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心理分析

3.1 存在与感知

3.2 知性和意识空间

3.3 论事实和概念

3.4 论先验理性

3.5 判断力分析

3.6 意识的主动性

3.7 意志与行为动机

3.8 人生杂谈

3.1 存在与感知

人的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当我们说到经验这个词,它的含义是人过去获取信息的记忆。然意识存在是获取经验的条件,所以意识不可能来源于经验。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句话进行逻辑分析,它的含义是“我思考”逻辑蕴涵“我存在”这个事实,逻辑蕴涵关系不等同于因果律,所以我思考并不作为我存在的先决条件,而是必要条件。凡是曲解这句话的,都将陷入唯心主义。

我们都知道主,客观唯心主义,那些理论看起来显然是错误的。但古代绝大多数哲学家是唯心主义者,仔细考虑这一问题一定会发现些蹊跷,难道古代哲学家还不如我们吗?事实上我们了解的唯心主义是被后人简化,曲解的理论。如果想要批判任何一种思想,必须先充分了解它,然后再找出它的错误之处。否则,将其否定命题作为信仰,是非理性的想法。

关于客观唯心主义,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第一章已经分析过。下面分析一下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自称证明了物质不存在,因为当我们认识任何一个事物,比如一栋房屋,不过是看到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等。分析其中任何一个概念,比如大小,我们会发现,离房屋走得越近,它便越大。不同人对大小的感知也不同,由此可见,大小这一概念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类似的,我们可感的一切信息都存在于人意识中,意识之外没有物质存在。

分析这一理论的错误,首先贝克莱承认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前提便没有道理。即使我没有看见美国或南极洲,它们仍然存在。然后,感知的房屋就是颜色,形状大小等信息的复合,这一点没有错。但即使人对房屋大小的感知不同,我们可以用工具测量房屋准确的尺寸,因而不能说大小这一信息不存在,只出现在人意识里。

这时便留下一个关键问题,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吗。我们相信尺寸测量的大小而不相信人眼观测的,但是尺寸测量仍可能有误差,只能尽可能接近罢了。注意“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这一说法毫无道理,相反,主观唯心主义却是绝对的可知论。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意识到底来源于哪里,如果认为意识是脱离于肉体的灵魂,那么人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到婴儿,灵魂是何时“转世”进入体内的?况且人口越来越多,多出来的灵魂从何而来?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灵魂根本就不存在。唯物主义的本质是认为意识来源于物质,一个细胞慢慢发展到个体时产生了意识。这点毋庸置疑,但至此无法推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

世界究竟是否可知,答案是“不可尽知”。假设对于一只蝙蝠的意识,由于它无法感受到光,认为世界只有声音而不存在也无法想象光是什么。同样的,世上很可能存在无法被人感知的概念,但这些对于人毫无意义,如同光对于蝙蝠毫无意义,不必予以考虑。人的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我们仍从经验开始分析。

房屋的大小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信息属性,人的视觉感知其实是眼中的视角,而非房屋尺寸本身。而视角是房屋大小和距离的之间的关联,所以人看到的是大小和距离的一种综合关系,不是简单的大小信息。以此得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观点,是荒唐的。

怀疑论者会继续追问,人眼对视角这一信息的认知,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吗?这一问题暂时不易回答,我们分析另一个事实,人眼认知的信息除了视角,还有颜色。我们看到的颜色,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光的波长信息对我们的反映,因而不能说这一概念来源于内心。另一面,人眼能正确认识颜色吗?来自语言定义的矛盾不予考虑。细心的人会注意到,用左眼和右眼看同一处事物,看到的颜色光度存在微小差别。既然同一个人的双眼都有差别,不同人的眼中对颜色的识别必然存在差异。由此可见,颜色作为光波长信息客观存在,但作为颜色则依赖人的意识。是人意识对客观信息的主观反映形式。

我们知道,不同相机拍摄的同样景物色彩清晰度有所差异,这是因为相机作为信息接收器,对信息的反映依赖自己的性质。同样的,人意识感知信息,本质是将外界信息反映为主观形式,这一反映过程不可能来源于经验,因而是人的先验能力。不同人意识的先验能力有差别。人来源于外界信息的经验均会经过这一主观反映,存在不需被感知,但感知的过程存在意识的参与。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我们的意识和客观信息结合的世界主观形式。

