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 —— 互联网模式漫谈,何去何从,何以解忧?

我从06年正式入行互联网行业,至今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了11年。这11年间,我先后工作过网站外包公司、sns创业公司、雅虎、淘宝、新浪、盛大、1号店,现在工作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一路上都在做着互联网,但个中细节却差异很大,我发现这11年间,互联网行业在发生着很多变化,变化成了三种类型的公司 —— 纯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想和大家漫谈一下这三种公司的区别,优缺点,以及对未来的预测。

【web2.0】

06年是个很有趣的年代,因为在它之前,我们有的是web1.0的互联网时代,而从06年开始,我们有了划时代的web2.0。什么是web1.0呢?典型的有两种产品形态——新闻门户网站和企业展示网站。他们有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内容都是由网站的编辑们提供的,网站的浏览者所能做的事,只是“阅读”,这种类型的网站,被称为CMS系统。而在web2.0时代,我们陆续有了博客(QQ空间、新浪博客)、sns(开心网、人人网、facebook)、微博(新浪微博、twitter),他们有个典型的特点,就是内容来自用户生成,官网会做内容的聚合页、个人主页和详情页。用户对于web2.0的网站,既可读又可写。于是,长尾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和大V们共同生活在了web2.0的平台上,内容大爆炸、细分人群、粉丝经济、精准推送、大数据。。。

三个有趣的事情在web2.0时代发生了:用户体验、saas化、开放平台。

—— 用户体验

以RIA为代表的富客户端,带来了用户体验的革命,UED团队出现了,网页技术由初代的网页设计师,细化出了四个不同职能的岗位: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和前端开发。flash、flex、silverlight、js UI库、ajax等等技术革命,加上细分的岗位定位和网速的提升,让web产品的表现形式有了质的飞跃。换肤、富交互、无刷新体验接踵而至。

—— saas化

saas化是另一个有趣的变化,咱以康盛创想的代表产品discuz为例。bbs这种类型是互联网的经典产品形态了,甚至早于web2.0,因为它的内容也是由用户产生,所以也被称为web1.5。早期的bbs搭建,我们需要自己购买服务器,然后下载discuz开源系统,再在服务器上进行部署,还需要注册域名以及网站备案。数据的备份、垃圾信息过滤以及网络攻击,均需要我们自己来进行维护。这批人,大部分为个人站长。他们需要懂一点计算机技术,需要花时间进行维护打理,还需要花一些钱来租用服务器及域名,有着一些门槛。

然后,百度贴吧出现了。新建一个bbs只需要在百度贴吧网站上注册个账号,简单操作几下,就可以建立一个bbs出来了,功能和discuz差不多。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百度贴吧以统一的账号体系,将贴吧内所有的bbs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呈现在用户眼前。一是品牌效应,二是交叉链接带来的冲浪感,三是长尾效应。

百度贴吧相较于discuz,门槛一下子降了下来,将传统的discuz模式冲击得措手不及。

—— 开放平台

印象中最早做开放平台的是facebook,它提供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模式 —— facebook作为平台,提供用户基本信息、社交关系、在线支付等一系列基础功能给第三方开发者,至于开发者基于这些基础功能想做些什么应用,完全交给开发者自己。平台本身能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多地去获取用户,以及为第三方开发者创建的应用提供展示平台。和后来ios的app store有点像。另外,家用主机行业也是这种模式,任天堂、索尼和微软拼命去获取用户,在硬件方面甚至贴钱卖,以扩大自家家用机的市场占有率,而盈利主要靠向第三方游戏厂家收分成。

开放平台模式出现后,长尾效应再次显现威力,平台本身可以成为入口,而且是带有一系列基本属性的入口,平台可以越做越大,而新产品获取流量也不再只有域名、搜索引擎、导航网站这几个入口。平台初期,优秀的产品可以获得一波平台官方的流量红利。在硅谷有了zynga这种做社交游戏的巨头,依附于facebook,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很像生物界的共生关系。而在中国,就有了著名的开心农场。

开放平台的巅峰形态是mashup形式的出现,mashup平台非常有趣,一方面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提交应用插件的舞台,另一方面它为用户自由选择插件,组合成自己DIY的聚合网站提供了可能性。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普通用户,什么互联网技术也不懂,但想做个人站长,可以在mashup平台通过自己选择组件的方式,组成一个由自己定制的网站。这个网站可以进一步开放给最终用户。作为一个技术团队,可以通过开发应用插件,上传至mashup平台,让千千万万的个人站长去使用,从而间接被这些网站的最终用户去使用。我在雅虎期间参与过一个叫做站长天下的项目,用的就是mashup模式。之后,又用这种模式开发了淘宝的旺店系统。有点遗憾的是,mashup这么有趣的模式,后面其实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如果按纯互联网技术思维来判断,mashup是个了不起的技术驱动创新模式。在未来,我想可能它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web2.0时代在博客、豆瓣、校内网、开心网、微博相继推出后,渐入佳境,互联网公司走上神坛。但事情正在起变化,2010年,随着iphone4的发布和android的强势崛起,互联网进入后pc时代,移动互联网来了。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首先带来的变化是,系统的分裂,由原来的windows分裂为了windows、ios和android三大系统(曾经一度还在塞班、黑莓、web os和winphone)。其次是物理尺寸和分辨率的变化,由原来的pc宽屏,变成了移动终端上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还有横竖屏切换,以及平板电脑的分支。然后是交互方式的变化,由鼠标加键盘,变成了触摸、重力感应和语音输入,最后是集中的大块的上网时间,变成了更碎片化的上网时间。

由这些问题,我们有了一系列的变化:b/s结构与c/s结构的变化、产品分辨率的变化、产品交互设计的变化,以及方便短阅读的变化。

—— b/s结构 VS c/s结构

什么是b/s结构,什么是c/s结构呢?对标pc时代,我们举些例子吧。QQ、360、迅雷、暴风影音这种需要下载到本地安装,然后从桌面快捷方式进入的,就是c/s结构。首先,它需要用户下载,安装,占用硬盘,其次如果产品升级,我们需要重新下载更新包,重新安装。什么是b/s结构呢?说白了,就是网页。不需要下载和安装应用程序,取而代之的是,你需要从浏览器中输入域名,或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或者直接从hao123之类的网址导航站里去跳转到目标网站。网站如果升级了,你就自动看到新版的产品了。而且从网站到网站之间,通过超链接跳转,非常方便,所以从技术上流量导流是非常容易的。

