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宜杂读,业宜精钻

“书宜杂读,业宜精钻”,这是梁启超告诫已在美国留学三年的梁思成的话。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书,扩展知识面,增加生活的趣味。在自己专业上面要更加精研拓进,这样就避免了长期处在单一领域里的乏味感。

我其实非常认同这个观点的。就好比每天重复单调的工作或生活总让人感觉失去了生气,对生活失去了期待感,自然也找不到幸福感。

所以,阅读不同类型的书,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更重要的可以增加对生活的情趣和期待感,如若把这些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就可以提升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纬度。不管是经济,管理,心理,历史,更或是园艺,佛学等等,都会受益匪浅。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最开始接触的是营销类的书籍,凡是知名或点评好的,基本都有所涉猎。明白了很多其中的道与术,然后运用到工作中,自己感觉处理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更系统了。但后来慢慢发觉这只是诸多外在表现的一个而已,而且是处于表现状态的下游,前面其实还有很多因素共同造就了这个结果。

后来接触到了心理学,其中各类分支学科也非常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色彩心理学,为什么同样的东西黑色比白色看起来更重一些,为什么那些保镖或者彪形大汉要穿黑色,因为这样给人更加肃穆强壮的心理感受。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地中海风格,喜欢蓝色的天空和海洋。这也是因为蓝色能使人的心境更加平静,让人感觉不经意间时光飞逝。所以很多医院和学校的墙面都采用淡淡的蓝色,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我接触到了行为学方面的书籍,这个就更有意思了。最大的体会就是,我们往往自认为理性的决定,其实是非常感性的。在很久以前,有人在蚌壳里发现了黑珍珠,他非常不解为何物,置之不理。但有个人拿去打理干净并和黄金放在一起售卖,顾客纷纷认为这是罕见之物,问黑珍珠价格,结果和黄金一样,但还是照单买下。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觉得和黄金放在一起,那就按黄金的价值来衡量这个未知之物。这里我们也能发现,大家都自认为用了最理性的方式来判断黑珍珠的价值,其实都被售卖者的小伎俩所忽悠了,如果当时把黑珍珠和普通珍珠放一起售卖,可能人们会认为是劣等品,不屑一顾。

再举个例子,我们在网上买东西,加1块钱可以送个什么东西,再加1块又送什么。或者超低价包邮,结果买了一大堆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为什么要买呢,那是因为我们觉得便宜啊,觉得这么便宜不买就亏了。所以这就是我们自认为的“理性”使然。可见这类书籍能让我们更理性的思考我们的各种行为和决定。

再后来接触到投资方面的内容。在不明白投资的重要性之前,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让钱在银行睡大觉吧,先不说每年的通胀率是多少,存银行能保值就很不错了。一个人每月进行基金定投,另一个人每月以同样的金额存银行,那么10年后,这两种方式最后的本息总和的差额会让你感到惊讶。年轻一族,如果不靠外力凭自己的月薪,想在大城市买房,那估计跟看见哈雷彗星的概率差不多。所以一定要树立投资意识,规划自己的资本布局。至少自己在投资观这方面会慢慢超越身边的人。

最近在看历史方便的书籍,正所谓“以历为镜,可以知兴替”。看这类书籍,对历史的进程和当时的社会制度、风俗演变都有较好的认识。

比如“老死不相往来”这句经常听到的话,感觉就是形容两个人如何的深仇大恨一样,终生不再见面。其实原文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简单说意思就是,两国之间很近,都能听见鸡叫狗吠,人们非常满意当下的生活,感觉不会有战事,永远不会搬家流离失所,形容一片祥和的景象。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封建思想,其实那是一种古时的制度。就是君主得天下后,君主分封同姓之人,各王各据一方。那时战事不断,大致是因为这种封建制度容易让各地的王拥兵自重。所以,秦朝曾制定过一个制度,分设十余郡,每郡设守、尉、监三个职位。守和尉就相当于那个郡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而监这个职位则是朝廷派去监督守和尉的,在当时来说,不得不算一个突破性的制度。

所以说,看各类书籍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面,最重要的是可以发现自己原来可能有更多的爱好。用很短的时间就学习了别人花大量精力研究出的成果,这才是最赚的事情。
原文地址:https://www.ibozheng.com/wz/112.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宜杂读,业宜精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