心理学上,人展现的综合形象称作人格,人格中所有后天形成的部分称作性格,先验成分称作气质。

3.2 知性和意识空间

感官信息是外界信息通过意识接收器获得的主观形式,但这种信息转瞬即逝。生物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当皮肤被针刺会感到疼痛,离开刺激源很快疼痛便得以缓解。人作为高级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获得记忆能力。记住对自己有伤害的事物,这样更有利于趋利避害。

如同电脑将信息以数据形式储存到硬盘,人的记忆将真实世界的信息通过转化为主观形式,即心理表征,然后存入意识空间。心理学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人体感官每一时刻都会接受到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处在感觉记忆阶段。我们认为,意识的接收器中存在一个指针,每一时刻这个指针仅指向少量信息。这部分被注意到的信息便进入短期记忆,其余信息直接丢弃。专心学习时听不到窗外飞机飞过的轰鸣声,便是如此。

心理学认为短期记忆经复习进入长期记忆,事实上,短期记忆信息处于意识处理器内部,长期记忆则处于意识空间。根据信息守恒定律,意识自动丢弃信息这一说法不可能正确。因而这些信息始终处于意识空间,不过是意识指针在意识空间中找不到它们。如同一个仓库堆砌大量事物后,便找不到曾经放入的一些事物。事实证明,很多曾经记忆过但已经遗忘的事物,再次接触是不可能如同全新事物一样,总会留下少量印象。

我们分析过信息的关联性,真实世界中两处信息关联意味着它们具有相同的局部。真实世界任何局部事件都具有无限的信息量,意识每一时刻接受的信息则非常有限,转化的主观形式仍然有限。两处有限的信息可以进行相似度的类比,计算机“听歌识曲”功能便是音频信息的类比原理。对于人的意识,这一原理表现为人的知性。

知性的功能是将感官信息进行重组整合。现在我们认识眼前停在路边的一辆汽车,并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个具体的事物叫做汽车,分析原因是这个事物的外形和我们对汽车的记忆印象相似。由此可见,知性一定有记忆的参与。意识指针的一端本身连接到意识空间中的一个位置,另一端连接人的感官接受器。当意识指针的一端注意到一些信息,另一端会自动在意识空间较近的位置扫描一遍,然后找出信息相似度最高的成分,同时获取与其强制关联的信息,一般是抽象的概念。知性功能在意识处理器中进行,意识指针的两端没有必要同时发挥作用,可能只在意识空间中提取若干信息留在处理器,进行类比处理,也可能只在真实世界中提取。

意识空间是意识中先验存在的空间,本身不具有任何信息。一切信息来源于真实世界,经意识反映为主观形式存入意识空间。在唯物的角度,意识空间的现实形式不过是大脑中的一些神经元的物质结构,人的任何心理过程都在大脑中伴随物质的改变。意识不能凭空创造信息,前文已经论述过。意识处理器的功能除了复制,相似度类比,还有分划和关联。

现在可以对“人的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这句话进行充分解析。知识是意识空间中的信息,经验则是在意识处理器中“经历”过的信息。一切信息必然从真实世界接触意识指针的外端,经处理器进入内端意识空间。

3.3 论事实和概念

近代西方逻辑原子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世界不是由传统唯实论认为的“事件”构成,而是由“事实”构成。世界的本体是一系列真命题,例如一个杯子应解读为“存在一个杯子,它满足一系列性质”。这些性质包含时空位置等等。命题中的每个词语便称为概念。

事实上,“杯子”这一概念本身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它满足一系列性质”这些作为性质的信息。而人将这些信息的集合体赋予杯子的概念。本文不承认世界统一于命题或概念,因命题和概念都是人主观创造的,只有信息是世界的唯一实体。前文说到概念的优先性,是在语言分析的角度,而语言本身不能脱离人的意识。概念已经是逻辑全集,在逻辑界不被允许而存在于语言界,但概念不过是一类特殊的信息而已。

语言在真实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一些符号,人赋予其意义,本质仍是人的知性。当我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文字,能够理解每个词语的含义,这是知性的功能。意识指针外端注意文字后,内端对应意识空间中的一些信息。不同的是,这是种抽象信息,并非简单具体的事物。