因为b/s结构的产品门槛低 —— 无需安装、跨终端、升级透明,加上用户体验直追桌面软件,所以很明显地能看到,在后PC时代,几乎所有的新产品都是web网站,而不是桌面软件:除了360是个异军突起的桌面软件外,豆瓣、视频网站、团购、微博、知乎、京东、美团全都是b/s结构的网站形态。

正因如此,为了抢占b/s的流量入口,几个事情变得非常重要 —— 好记的短域名、搜索引擎seo甚至花钱做竞价排名、与浏览器的导航服务合作。倒卖域名的米民、百度、搜狗、360浏览器、傲游浏览器等的生意比较好过。

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情况突然发生了180度的变化 —— 用户更喜欢下载app安装到手机上,而不是打开手机中的浏览器,输入域名,然后等待页面刷新。因为交互方式上的改变,c/s结构的app,在用户体验上完胜b/s结构的网站,而且在流量即是金钱的移到互联网时代,c/s结构比b/s结构省流量得多。想想看,在pc时代,你是如何看视频的?打开浏览器,输入youku.com,然后等着网站被打开,对吗?而在手机上,你是如何看视频的?在桌面上直接打开优酷的app,对吗?在2012年,国外的移动互联网数据公司flurry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移动互联网终端,90%的用户喜欢app,10%的用户喜欢浏览器。一时间web已死的论调甚嚣尘上。

百度的市值不断下跌,后pc时代很受欢迎的加壳浏览器:傲游、搜狗浏览器、360浏览器、糖果浏览器,以及firefox、opera这种自主内核的浏览器,到了移动时代,都迅速消停了。移动互联网在初期打着替用户省流量的UC浏览器、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还有海归回来的海豚浏览器都昙花一现,渐渐败给了手机自带浏览器。因为网站已不再是移动终端的宠儿,所以这块曾经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渐渐没了声响。

取而代之的是应用市场的崛起。ios因为系统的封闭,所以应用市场集中在了第三方的限免和小编推荐上。战火烧得最激烈的,是android应用市场。因为特殊的原因,android下的googleplay并没有像ios的app store一样在国内起量。海外发行,google play是首选,但在国内,地头蛇有一堆。初期的机锋市场、91助手、豌豆荚、360应用市场、百度手机助手、应用宝,中后期的手机厂商自带应用市场,比如小米应用商店和华为应用市场。当年百度花19亿美元购买91助手,轰动一时。我想,百度确实着急了。

移动互联网确实让百度难以招架。百度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严重依赖搜索引擎,当b/s结构的网站不再是用户宠儿时,百度流量入口的地位江河日下。百度的确需要找到新的流量入口,或者新的盈利模式。百度在移动时代,先是拒绝c/s结构,搞了个百度轻应用,发现战略失败后,及时重金买下了91助手,但且不论ios系统,就算是android系统,也难以像pc时代一样,百度一家独大。android应用市场几分天下是大势已成,回天无力。

之后百度号称砸200亿做o2o,期望再造一驾支柱马车。但这步棋确实不是好棋,百度是纯互联网公司,技术是百度的核心竞争力。做互联网+,百度并不占任何基因优势。所以当AI旋风刮起后,百度将o2o出售掉,挖来微软的陆奇all in AI,我一点也不意外。这步才是好棋。尽管AI的商业化落地前途未卜,但至少百度走回了自己的技术核心竞争力上,不再迷茫。如果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认了也不会后悔。

咱再说回到b/s和c/s之争的问题上。移动互联网初期,c/s结构先下一城。但随着移动产品的需求变化,对技术上的要求让b/s结构重回热门 —— 超级app的需要、超链接冲浪的需要、开放平台的需要。

—— 超级app的需要

在移动互联网初期,app的形态还比较简单,一般来说,只有几个简单的界面,就像美图秀秀或者单机小游戏。但后来,产品形态越变越复杂,比如手机淘宝,首屏进去之后,发现那几个大圆圈“天猫”“聚划算”“外卖”“天猫超市”“飞猪旅行”等等,每一个点进去后,都会别有洞天,完全可以单独拉一个独立的app出来。每一个圆圈背后,可能都是一个相当大的事业部。几百条产品线,几百个甚至几千个研发团队,同时并行地做着设计和研发。而如果使用纯c/s结构的技术来做这样一个复杂的超级app,且不论最终的安装包会有多大,单是统一协调这么多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就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通过在app中内嵌webview,也就是网页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管这种开发模式为hybrid模式,c/s结构混合b/s结构开发。当你点击淘宝首页那个天猫的圆圈时,你进去的那个天猫界面,其实是web网页。和你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天猫网站,看到的其实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网页技术重新回归了,只不过它的入口不再是浏览器,而是app。你不用打开浏览器,输入域名,你打开app,点击某个链接,其实还是跳到了指定的网站。

如果你要做的app,是一个超级app,有很多功能,有很多团队并行开发,那么你只能求助webview,求助b/s技术。

—— 超链接冲浪的需要

b/s结构的网站,有一个自出生起就具有的天然优势,那就是超链接。当你想从某个网页跳到另一个网页时,只需要点击一下超链接。超链接将网站与网站之间,轻松地驾起了桥梁。而对于c/s结构来说,每一个app都是信息孤岛,从技术底层没法轻松地实现app与app之间的冲浪,这就为不同平台的内容传播造成了困难。

好在我们有webview,在c/s结构的app里,我们可以嵌入网页。超级app嵌入的网页是app官方的,而连接信息用的网页很可能来自别家的网站。举个例子吧,你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的那些分享链接,就是b/s结构的网页。当你点击某条朋友圈的分享信息时,你实际上是跳转到了某个网站的网页。

尽管入口不再是浏览器,尽管不需要输入域名,但只要有个链接,网页技术仍然可以杀回来。

—— 开放平台的需要

在讲web2.0的时候,我们谈到了facebook的开放平台。在移动时代,我一直在想,谁会第一个把开放平台带到移动时代呢?然后,我等来了微信公众号。

facebook的开放平台,是基于b/s结构的,基于网站的。而到了移动时代,流量入口集中到了c/s结构的app里。如何在app里实现开放平台呢?前面讲超级app时,我们说过c/s结构下,多团队同时并行合作是非常难以协调的。而做开放平台,意味着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将自己的应用集成到平台中来,这个数量是完全不可控,团队也是完全无法协调的。所以,我们再次需要借助webview的力量,将第三方的应用以网页的形式嵌入app中去。

