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无限可能--《刻意练习》读后感

A:“人家是天才,我没那个天赋。”

B:“一万小时太可怕了,我达不到,算了!”

C:“只要坚持练习一万小时,我们就能成为专家。“

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吗?《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通过大量实验和例子,告诉我们,通过3F的刻意练习,我们也可以成为大师,我们的人生,无限可能。

你的人生,无限可能--《刻意练习》读后感_第1张图片

1. 刻意练习VS一万小时理论

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11月,作者是安德斯·艾利克森。作者反驳了一万小时理论里边的几大疑点,通过普通人刻意练习的成功例子和揭破所谓天才的真相,向我们一步步阐述普通人成为大师的可能性、步骤。

一万小时理论的对:所有的成功,都脱离不了大量练习。

一万小时理论的错:

1.如果只是无意识的反复做一个职业一万小时,并不能成为行家。我们身边好多这种例子,例如有些人在一个岗位干到退休,但只是简单的重复,并没有反思和进步,有很多技能方面反而不如只干了两三年的人。所有才有一个说法,他不是工作了十年,他只是把一年的工作重复了十次而已。

2.每个行业所需的精进时间不同,有些行业只需要几千小时就能成为顶尖人才,有些行业所需要的时间远远大于一万小时,例如小提琴手。

既然一万小时理论误导了我们,那我们该如何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呢?答案就在刻意练习里。

2.什么是刻意练习?

我们的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在有强度却不超出”甜蜜点的“挑战范围内,越练越强。刻意练习有六大黄金标准:

1)有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我们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好导师,一套有效的方法,带着我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行。

2)走出舒适区,不断提升

我们的大脑都偏爱稳定,但这种稳定会让我们无法进步、甚至倒退。我们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的下一个极限,每次进步一点点。

3)具有明确定义的特定目标

这也是刻意练习区别于简单练习的音素之一。与其每天麻木地重复,不如多给自己定一些小目标,例如“背诵10个例句“或者“连续打进20个球,否则重来”。

4)有意而为,紧跟目标,及时调整

知道自己的目标所在,不断地向着目标前进,并针对自己的问题作出及时的调整。

5)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并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的含义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会逐渐产生心理表征,这个心理表征也会变成我们继续的动机。

6)有针对性地提高

刻意练习非常强调的一点是收到反馈并改进,不然,我们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刻意练习有精简的3F法则,FOCUS(专注),FEEDBACK(反馈)和FIX IT(修正)。作者通过一个妈妈培养几个天才的例子,告诉我们刻意练习的路线图是1.产生兴趣,2.变得认真,3.全力投入,4.开拓创新。

3. 刻意练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

书中提到不少例子,包括工作中的王牌飞行队训练、医生的训练,和生活中的业余爱好培养等。除了工作中提升自己,业余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作者还提到把刻意练习应用到我们的教学、运动培训等,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后一代的“天赋”,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美好。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这本书给我们建立了信心,知道所谓的天才其实都是通过付出比常人大而多的有效练习培养的,我们通过刻意练习,也可以成为不同领域的专家。

这本书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合上书本,我不断地思考我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能。

1)在同一个公司将近五年,接近麻木,甚至觉得到了瓶颈期,但现在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工作中,通过刻意练习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业务高手、EXCEL人才,甚至我可以把自己会的东西分享给大家,锻炼自己成为一个企业内训师?不能再在舒适区里边呆着了,不然几年后,你连应届生都不如!

2)学习法语已经好一段时间,进步是有的,但我在FIX IT方面做得不够好。与其每天赶进度,不如多停下来思考:我今天进步了哪里,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我要怎样来改善?例如每天听写,听错的单词要反复看,遵循记忆曲线。例如找一个老外当导师,对话并针对他的FEEDBACK做改正,开口讲,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法和阅读上。

3)我的声音,演讲,唱歌等等课程,躺着手机APP里边已经好久了。与其不停地刷课,不如静下来心来练习一节课。

我们的人生,无限可能,开始有效的练习吧!一起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人生,无限可能--《刻意练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