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08年,公司代理一个德国的ERP产品(号称功能灵活度世界第一,比sap还厉害),准备搭建信息平台,以SaaS模式为企业提供ERP服务。当时 ERP SaaS平台鼻祖,美国的salesforce 年收入已经破亿,而国内的用友和金蝶还在以项目交付的模式为主。
自然,公司高层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专门在北京成立一家公司,投钱投人猛干一年多,最终结果不仅平台梦没实现,连独立的项目都没签几单。
那是我刚入职场的第一年,就和团队小伙伴共同患上“平台”恐惧症,经常用“你才做平台,你们全家都做平台”互相调侃。
MVP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即,最小可行性产品,目的用最小成本验证商业模式和用户需求,从而实现快速试错和迭代。
图片名
可惜应用MVP 最著名的案例Dropbox 发生在2014年,而08年那次尝试,虽然也做到MVP,只不过是把M做成MASSIVE而已。
近几年MVP早已被奉为做产品的基本心法,上面的漫画也成了经典。不过,越是被热炒的概念,大众对其的理解越容易浮于表面。
还是说自己踩的坑。
2015年带团队做过一款产品,基于微信生态的推广传播平台,逻辑很简单:
广告主在平台发布软文,并设置转发奖励红包。用户则可以在平台中选择软文,并转发给好友或朋友圈,按贡献的阅读数向广告主结算收益。说白了,就是做任务得奖励,那时候微信还没有对诱导转发下手,这类平台的生存环境还不错。
产品第一个版本,严格以MVP为原则,功能做到最简化,保证核心流程跑通即可,1个月后产品上线,一周内迅速吸粉5000,看上去MVP的验证结果还不错,但是运营6个月后,产品卒。
为什么?
不急,此处插播一个概念,MDP(Minimum Desirable Product),最小期望产品。MDP 和 MVP 什么关系,引用几个例子加深理解:
如果你建立一个病毒式社交网络,有盈利但用户流失严重 —— 你建立的是MVP而非MDP。
如果你建立的相亲网站能让很多用户以20美元/月的价格购买,但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 你建立的是MVP而非MDP。
如果你制作一款让你的朋友和家人喜爱并沉迷的棋盘游戏,但你无法让游戏公司分发它 —— 你建立的是MDP而非MVP。
显然,MDP 更加强调可持续性的用户价值。借此回答上面留下的“为什么”,因为广告主在平台的推广转化率起不来,连带影响用户端的激励强度,导致平台对双边用户提供的价值不可持续,即便从软件角度上看,产品可用性很强,但模式依旧不成立。
一句话,Viable不等于Valuable。
小结
所谓MVP,聚焦重点一定不在产品功能的多少。
功能小且完整,能满足某个具体的业务,但从商业价值上看,如果缺少对用户价值深度且客观的思考,则会陷入“自嗨”的尴尬。
绕来绕去,其实那副经典漫画早已给出答案:
造一辆车,不是从四个轮子开始,而是要从一个滑板开始。
滑板作为产品,本身不就是Feasible+Desirable兼备吗,这才是MV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