微信公众号的界面不知道各位是否注意过,它是由两种界面组成的。一是聊天界面,界面不会发生跳转,但展现的内容形式只有官方规定好的那几种——纯文本、图片、语音、图文链接、一拖九新闻标题链接。界面完全没法自己定制。另一种界面需要发生一次跳转,跳转后的界面可以各种各样,其实它是个网页。微信公众号底部的菜单有两种,一种是click类型,另一种是view类型。click类型会在当前聊天界面返回规定的几种类型,而view类型会跳转到某个网页。

开放平台的需要,也给了b/s结构以巨大机会。

—— 做独立app,还是做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出来之后,做移动平台产品有了两个选择:做独立的app,还是做微信公众号。

做独立app的好处很多,比如入口在手机桌面、可以直接调用os层面的api、性能很好、不受开放平台的限制等。缺点是需要ios、android、h5和服务端4种程序员,维护ios、android、h5三套不同客户端。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很高。但开发还不是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麻烦是较难通过社交圈进行传播获客。app获客的方式主要通过在应用市场做aso和付费推广。而随着移动市场的新用户红利期结束,用户大量的时间留给了少数几个app(微信、今日头条、知乎、京东、爱奇艺等),除了游戏外,已经不大愿意下载新应用了。关于获客的问题,后面我们讲互联网+和+互联网时,还会再细细分析。

做微信公众号的最大好处是,只需要h5和服务端这两种程序员,只维护公众号这一个终端。开发和维护成本可降至最低,非常适合小型开发团队。同时,微信公众号是寄生在微信生态系统中的,可以很轻松地获取到用户的微信基本信息,比如微信名、微信头像什么的,免注册,更加吸引人的是,可以轻松转发朋友圈和微信好友,通过微信的社交圈进行快速传播。用户看到某篇文章很喜欢,点击一下就关注了公众号,无需任何下载安装过程。

微信公众号的坏处是什么呢?一是入口比较深,不像app那样直接从桌面进入方便,二是权限受限,只能调用公众号封装之后的权限,三是性能和样式不及app,四是阵营排他性,比如只能使用微信支付,无法使用支付宝支付。

罗辑思维就是个非常有趣的案例。罗辑思维在初期打算做个自己的独立app,但考虑到研发和推广问题,放弃了。罗辑思维做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模式,通过生产IP化的高质量视频内容,投放到优酷平台获取流量,然后在视频节目中间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做广告,将用户导至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因为是开放平台,可以定制很多功能,因而成了罗辑思维真正的粉丝大本营。虽然微信提供的api有限,但对罗辑思维这个以内容取胜的产品来说也基本够用了。视频节目每周一期,那么如何保持用户每天的日活呢?罗胖通过每天早上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一条60秒的语音给粉丝,通过引导用户输入关键字以获取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来保持对用户的粘性。用户若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很简单地转发到朋友圈,从而完成了文章的社交传播。很巧妙的构思,充分利用了微信公众号的各种api,扬长避短。

罗辑思维的案例证明不开发独立app,只使用微信公众号也是完全可以的。但罗辑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罗胖又有了新的想法,做内容付费平台“得到”。这一次,罗胖没有继续使用微信公众号,而是开发了一款独立的app。确实,微信公众号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又是跳转又是白屏又是性能限制又是消息推送频率限制等等,想给用户提供较好的用户体验实在非常困难。罗辑思维公众号的成功,并不是赢在产品的用户体验上,仅仅是赢在了创意和高质量内容上。

微信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微信公众号在体验上的缺陷,所以出了下一个杀器——小程序。

—— 微信小程序

2016年最火的新势力之一,就是微信小程序。从2016上半年,张小龙放出风声说要做个应用号开始,整整一整年,业界都在等着这个新的流量入口,期待抢一波初期流量红利。然后当2016年的年半,微信“应用号”终于来了,正式名称叫做小程序。我本以为小程序会像chrome和firefox os的web appstore那样,是基于网页技术来做的。因为之前百度轻应用、UC和QQ浏览器的webapp均是这种模式。出人意料的,小程序用了一种很奇怪的格式 —— 仿网页技术。小程序提供的sdk是一种看似html5,实则定制的api。可能是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吧,小程序以这种格式的sdk和编译过程来实现易用性和性能的平衡。

这种sdk带来的麻烦是,ios和android工程师并不熟悉,h5工程师又熟悉又陌生,网页版无法轻易像轻应用那样移植成小程序版,除了ios、android、h5之外,又生生多出了一种新的sdk,大前端又多了一个分支。如果不是对自己平台有足够的信心,一般公司是万万不敢冒这个风险的,绝大多数平台都会求着开发者为自己开发第三方应用,会尽可能地降低开发门槛,甚至鼓励直接移植,而经历了十几年发展的web技术无疑是最亲近开发者的选择。微信的自信的确暴棚。

sdk的设计还不是小程序最大的意外。小程序最大的意外是去中心化,微信内并不做类似appstore这样的应用分发中心!天哪,多少公司梦寐以求做个分发渠道啊,广告、联运、竞价排名。。。想想百度花19亿美金买的91助手。张小龙完全可以轻松做起一个新的应用分发渠道,但他主动选择了放弃,真的是个有想法的人。所以呢,那些想蹭一波流量红利的公司,统统落空了算盘。而微信也主动放弃了一个清晰又强劲的盈利模式。

借助小程序sdk的表现力,微信开放平台的产品形态比起公众号表现力上升了一个台阶。所以产品又有了一个新的选型 —— 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小程序同时兼有app和微信公众号的优点和缺点,表现力、权限、性能次于app,高于公众号,但分发和传播能力强于app。

在微信公众号时期,我就猜到了微信公众号的产品形态click菜单、view菜单只是个过渡型产品,用户体验如此之勉强,未来一定还会有新的形态出现。我以为会是轻应用模式,以为会有分发渠道。但我猜中了开头,没猜到这结局。小程序的sdk设计得如此冒险,而且去中心化如此坚决,真的是万万没想到。张小龙艺高人胆大。

而最近微信又出了个大招,让人忍不住拍手称妙 —— 结合微信小程序,提供电商的saas服务!!!

