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https://www.polarxiong.com/archives/Python-os-path-join-产生的斜杠在Windows和Linux下的不同表现和解决方法.html
我一直以为Python是隔离了操作系统的差异,同样的function在不同操作系统下会有一致的结果,直到前几天临时切换到Windows下发现有些Python代码跑不出来,才发现如os.path.join()
这样的方法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的表现是不一致的。
例如
Python
import os.path
print(os.path.join('a', 'b', 'c'))
在Linux/macOS下会显示
a/b/c
而在Windows下会显示
a\b\c
即 os.path.join()
在Linux/macOS下会以斜杠(/
)分隔路径,而在Windows下则会以反斜杠(\
)分隔路径。
这种不一致的表现在遇到jinja2下include模板文件路径时就会由于jinja2只支持斜杠(/
),而在Windows下使用os.path.join()
会出现反斜杠(\
),而造成找不到模板文件错误,参考这个issue。
这种内置标准库方法的不一致从哪来的?官方文档实际上早就有明显的暗示了。
在os.path
的官方文档页面11.2. os.path — Common pathname manipulations — Python 3.7.0 documentation开始位置就提到源代码文件根据不同操作系统在三个不同文件中:
Source code: Lib/posixpath.py (for POSIX), Lib/ntpath.py (for Windows NT), and Lib/macpath.py (for Macintosh)
可见在安装Python时就会根据不同操作系统,仅使用对应操作系统类别的os.path
模块。如果顺着源码去看,就会发现os.path.join()
在Linux下是以斜杠(/
)作为分隔符的,而在Windows下则是以反斜杠(\
)作为分隔符的。
如果跟着看Macintosh操作系统对应的源码Lib/macpath.py的话,会很惊讶地发现Macintosh下不是以斜杠(/
)也不是以反斜杠(\
),而是以冒号(:
)作为分隔符的,是不是很震惊:我的mac怎么可能是以冒号(:
)为分隔符的?!
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了,这里Lib/macpath.py仅应用到了2001发布的Mac OS X之前的Macintosh操作系统中,那时的Macintosh确实是用冒号(:
)为分隔符的。而从2001年的Mac OS X开始,到2012年的OS X,再到2016年的macOS,都采用了遵循Unix的斜杠(/
)分隔符,也就直接使用Linux的源码Lib/posixpath.py了。
\
)为什么Windows不使用斜杠(/
),而独树一帜使用反斜杠(\
)呢,专门为了为难程序员?
这其实也是个历史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Windows为了保持对DOS的兼容性,而DOS为什么要使用反斜杠(\
)就说来话长了,可以参考MSDN上的一篇博文:Why is the DOS path character ""? – Larry Osterman's WebLog。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os.path.join()
仅包含对应操作系统类型的实现,所以我们无法通过指定参数的形式生成诸如适用于Linux或Windows的路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这里以在Windows下生成Linux格式(斜杠(/
)分隔符)路径为例来说明。
str.replace()
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直接把Windows下os.path.join()
生成的反斜杠(\
)全部替换为斜杠(/
),如:
Python
import os.path
result = os.path.join('a', 'b', 'c')
print(result)
result = result.replace('\\', '/')
print(result)
会得到
a\b\c
a/b/c
pathlib.PurePath.as_posix()
从Python 3.4开始可以通过pathlib.PurePath.as_posix()
来生成斜杠(/
)格式的路径,其实其实现原理和str.replace()
并没有太大区别。例如:
Python
import os.path
from pathlib import Path
result = os.path.join('a', 'b', 'c')
print(result)
result = Path(result).as_posix()
print(result)
会得到
a\b\c
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