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像现场,了解一下?
上半年看了以下几个戏剧影像现场,简单repo一发。
戏剧影像现场是用拍纪录片的方式拍摄舞台剧演出现场,对我们小布尔乔亚戏剧爱好者来说简直望梅止渴。因为有机位和取景,观看方式更被动。现场看剧,观众可以选择视觉焦点,但影像却只能在摄像机选的角度看。
我要在现场看《恺撒》,肯定盯着小本了。
我不打算去人艺看真·现场,看看影像也挺好,约等于用视角受限换来高品质的舞台呈现。
Globe:Twelfth Night(2013)
Twelfth Night是莎翁“四大喜剧”之一,莎翁迷弟Harold Bloom说它是最好笑的剧。改编版本众多,Globe全男班堪称经典。
插播几句创作背景:莎翁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因此他在剧作里写了好几个双胞胎的故事,《第十二夜》是其中之一。然而其子Hamnet大约在他创作此剧时夭折,他又把痛失爱子、儿女痛失兄弟的悲痛在剧里写了好几遍,丹麦王子的名字也取自早夭的独子(莎翁是个操心的爹,最后一部《暴风雨》则充满了对女儿即将迈入不靠谱婚姻的焦虑。)
原著笼罩着淡淡的伤逝之感。Viola遭遇船难,孪生哥哥不知所踪、生死不明;Olivia父兄相继去世,沉浸在悲伤中的她拒绝了与公爵Orsino的婚约。但悲伤转瞬即逝,Viola女扮男装与Orsino一见钟情,Olivia与女扮男装的Viola擦出火花,莎翁剧最强大三角就此成型,每个人都是单箭头。在BG戏变成基、姬佬戏之前,Viola的哥哥Sebastian出现了,解决了所有冲突。
《第十二夜》的结构是非常套路的莎翁式喜剧:糖里夹着一点点玻璃碴,用一连串误会推动剧情,结尾皆大欢喜。
全男班表演滤去了伤感气氛,改编成了纯喜剧,如剧名所暗示,充满主显节狂欢式的脑洞大开和金手指。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简直无厘头,Viola刚听说有Orsino这个人,就决定排除万难地嫁给他;羞涩的大小姐Olivia一见到与Viola相貌相同的Sebastian,瞬间就定下了婚礼。但这是狂欢剧啊,情节不合常理?Who cares?
这版的经典之处在于还原了莎翁时期舞台剧演出现场。彼时舞台上还没有女演员,女性由男演员扮演,Viola在剧中又女扮男装,演她的男演员要先扮成女的、再扮成男的。小雀斑演过这角色(我看《丹麦女孩》时忍不住脑补他演Viola),以Hamlet开启舞台剧道路的小本老师最想演的莎翁剧角色也是她。感觉这个角色特别符合一部分腐国男演员的趣味。
Globe2013年版是三苗演的。他长相清秀,女装扮相颇端庄,与Orsino的BG戏份苦涩又甜蜜得毫不违和……最后啥意思?合着Orsino要被男装Viola掰弯了?You rise me up?
但整场演出最吸引人的是刷演技到面瘫的Mark Rylance叔(《头号玩家》幕后大Boss、《敦刻尔克》船主),要不看演员表,根本认不出来他。叔脸上两坨高原红,一乐脸上的粉掉一地,走路如同在轨道上匀速滑行,怎么看都不像原著中矜持而的丧贵族小姐。一眼相中Viola之后整个人都痴汉了,表演状如桃花癫,像要把娇滴滴的三苗生吞活剥了。没有女演员时代的莎翁剧,反串带来的喜感在叔身上体现得特别具体、直观。
有研究者认为莎翁剧女扮男装/男扮女装/蒙面舞会等的情节设置(《皆大欢喜》、《无事生非》、《罗密欧与朱丽叶》),便于剧中人诉衷肠,也为了突出爱情超出性别、身份,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但看剧时,以前读到的研究文章几乎被消解殆尽,满脑子都是Rylance叔的鬼哭狼嚎、油炸叔大长腿上的黄袜子。整个舞台又浪又queer,热热闹闹、欢天喜地,偶尔的小事故化解得天衣无缝(BTW油炸叔状态有点不适应舞台,然而个人能力强),戏剧节奏非常舒服,观众的笑点戳得恰逢其时,回味时仍令人忍俊不禁。
当年陈西滢diss古琴和附庸风雅的听众,拉莎翁来躺枪:“不爱莎士比亚你就是傻子。”(后来他被李济先生掐了)如今很多人把看莎翁剧当做“高雅艺术”,然而腐国人用各种各样的改编证明,《第十二夜》是个让人从头乐到尾的喜剧啊,看莎翁跟看喜剧电影也没啥区别嘛。
拿莎翁剧(和古琴)当“高雅艺术”的怕不是傻子吧?
