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

话说,昨天萧龙王出道8年,香港深圳都下起了大雨,深圳更惨,又是暴雨、又是水浸、又是地陷。。。

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_第1张图片

这样

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_第2张图片

这样

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_第3张图片

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再随手百度一下“深圳大雨”四个字,发现这种情况似乎并不罕见,甚至一到每年的这个时候,深圳就会变成“水城”。

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_第4张图片
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_第5张图片
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_第6张图片
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_第7张图片

这时身处香港的我们似乎感觉到了幸运,也不禁要问,为什么当类似的降雨量发生在香港时,不会出现深圳那样的惨状?

其实与深圳相比,香港的地理环境并没有更优越,也属于内涝的高发区。然而尽管大雨不断,台风肆虐,香港却并未出现“观海”的情况,也鲜有市民因灾死亡。面对暴雨、水浸、强风和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威胁,香港是如何解决这个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的呢?

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_第8张图片

去年香港又一城遭冰雹打穿商场顶部,雨水灌入。

遇暴雨发三色警告第一时间调配救援

针对暴雨,香港天文台会由弱到强依次发出黄色、红色、黑色暴雨警告。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表示一些低洼和排水情况欠佳的地区可能发生水浸,红色和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则表示水浸情况会更严重,可能导致混乱。

每当大雨影响新界北部,如果预计低洼地区可能或正发生水浸,天文台就会发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发出水浸警告后,天文台会把有关报告送交政府部门及电台和电视台,以便向市民广播。媒体会定时报道最新情况,直到大雨预料不会再对局部地区引致任何严重影响。

水浸特别报告发出后,新界北渠务部紧急控制中心便会启动,渠务署及相关部门随时准备疏通淤塞管道和河道。消防处、警务处、政府飞行服务队及民众安全服务队会调配救援资源和救护车疏散和援救水浸灾民。

“水浸”前未雨绸缪排水标准200年一遇

上世纪90年代,香港曾发生多次严重水浸事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到2010年,能造成严重社会或经济影响的“严重水浸黑点”已经全部清除。到了2011年,香港仅剩16处中、小程度或轻微的水浸地点。

为全面解决雨水排放问题,港府在1996年展开了“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按照香港政府渠务署发布的标准,防范洪水方面,市区排水干渠系统200年一遇,市区支渠系统和主要乡郊集水区防洪区为50年一遇,乡村排水系统则为10年一遇。

周详的设计,包括不断的巡查、清沙及修理在内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对保障排水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所以港府也会定期巡查有问题的路面集水沟、雨水入水口、排水渠及水道,以确保排水通畅。

反观深圳,官方水务局的解释是,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市时采用了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由于苏联降雨较少,排水管道标准较低,这导致深圳下水道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未来的城市发展需求。

这个解释似乎有道理,但其实是在找借口开脱。明明当初设计有缺陷,但30多年过去了,始终没能整改,这还能怪到30年前的设计师头上吗?

港漂圈小编小舞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样是下大雨,为啥就深圳被淹了,香港却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