有人说过,“我们可以吃苹果,橘子,香蕉,但不能吃水果。”这一说法显然逻辑错误,但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没有一个具体的事物叫做“水果”,水果是人将苹果,香蕉,橘子等事物统一形成的抽象信息,这类信息便是概念。概念的客观表现是信息的共同属性,意识可以类比信息的相似度,并将足够相似的信息归类,这都是知性的功能。既然意识处理器进行类比的信息已经是主观形式,归类的概念仍是主观形式,不过更加抽象。人们可以将任何概念用语言表达,同样的,语言的语义对应意识空间的信息一定是概念。当我们说任何一个词语,例如“电脑”,它代表所有电脑这一类事物的总结,是一个抽象概念。当然“电器”概念比起“电脑”更加抽象。概念可以继续总结为更抽象的概念,以此类推。

一般认为,人的左脑处理的信息是概念,诸如数学,文字。右脑处理的信息是直观感受,图像,情感等。

概念本身是仅存在于意识空间的抽象信息,在真实世界的反映是事物的共同属性,无论在意识内外,本质都是信息。再不可能存在信息之外的概念。既然命题由概念构成,和概念一样存在于意识空间,并非真实世界。命题的判断性语句也是主观的。这并不意味着得到“事实客观存在,一切理念都是主观的”荒唐结论。理念的客观形式是因果律,不能和命题混为一谈。判断性逻辑命题是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本身就是主观划分的抽象信息,而因果律是客观事件之间的关系。对于命题的正确性以及和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将在科学真理观部分进行论述。

再看事实和观念。“事实”是和客观世界相关的命题,既然是命题就是人提出的。不过是较具体的,而观念可能是较抽象的命题,也可能包含人的主观意愿。例如“我希望...”和“我认为...”均是表达人的观念。注意对于客观判定性命题,事实和观念没有明确界限,不过是抽象性的不同。而主观意愿一定是观念。将不包含主观意愿的观念称之为理念。观念作为理念形式时,表现为具体信息之间的联系。因为命题便是前境后境两个概念的关系。表现为主观意愿时,除了命题的联系,还涉及人的情感,将在后文分析。

意识空间中存储的信息可能是具体的事实经感知的反馈,也可能是抽象的或包含主观意愿的观念。现在将前者称为经验,而后者是观念。二者没有明确界限。经验和观念的全体称为知识。同样的,主观意愿可能关注为抽象观念,也可能是本能和冲动。这样,人的意识关注内容包含本能冲动,经验,意愿以及理念。这便是人的四种基本气质:现实主义,经验(传统)主义。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

3.4 论先验理性

康德将意识功能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部分。感性是感官直接认识信息,知性将信息整理总结,为理性服务。后人不断为这些词语赋予新的含义,认为情感丰富的人是感性,知书达礼的人知性,铁石心肠的人理性。本文关注的内容是意识功能,因而希望读者暂且放弃这些含义。

理性是人的先验能力,不来源于经验,即属于意识处理器的一部分。不同的是,知性的对象是感性信息,即客观信息的主观反映。假设这些反映未经处理,必以经验形式进入意识空间。而理性逻辑推演只能作用于命题之间,命题表现为观念形式。那么这些观念从何而来?事实上,人的意识具有将事件转化为事实性观念的先验判断能力。例如当看到一个人吃苹果这个事件,可以得到“苹果是能吃的”这个事实。

由于观念命题一定涉及多个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经验或其它观念形式。所以观念是意识空间中信息之间的关联,和经验一样表现为知识信息。对于两个信息元之间的关系是内在还是外在的问题,哲学家们曾经有过争议。有人认为关系是内在的,假设关系是外在,那么这个关系和两个概念直接还要由外在关系相连,由此叠加无数层关系,显然是矛盾的。这一论述没有错误,真实世界的信息自然关联一定是内在的,因为信息绝对守恒,不可能两处信息放在一起产生新的外在关联信息。而对于意识空间,关系则是外在的。意识空间的关系和前后概念是强制关联,不会产生无穷的关系。

意识指针可以指向观念,然后意识处理器对其进行处理,观念的处理称为推理,包含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前者仍是比较观念信息的相似度,是知性的功能,后者则是理性的功能。观念信息的演绎推理规则,便是逻辑。