开放平台我们先讲到这儿。接下来先讲讲2010年之后,与移动互联网同步发展壮大的另一股势力 —— 云计算和大数据。

【云与大数据】

—— 云计算

云计算分两种模式,一种是google的GAE模式,另一种是amazon的AWS模式。前者做了一些封装,给开发者以帮助的同时,也有了一些限制。后者提供了一个更干净更自由的平台给开发者。两种模式在10年、11年间还有一些比较和竞争,前者在国内有了模仿者百度的BAE和新浪的SAE,后者有了模仿者盛大云、阿里云、腾讯云和ucloud。时至今日,应该可以说AWS模式完胜吧。

从技术角度来说,云计算最大的好处是封装了底层的硬件层,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横向扩展与扩容,以及统一防御底层的网络攻击。从公司角度来说,云计算极大地降低了互联网产品的创业门槛。不用自建机房,不需要那么多运维,不担心容灾,不担心扩容。从硅谷孵化器,到国内的万众创业风,云计算的适时出现,功不可没。

有了云计算,cpu运算能力、内存、硬盘都得到了极大地升级,大数据和AI也就很自然地接踵而至了。

—— 大数据

大数据概念的出现,其实和移动互联网以及IT巨头的收购布局有直接关系。在pc时代,虽然一些互联网巨头有着不小的数据,但数据来源和类别比较单一,没办法综合各个维度去系统化帮用户打标签,画用户画像。举个例子,你可能经常访问新浪网,但有可能你从没在新浪上注册地账号,或者就算你注册过账号,新浪也只能收集到你访问过哪些分类的页面而已。你可能用优酷看视频,但优酷只知道你喜欢看哪些类型的视频,以及一般在什么时间看。美团可能知道你经常团购哪一个区域的美食、电影票、KTV什么的。这些数据虽然可能也不少,但因为分散,所以也很难串起来做些什么。

但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手机都有唯一的mac地址识别码、有GPS定位,手机比起pc更容易携带,于是很自然地把碎片化时间也给填满了。加上,IT巨头们通过投资布局,将不同公司间的数据可以串起来了。比如淘宝、天猫、支付宝是阿里系的,优酷、ofo、高德地图、UC浏览器、饿了么等也是阿里系的,阿里通过把这些数据串起来,很简单地就可以知道你的衣食住行,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通过访问手机通讯录,以及你好友的生活习惯,推测出你的社交关系网。

移动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了,也产生了更多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汇集起来,进行挖掘,想像空间非常大。而如何进行挖掘呢?我们需要算法,需要AI。

—— AI

严格来说,AI和大数据其实没有必要的联系。而且AI也分两大类,旧式的人工AI,也就是所有的逻辑都是人脑想好分支,再编写出程序,程序所有的反应都是人预设好的。比如我自己就写过斗地主的AI,如果上家出了一个对子,而我手上没有对子怎么办?如果上家出的是一对33,而我手上有对子,但是是一对2,我该不该出?如果我只剩这对2了,我出不出,如果我还有一手的烂牌我出不出?如果上家是自己人,我出不出,如果是敌人我出不出?等等等等,一系列的条件判断。除了旧式的人工AI,还有另一种更牛的AI,就是机器学习。

现在火得一塌糊涂的阿尔法狗,就是机器学习的范例。机器学习分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监督学习就是我们给一些例子给机器,然后让机器自己基于这些例子去分析和判别。这些例子就是训练样本。原则上训练样本越多,机器自己总结出的规则就越准确,不容易犯错。无监督学习就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些数据有什么规律,扔给电脑去帮我们做聚类,做分析,然后电脑告诉我们这些数据中哪些地方是有明显地规律和特征的。原则上也是数据越多,给出来的总结就越有说服力。所以无论是监督学习还是无监督学习,都非常需要大数据来做基础。

机器学习的理论研究很久了,算法其实也并不算特别多。但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大火起来呢?我个人觉得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领域建模。无论是大数据,还是AI算法,都是工具,工具可以用来具体做什么?就要发挥创意了,而这个创意一方面离不开特定领域的知识,另一方面离不开技术实现,这两方面需要深度结合起来,但两方面的专才都有,同时通两方面的全才却很稀罕,专才+专才很可能出现1+1<<2的情况,隔行如隔山,在高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举几个例子吧,机器学习常见的算法有K近邻算法、决策树、朴素贝叶斯等,而应用领域有阿尔法狗玩的围棋,有无人驾驶,有基因检测,有X片诊断。。。如何将应用领域和算法结合起来,是AI落地最大的挑战。

说句悲观的话吧,AI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路还很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多数搞IT开发的,其实是码农,而AI需要的技能,特别是灵活运用算法解决实际应用需求的技能不是一般码农可以解决的,门槛高了很多。AI这事,到后面只可能交给精英来做,其他人直接使用他们封装好的系统来应用就好了。就像android那样,开发android系统的是google,但用android的却是全球的手机厂商和物联网厂商。

【物联网】

物联网的前身应该是嵌入式或者叫单片机。随着4G网络、传感器、开源的android系统和云计算越来越成熟和普及,物联网也很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长足发展。

比如早些年的自动售货机都是单机的,每台机器的配置项都要在机体本身配置。机器里什么时候需要补货了,补多少,也需要来机器现场查看。机器只能投币买东西,买了就走。而现在,自动售货机可以装上网卡,装上智能系统和触摸屏,装上摄像头和语音识别,每台机器有一个唯一识别号,系统连接到远程的云端后台,可以由后台统一升级系统,查看机器里的库存,机器是否故障,支付可以完全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种线上支付,后台可以跟踪到每一笔订单的下单时间及商品详情。后台也可以远程切断系统的电源。

想想看,如果我们将一系列的自动售货机铺到小区门口,然后将售货机的渠道出租给药店、便利店、菜场、烟酒店。然后为这些供货商提供后台,让他们知晓机器每天的销售情况,以及是否需要补货等等。一种新形式的线下平台+saas服务就完成了,比电商还厉害,因为它进一步省去了物流的时间,而且还有地域的优势,直接获取线下流量,绕过互联网巨头的流量垄断。如果像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那样砸钱的话,也许可以做成新的线下流量巨头。