National Theatre Live:Julius Caesar (2018)
莎翁剧在腐国主要有两种改编方式:现代化和性转,它们从不同方面突出了莎翁的超越时代性。《恺撒》都用上了,性转担当主要是猫姨的女体Cassius。但此剧最大的亮点是浸入式的戏剧形式,将站票观众变为古罗马乌合之众,演员混在观众中煽动情绪,民众的盲目立竿见影。
莎翁的历史剧在国内知名度最低,《空王冠》系列可能知道的人还多些,罗马题材更为陌生。有研究者称此剧“冷淡得不近人情”,Harold Bloom也表示这是一出“克制”的戏剧,让风格呈现(古典时期的)高贵的同时,也丧失了莎翁剧的特色。它借宫廷阴谋讲了我十分熟悉的“五四”话题:革命何为?Brutus是个夏瑜式革命殉道者,一心为公,然而理想主义到十分幼稚。另外充满了对当下的影射。
它是Bridge Theatre开幕剧之一,导演是剧院总监。改编成浸没式戏剧,也有展示剧院设备有多牛的意思(有多牛呢?在舞台上开卡车),扒掉第四堵墙,主要靠升降舞台来区分表演区和围观区,整场戏看下来,最佩服的是舞台调度。然而NT Live以一道电影屏幕将第四堵墙又立了起来。这剧越看越羡慕伦敦市民,他们在看戏,我在看他们看戏。
开场近20分钟的摇滚乐Live暖场,在现场是为了招揽观众,能看到卖饮料和文创的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但是对于看影像的观众来说,这20分钟……太……漫……长……了。
暖场Live无缝对接到剧情,乐队成员也是演员。
男主Brutus是莎翁剧男主里比较难演的。Harold Bloom认为“导演和演员把Brutus塑造得太像Hamlet”,但其实前者孤芳自赏而后者发人深省。
这版Brutus是小本演的,他早在2004年就演过现代改编版Hamlet了,同一个演员时隔多年演这两个角色,人物差异还挺明显。虽然都是一出场就没勇气活了的状态、台词也各种宿命论,然而Brutus是“烧完”,Hamlet是“冻灭”(B站有小本演出片段,To be那段隔着渣像素感受到他的抑郁,只有死能救他)。原著里的Brutus有点圣母白莲花+革命搅屎棍,小本老师突出了他的书生气,削弱了他脑抽而固执的一面,他拒绝杀Antony就有了Prefigurative politics式解释:他不希望民主浴血而生,因此便不会用血腥的方式排除异己。啊~幼稚。于是他的死亡是宿命的结果,也是知识分子脆弱的必然。小本老师的演绎虽然跟原著比OOC了,但逻辑还是有说服力的。(他被爆头倒下的姿势有点戳笑点)
顺便说一句,小本其实只演过四部莎翁剧,他选的角色有个共同点:otherworldliness(……译不出来,自行体会一刚)。
这剧特别能体现腐国舞台剧演员的现场演出有多稳,他们就像在剧情里扎了根。整场看下来我最喜欢猫姨,真是神采奕奕、自带光晕。Cassius和Brutus争吵-和解的段落,影像录制的这场,是猫姨在主导剧情。
不看舞台剧,不能体会小本老师演电视和电影时多约束自己的习惯动作。整场演出他怕是叉了200次腰、捋了150次头发,喷了300次唾沫。意外发现他吐槽仆人时挺有喜剧天赋的,赶紧去演《第十二夜》吧。
剧中演员身着日常服装,说出古罗马才有的概念(比如“元老院”),难免有些违和。
这剧也算是另一种风格的粉丝电影,毕竟上次在大屏幕看到本老师已经是三五年前的事了,这次不看谁知道下次啥时候能看到。
恺撒鬼魂出场搞剧透的时候,梅子老师说,这一幕似曾相识。我:丹麦王子他爹,麦克白他基友也这样。
承包本老师体前屈式谢幕,本喵真柔软啊。
莎翁乃剧透之王,印在剧作封面上的人名,在剧里都死了_(:з」∠)_
National Theatre Live:Follies(2017)
上半年最喜欢的戏剧影像。
1971年,一家夜总会拆迁在即,在这里工作过的show girls旧地重游,办了场散伙party,一晚看尽30年物是人非。
主线是两对青年男女的四角恋。虽然各自成了眷属,在漫长的人生里“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散伙趴给了他们试图刷新人生的机会,一场春梦过后,仍然各回各家,按照毒鸡汤的说法: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迟暮之年,再美的梦,梦醒时刻最难的是说服自己与人生和解。
音乐剧的形式稀释了剧情自带的狗血,每位女郎都演了节目,她们的中年版和年轻版一起站在舞台上,镁光灯仿佛抽离了白发与红颜的距离,身影交错,令人唏嘘。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最喜欢的剧反而没有那么多想要表达的,它引发的感慨太私人化了。
老一代演员们平均年龄得有60岁了,在台上且歌且舞,毫无疲态,这已经足够戳我泪点了。毕竟我被全员不入戏的糊弄版《樱桃园》虐过。
————废话的分割线————
最近这三个剧还将会上映,最推荐Follies
下半年已确定会引进的剧,想看一下麦哥的疯王,如果能引进罗胖、安姐版《麦克白》也想去看看(他俩在莎翁逝世400年晚会上演的“敲门声”段落很吸引人,但据说这版差评如潮)
特别遗憾忘了看RSC版The Tempest,主演是SRB叔(抖森版Hal的Falstuff,他演的Hamlet非常有名)。惊闻某演啥都一样的名演员染指于它,我居然想斥巨资去大剧院看看到底糊成啥样。(快别,
极低冷圈盼望罗胖和小本能正经合作个舞台剧。
图片来自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