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时夏方长 盛暑将至

  今日夏至,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从汉代就有过夏至日的习俗;宋代《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礼制记载:夏至之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送。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这四省区是我国境域内太阳在天空位置最当中的地区,日影最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即如古人所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时夏方长 盛暑将至_第1张图片

夏至三候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二候蜩始鸣: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蜩螗沸羹,叫声沸稠为粘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

  螗(táng)小而绿,叫声尖锐急促,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于“知了”,俗称为“都了”。它一叫,秋色厉,都该了了。

  三候半夏生: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

  夏至日,万物繁茂生长,对雨水的需求也达到极致。诗人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伴随着上天的滋养,池塘里早已“莲叶无穷碧,荷花别样红”,绿树阴浓里“蝉鸣声声响,忽觉夏日长”。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时夏方长 盛暑将至_第2张图片

夏至习俗

  民间流传着许多夏至的习俗,比如有句人尽皆知的俗话:“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除了很多地方吃夏至面的习俗,关于夏至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

  夏至日,有些地区有吃馄饨的习俗,这是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別的食物。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时夏方长 盛暑将至_第3张图片

  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薑、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南方吃荔枝,夏至时节,刚从树上摘落的荔枝最为新鲜,水分丰盈,粉嫩欲滴,才最好吃。古人云:”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夏收完毕,新麦上市,民间还有吃新麦尝新的习俗。用麦粉调成糊糊,摊成薄饼烤熟,并夹以青菜、豆荚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称“夏至饼”。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时夏方长 盛暑将至_第4张图片

  夏至时节,有些地方还有女子头上戴枣花的习俗,据说可治腿脚不适。女子之间有互相赠送夏扇、脂粉等什物的习俗。《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夏日炎炎,往往让人心烦意乱,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因此要善于调节。

  夏至,花开半夏,酒至微醺,品人生滋味,感世间百态。在这个炎炎夏日,愿一切美好如夏而至。


标签: 二十四节气 夏至

本文标题: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时夏方长 盛暑将至

本文链接: https://news.gujianchina.cn/show-7565.html (转载时请保留)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四节气之夏至】时夏方长 盛暑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