知性不能单独存在,而单独存在的感性毫无意义。既然理性只能存在于观念之上,除了数学命题以外,观念的形成必依赖知性。知性和理性无法进行同一,因为知性的类比功能无法解构为理性推演。理性推演只建立于确定性信息之上,而不确定的感性信息,如果不经知性整合,就是一团混乱信息。有关自然数的命题来源于强制分划,不依赖知性对事物的表征。而几何学等数学问题仍依赖知性。

由于概念信息可以用语言表达,人们有时不必通过感知信息抽象观念来进行理性分析,而是可以直接通过文字表达的语义获取观念。意识对语言的认识仍是知性的功能。

现在进行一次简单的分析,我们得到“张三是会死的”这个观念,并不需要目睹张三的死亡,而是依赖推理。因为张三是人,人是会死的,所以张三是会死的。“张三是人”来源于知性经验判断,“人是会死的”来源于知识,也是经验判断。通过判断命题进行一次逻辑推演即可。

和感性,知性不同的是,感性知性都是意识处理器在真实世界或意识空间获取信息的途径。理性没有获取新的信息,而是在意识处理器中进行判断,并在处理器中生成结论信息。当然知性功能也会进行判断。

3.5 判断力分析

上文说到,意识的判断功能会将事实信息转化为命题形式,并进行对错的判定。这是理性工作的前提。事实上,任何一次分析都可以解构为若干次感知和判断的复合,感知是意识提取信息的过程,而判断是处置信息。分析中,意识处理器每次使用的信息可能来自意识指针,也可能承接上一次判断的结果。下面讨论意识进行判断的方式。

最直接的方式是经验判断。我们从小学习到的知识,在考试时进行作答,一般使用最多的是经验判断。无论是事实经验还是观念形式,直接记忆进入意识空间并在需要时提取到处理器,进行判断。经验判断一般涉及知性的功能,包含模糊信息的类比。也可能建立在精确化概念之上。反过来,知性功能一定涉及经验判断,当我们认知一个事物,总要判断根据经验类比来判断它是什么。

理性判断只能建立于命题之上,通过逻辑进行命题真假的判定。理性功能一定涉及理性判断。理性判断只建立于精确概念之上。当然理性判断仅仅出现在第一次推理的过程,如果记住这个推理,下一次做同样的判断便是经验判断。对于任何一个简单的三段论推理,大小前提总是要来源于其它判断方式。故理性判断不能单独存在。

当然,以上二者都是建立在意识空间中的判断。事实上意识具有更简单的判断功能。意识指针外端可以直接对感官信息进行初步判断。人作为动物,同样具有趋利避害的生命本能,会判断远离危险,等等。另一面,人的基本生命需求也是无条件的判断,当人肚子饿时想要吃饭,没有为什么。这种判断方式称为本能判断。

还有就是人的心意。诸如人的一些追求,希望结果变成什么样子,对事物的喜好厌恶,等等。情感判断事实上是人最重要的判断方式,一般当人们说“我希望...”时,这种人的主观想法,均涉及人的情感判断。心理学认为一次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知是感知信息,相当于意识处理器获取一系列信息,并包含进行分析的过程。而情代表情感判断过程,意是最后的意志过程。虽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做一道数学题,根本不会涉及情感和意志。但也说明了情感是人最重要的判断方式,对于涉及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一定有情感判断的参与。理性人会进行更多的心理过程,经常分析事物,并进行判断。也对更多事物具有喜恶。所以说理性人拥有更多的情感,将情感和理性对立开来,并不恰当。

情绪和情感并非相同,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判断,心意等,而情绪是喜怒哀惧等。一般理性人拥有更多的情感,同样理性人也未必情绪稳定。当然感性人也不一定情绪暴躁。区分感性人和理性人,在于当心意和正确发生冲突时,更倾向哪一边。

如上四种判断方式可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类,本能判断和情感判断都是人的感受,属于人本主义。经验判断和理性判断是客观事实的感受,属于科学主义。二者对立统一。另一面,情感和理性偏向抽象的观念,而本能和经验偏向具体的事实。这便是人的四种基本气质,每个人同时拥有四种判断方式,但一定存在偏向最主要的一种气质。

