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公司待了3年,找工作更难了”

毕业季将至,又到了应届生既兴奋又头疼的时刻。到底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

很多人都觉得,全民创业时代,小公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去大公司只能做个螺丝钉,没什么存在感。小公司则是另一番天地,不少初创公司都是潜力股,当个元老级别的员工,期权在手,财富自由不是梦。”

可前几天,一个师妹来找我吐槽,说自己从毕业以来就一直在小公司晃。今年想跳槽,到大公司见见世面,可却屡屡受挫。表面上有了好几年的工作经验,可根本入不了大公司人事的法眼,以为人生应该是低开高走,结果大企业面试最后一轮面试都没走到。

她说,“在小公司待了三年,回到求职市场还不如应届生”,我倒是觉得未必。

公司不怕规模小,很多小而美的公司也是精英辈出。怕的是格局小的公司,不仅不能给你加码,还会让你的职场越走越难。

01

格局小的公司,关系难搞

规模小的公司架构小,地方小,员工少,做决策也不用层层报批,而且能很快熟悉同事,还可以直接对话老板。

可在格局小的公司,人际关系远比大公司更复杂。老板一人独大,人情重于讲制度,靠抱大腿上位的人也比比皆是。

有个读者曾经跟我抱怨,自己所在的公司,同事天天只会在老板面前 “争宠”。没事就深夜摆拍加班,出个差遇到下雨天,也拍个照片发群里说自己处于水深火热中。自己好好干活没有奖励,绩效奖金还是发给了戏精同事。

格局大的公司,制度分明,每个岗位都由明确的发展路线,领导们几乎都是职业经理人,很少出现能肆意分配公司资源的情况,能够保证相对公平。而格局小的公司,各种连带关系和资源倾斜容易变成常态。

02

格局小的公司,永远在求生存

李开复在一次演讲中分享过自己在苹果、谷歌、微软学到的8件事。第一条就是伟大的公司有宏伟的愿景。愿景够好,员工才更有动力。

曾经,日本货在国际上名声很差,索尼公司的愿景就是改变日本货的国际形象。于是,索尼员工的工作动力,就不只是赚钱养家糊口了,而是为了改变日本的国际形象。这就是宏伟的愿景对公司的影响。

每个公司都应该有自己的愿景、使命以及为此制定明确的可执行的目标。但对于格局小的公司来说,求生存都是个难题,要问问公司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可能老板也不清楚。

对他们来讲,追求利润就是最大愿景,只要来钱快,怎么省事就怎么来,“差不多就行了”“做出来就不错了”成了一贯说辞。

很多公司对市场都缺少敬畏,甚至对客户也不够真诚。王健林管万达,第一条铁律是公司的利益高于一切,但在很多格局小的公司里,公私都很难分明。

2016年,化工B2B平台化塑汇挖来了巴菲特的CFO余孟勋,来帮助化塑汇发展成为下一个行业内独角兽。余孟勋强调,要想成为“独角兽”,必须要具备对细分产业的大局观。

他之所以加盟化塑汇,一是看好B2B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而是看好其经合伙人制的经营管理模式。但有时候跟很多管理者谈愿景,谈管理,他们总觉得这些都没用。

所以,在这种公司呆久了,可能轮过不少岗位,却还是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洞察不够,也看不到5年后,公司会成什么样。甚至,就连你个人在职场上的困惑可能也没有人来解答,因为他们也不懂。长此以往,你会从迷茫到麻木,职业规划路径越来越模糊。

“在小公司待了3年,找工作更难了”_第1张图片
image

03

格局小的公司,让你离优秀的人越来越远

大公司门槛高,不是谁都要,但这无疑也确保了你身边都是优秀的人:你领导都是久经沙场、能呼风唤雨的leader,你的同事也都是名校毕业履历不俗的小伙伴。除此之外通常还会提供专业培训,并且愿意投入人力和财力,为你的成长买单。

在我看来,这是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而在格局小的公司,第一课可能就是几个职场老油条告诉你如何偷懒,如何哄老板开心。

井底之蛙很难破局,就是因为长期和水平不高的人PK,容易产生我很棒的错觉。可事实上,你只是赢了一些不怎么样的人。

马东说过,一个正常的职场路径是从成熟的企业,跳到初创公司,因为回流是很难的。

但我却觉得,你可以去大企业为简历镀金,接受专业的培训,跟优秀的人接触,也可以尽管去小公司施展拳脚,因为考察一家公司的重点并非它的量级和规模,而是实力和格局。

image

邦圈职,始于招聘,不止于此!

“在小公司待了3年,找工作更难了”_第2张图片
image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小公司待了3年,找工作更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