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5 零库存人生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Steve Jobs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对某件自己拥有的东西特别依恋,明知道它没什么用处,却怎么都舍不得扔?

有没有人曾有过这样的想法:都已经在这行做了这么久了,好不容易有了一些经验的积累,该考的证也都考了,现在转行?逗我呢?

所以说,我很佩服Michael哥。


Part I:职场清零术

在医学上死亡的定义是瞳孔放大,脑电波消失,对外界的反应停止。

如果把自己的能力和认知当作一个生命,那当我们对外界的一切判断方式都是固定的,反应都固化了,完全失去了推翻以往的认知,把价值观打碎了重建的勇气,那么,我们认知成长就已经死了。

为什么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85岁才埋”?那是因为他们的“所有权依恋症”在作怪,不懂得断、舍、离。

所有权依恋症是一个行为心理学中的概念。无论是有形的房子、汽车,还是无形的观点、看法,在拥有之后,人们就开始依恋他们,导致他们的价值在拥有者的心中无限上升。人类本性中有一些非理性的思维模式,比如,假定别人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自己一样,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将会失去些什么而不是获得些什么(类似Gavin说的沉没成本),对损失有着强烈的恐惧,导致了一些常见现象:搬家的时候总会有些舍不得,毕竟这个房子陪伴我度过了最艰难/最美好的时光;母校自己可以骂,但别人不行;初恋女友最美腻。。。但如果同样的心理用在职业发展中,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判断。

古典讲述了一个案例:

我的一位老同学2000年通信工程毕业,去了华为,做了1年觉得有点苦,就去学了1年英语,2002年跳槽摩托罗拉。10年间摩托罗拉、贝尔、朗讯各种合并、收购,自己也熬到了技术管理岗。2012年,他开始意识到外企有点儿问题了——自己收入30万左右多年不涨,其实这就是在降,出差住的待遇也从香格里拉降到汉庭、如家。想跳槽,但是跳到哪里呢?
那个时候很多通讯人转型互联网,他也看了看互联网行业,觉得知识更新太快,都是小年轻,而且行业不稳定,还是等待更好的职业跳槽机会吧,正好孩子出生,先稳一稳,这么一想又是5年。
今年公司裁员的消息传出来,自己又被重新推到职场上。但是真的一比较,发现自己其实缺乏竞争力—— 以往的所有跳槽,都是基于“名片简历”而非“技能简历” ——我原来是XX公司的xx,所以我应该去XX公司做xx。
但是现在外企收缩没位置;创业吧,感觉自己拖家带口受不了这个苦;去民企做管理?很多都不接受35岁以上的人。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这种名牌大学,很好的行业,一直勤勤恳恳,而且很早就开始做管理岗的人,竟然在40岁以前会失业。
其实很多人早就破产了,只是活在还没有破产的组织里。

另外一个经典的成功突破人性弱点,在商业中做出正确判断的案例:

英特尔公司原本是世界最大的硬盘制造商,受到日本硬盘制造商的异军突起,1985年的营业额连续六个月收到重创。总经理格鲁夫和董事长摩尔顶着巨大压力,也面临下台的可能。格鲁夫问摩尔:“如果我们下台了,你觉得我们的后任会怎么做?”摩尔说:“我想他们会放弃硬盘业务,转做处理器。”格鲁夫目不转睛地盯着摩尔:“既然这样,你我为什么不自己动手?”
结果你也知道——英特尔现在是最大的CPU生产商。

所解决所有权依恋症的方法是,假装自己一无所知,假装自己一无所有。

1. 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做一次清零,抛开所在的公司,职位,工资收入,社会地位(反正我也没有ƪ(‾ε‾“)ʃ),只去看自己拥有了哪些能力,从哪些事件可以体现出来(运用上周学习的能力萃取方法)。逼问自己,如果现在的公司倒闭了,我还剩下什么。然后更新简历,看看有什么可以添加的,有哪些是已经过时了,不重要的。

2. 清零知识 —— 书架不应该是已读书目的展示台,而应该是现在和未来必读书目的知识库。过时的知识应该丢掉,曾对自己有帮助,但已经不适合现在的自己的经典书籍可以送人。要不断跨界学习,比如做程序开发的可以读些心理学,使产品更人性化;医生读些文学作品,让治疗更有关怀。


Part II:“断舍离”究竟在说什么

我们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我们内在心智模式的投射。需要什么物品,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该如何使用,需要丢弃些什么,从这些问题的决策上能够反映一个人对待物品的态度,这也是对待自己的态度。我们需要在物品身上花费金钱,时间,甚至是情感的投入,因此,这些买回来的东西,本质上是装载我们时间、空间的容器。我们在拥有物品的同时,物品也在拥有我们;整理物品的同时,我们也在整理自己的人生。