回到更本质的问题,判断是什么?意识空间中不存在先验信息,意识处理器也不能凭空创造信息,但可以进行复制,类比,关联和分划。类比过程是知性的功能,关联是理性的功能,事实上分划便是判断功能。意识指针指向关注真实世界获取信息时,总是同时收到大量混合的信息状态。还是那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栋楼房,其实是一副画面的信息映在意识处理器中,而意识判断楼房大小,颜色等具体信息,便已经对同时进入意识的画面信息进行了分划。指向意识空间时,由于信息是已经经过处理器的,比较简单直接,可能不需再进行判断分划。

既然一次分划就是在大量信息中识别出内部少量信息,根据第一章论述的信息全息性,一处信息如果存在一个性质,由于性质也是信息,这个性质信息必包含于这一处信息内部。所以,信息可以分划说明“分划”这一信息本身存在于任何可分划的信息内部。第二章论述的机械化语言是说的凭空做一次分划,是可以实现的。意识处理器便可以进行凭空分划,不过只能做有限次而已。所以,与其说自然数和逻辑是先验存在于意识空间的,事实上,根据信息全息性,它们存在于任何信息内部,当然先验存在于意识处理器。所以人的先验理性存在是毫无疑义的。

既然“凭空的”分划可以进行,现在意识处理器做一次分划,得到一组阴阳信息元,或0——1的一个区分。意识可以将这组分划强制关联于任何信息,这一过程不受客观限制,完全由意识处理器的性质决定。我们对一处信息关联“1”,表示喜欢,关联“0”则表示没有喜欢的感觉,如果极度讨厌,关联“-1”。这便是情感判断的本质。意识不能同时使用无限信息量的判据,但既然自然数存在,任何可用有限指标量化的感受均存在,很多事物并非绝对关联到-1或1,而是介于-1和1之间的一个值。注意这种量化仅在信息的角度存在,不能实际性量化感受,原因将在后文分析。

3.6 意识的主动性

意识的处理器就如同一个黑箱,将信息输入,处理,输出。处理的过程包含复制,类比,关联,分划。读者可能注意到,意识的复制违反了信息守恒。事实上并非如此,意识空间和真实世界不同。真实世界信息实体的能量守恒,两个苹果必然拥有一个苹果两倍的信息量。而意识中的信息是真实世界信息的主观反映形式,两个苹果和一个苹果,形状颜色大小等信息相同,不过是数量差别。换言之,我们看到一个苹果,头脑中想象两个苹果,不过是意识处理器将一个苹果的信息和“2”这个数量信息强制关联而已。由此可见,信息的复制本质上是关联,至此不再将复制作为意识处理器的一项独立功能。如果将这种意识功能和知性,理性,判断三种功能对比,事实上,类比包含于知性,关联包含知性和理性的一部分,分划则是理性的一部分以及判断的客观部分全部功能。

虽说意识相对于真实世界而言是主观的,然而知性,理性和客观判断功能,在意识中仍是客观的。因为这些功能计算机都很容易进行。人或其它高等动物的意识独特之处在于其主观部分。下文重点分析。

首先分析意识的输入,即获取信息。这部分即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对于意识指针指向真实世界的一端,人在真实世界中处于一个确定的位置,周围可见信息是确定的,不随人意识改变,这是绝对客观成分。信息通过意识映为主观形式,这一过程仍是客观的。虽说有意识的参与,但意识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刚刚喝过热水的人喝常温汤,必然感到凉,虽说凉的感受是意识主观反映的信息,不是真实信息,但这一过程不随意识本身主观控制。

但是,意识指针在真实世界感受的大量信息中可以选择关注点,这是主观的。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读书而忽略外界喧闹。主观成分表现为对信息的选择性需求,在大量信息中,意识处理器会选择接受“喜欢”的信息,可见情感判断无处不在。

同样的,意识指针从意识空间获取信息时,也同时拥有客观和主观的成分。意识空间并非完全由意识处理器控制。如同人身体活在真实世界,意识指针指向意识空间的一个位置,意识空间的“位置”不是类似真实世界的时空位置,而是信息的分布位置。虽说时空也是真实世界信息的分布,可以这样理解。意识指针在意识空间中的活动能力虽比在真实世界的自由,但也有一定局限性。人的身体在真实世界只能以一定速度连续移动,意识指针在意识空间不受此限制,关联标记的信息位置之间相当于可以瞬移。意识指针也可以在意识空间从一点向外“扫描”,这便是人的联想力,而通过关联“瞬移”是意识的灵感。二者共同构成人的直觉。与实感信息不同,直觉过程一定存在于意识空间,当一些艺术家看到风景收获灵感,也是风景的实感引起意识空间中的灵感,并非风景本身存在灵性。