这些年我们接连迎来了电视盒子、智能电视、google glass、云盘、智能手环、3D打印、VR、AR、滴滴打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新零售无人店、新一代智能自动售货机、车联网等等等等,有的活下来了,有的昙花一现。无论如何,互联网已经从pc和手机中走出来,走到各行各业各种终端,想像力无限,机会也暴增。而这当中,最考验人的,是对于盈利模式、资本、推广、技术、跨界战略合作的全面思考,比互联网时代要复杂和有趣很多。

【渠道、平台、开放平台】

渠道和平台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好理解的概念。供应商需要借助渠道才能将商品卖给用户,如果渠道不直接代售,而是提供供应商和消费者直接双向互动的空间与工具,渠道就变成了平台。

那么在线上,什么算渠道,什么又算平台呢?应用宝、appstore、google play就是应用的分发“渠道”。而淘宝就是卖家与买家的交易“平台”。那么什么又是开放平台呢?开放平台是互联网中的概念,在平台的基础之上,还提供更为底层的接口服务,一般我们称为open api或者sdk。这么理解吧,平台就好比卖了套精装修的房子给你,拎包入住,而平放平台更厉害,开放平台给了你个毛坯机构,允许你自己装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最后做装修成什么样的风格,平台也不知道,交给你自己的想象力了。

淘宝、京东、天猫都提供第三方商家入住的服务,但这些服务的条条框框都给设定好了,店家与店家之间除了商品和价格有些差异,做不了太多的事情,所以它们是平台。而微信的服务号和小程序提供的是底层的sdk,但并不关心你用来做什么服务,所以微信上的公众号和小程序内容百花齐放,微信是开放平台。

平台是线下即有的传统思维,在线上的复刻。而开放平台是互联网的原创玩法,对于聚集第三方长尾是灵丹妙药。一旦成型,霸业即成,难以撼动。我并不认为微信的聊天和朋友圈特别厉害,不过是QQ+QQ空间的复刻,但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让我特别服气张小龙。pc时代,facebook先做社交,再做开放平台玩法,到了移动时代,只有张小龙还牢牢记着,很可惜其他互联网公司都没再跟上。我想,资深且厉害的产品经理随着30、35岁中年危机而出现断层,可能是后pc时代大热的开放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成气候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张小龙,可能这个神技就失传了。。。

【盈利模式与互联网+】

在2009年之前,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之间,还基本是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的。那时的互联网产品还都是纯互联网产品,包括门户(新浪、搜狐)、企业介绍网站、邮箱、博客、SNS(开心网、人人网)、即时通讯(QQ、MSN)、论坛(天涯、猫扑)、信息聚合(58同城、赶集网)、视频(优酷、土豆)、游戏(传奇、征途、泡泡堂)、搜索引擎(百度、360搜索)、垂直门户(太平洋网)、电商平台(淘宝、阿里巴巴、拍拍)、音乐(百度mp3)、微博、下载(迅雷、旋风下载)等。产品经理、设计师、程序员、运营基本就构成了互联网公司的全部岗位。互联网公司是轻资产类型的公司,但却可以透过网络辐射全国甚至全球,所以互联网公司中有着各种神奇的传说,也是理想的四两拨千金创业摇篮。

互联网产品提供的是什么?是线上服务和资讯。而这些服务该收费吗?用户会付费吗?答案是用户认为互联网是免费的,无论是看视频、听歌、用QQ、写博客、看新闻、用搜索、还是玩游戏全都应该是免费的。所以互联网公司要想尽办法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广告模式了,也就是著名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理论。

除了广告模式,还有一系列别的模式被探索,比如QQ做的增值服务,蓝钻、红钻、黄钻、QQ秀、年费会员什么的,百度的竞价排名什么的。其中,日子最好过的要数游戏公司了。网络游戏在初期是要收费的,按时间算钱,卖点卡。可能因为游戏实在是太有吸引力,对人性利用得太好了吧,用户居然是愿意掏钱的!盛大就因为代理游戏,陈天桥30岁便成了中国首富。但随着鬼才企业家史玉柱携免费的征途入场,网络游戏进入到了免费时代。免费?其实并不是,网络游戏游戏本身免费,但游戏中的道具要收费,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买的话升级飞快,不买的话慢慢成长吧。游戏领域特别厉害的一点是,网络游戏充分挖掘了人性的弱点 —— 虚荣、贪婪、懒惰等,会让一部分人特别舍得花钱,一般来说,一款网络游戏如果在5%的付费用户,游戏就可以盈利得很好。所以游戏领域流行一个说法 —— 免费玩家是人民币玩家的陪玩。免费玩家越多,付费玩家就越高兴付更多的费,一群战五渣在他们付费购买的华丽装备下,可以让他们的虚荣心与成就感得到极大满足。

正因为游戏领域有着所有互联网公司中最好的盈利模式,所以也是竞争最白热化的领域之一。早期的门户几巨头,除了新浪外,现在全是游戏巨头了,盈利的大头也早就靠着游戏这一块儿。国内游戏排名前三的公司是:腾讯、网易、搜狐。在移动互联网之初,手游创业公司的数量是惊人的,经常可以看到那种几个人几台电脑关小黑屋就开始创业的手游公司。我自己在2013年的年中也加入了手游的创业行列,进去后才知道深浅 —— 每月有300款新手游投入市场。手游竞争激烈,但另一个行业就坐享其成了 —— app发行渠道。

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等等,垄断了android的应用下载市场,然后这几家靠着联运游戏,躺着就把钱给挣了。每月不是有300款新游戏上市吗?上市需要渠道帮你发行吧?对不起,我渠道上的黄金位置(banner图,排行榜)只有这么多,要想我把你的游戏放到好的推广位置,先把你的游戏拿来给我评测下吧,如果是S级的游戏,我可以考虑和你联运,但联运的话呢,支付要走我渠道的支付,去除我的运营成本后,咱再7:3分成,我渠道7,你游戏3。不服?对不起,那你找别人去发行吧。我头一次深刻理解到什么叫“渠道为王”,就是在做手游的那几年。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看好新零售建起线下流量渠道的原因所在,看谁可以垄断新零售的线下流量呢?