从几年前起,“断舍离”这个概念开始在中国流行。我并没有详细的去了解过这个概念,只是大概知道这是一个有关物品整理技巧的书,鼓励扔掉不需要的东西。但这三个字又分别代表了什么呢?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

离: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再执迷于物欲。

提高一个维度看,断舍离不仅仅是家庭物品的整理术,它是一种日常的修炼,一种通过清理物品去观察和修炼自己心智的模式。和普通的打扫、收拾不同,在断舍离的体系中,主角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

如何衡量一件物品该不该买,该不该扔呢?一切从自身出发,思考这件东西对当下的自己有没有用处,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当下。一个人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身形象,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形象就会越来越鲜明的呈现在自己面前。比如,无法拒绝广告、促销、双十一诱惑,而买了一堆便宜却用处不大的东西的人,也许对别的诱惑抵抗力也会很低;衣橱堆满了衣服却还是找不到能穿的,也许这是一个过于念旧,不愿更新自己的人;家里堆了一堆没用的杂物,却每个都无法扔掉,这个人也许在工作中也会优柔寡断。

为什么通过外在的整理就能改变内在的自己呢?整理的过程其实也是回归内心,思考价值观,建立梦想的过程。整理衣橱的时候会想象自己穿上这件衣服时候的样子,思考自己希望建立的个人形象是女王型的,傻白甜型的,知心大姐型的,还是搞怪开心果型的?当你穿上特定的服装,这件衣服也会对你造成些许影响,比如,穿上一身合适、笔挺的西装,人也会显得更加自信、精神,选择清理掉冰箱里垃圾食品的人,仿佛立刻就掉了几斤肉,起码可以不会再长胖。然后慢慢的,你所选择的物品渐渐对自己产生一些改变,使你变得越来越像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完美的自己。

喜欢囤积,舍不得扔掉东西的人大致分为三类:

1. 执着于过去的人:这是典型的“所有权依恋症”患者。物品里充满了回忆,仿佛保留着物品,时光就不会消逝,当初的美好就还在。

2. 逃避现实的人:一些人总以忙为借口不去整理房间,他们可能的确忙碌,但也有可能是被太多纷杂的事情缠的脱不开身,自己不懂得取舍,什么都想抓住,忙忙碌碌却效率低下。如果能抽空整理物品,清空思绪,没准儿可以提高效率。

还有种可能,他们并不是忙,而是不愿意面对,逃避现实。毕竟整理物品和整理人生都是纠结的事情,能拖就拖,慢慢的被越堆越多的物品吞噬,生活也纷纷杂杂没有重心。拖延症患者就是这样的情况,不愿意面对任务而拖到最后一刻崩溃。

3. 担忧未来的人:很多人喜欢趁减价囤一堆卫生纸、衣服、等等,这是从石器时代保留下来的人类天心,上一辈人长期生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更容易囤东西。

“断舍离”的理念不仅可以用在整理物品上,还可以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际交往,子女教育,亲密关系,甚至商业决策。可整理的也不单只有家里的物件,还可以是手机app,电脑桌面,订阅的微信公众号等等。

核心在于化繁为简,抓住重点,勇于放弃。


Part III:零库存人生的原则和策略

通过整理物品,改变我们与物品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善生活,帮助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总的原则分为三个步骤:

1. 以自我为中心,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发现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

2. 在审视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比如,为什么这件东西我之前需要但现在不需要了?这件东西能给我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变化?我希望自己身上发生怎样的变化?

3. 把物品替换为自己“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想活出的样子。

舍不得丢弃东西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壁垒。以下几个策略能够帮助我们将“断舍离”执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1. 明确一个观念,清理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当下的自己。重点在于,我需不需要,合不合适,舒不舒服,而不是这件东西有没有用,好不好看,丢掉可不可惜。并且,时间维度是当下,而不是过去和遥远的未来。

2. 从“怎么看都是垃圾的东西”开始下手。不要逼迫自己一开始就拿最最舍不得丢的东西开刀,从阻力最小的开始。爱吃的人就别先清理冰箱,爱书的人也别一上来就扔书。循序渐进方能长久。

3. 更好更聪明的舍弃。可以利用app将你不需要但还能用的东西卖掉或者捐掉。或者组织小伙伴互相赠送自己不需要的物品,这样想念的时候还有机会看到。

4. 限制总量,“每次主义”。就是少买。每次只买够正好需要使用的数量,或者需要替换多少就买多少,保持库存总量不变,或者,实在想买一件衣服就努力送出去一件旧衣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Week 5 零库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