意识向意识空间中的“传出”信息,都是以经验的形式,无论具体事实信息,还是观念。并以记忆形式保存。这一过程不涉及主动性,记忆过程不是人主观控制的。所谓复习加深记忆,不过是意识指针的内端多次扫描意识空间的同一处信息。意识空间不能保存情感,情感仅存在于意识处理器。如果人从意识空间中提起的记忆激发情感,也是处理器对这些记忆信息的判断产生,而不是情感本身随记忆一起存在。所以,当意识处理器不再关注这些信息,即使记忆仍存在,也不再会激发情感。

意识的主动性表现为对信息的需求。意识感知信息,可能来源于外界实感,意识空间,以及意识处理器,当然更多是三者的混合。上文说过,意识处理器对信息存在情感判断,意识所处环境是意识处理器在真实世界,意识空间以及处理器内部可识别到的信息总和。当然对所处环境存在总的感受,称为“快乐指数”。这个指数越大越快乐,越小则越痛苦。由于人死亡意识消失后一切感受回归0,因而快乐指数0等同于死亡线。所以即便快乐指数大于0时,人可能已经比较痛苦,如果小于0,人一般会想自杀。但是注意到死前的痛苦远小于0,所以快乐指数小于0的痛苦状态不一定已经进行自杀。

快乐感可能来源于盲目的刺激,例如突然的惊喜,这是客观的。由于意识的主动性只在于意识获取信息和向真实世界传出信息,因而主观上快乐感来源于两方面需求。意识希望得到想要的信息,这是内倾需求。希望将信息传出真实世界,这是外倾需求。

由于意识需求的信息并不是真正感受到的信息,故意识的需求本身一定给快乐指数带来一个负值,需求是痛苦的。意识当下所处环境的感受会对快乐指数带来一个正值,活着本身就是件快乐的事。假设现在意识所处环境是状态1,未来会达到状态2,如果曾经需求希望达到状态2,当达到时会比曾经没有需求的人收获更多快乐,这便是努力的回报。自己动手比白来的好处更多快乐,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如果根本没有需求过的人,可能拥有达不到状态2,也体会不到更多的快乐。事实上人的一切需求统一于对快乐的追求,因为人需求的信息一定是能感受更多快乐指数的信息。即使有人喜欢痛苦,也一定是“痛并快乐着”。

3.7 意志与行为动机

我们将信息流过意识处理器的过程称为体验。这样,人的需求便等同于对体验能够为自己带来快乐的信息的希望。既然一切信息根源上来源于真实世界而并非意识空间,人在真实世界的体验更加重要。这样人从外界的需求可以解读为:向自己希望的方式改变真实世界中所处环境的需求。然而真实世界能量信息守恒,且客观存在,只有物质才能和物质发生作用改变。故意识必然有一种物质性的客观表现,这就是意志。

人的身体客观而言只是一团物质,意识和身体由意志相连。意志本身具有一些行为,它不遵循任何理念。当一个苹果落在地上,是由于地球引力,而当你抬起手,这个动作的原因只是你想抬手,这个“想”就是意志。意志又称欲望,是人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当人做任何一个行为,除了眨眼睛,心跳等客观动作外,主观的行为均由意志来控制。

现在可以认识我们意识完整的结构,意识处理器具有知性,理性,判断情感等功能,存在三个意识指针,两个指向真实世界,分别连接感受器和传出器,即感官和意志。另一个指向意识空间,处理意识空间中的信息。

意志作为人实现在真实世界中体验的唯一途径,同时意志本身也存在一些需求,即生理需求。生理需求对快乐感永远是负值,一个健康人不会因为身体健康而快乐,肚子饿,想要上厕所等都是意志的生理需求,本身是痛苦,解放后才得以缓解。生理需求满足的瞬间会得到少量快感,但将立即消失。如果说追求美食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这已经不局限于基本生理需求,而是高级物质需求。这类需求会带来更多快乐。