听说移动应用的数量已经超过500万个了,但大多数用户下载应用主要还是通过app store,但app store能推荐的位置真的极期有限,所以大多数公司都会为如何传播自己的app而苦恼。于是新媒体营销的思路就产生了 —— 借助微博、知乎、公众号、今日头条的大V来发广告行不行?一来他们的价格可能比app store上刷榜便宜点,二来可以根据他们粉丝的定位做精准化营销,少花冤枉钱。然后另一件事也接着发生了,按什么来计费呢?你的粉丝如果是僵尸粉,我的广告钱是不是一样白花了?所以广告主和流量主之间又有了博弈,cpm(按浏览量付费)、cpc(按点击数付费)、cpa(按有效激活数付费)、cps(按成交数额付费),不同的计费方式与不同的定价。

然后这些媒体平台也坐不住了,为什么我搭的平台,却是你大V挣到了钱?于是微信、微博都有了官方自己的广告工具:广告点与粉丝通。可以做到很精准地投放,哪个城市,哪些关键字,哪些人群,当然收费方面也是用了一个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 cpm + 竞价排名。真的是黑,再次领教到什么叫渠道为王。。。

咱再说回互联网的问题上来吧。2009年之前的互联网产品,盈利模式还是靠广告为主。2009年之后,美国出现爆红的groupon,很快国内出现了著名的千团大战。团购不同于以前的互联网产品,它把用户从线上拉到了线下。线上参加团购,线下去完成消费。团购不再是几个人几台电脑搞个网站就行了,它需要线下地推团队,需要去找合适的商家合作,需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一条街一条街去扫。应该说,团购拉开了互联网+的序幕。

团购之后,很快又出现了饿了么这种O2O形式,不同于团购,O2O又引入了同城快递,服务上门的元素进来。于是上门美甲、上门洗衣服、上门洗鞋、上门按摩,在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一夜间各种垂直O2O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么多新兴O2O创业公司?原因有二:1、盈利模式清晰,2、滴滴开了个补贴获客的坏头。

不同于之间的互联网公司,要么技术门槛较高,搜索引擎、下载、视频什么的,要么盈利模式不清晰,对于O2O来说,这是传统行业逆袭互联网的机会,生意是他们熟悉的生意,盈利模式清晰,核心竞争力不是互联网技术,而是他们自己的老本行,互联网只是个工具,还是个技术含量不用高的工具。

而对于获客来说,虽然线上获客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但没关系,盈利模式清晰,一旦初期获客阶段过去,后面再挣回来就好。你看,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为了获客,为了培养用户习惯,一头贴补司机,另一头贴补乘客,做一单赔一单,两家竞争最激烈时,一天贴补掉了4000万元!滴滴和快的的疯狂与直接,给O2O创业公司们作了个不好的榜样。谁都朝着好的方向去想,殊不知很多的O2O服务并不是强需,一旦停止贴补,用户很多就会离开,没有任何忠诚度。所以这一波创业潮,很快以大面积失败结束了。

web2.0和之后的移动互联网初期,先后涌现了很多纯互联网公司。但纯互联网公司因为门槛低,加上模式创新困难,基本上出现一个不错的新模式,马上就被传统互联网巨头公司一拥而上,比如博客、sns、微博、云盘、应用市场,马上战局就定下来,然后赢者通吃,所以2012年之后,所有新成立的独角兽都是互联网+公司,无他,有线下门槛。比如斗鱼、51 talk、饿了么、摩拜、滴滴。

话又说回来了,随着内容公司这些年的努力,国民的版权意识和付费习惯好了很多。当下,看视频要付费,听歌要付费已经被很多用户逐渐接受了。所以也有些公司做回了纯互联网公司,比如做知识付费的分答、喜马拉雅听、得到。

移动时代之后,唯一给纯互联网公司长脸的新秀是今日头条。今日头条的核心竞争力是数据挖掘和精准化打标。技术驱动的产品创新,头条又为互联网增加一个神话。

互联网+相较于纯互联网公司,最大的好处是盈利模式清晰和成熟得多,而最大的坏处是,互联网+的门槛比纯互联网高了很多。如果自己创业,我会选择做一家纯互联网公司,性价比高。如果加入公司,我倾向于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因为有门槛,有盈利模式。

很多人提到说互联网+,但其实这里可以再细分一下,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互联网+与+互联网】

2014年,一个很热的行业出现了 —— 互联网医疗。我在这一年进入了互联网医疗领域。互联网医疗领域很有想象力,可以做的事很多,比如医药电商、在线问诊、在线挂号、智能穿戴设备、慢性病管理、基因测序与电子病历等等等等。

但很快我发现,在医疗领域我们很难通过互联网方式插入进去。网络问诊,在线挂号,我们需要医院的医生加入我们平台;智能穿戴设备,我们需要有相应的硬件厂商研发相关的硬件;慢性病管理我们需要相关慢性病的专业知识与行业专家;基因测序我们需要相应的技术。而作为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我们有的却只是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开发app、网站、视频通讯,但我们没有自己的线下诊所,智能硬件,基因技术。。。我们想要做点什么,却发现并不具备相应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严重依赖于掌握这些资源的其他公司。

2015年我在北京参加一次互联网医疗的大会,到场的有三波人:互联网公司、体制外的医生集团和私人诊所,体制内的医院。其中互联网公司和体制外医生占了9成半,体制内的医院基本不愿意来参加。其中一位体制内三甲医院的院长发言说,“为什么叫互联网+,在我看来,应该叫+互联网。我们每天的生意好得很,人都排着长队呢。我们不一定需要互联网,就算需要,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建个互联网产品嘛”。

2015年之前,我都工作在互联网公司里,感受到的都是来自互联网圈的自豪,什么什么移动互联网啊,大数据啊,云计算啊,google、facebook、twitter。2015年开始,我接连受到强烈的刺激,投身互联网+行业,让我经常感觉到无力感。我们很时髦,我们很有科技感,我们有微信、微博,我们有BAT创富神话,但又如何?在互联网+领域,互联网只是工具,并不是核心竞争力,我们面对体制内的那帮看似老古董的大夫们,毫无办法。

