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玉送书书评】愿扭曲的人性只存在小说里

【简宝玉送书书评】愿扭曲的人性只存在小说里_第1张图片
前言

记得上次有这种感觉,是读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过程中一直被阴暗扭曲压抑着,读完之后的感觉就是什么样的作者能写出这样背离人性的小说。

但就觉得很精彩。

一部好的心理惊悚小说,真相必须是在最后才完全浮出水面的,同时前面也应该有跌宕起伏的水波,并且能够有让读者在读完小说时才恍然发现前文已经微微露出的蛛丝马迹。至于故事线怎么构架能让读者感到新奇,这就看作者是娓娓道来还是旁敲侧击了。

如果最后的真相能让读者久久不能忘怀,或者充满质疑和讨论的,那就得加分了。

正文
1

女子俱乐部,九个年轻女孩死去;

汽车旅馆谋杀案,四个旅客和一个前台死去;

松林小屋事件,五个大学生死去。

真相揭露之前,三个案件都有幸存女孩,小说的主人公昆西就是从松林小屋逃出来的。

看似没有关系的三个案件却被凶手活生生缠在一起,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前两个幸存女孩难逃噩运。

昆西真成了“最后的女孩”。

2

赖利·塞杰很会讲故事。

小说以松林小屋事件结束,也就是凌晨开始讲起的。


【简宝玉送书书评】愿扭曲的人性只存在小说里_第2张图片

昆西尖叫着穿过树林,她被那些尖锐的岩石、荆棘和树枝刮得生疼。
......
但她并没有停下脚步。即便碎石子刺进她光着的脚底板,即便细细的树枝像鞭子般抽到她脸上留下一道血痕,她也没有停下来。
......
绝对不能停,停下就意味着死亡。
......

接着回到事件发生之前,然后就是时间指针的正常转动,直到又转到那个可怕的凌晨。

这是一条线,也是小说的高潮线。

另外一条则上演在松林小屋事件发生十年后的纽约。

两条线的恰到好处就是,当你在纽约待的乏味或无解的时候,小高潮就会推着你继续摸索下一个谜团。

直到把你推到你已经极度渴望又感到恐惧的最高点。

不到最后一页,你永远不会发现的真相。

3

十年过去了,表面上主人公昆西生活光鲜亮丽,是人气烘焙博主,住在豪华公寓,身旁还有个善解人意的男友。

然而,正常人谁会每天都用葡萄味苏打水冲下一片阿普唑仑呢?

这时,蒂娜(小说关键人物,带领昆西走向真相)让昆西现出原形,让昆西发现自己只是一个在吃阿普唑仑的屠杀案幸存者。

只有遭到严重伤害的女人,才会去偷勺子、苹果手机,还有镀银外壳的粉盒。

做爱时都曾出现过的松林小屋,无数次在噩梦中奔跑,树枝无时无刻不在像鞭子般抽打自己的生活。有同学不敢联系,远离自己的母亲,遭受记者、陌生人的“攻击”。

昆西还是坚强的,但这是疯狂杀人魔成就她的。

时间到了昆西也终于看到了真相......

4

凶手之前杀人的理由只是单纯的因为控制不住?后续一系列作案的出发点竟是受害者不如主人公昆西坚强?

也正是因为荒诞扭曲的人性才成就了这部精彩的心理惊悚小说。

愿此松林小屋只出现在小说里,抬头看,乌云散去,阳光正好。

【简宝玉送书书评】愿扭曲的人性只存在小说里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宝玉送书书评】愿扭曲的人性只存在小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