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转化“学困生”有感


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卞和,曾二献玉璞,却因珍宝不被人识,而二次被砍足,但他依然不放弃。已是风烛残年的、失去了双脚的卞和还想去献宝,却因行动不便,他只好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不止,最后眼泪都流尽了,眼里流出的都是血水。

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大为感叹,让玉工进行打磨,果然得到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因为是卞和所献,便取名“和氏璧”。没有知玉璞、懂玉璞、惜玉璞,用一生去哭玉璞、护玉璞、献玉璞的卞和,哪来名扬天下的和氏璧?

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但要努力做能识别能坚守的和氏,还得要有慧眼,发现璞玉,并且亲自做能独具匠心的凿玉之人。

看来,班主任是否能成功转化学困生,就在于我们能否拥有一双“发现”的慧眼,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慧眼”去挖掘他们潜在的“宝藏”;用最适宜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去放大地欣赏他们的细微进步;用热情去呼唤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昂首挺胸地走向成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和精彩。

而要做到这一切,就离不开这样一些词汇:真爱、智慧、坚守。

首先,有慧眼的班主任,要有“真爱”。

“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的话。

一个教师,如果对学生缺乏真爱之心,是无法接纳“学困生”的缺点的,也是难以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的,同时更是对学生的内心需求漠不关心的。没有真爱这一前提,再有本事的教师也不会成为学困生的贵人:他们投向这样一群不可爱的孩子们的目光,不是关切理解疼爱,而是漠然抱怨甚至鄙视;他们有意无意地疏远甚至引导着其他孩子疏远着这些孩子。

这样的教师,怎么可能有慧眼觉察到“学困生”们的“可爱”之处呢?

记得那年我大学刚毕业,当时我们学校实行班主任责任制,一共有甲乙丙三个班主任分管班级的各项工作,但是乙丙班主任是协助甲班主任的,我就是那个丙班主任。

我们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不错,但是有四个男生特别糟糕:他们迟到、早退、旷课,与同学打架是家常便饭,甚至在课堂上与老师打架;他们经常去偷老乡的菜或者一个晚上就糟蹋了一大片可以卖钱的菜蔬,让满怀希望的老乡顿时痛哭流泪;有一天晚上他们居然潜入学生宿舍偷学生的棉被,然后在男厕所里把它们点着了,以此来取乐……

真的是罄竹难书他们的恶劣行径,校领导忍无可忍之下决定开除他们四个。

因为我是刚毕业的老师,又是他们的班主任,我真的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第一届学生就这样被开除,于是我一次次次找他们谈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有一个学生被我打动了,我看见了他眼角的泪水。

看到了一丝希望,我就不愿放弃,我又一次次地做工作,终于那个学生可以比较认真地上课了,不再与其他三个人一起去做偷鸡摸狗等事情了,就在学校准备公布开除名单的那一天,我厚着脸皮找到了校长,向他求情:“校长,给XXX一个机会吧,我觉得他还不至于坏到极致,因为他是被他们带坏的,他是可以改正的!……”

校长一开始不肯答应,是我的苦苦哀求,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校长终于答应不开除他而给予留校察看的处分!

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当校长宣布这个消息时候,那个学生泪流满面对我说的话,他边说边擤鼻涕:“老师谢谢你!老师是你救了我,是你给了我第二次学习的机会!……老师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的!”

就这样,我一句话就改写了一个学困生的命运,后来他就像任何学生一样在那所学校读书、学习。

这事情整整过去18年了,但我依然记忆犹新,也许没有我的求情,这世上也许就多了一个令人讨厌的人,甚至多了一份社会的渣滓!

其次,有慧眼的班主任,要有“智慧”。

对孩子,光有“真爱”还不行。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要将“真爱”化为对孩子有效的教育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智慧。

很多教师都听说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经典案例《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把四颗糖果奖给了一位“坏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其实这就是教育大师的智慧之所在。

“四颗糖果”的故事之所以在教育界传为佳话,并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所推崇,就在于它蕴含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教育理念,折射出了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那是我毕业后的第三年,我第一次当班主任,在我班上有个学生特别调皮、爱捣蛋,人又长得十分壮实,成绩却还没有体重多。他的八门学科总分不到150分,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双学困生”。

我一次次地找他谈心、座谈,刻意表扬过、狠狠批评过……但他还是无动于衷,他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吊儿郎当.

在一次次地失败、碰壁后,我决定去家访一趟。原来他的母亲早已去世,他就一直和奶奶、父亲一起生活,而他的好几个亲戚都在北京混得很好,这样小小年纪的他,就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念头,得过且过了,想混个毕业证书就去北京闯世界了。反正他的未来有那些有钱的亲戚罩着,前途一片光明呢。

在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我明确地告诉他:“XX,你知道你表哥他们为什么在北京混得那么好吗?他们靠得是自己的知识和本事,但是你或者你的父亲有吗?没有!我们现在只要把书读好了,不要说以后考上大学,只要能上个普高,他们也会提携你啊。弄不好将来去参军也有个人帮衬啊。可是你现在的成绩这样不尽人意,你说你爸爸开得了口吗?你这是在丢你爸爸的人啊,你知道不?你那些在北京的表哥们谁也看不起你啊!……”

也许是这番话给他很大的触动,不久后他的成绩就开始突飞猛进,一路飙升,到了期末,他的成绩居然翻了一番,考到了300多分!

后来他就顺利地考上了普高,正如我所说,后来真的就去参军了,后来退伍回来后就在我们的乡镇府上班呢。

每次他父亲一遇见我,就一直念叨说这是我的功劳,多少年过去了,还是“老师长、老师短”地叫我,说没有我就没有他孩子的今天。

最后,有慧眼的班主任更需要“坚守”。

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对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学生都是有爰心的,也有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

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会犯冷热病。特别是不少的年轻教师,一时心血来潮,对学生也是满腔热诚,同时,对自己的付出也抱着美好的希望:希望能彻底改变学生,希望能达到很好的教育目的。但是,学生是活生生的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不一定全听你老师的,而就算当时能能听你的话,在很多时侯他们的反复性也是很强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少教师便失去了耐心,失去了信心,也就失去了将教育进行到底的决心,也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教育激情。而有的教师选择了坚守,义无反顾地继续投入到对学生教肓当中,品尝着为人师表的酸甜苦辣,感叹着与学生特别是与学困生间不断演绎的的喜怒哀乐,享受着“累并快乐着”的教育人生。

多少教师从青丝到白发,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以粉笔为圆心,以青春为半径,一年年地画着“教育”这颗同心圆,给社会、祖国输送一批批的人才,而自己却送走韶华,老了容颜!

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坚持”汇集成的对教育的“坚守”,以时间为长度,凝聚成一条以真爱为深度,以智慧为宽度的大江大河,最终将教者与被教者都推向了成功彼岸!

只要是有慧眼的优秀班主任,他就一定具有这三大特征:真爱、智慧、坚守,他就能用自己的灵魂去影响另一个灵魂,去塑造更完美的心灵。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更多的学生“看透”,从而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还我们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1]刘建琼.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建设研究.湖南增教育出版社,2007(06).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