这不禁让我想起11年移动互联网热,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兴趣想进军手机行业:腾讯、网易、盛大、360都发了新闻稿要做手机。但腾讯和网易很快就宣布放弃,觉得水太深,玩不转。盛大做了一年多,也失败了。360在老周的带领下,狠狠折腾了一把,但丝毫没有半点他折腾互联网的风彩,360手机也罕见于街头。互联网公司做手机,全都折戟而归。包括google,收购摩托罗拉准备自己做手机,折腾一年后就放弃了,转售给了联想。

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力感,让我开始反思互联网+这个说法准确吗?其实不准确的,互联网+其实分两波人,一波是互联网人,另一波是传统行业人。互联网人的思维是抢占流量入口,做日活和留存率,不怎么考虑盈利模式,叫嚷着先挣用户再想盈利模式,互联网人精通互联网的运营手法和用户体验,但对传统行业的领域知识基本外行。互联网人有个思路是,产品经理是一家公司的灵魂;传统行业人了解自己行业的专业知识,而且盈利模式往往非常简单,传统行业人不懂互联网,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运营方法,所以他们不太习惯利用互联网产品来做日活和留存。传统行业人觉得自己是做业务的,是自己养活了公司,产品是为自己的业务服务的,产品经理是自己的乙方,帮忙实现需求。

这两波人,两种文化,在互联网+公司中需要碰撞与融合。而这其实很难,谁会服谁呢,谁又能融会贯通,打通任督二脉呢?但如果不融合,就会发现要么盈利转化率下降,要么没有自有流量。

什么行业是互联网+,什么行业又是+互联网呢?我觉得要看核心竞争力与是否轻资产。举几个例子吧:天猫是互联网+,因为对于天猫来说,核心竞争力是自己的互联网流量,它只是平台,没有自己的生产线与仓储物流。天猫上的大卖家杰克琼斯,除了在天猫上开旗舰店,还有自己的微信商城。杰克琼斯玩自己的独立电商,就是+互联网了。因为它的核心竞争力来自线下。滴滴打车是互联网+,因为滴滴打车并没有一辆车,它有的是一个流量入口,一个互联网产品。滴滴打车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互联网产品,是轻资产公司。而摩拜是+互联网,因为摩拜自己造了满大街数也数不清的车,要定期维修、投放、回收,用户使用摩拜的原因是因为线下看到了它的车,然后才打开app解锁。摩拜的核心竞争力是线下,是重资产公司。携程、人人车、58同城是互联网+,而链家就是+互联网。

好,问题来了,我们互联网人引以为傲的苹果、小米等公司,是互联网公司吗?其实并不是吧?虽然雷军提出互联网思维,但小米却并不是一家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它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公司有几个好处,一是它有互联网公司轻资产的优点,可以低成本地快速铺全国,二是借助传统行业清晰的盈利模式,它的盈利模式是不愁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了:

1、互联网+可以切入任何领域吗?

我想,很难,特别对于那些拥有坚固壁垒的行业。互联网如果不能起量,不能强烈赋能,没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就很难撬动这些传统行业。很有可能是这些传统行业一抬手,自己把互联网给加了,而不是被互联网给加了。比如腾讯做不了智能手机,但三星可以啊,华为可以啊。

互联网+可以切入哪些领域呢?好像还真的不多,饿了么这种欺负散客小店主的,还算稳定,靠谱。但别的领域行吗?比如说新氧这种,给用户和美容院拉皮条的,靠谱吗?私以为很难,因为吃外卖的需求很多,而且经常会换口位吃,更关键的是,有快递上门这个环节。但新氧这种呢?用户一旦找到了合适的美容院,完全可以不再使用app,直接和美容院对接了,一是需求稳定及倾向长期合作,二是用户必须要去店里,美容院不会上门服务,所以没有必须使用app的必要。

2、传统行业会觉醒过来,自己做+互联网吗?

天猫这种平台,流量是平台的,还会对所有入驻商家设定一些规则,另外,所有商家在平台上都是竞争关系,平台是稳挣不赔的,但入驻平台的商家呢?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最近两年有个app引起了我的兴趣,就是美特斯邦威的有范app。美邦除了入驻电商平台之外,也在打造自己的独立电商系统了。好处有很多,比如流量完全是自己的,界面布局,功能设计,运营方式、会员体系建设完全可以按自己的规划说了算,而且不用和其他品牌在同一个平台上被直观地比价。

有范在奇葩说花了重金打广告,目标用户群体很精准,口号也很有辨识度——穿衣用有范,穿衣不犯二。按《爆款》和《定位》的理论,照理说应该可以运营得不错的,奇怪的是有范似乎发展得并不好。不知道是不是和运营、技术研发有关系。

依据我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经历,我最近常在想一个问题:传统行业会觉醒过来,自己做+互联网吗?毕竟大多数互联网产品其实并不复杂啊,有了云计算、saas服务什么的,建个自己的互联网团队或者互联网事业部有什么困难吗?比如说,滴滴打车要和出租车公司合作,但如果出租车公司自己出个打个软件呢?毕竟每个城市里出租车公司都并不多,如果出租车公司自己开发app,并且强制要求自家司机用自家的app,并对乘客给补贴以培养用户习惯会如何?如果如家、汉庭开发自己的app,如果东方航空、春秋航空开发自己的app,传统行业做+互联网,以摆脱携程这种互联网+平台,会如何?如果真的博弈,谁更需要谁?

当然,这种例子也不是没有,可惜并没有成功,比如苏宁。苏宁花大成本做了苏宁易购,但仍然敌不过京东。只是败了苏宁、败了有范,我仍然认为传统行业+互联网大有机会,他们有核心竞争力,他们值得一搏。

【电商】

电商是个很有趣的领域。因为盈利模式清晰,所以有了大量的玩家。电商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大而全还是细分,平台还是自营,靠什么获客。

—— 大而全还是细分

大而全的平台其实已经够了,淘宝、天猫、京东。不太有可能再杀出一个新的大而全的电商出来,太烧钱。所以很多人选择做细分的电商,比如做垂直生鲜类电商,药品类电商。

按照《定位》和《商战》的观点,细分市场是可以做的,但是,肯定是做不大的,而且千万不要想着去扩张地图,只能打游击战,保住生存的一席之地就算赢了。凡客就是做细分,但死掉了。当当就没有打游击战,力保专注于图书,反而也扩张了类目,开了三方商城,然后今天也岌岌可危。