意志的生理需求是外倾的,因为不需要得到什么反馈信息,只是缓解意志的痛苦。而意志作为实现体验的工具时,则是内倾的。因为意识需要接受到体验信息的反馈。

当然意志的本能冲动满足后,更多是用于为意识服务。意识对意志的控制,包含经验,情感和理性。经验是模仿信息,经验动机最基本的形式是模仿。小孩子不需教育就会试图模仿别人说话,走路,说明模仿是人的本性。懂事的人可以听懂别人说的话,知道别人让自己做什么,这仍是一种较高级的经验动机。人最高级的需求“自我实现”也包含经验动机。

事实上,意识空间和真实世界唯一的链接是便是意识处理器。万事万物的变化总是存在动机,信息在意识空间和真实世界间的传递也是如此。意识同时存在内倾信息和外倾信息的欲望,内倾信息是求知,外倾信息是自我实现。所以经验动机是外倾的。当求知体验的动机主导意志时,最能有效改变意识所处环境,因而求知是意识最理性的状态。注意环境指意识在真实世界和意识空间附近可见信息的总和。因为求知是内倾的,注重信息对意识的反馈,我们称求知为理性动机。理性人拥有最高的求知欲。

最后,意识进行情感判断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情感信息,情感无法输出到意识空间,因而意识存在向真实世界释放情感的动机,表现为意志即抒发情绪情感的行为。这种情感动机是外倾的,因为万物本没有情,信息反映到意识才会产生情感。另一面,意识会留恋带有情感的体验,想要收获一些可以激发情感的信息,这种动机是人的内倾情感。

意志是意识的信息输出器,所以行为都是输出的。判断行为是外倾还是内倾,在于输出信息是否寻求反馈环境的变化。虽说情感动机本身是外倾的,但如果释放情感的同时需求来源于未来收获反馈信息的新的情感,则这一行为的动机属于内倾情感。同样的,经验的自我实现如果为了受到反馈,仍属于内倾。事实上哪怕为别人付出时希望得到一声谢谢,这一付出仍然是自私的。唯有纯粹的付出不追求任何反馈,并在付出的同时本身自身情感得到快乐,这才是真正的外倾情感。

现实中人的欲望可能很复杂,心理学将欲望分为十五种。但事实上一切欲望不过是四种简单需求的复合,意识获取信息,本能冲动,传出信息以及释放情感。四种需求均统一于对快乐的需求。本能冲动是意志身体的生物本性,当未满足时会带来痛苦,满足可以缓解。求知是人的天性,喜欢接受新事物,追求体验,本身会带来快乐。当然如果新事物和意识空间的旧事物产生复杂的冲突可能带来痛苦。传出信息自我实现,也是人的本性,人都希望使用学会的知识来证明自己,这一过程满足时会带来快乐,但如果未达到,可能引起更多痛苦。最后的情感需求事实上反而很少真正带来快乐,和本能冲动一样,情感需求是负面的,只有释放时存在少量快感。

广义来讲,人的语言也可视为一种行为。因而人说话的原因包含于上述四种动机。包含主动性的还有人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也有意志的参与,是因为意志的“想要思考”的欲望致使。人思考的理由,或者是想要整理意识空间中的信息,或者是为更好的应对真实世界的环境。故思考的动机可以解构为经验,情感以及求知。理性人更重视求知求真,经验主义更重视自我实现,理想主义更注重情感的满足,现实主义更随从简单的冲动追求刺激。在行为动机角度,我们更清晰得看见人性的差异。

3.8 人生杂谈

首先对本章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和真实世界一样,每个人头脑中先验存在一个意识空间。意识空间和真实世界的存在都是客观的,不同的是,意识空间本身没有信息,而真实世界信息守恒。意识是一个连接意识空间和真实世界的处理器,上面存在三个指针,两个指向真实世界,一个指向意识空间。真实世界的信息通过感受器进入意识,经意识处理,并将信息存入意识空间或反馈回真实世界。将意识空间和意识处理器共称精神世界。

意识的功能是对信息的类比,分划和关联。具体表现为知性,理性,情感和判断,这几部分没有界限,且有重合之处。意识空间中存储的信息可能是事实形式,也可能是观念形式。意志是意识的信息传出器,控制人的身体在真实世界中调整环境。同时,在意识空间的一端调整环境的能力为人的直觉,从一点开始向外扫描是联想力,或称外倾直觉。通过强制关联信息在意识空间瞬移是创造力,或称内倾直觉。

