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R语言--data.table包使用总结

data.table包使用总结

R中的data.table包提供了一个data.frame的高级版本,让你的程序做数据整型的运算速度大大的增加。data.table已经在金融,基因工程学等领域大放光彩。他尤其适合那些需要处理大型数据集(比如 1GB 到100GB)需要在内存中处理数据的人。不过这个包的一些符号并不是很容易掌握,因为这些操作方式在R中比较少见。这也是这篇文章的目的,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速查的手册。

data.table的通用格式: DT[i, j, by],对于数据集DT,选取子集行i,通过by分组计算j

1.首先下载安装data.table包

install.packages("data.table") 
library(data.table)

利用fread函数导入数据,在data.table包支持使用fread函数从本地或者web上导入数据,功能相当于base包的read.csv。

mydata = fread("https://github.com/arunsrinivasan/satrdays-workshop/raw/master/flights_2014.csv")

2.数据简单描述

nrow(mydata)
[1] 253316

ncol(mydata)
[1] 17

names(mydata)
[1] "year"      "month"     "day"       "dep_time"  "dep_delay" "arr_time"  "arr_delay"
[8] "cancelled" "carrier"   "tailnum"   "flight"    "origin"    "dest"      "air_time"
[15] "distance"  "hour"      "min" 

head(mydata[,c(2:6)])
   month day dep_time dep_delay arr_time
1:     1   1      914        14     1238
2:     1   1     1157        -3     1523
3:     1   1     1902         2     2224
4:     1   1      722        -8     1014
5:     1   1     1347         2     1706
6:     1   1     1824         4     2145

3.选择或保留某几列

.()为list()的一个别名。如果使用.(),返回的为一个data.table对象。如果不使用.(),结果为返回一个向量。

如果要选择carrier列,那么可以选择如下几种方式实现:

dat1 = mydata[ , carrier] # 返回一组向量

dat1 = mydata[ , .(carrier)] #返回一个data.table

dat1 = mydata[, c("carrier"), with=FALSE] #返回一组数据框

根据列的位置保留某几列,比如选择第二列:

dat2 =mydata[, 2, with=FALSE]

保留多列:

dat3 = mydata[, .(origin, year, month, hour)]

根据列的位置保留多列:

dat3 = mydata[, .(origin, year, month, hour)]

删去列:利用!符号删除某列

dat5 = mydata[, !c("origin"), with=FALSE]

删去多列

dat6 = mydata[, !c("origin", "year", "month"), with=FALSE]

利用%like% 命令进行模糊匹配:

dat7 = mydata[,names(mydata) %like% "dep", with=FALSE]

4.对变量进行重命名

可以利用setnames()函数对变量进行重命名操作:

setnames(mydata, c("dest"), c("Destination"))

对多个变量进行重命名:

setnames(mydata, c("dest","origin"), c("Destination", "origin.of.flight"))

5.子集的筛选与过滤

假设要找到origin为‘JFK’的所有子集:

dat8 = mydata[origin == "JFK"]

按多个条件选择

dat9 = mydata[origin %in% c("JFK", "LGA")]

dat11 = mydata[origin == "JFK" & carrier == "AA"]

6.利用索引提升数据操作效率

使用setkey()函数设置键值
setkey()函数可以在数据集mydata上设置键值。当我们设置好key后,data.table会将数据按照key来排序。
利用setkey函数将origin设置为mydata的索引:

setkey(mydata, origin)

当设置好索引后,可直接利用索引的值进行过滤查找

data12 = mydata[c("JFK", "LGA")]

来看看用了索引与没用索引的搜索效率:

system.time(mydata[origin %in% c("JFK", "LGA")])
system.time(mydata[c("JFK", "LGA")])

对多个变量设置索引

setkey(mydata, origin, dest)
mydata[.("JFK", "MIA")]

这等同于:

mydata[origin == "JFK" & dest == "MIA"]

重要参数

mult参数

mult参数是用来控制i匹配到的哪一行的返回结果默认情况下会返回该分组的所有元素
返回匹配到键值所在列(V2列)所有行中的第一行

 DT["A", mult ="first"]

返回匹配到键值所在列(V2列)所有行中的最后一行

 DT["A", mult = "last"]

nomatch参数

nomatch参数用于控制,当在i中没有到匹配数据的返回结果,默认为NA,也能设定为0。0意味着对于没有匹配到的行将不会返回。
返回匹配到键值所在列(V2列)所有包含变量值A或D的所有行:

 DT[c("A","D")]

变量值A匹配到了,而变量值D没有,故返回NA。
返回匹配到键值所在列(V2列)所有包含值A或D的所有行:

DT[c("A","D"), nomatch = 0]

因为nomatch参数,值D没有匹配到故不返回。

by=.EACHI参数

by=.EACHI允许按每一个已知i的子集分组,在使用by=.EACHI时需要设置键值
返回键值(V2列)中包含A或C的所有行中,V4列的总和。

 DT[c("A","C"),
     sum(V4)]

返回键值所在列(V2列)中包含A的行在V4列总和与包含C的行在V4列的总和。

 DT[c("A","C"),
     sum(V4), by=.EACHI]

使用setkey()设置一个多列主键

任意列都能使用setkey()来设置主键,这种方式可以选择2个列作为一个主键。以下是一个等值连接V1列的每个组先根据V1排序,再根据V2排序。

setkey(DT,V1,V2)
无显式返回结果

选择键值1(V1列)为2且键值2(V2列)为C的行。

 DT[.(2,"C")]

选择键值1(V1列)为2且键值2(V2列)为A或C的行

 DT[.(2,c("A","C"))]

7.对数据进行排序

利用setorder()函数可对数据进行排序:升序

mydata01 = setorder(mydata, origin)

对数据进行降序

mydata02 = setorder(mydata, -origin)

还可 基于多个变量进行排序

mydata03 = setorder(mydata, origin, -carrier)

8.使用:=引用来添加或更新一列

在一行中使用:=引用来添加或更新列.

注意: 额外的指定 (DT <- DT[…])是多余的
使用:=来更新V1列:

> DT[, V1 := round(exp(V1),2)]
#这段代码没有显式的返回结果,而V1列从[1] 1 2 1 2 … 变成了 [1] 2.72 7.39 2.72 7.39 …
> DT
      V1 V2      V3 V4
 1: 2.72  A -0.8981  1
 2: 7.39  B -0.3348  2
 3: 2.72  C -0.5014  3
 4: 7.39  A -0.1745  4
 5: 2.72  B -0.8981  5
 6: 7.39  C -0.3348  6
 7: 2.72  A -0.5014  7
 8: 7.39  B -0.1745  8
 9: 2.72  C -0.8981  9
10: 7.39  A -0.3348 10
11: 2.72  B -0.5014 11
12: 7.39  C -0.1745 12

使用:=引用来添加或更新多列

使用:=更新V1列和V2列:

 >DT[, c("V1","V2") := list(round(exp(V1),2), LETTERS[4:6])]
 > DT
         V1 V2      V3 V4
 1:   15.18  D -0.8981  1
 2: 1619.71  E -0.3348  2
 3:   15.18  F -0.5014  3
 4: 1619.71  D -0.1745  4
 5:   15.18  E -0.8981  5
 6: 1619.71  F -0.3348  6
 7:   15.18  D -0.5014  7
 8: 1619.71  E -0.1745  8
 9:   15.18  F -0.8981  9
10: 1619.71  D -0.3348 10
11:   15.18  E -0.5014 11
12: 1619.71  F -0.1745 12
#同样没有显式的返回结果,V1列的结果与上相同,V2列从[1] “A” “B” “C” “A” “B” “C” … 变成: [1] “D” “E” “F” “D” “E” “F” …

使用函数:=

上例的另一种写法,但会在书写时更易并齐。而且,当添加[]时,结果会返回在屏幕中

 > DT[, ':=' (V1 =round(exp(V1),2),V2 = LETTERS[4:6])][]
     V1 V2      V3 V4
 1: Inf  D -0.8981  1
 2: Inf  E -0.3348  2
 3: Inf  F -0.5014  3
 4: Inf  D -0.1745  4
 5: Inf  E -0.8981  5
 6: Inf  F -0.3348  6
 7: Inf  D -0.5014  7
 8: Inf  E -0.1745  8
 9: Inf  F -0.8981  9
10: Inf  D -0.3348 10
11: Inf  E -0.5014 11
12: Inf  F -0.1745 12