按照《从0到1》的观点,做细分市场,不如做小众市场,另辟蹊径。比如说,唯品会的路线就不错,不是简单地做细分,更加专注在做特卖上。再比如说拼多多,不做细分,而是专注在低价上。网易严选和网易考拉,走的也是小众市场,而不是细分市场,都是很聪明的做法。

—— 平台还是自营

做平台还是做自营,其实就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的区别了。淘宝是平台,所以不需要自己采购、自已仓储、自己物流。而京东就主打自营,需要有自己的采购、仓储和自己的物流,这一下子,就由轻资产变成了重资产,需要的资金和管理难度数倍于纯互联网平台的公司。

如果钱不够多,或者人才不够全,建议还是做纯平台吧。一旦做了自营,就真的不是互联网公司了,传统行业的部分会消耗极大的资源与精力。只做平台行不行?其实若能做大流量,只做平台有何不可?比如蘑菇街、美丽说、拼多多、返利网就完全只做平台,轻资产低成本运作。

另外,如果做自营,是自建平台呢,还是使用第三方平台呢?这些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案例就是小米了。小米从手机新丁,到手机新贵的过程极短。小米自己对外解释是《参与感》,小米运营VP阿黎写的书。我拜读过此书,私以为《参与感》并不是小米极速爆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雷军讲的“爆款”。

雷军是无印良品的粉丝,非常认同无印良品的运营理念。我读过无印良品公司高层写过的两本书《无印良品》《设计中的设计》,得知无印良品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两个阶段,今天我们在商场中看到的无印良品,已经对不起它的名字了,又贵又走品牌路线。而早期的无印良品,真的是走的“无印”却“良品”的路线,说白了,就是低价商品,但品质有保障。无印良品在起家之初,就打算进低端市场,但怎么能鹤力鸡群呢?无印良品打广告说,我们的商品虽然便宜,但是品质有保障,我们卖的便宜是因为巴拉巴拉巴拉。

雷军卖小米手机也是同样的路线,走低端市场,无论是小米还是红米,都是走低端市场,但性价比奇高。如此一来,口碑效应就起来了。但极致的性价比怎么做到的?答案是赔钱卖。

问题来了,赔钱卖?那不得亏死!不会的,雷军做了几件事,一套组合拳下来,化解掉了问题:

1、自建电商,不走线下渠道,也不走京东等线上渠道 —— 厂价直销。如此一来,渠道费用可以省下来了,成本降低。

2、发F码,加限量抢购 —— 美其名曰饥饿营销,实则卖期货,吊人胃口,然后等待硬件降价。正因为自建电商,所以F码也好,限量限时抢购也好,都可以按自己的运营规则玩了。

3、做MI UI,通过软件赚钱 —— 自己的操作系统,可以天然集成自家的各种应用,包括浏览器和应用市场这种流量入口。还可以推送广告。

小米的手机硬件和操作系统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难以复制。但自建商城,绕过渠道进行直销,通过做各种活动来建立口碑传播,却是可以借鉴的有趣玩法。

—— 靠什么获客

初期的电商是靠价格便宜获客的,后来又有了新的玩法,以美丽说,小红书为例,加入了类似于微博那种单向关注的弱关系社交,让达人帮忙进行导购,再后来又有了做内容的方式,比如评测,比如推荐清单。另外,围绕社交媒体做营销也是种手段,比如请朋友帮我砍价、给朋友发优惠券、以及最近很流行的第N个人抢到的红包最大。

而最近两年,最火的莫过于新零售了。对于阿里巴巴、京东这种巨头来说,线上流量已经基本到了瓶颈,增长乏力。所以他们需要把线下流量给用起来,所以他们开始入股线下的连锁超市,比如阿里入股大润发,京东入股永辉,期望线上和线下流量可以打通。

另外,阿里自己也在尝试开大卖场,做了盒马鲜生。盒马鲜生看起来很像个超市,但有两点创新,一是在超市中直接提供食品加工服务,挑的海鲜可以现场加工,现场找张桌子坐下就餐,力保新鲜,二是开发了一个盒马先生的app,支付必须通过app,而且app下单,盒马提供送货上门的服务。我和盒马的同学聊过,盒马今年计划开一些便利店,以大卖场+便利店的形式,覆盖更多的线下地区。线下既是体验区,同时又是O2O的配送站,而且阿里对互联网的感觉远胜过家乐福和全家这种传统超市和传统便利店,线上的app做电商和CRM管理,比如会员什么的,的确很有想像力。

而对于传统行业和中小创业公司,因为线上流量已经越来越贵,所以从线下获客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开无人店,或者摆放自动售货机,或者干脆再野蛮生长一点,上云货架。听说很多传统快消行业,也已经开始通过云货架来开始+互联网了。

我在公司就实验了一把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售货机,把机器部署到小区的门口,然后通过在后台查看库存情况,不定期去补货。现在电商的获客成本普遍高于200,而且留存还存在很大的考验。但自动售货机往小区门口一放,线下流量就自然有了。但挑战也是有的,比如机器的成本不低,小区的入驻不便宜,如果不起量,仅靠商品本身的毛利,是有困难的,一旦起量,可以做广告,做渠道,而且边际成本可以下降,但资产就重了,不像互联网那么轻。这里有风险,而且对资本的依赖较重。从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走在无人区,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很期待未来这一块儿,有没有可能发生巨变。新零售到了后面,如果不是app + 大卖场,也不是无人店,而是基于app + 自动售货机呢?

【最后的广告】

我是个互联网老兵,对于互联网的感情很深,对互联网曾经出现过的各种营销玩法、技术玩法都有极大兴致和个人理解。一方面对于技术驱动的互联网未来充满期待,另一方面也因为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依赖,以及传统行业对互联网不敏感而感到担忧,这两波人如果不在一起碰撞,互联网+的进展就不可能快起来。我复旦EMBA的同学们中,大部分在传统行业,他们对互联网模式的理解以及热情,居然出乎意料的严重断档。我相信互联网的未来在传统行业,在互联网+上,更可能在+互联网上。我很乐意找一家有趣的传统行业工作,为他们提供互联网基因的设计。目前离职状态,接受全职工作,也接受顾问工作,有兴趣的公司请联系我的微信cly84920,注明来意。

谢谢您的耐心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 —— 互联网模式漫谈,何去何从,何以解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