意识对所处内外环境,以及意识处理器中的信息,具有一个总评判,称为快乐指数。这个指数越高,人越感到快乐,越低则越痛苦。一切行为动机本质上归结于提高快乐指数,由于快乐指数为0是稳定状态,意识必须不断发挥主动性以维持正值的快乐指数。本能,经验,情感和求知(理性)是意志的四种行为动机。

至此,我们完成了对意识结构的分析。由此必然引申出关于人性的一系列问题。但由于尚未建立可靠的真理观,尚不足说明正确性。所以暂且不过多论述,只是简单谈一谈。

人的一切需求统一于对快乐的追求,本质上是对理想环境的追求。再次强调环境包含真实世界和意识空间。理想环境和现实环境是有冲突的,可以认为必然高于现实环境,虽说没有追求就没有动力,会错过很多快乐。但追求越强烈会带来越多痛苦。因而这一追求本身是负面的,只有实现后才能变成正面。

人所处内外环境的信息量相对于意识自身而言是封闭的,而意识的主动性是有限的,行为对于环境是连续的。数学上闭区间连续函数必存在最大值。所以向理想方向改变环境,必存在最佳行为方式。人的行为能够改变环境范围的量化称为人的能力,如果人对环境的理想状态在能力之外,那么就应该放弃理想。否则追求永远达不到的事情毫无意义,只会带来痛苦。如果在能力之内,则可以尽力去改变。但是,由于测量任何事物必然会改变它,同样的,意识以任何方式试图认知自己能力范围时,必然会影响它自身。所以人永远不可完全自知自己的能力范围。这样,一件事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便成为了风险投资问题。付出越多,越有可能成功,然而如果失败,也会越加痛苦。

既然人不能百分百确定一件事情是否能够完成,便有一个预期值,介于0和1之间,代表能够完成的水平。对于客观事件的演化也是如此,人不能精确预言未来,但存在预期。如果预期过高,无法实现,必然带来痛苦。“没有期望,便没有失望”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对于涉及主动性的追求,期望值能够带来动机。如果期望过低,人可能会失去行动的动力,进而失去实现目标的机会。这样似乎无论期望值高还是低均不利。事实上,人在此时不能改变未来,也不能改变过去,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对未来期望的意义不过在于对现在带来一种情感。抛弃掉这部分情感的负面因素,将期望转化为期待,便是人生快乐之道。对于未来,强烈的期望或目标将使人感到急躁,没有期望则会使人感到迷茫。因而使人感到幸福的,只有对未来一段美好时期的淡淡的期待。

人的能力是改变内外环境的范围,利益则是人所能够获得的快乐。能力和利益,共同决定整个社会的一切。但人的内环境只有自己可见,因而社会对人能力的评价只局限于外环境,即人能够为社会带来改变的能力。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内环境的评价完全属于自己,外环境的评价属于社会,而意志的决定性仍然在自己。因而,每个人都有充分理由决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利益是个人可以获取的所有快乐。能力和利益的关系,就如同意识的精神和欲望。有能力才能实现利益,能力又会带来更多的利益需求。社会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但对于每个特定个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方向会有冲突。顺从个人利益还是集体利益,便是道德善恶的基本划分。注意到利益最根本上是人对快乐的需求,不局限于物质利益。助人为乐的人,帮助别人实现利益,自己也收获了情感利益。

人所拥有的一切,由内到外分别是内在精神,内在物质,外在物质,外在精神。即意识精神世界,身体,财物和社会地位。我们应当更注重较近的拥有关系,因为越远的拥有关系越淡薄。因而,追求物质享受而不顾精神世界,就如同为了财物损失健康一样不可取。

个人能力的定义是个人能够改变内外环境的范围,因而社会地位由个人外能力所决定。权力是维护社会地位的标志。能力先于地位,地位先于权力。这一顺序不能反过来,一切弱者权力主义,都是荒唐的,必然会导致失去社会地位。

天才人物的能力更高,拥有更多的利益。这些利益虽一般不至于和社会集体利益违背,但大多没有关系,相距甚远。这是天才必然孤独的根本原因。天才人物如果想要实现自我,必须首先能够享受精神世界这一半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意识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