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30 七月水星《公共人的衰落》备忘录

2017.7.30 七月水星《公共人的衰落》备忘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七月水星的主讲人:小字、勇和、张旭兰、阿鹏的讲课都非常精彩。本次备忘录主要整理的是老T最后压轴结合着《公共人的衰落》这本书上的概念、观点和他的个案的讲解。

从原始个体到超级个体的演化历程:

原始个体——>公共个体(乌合之众—>演员与观众—>布尔乔亚)——>超级个体

一、原始个体

1.孤岛式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底盘一定是情感)

案例引入:

“《尚书》是奴隶制思维,压制人的思维,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专制主义社会需要的,就应该有这样的伦理道德来支撑。专制代表了秩序,整个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展现出了病态的和谐。我喜欢专制,至少因为它是有秩序的。也喜欢西方民主,只喜欢俄罗斯的自由,与西方不一样,西方是无序的,没有原则的,俄罗斯的自由是对生活虔诚的。”

这是老T的一位思维和情感障碍来访者的原话。从他的原话中可以捕捉到他内部分裂的倾向,而这种倾向的后面是一个虚弱的个体,一个原始个体。

他这种原始个体的孤岛式心智模式表现为情感方面的突出问题:他有冲动控制障碍,总是要和妻子家人闹情绪闹别扭,因为他在情感上没有丰润的情感带宽,他的情绪被恐惧、愤怒和抵抗占据。他的说话中没有接口,只有要求,从中也可以看出他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他开始看书了,看马斯洛的《人性的最高处》和《尚书》。以前他发病前就是要看书,所以他的妻子有点担心。但这次经过老T的评估,来访者的活力明显起来了,带孩子有主动性和耐心了。但同时老T也告诉他,人生的意义不要去书中找了,要去照顾孩子,做家务当中去找。【这样的劝说是想把他从原始个体孤岛困局中拉到公共个体的世界中来。】

2.心智发展阻滞中出现的“死宅”

老T带过很多“死宅”的青少年来访者,每一个都不一样,但他们这种机制形成的背后都有一个促成因素。

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苏州的孩子:他打游戏不太联盟,他很聪明在游戏中常常以一敌五。但父亲跟他说:“你玩游戏,再慷慨激昂也没有意义。”父亲的这句话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制住他,没有情感层面的引导、疏导,只有否定和打压。

“死宅”的后面都是这样“一堆一堆的抑制性客体”,父亲、母亲、老师、长辈……

但是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又可以看到源于后现代特点的张力所带来的向超级个体转化的可能性。这个苏州孩子在接受老T的治疗后,开始看书,并在治疗中和老T大谈特谈他看书的感受和思考。他在一位大他者的引导下,开始不断地从书中汲取营养。

还有一位来自文山的青少年来访者:在治疗中跟老T谈汉服、谈《人民的名义》中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谈他玩王者荣耀是为了获得社会化交往中的共同话题。从中也能看到这些具有后现代特点的孩子身上满满的主体感。

3.人格化与非人格化的紊乱

虚拟世界

角色扮演

“你以为你在中心,但在他人眼中什么都不是”

4.王者荣耀下的不同维度

低维:低维的链接——通过玩游戏寻找共同话题中的展现边缘化与中心化。

中维:在玩游戏中展现出联合与进取。

心理治疗的强度可以看到来访者内心的强度。

高纬(卡里斯马的雏形):通过个人的超凡魅力,在游戏中完成超级个体的转变,不会被锁定在游戏当中动弹不得。


二、公共个体

1.公共个体当中的演化

乌合之众—>演员与观众—>布尔乔亚

2. 乌合之众间的信念系统

(1)标志与符号的差异

符号,相当于能指,可以无限延逸;标志,相当于所指,有明确的指向。

标志是别人砸给你的,你能使用的只有符号。标志让大家一致。

(2)启蒙与理性的个体化困境

乌合之众,谁也不买谁的帐,他们都没有上升到伦理道德的层面,大家都唯利是图。乌合之众一定要找到标志和有利可图的焦点才有做事的动力,这是与伦理道德截然相反的的。在生存焦虑的压迫之下人将变得唯利是图。

这里伦理道德可以用康德的观点来解释: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人类分辨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的),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个体需要完成道德的启蒙,否则当没有完成启蒙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要去革命,即使是喊着理性口号的革命,都会迎来混乱和屠杀,法国大革命就是典型的例子。

3.演员与观众的视觉动力格式

演员让观众可以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一个客体(演员)上面,演化给他看。

演员必须找到对观众的接口。

“如果公共领域已经存在,社会表达将不再是自我情感向他人的表述,因为,我们在这里提出的四个因素分别涉及观众、信念规则的连贯性、公共领域和表达,这一套抽象的逻辑关系之中蕴含着具体的人类经验”

“在公共这个词汇获得现代意义的同时,两种信念出现了:把身体当做展示和把话语当做标志(身体身份与话语性话题区域)。”

4.布尔乔亚

布尔乔亚式:既想当有教养的人,又想保持天性。

布尔乔亚阶层:有足够的资源小乐地过日子,但又想去争取自己的资源,所以这个阶层是最为活跃的。中国当代很多人都想挤进这个阶层,因为处在这个阶层有一定的抗风险的能力。其之下的贫苦阶层抗风险能力弱,随时面临崩盘。

布尔乔亚阶层面临的环境: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和世俗主义,另一方面的考虑四种心理条件:不自觉的性格暴露、公共想象和私人想象的叠加、通过让自己远离感觉的防卫机制、在公共场合的沉默。

自我迷恋是通过否定19世纪的这些难题来解决他们的尝试,亲密性是通过否定公共空间的存在来解决公共问题的尝试。

沉默问题:不表态状态下的魅惑,一种被动的攻击。


三、超级个体

1.超级个体的典型——卡里斯马与乔布斯

超级个体:一个个体能够通过人格的力量,而不是凭借世袭的特权或者在基层组织中的升迁获得权力并成为一个合法的统治者(弗洛伊德和韦伯)。

2.后浪漫主义时代下的个体:情感丰润和自旋,自恋资源与工具的超级链接(客体的超级链接——如乐器)。

控制某一种工具和乐器来控制我们的热情和激情。

3.尼采的超人哲学中超级个体

4.目标与世俗

人一定要有世俗层面的目标。

5.远方与情怀

但也不能忘了远方与情怀。

6.冲突与清醒的自我拯救

这是超级个体一定要有的心理素质。

7.孤岛的吞没与他者的链接

孤岛的吞没——虚无主义,意识到是残酷的现实,仍然要深情的活着。

欲望的核心在于你对你自己的接纳程度。

游戏的维度:超级游戏的现实性热情与虚拟性激情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7.30 七月水星《公共人的衰落》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