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勾搭”老外聊天-20150718

喜欢“勾搭”老外聊天不知是不是一个奇怪的癖好?

当我们去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站在不同角度,事情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正如我们分析数据,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维度上形态各异。通常我们会将多个维度组合起来,再来看看数据是什么样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数据真实的样子。

每每遇到一件大的社会热点,我总是喜欢找一个熟络的台湾人来讨论,因为他能讲流利的讲中文,而且社会环境跟我们不一样。他每次都能给我分享一些不一样的观点,我觉得这很有趣,而且这能让我更客观地去看待一件事情。

所以不管是在高铁、咖啡厅还是路上遇到老外,我总是乐意找些机会跟他们聊聊,一是他们会很认真的跟我讨论一个话题,这一点很关键,因为我发现每每跟我周遭之人聊的时候,他们大部分的看法跟网络上写的,新闻上播报的惊人的雷同,没有继续的必要了;二是他们会带来不一样的观点引发的乐趣。慢慢地,我染上了这个奇怪的癖好。

遇到过来华采购的孟加拉商人,来华找工作的加拿大毕业生,在上海工作多年的马来西亚会计,来杭州教书的菲律宾老师等。这次在COSTA遇到一位来华创业的印度人,很特别的原因是他也是做关于数据方面的工作。

在谈及中国的互联网时,他用“野蛮”来形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他认为我们硬生生从国外拿来很多概念,到处套用。对于我来说,“野蛮”听起来似乎有褒有贬,而且贬斥更多一点。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他表达的意思。就如“大数据”这个概念,我们每个企业几乎都在嚷着喊着,可是“大数据”究竟为何物,从网络上各大神牛表述不一的情况来看,真正了解的也未必有多少吧。我也不了解“大数据”,但粗陋的理解,“大数据”至少在数据量上是一个很大的数量级,而且相对全面。就这一点而言,除了BAT谁还能做呢?基于我们这样的社会体制,没有政府的支持,能做吗?我工作经验不多,从身边的大牛们那里了解到,大部分企业的数据也没有大到一个量级,更有甚者部分业务还处于手工阶段。照此来看,一个BI工具就能解决企业大部分所需,何必分布式呢。

我们似乎在用一个新技术去推动业务,这当然是业务发展的好土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业务的进步,比如我认为“互联网+”就是我们的一个技术推动业务的杰作。可是我觉得,在商业发展的过程之中,“技术”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因素,因为当业务确定了一个目标需求之后,“实现需求”是一件相对可控的事情,而“确定一个目标需求”显得技术含量高些。

就如这种“技术推动业务”的模式,我发现我们的社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把1做到n,而很难把0做到1。我觉得这跟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我们很擅长传承,也很鼓励传承,比如我们有“父母之命”,我们要“子孙满堂”等;我们不擅长尝试,也不喜欢“另类”,比如我们经常“你去我就去”,我同事认为“同性恋就是癌,得浸猪笼”。

我在想,我们为什么偏爱“传承”,而“创新”经常是漂洋过海过来的?我们跟大洋彼岸的差别是我们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一直引以为傲,奉承,学习和传播。而对于“前无古人”的大洋彼岸,也就只有专注“后来者居上”了吧。这大概就是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喜欢“勾搭”老外聊天-201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