究出的这些词的含义,才能作为我们判断其理由可信度的依据。
4.找到理由中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是指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重要。
比如:我们应该严厉打击贩毒吸毒行为。毒品会引发各种暴力行为,扰乱社会治安。
而这里的理由只有在我们都认为“公共安全比个人喜恶更重要”的时候才成立,而这就是隐藏在暗处没有明说的价值观假设。
描述性假设则是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想法。与之相对。价值观假设也可以理解成是世界应该是怎么样的想法。
比如:有了这辆车你想去哪就能去哪,他的性能非常棒。因为我曾在各种情况下都驾驶过这种型号的汽车。
这里来说明“这辆车性能棒”的理由是“我曾驾驶过这种型号的车。”而这里其实也暗含着描述性假设。比如:1)虽然你这量和我那辆不是同一辆车,但这个型号的车质量都是一样可靠的;2)你的操作技术和我的差不多,至少不能比我差。
只要这两个描述性假设有一个不成立,那么这个理由就不能用来支撑对方的论点了。
5.警惕推理的谬误
谬误,作为统计过程中的“诡计花招”,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的推理过程中。
这种诡计花招,常见的有三种:
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的错误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是推理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2)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3)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则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找出这些小花招,就能防止自己不知不觉中上了别人的当。下面我们来举几个常见的谬误看看。
小明:我觉得去这种社交趴体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老王:这确实像你说的话,反正你一向都没人邀请。
小明:我跟你认真的探讨,你扯上我干嘛?
老王:别说了,还不是因为你没什么朋友。
这种推理方式就是所谓的“人身攻击谬误”。这种之所以属于“推理谬误”,是因为进行论证的个人品格或者兴趣如何通常和其作出的论证质量毫无关系。案例中的老王是在攻击小明,而不是在讨论参加社交趴体是不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二毛:最近语文老师脾气好暴躁啊,上午又发飙了。
大炮:因为她中年危机呗。
大毛:为什么我总觉得是他刻意针对我呢?
大炮:你有妄想症啊。
这两个答案都没有令人满意的借势所发生的行为。比如语文老师最近脾气暴躁,可能是因为最近工作强度忽然变大、家庭关系上有什么问题,或者最近有什么洽谈不顺心的事。“中年危机”的解释不但毫无根据,而且容易误导别人。看似解释了老师脾气暴躁的原因,实际上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当有人宣称他们发现了导致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他们所作的不过是为这种行为起了个名字而已,我们要对这种“乱扣帽子谬误”保持警惕。
我们不应该同意他削减项目预算的要求。1)因为一旦我们同意了他这个要求,他势必会得寸进尺要求降低我们的酬劳来减少公司的人力成本;2)而且削减项目预算根本不可能彻底解决公司资金流紧张的现状。
像理由1这种假设采取提议行动会引发一系类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时间的发生,这种就是“滑坡谬误”。
理由2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则是“追求完美解决方案的谬误”。毕竟如果坐等完美解决方案的出现,反而会使我们陷入“固守原地、动弹不得”的局面。比如:家里安装安保系统纯粹是浪费钱、如果贼要光顾你家,他们总归想得到办法,你装什么系统都没用。
小花:大牛真不是个男人。村口的那个恶霸说要揍他一顿,他跑的比什么都快。
翠翠:你看他那五大三粗的样子,一声的腱子肉哪不像男人了。
这就是典型的“偷换概念谬误”,像这种由于论证中的关键词语(如“男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一旦不同含义之间的转换被认出来,这个论证就讲不通了。
除此之外,常见的谬误还有诉诸公众谬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诉诸感情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等等,再次便不做过多介绍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尼尔的《学会提问》做进一步了解。
6.判断证据的效力
理由往往和证据一起出现,常见的证据类型有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个人观察和类比。
那么这些东西作证据,其效力如何,又是否值得我们相信,是否真的可以作为事实的断言呢?
确定其可靠性,我们不妨问几个问题:1)你的证明是什么?2)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3)证据在哪里?4)你为什么相信它?5)你确信它是真的吗?6)你能证明吗?
如果我们经常提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注意到,对许多看法而言,总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彻底干脆地证实或反驳它们。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有需要判断,证据数量上的优势到底在哪边,这样才能决定这一事实断言的可靠程度如何。
做出这样的判断就要求我们提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证据的效力怎么样?”
那么什么时候最能接受一个事实断言,认为它可以信赖呢?《学会提问》一书中给出了三种倾向于同一某个观点是事实断言的情况:
1)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比如:举重可以锻炼出身体中的肌肉;
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3)当这个断言在同一场交流中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加以证实,或者由我们所知道的其他证据来证实
这么多类型的证据,其特性各不相同,篇幅有限再此不一一介绍。有机会下次会专门写篇文章单独讨论,或者读者自行阅读原著想必更有收获。
除了以上几步,我们也有必要在面对对方的论点和论据的时候,探究下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可以替代,或者说一样的理由能不能推断出不同的论点,对方是否为了是自己的论点更具说服力刻意隐瞒了其它重要信息,等等。
提问的技能,并非看一本书读几篇文章便能掌握,而是要靠日常的多加练习,笔者也依旧处在不断地摸索迭代阶段,试图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提问方法论”。各位若也有练习批判性思维的想法,不妨先从“学会提问”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