与上例变化相同,但是由于在语句最后添加了[],这一结果会返回至屏幕

通过使用:=来移除一列

移除V1列

> DT[, V1 := NULL]
> DT
    V2      V3 V4
 1:  D -0.8981  1
 2:  E -0.3348  2
 3:  F -0.5014  3
 4:  D -0.1745  4
 5:  E -0.8981  5
 6:  F -0.3348  6
 7:  D -0.5014  7
 8:  E -0.1745  8
 9:  F -0.8981  9
10:  D -0.3348 10
11:  E -0.5014 11
12:  F -0.1745 12
 #无显式的返回结果,但V1列变为NULL

通过使用:=来移除多列

移除V1列与V2列

 DT[, c("V1","V2") := NULL]
 #无显式的返回结果,但V1列与V2列变为NULL 

将一个包含列名的变量用小括号包裹起来,变量所传递的内容将会被删除
注意:列名为Cols.chosen的列将会被删除,这里不是删除”V1”,”V2”列

 Cols.chosen = c("V1","V2")
 DT[, Cols.chosen := NULL]
 #无显式的返回结果,列名为Cols.chosen的列将会被删除
 #删除指定变量Cols.chosen包含的V1列和V2列
 DT[, (Cols.chosen) := NULL]
 #无显式的返回结果,列名为V1和V2的列变为NULL

对原数据增加一列

mydata[, dep_sch:=dep_time - dep_delay]

增加多列

mydata002 = mydata[, c("dep_sch","arr_sch"):=list(dep_time - dep_delay, arr_time - arr_delay)]

9.数据聚合的实现,并赋予名字

mydata[, .(mean = mean(arr_delay, na.rm = TRUE),
           median = median(arr_delay, na.rm = TRUE),
           min = min(arr_delay, na.rm = TRUE),
           max = max(arr_delay, na.rm = TRUE))]
       mean median  min  max
1: 8.146702     -4 -112 1494

mydata[,.(sum(distance),sd(hour))]
          V1       V2
1: 278507079 4.897891

若列的长度不一,则会循环对齐

选择V1这一列,并计算V3这列的标准差,将会得到一个标准差的值并循环补齐

DT <- data.table(V1=c(1L,2L),
                   V2=LETTERS[1:3],
                   V3=round(rnorm(4),4),
                   V4=1:12)
 DT[,.(V1, Sd.V3 = sd(V3))]
   V1     Sd.V3
 1:  1 0.2810601
 2:  2 0.2810601
 3:  1 0.2810601
 4:  2 0.2810601
 5:  1 0.2810601
 6:  2 0.2810601
 7:  1 0.2810601
 8:  2 0.2810601
 9:  1 0.2810601
10:  2 0.2810601
11:  1 0.2810601
12:  2 0.2810601

多个表达式可以包裹在花括号中

输出V2这一列并绘制V3这一列

 DT[,{print(V2)
  plot(V3)
  NULL}]
   [1]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NULL

【数据处理】R语言--data.table包使用总结_第1张图片

对多个变量做聚合计算

mydata[, .(mean(arr_delay), mean(dep_delay))]

如果要对大量的变量做聚合计算,可以使用.SD函数,和.SDcols函数。

mydata[, lapply(.SD, mean), .SDcols = c("arr_delay", "dep_delay")]

默认的,.SD函数指对所有变量进行计算

mydata[, lapply(.SD, mean)]

对多个变量实现多个统计指标计算

mydata[, sapply(.SD, function(x) c(mean=mean(x), median=median(x)))]

10.GROUP BY函数

#按照单个变量分组
mydata[, .(mean_arr_delay = mean(arr_delay, na.rm = TRUE)), by = origin]

#按照多个变量分组
mydata[, .(mean_arr_delay = mean(arr_delay, na.rm = TRUE)), by = .(origin,carrier)]

在by中调用函数

以sign(V1-1)为分组,计算各个分组中V4列的和:

DT[,.(V4.Sum = sum(V4)),by=sign(V1-1)]

使用函数.N来得到每个类别的总观测数

在V1列中计算每个分组的观测数

 DT[,.N,by=V1]
    V1 N
1:  1 6
2:  2 6

11.data.table高级操作总结

.N

.N可以用来表示行的数量或者最后一行

在i处使用:

DT[.N-1]
   V1 V2      V3 V4
1:  1  B -0.5765 11

返回每一列的倒数第二行
在j处使用:

DT[,.N-1]
[1] 11

返回倒数第二行所在的行数。

.()

.()是list()的一个别名,他们在data.table中是等价的。当只有一个元素的位置j或者by中,是不需要.()的。

在j中使用:

DT[,.(V2,V3)] #or DT[,list(V2,V3)]
    V2      V3
 1:  A -0.8313
 2:  B  0.7615
 3:  C -0.5765

在by中使用:

 DT[, mean(V3),by=.(V1,V2)]
   V1 V2       V1
1:  1  A -0.70390
2:  2  B  0.06755
3:  1  C -0.70390
4:  2  A  0.06755
5:  1  B -0.70390
6:  2  C  0.06755
#以V1,V2为分组,对V3求均值

.SD参数

.SD是一个data.table,他包含了各个分组,除了by中的变量的所有元素。.SD只能在位置j中使用:

 DT[, print(.SD), by=V2]
   V1      V3 V4
1:  1 -0.8313  1
2:  2 -0.6264  4
3:  1 -0.5765  7
4:  2  0.7615 10
   V1      V3 V4
1:  2  0.7615  2
2:  1 -0.8313  5
3:  2 -0.6264  8
4:  1 -0.5765 11
   V1      V3 V4
1:  1 -0.5765  3
2:  2  0.7615  6
3:  1 -0.8313  9
4:  2 -0.6264 12
Empty data.table (0 rows) of 1 col: V2

以V2为分组,选择每组的第一和最后一列:

 DT[,.SD[c(1,.N)], by=V2]
   V2 V1      V3 V4
1:  A  1 -0.8313  1
2:  A  2  0.7615 10
3:  B  2  0.7615  2
4:  B  1 -0.5765 11
5:  C  1 -0.5765  3
6:  C  2 -0.6264 12

以V2为分组,计算.SD中所有元素的和:

DT[, lapply(.SD, sum), by=V2]
   V2 V1      V3 V4
1:  A  6 -1.2727 22
2:  B  6 -1.2727 26
3:  C  6 -1.2727 30
.SDcols

.SDcols常于.SD用在一起,他可以指定.SD中所包含的列,也就是对.SD取子集:

DT[, lapply(.SD,sum), by=V2,
+    .SDcols = c("V3","V4")]
   V2      V3 V4
1:  A -1.2727 22
2:  B -1.2727 26
3:  C -1.2727 30
#.SDcols也可以是一个函数的返回值:
DT[, lapply(.SD,sum), by=V2,
+    .SDcols = paste0("V",3:4)]
   V2      V3 V4
1:  A -1.2727 22
2:  B -1.2727 26
3:  C -1.2727 30
#结果与上一个是相同的。

12.串联操作可以把表达式聚合在一起并避免多余的中间变量

把多个操作串联起来,这等价于SQL中的having

#这个是不使用串联的方法,先以V1为分组,对V4求和,然后再把分组总和大于35的取出来。
DT<-DT[, .(V4.Sum = sum(V4)),by=V1]
DT[V4.Sum > 35] #no chaining
V1 V4.Sum
1: 1 36
2: 2 42

使用串联的方法:

DT[, .(V4.Sum = sum(V4)),by=V1][V4.Sum > 35 ]
V1 V4.Sum
1: 1 36
2: 2 42

分组求和之后对V1进行排序:

 DT[, .(V4.Sum = sum(V4)),by=V1][order(-V1)]
V1 V4.Sum
1: 2 42
2: 1 36

13.使用set()家族

set()

set()通常用来更新给定的行和列的值,要注意的是,他不能跟by结合使用。

rows = list(3:4,5:6)
cols = 1:2
 for (i in seq_along(rows))
+ { 
+ set(DT,
+ i=rows[[i]],
+ j = cols[i],
+ value = NA) 
+}

DT
    V1 V2      V3 V4
 1:  1  A -0.0559  1
 2:  2  B -0.4450  2
 3: NA  C  0.0697  3
 4: NA  A -0.1547  4
 5:  1 NA -0.0559  5
 6:  2 NA -0.4450  6
 7:  1  A  0.0697  7
 8:  2  B -0.1547  8

以上程序把给定的一组行和列都设置为了NA

setname()

与set()同理,setname()可以修改给定的列名和行名,以下程序是

#把名字为"old"的列,设置为"new"
setnames(DT,"old","new") 
#把"V2","V3"列,设置为"V2.rating","V3.DataCamp"
setnames(DT,c("V2","V3"),c("V2.rating","V3.DataCamp"))
setcolorder()

setcolorder()可以用来修改列的顺序。

setcolorder(DT,c("V2","V1","V4","V3"))
#这段代码会使得列的顺序变成:

[1] "V2" "V1" "V4" "V3"

举个栗子:
首先介绍下data.table的语法,如下所示:

【数据处理】R语言--data.table包使用总结_第2张图片

在data.table包中,我们可以使用:=引用来添加或更新列
【数据处理】R语言--data.table包使用总结_第3张图片
【数据处理】R语言--data.table包使用总结_第4张图片

内置的 order() 函数 * 我们可以对一个字符型的列,使用减号“-”,来实现降序排列。

当我们用list()的时候,返回的是data.table,不用list()时,返回的是向量。一般建议加上list(),除非你就是想要得到向量格式的数据。

select取子集方法之subset(x, subset, select)
注:subset特指对列的选择,select特指对行的选择, with = FALSE 来引用列名

select列

  • 既然列可以作为变量被引用,我们可以直接引用我们想选取的列。

  • 既然我们想选取所有的行,则可毋需指定参数 i。

  • 返回了所有行的 arr_delay 列。

特殊的语法

.SD: data.table提供一个特殊的语法,形式是 .SD。它是 Subset of Data 的缩写。

它自身就是一个data.table,包含通过by 分组后的每一组。 回忆一下,一个data.table本质上是一个list,它们的列包含的元素个数都相同(其实就是行数)。

说明:

  • .SD 包含除了分组依据的那一列以外的所有列。
  • 返回值依旧保持了原数据的顺序。首先打印出来的是 ID=“b” 的数据,然后是 ID=“a” 的,最后是 ID=“c” 的。
    为了对复数的列进行计算,我们可以简单地使用函数 lapply()。

【数据处理】R语言--data.table包使用总结_第5张图片

说明:

  • .SD 分别包含了ID是 a、b、c的所有行,它们分别对应了各自的组。我们应用函数 lapply() 对每列计算平均值。
  • 每一组返回包含三个平均数的list,这些构成了最终返回的data.table。
  • 既然函数 lapply() 返回 list,我们就不需要在外面多加 .() 了。
    -如何指定希望计算平均值的列

.SDcols
使用参数 .SDcols。它接受列名或者列索引。比如,.SDcols = c(“arr_delay”, “dep_delay”)能确保.SD之包含 arr_delay 和 dep_delay 这两列。
和 with = FALSE 一样,我们也可以使用 - 或者 ! 来移除列。比如,我们指定 !(colA:colB) 或者 -(colA:colB)表示移除从 colA 到 colB 的所有列。

【数据处理】R语言--data.table包使用总结_第6张图片

总结

data.table的语法形式是:

DT[i, j, by]
指定参数i:

  • 类似于data.frame,我们可以subset行,除非不需要重复地使用 DT$,既然我们能将列当做变量来引用。
  • 我们可以使用order()排序。为了得到更快速的效果,order()函数内部使用了data.table的快速排序。
    我们可以通过参数i做更多的事,得到更快速的选取和连结。我们可以在教程“Keys and fast binary search based subsets”和“Joins and rolling joins”中学到这些。
    指定参数j:

  • 以data.table的形式选取列:DT[, .(colA, colB)]。

  • 以data.frame的形式选取列:DT[, c(“colA”, “colB”), with=FALSE]。
  • 按列进行计算:DT[, .(sum(colA), mean(colB))]。
  • 如果需要:DT[, .(sA =sum(colA), mB = mean(colB))]。
  • 和i共同使用:DT[colA > value, sum(colB)]。
    指定参数by:* 通过by,我们可以指定列,或者列名,甚至表达式,进行分组。参数j可以很灵活地配置参数i和by实现强大的功能。

  • by可以指定多个列,也可以指定表达式。

  • 我们可以用 keyby,对分组的结果自动排序。
  • 我们可以在参数j中指定 .SD 和 .SDcols,对复数的列进行操作。例如:
    1.把函数fun 应用到所有 .SDcols指定的列上,同时对参数by指定的列进行分组:DT[, lapply(.SD, fun), by=., .SDcols=…]。
    2.返回每组册前两行:DT[, head(.SD, 2), by=.]。
    3.三个参数联合使用:DT[col > val, head(.SD, 1), by=.]

资料参考:

data.table包使用简介
data.table–cran
R–data.table介绍学习
R–data.table速查手册

你可能感兴趣的:(R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