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部。排序按内容特点及个人评价,标题蓝色高亮带链的曾在个人微博或@推遍天下 即时写过评价,可搜索。带*未看完。
【电影】
1. 《浪客剑心 京都大火篇》
原来这只是上部啊…还好在下部出来资源的时候看了。福山叔最后才出场~~配乐依然出色,这部新添了一段主旋律http://t.cn/RZxzcJh 动作场面很精彩,动作设计、快慢镜头和剪辑相辅相成,很燃。这部新发现镜头感也很不错,构图和色调很美。没看过原著,改编节奏好坏不评价。
2. 《pride》
更像是一群身份特殊的年轻人参加了一场社会政治实践。矿工与同性恋两个群体的权益和困境落到每个个体身上,从社会社区到家庭,呈现出重点不一的交错冲突。必然有艰难的情节,作为喜剧整体还是很乐的。腐国之所以是腐国,权益斗争可以联合的可能性,也是一段特别的历史。(大家都是同志。。
80年代矿工罢工反ZF,被停暖停电停巴士,矿区小村子社区居委会大叔大妈们(勾心斗角)的生存形态;伦敦GAY & LES 面对家庭反对、社会隔离歧视和疾病威胁的生存形态…两个群体走进对方开始了解的时候,个体的经历会有一些交集。电影在这个点的情节设置得很好。// 剧中的两次合唱以及片尾曲,好听且动人
片中的恐同反派大妈虽然讨厌,看到最后讲述后续故事的字幕的时候,觉得她说的话也是另一类人的另一种角度看法,谁说这不是一种利用?也是互利。换个说法就不那么难听了。
3. 《一代宗师3D》
在我看过王导的电影里,梁的角色一直是个旁观者和叙述者。2D版给人的感觉就是叶问说了一个宫二的故事,“看戏”;3D版剪辑成了叶问说了他遇见的好几位宗师漂泊求索的人生。问题是,素材80%还是宫二的故事啊。说众不如说一,个人感觉3D剪辑的情节不如2D,唯有招式和金楼场景够漂亮
从剧情顺序的调整来看,新版更像叶问一个人一个人地遇见过去,着重经历了很多人这些人的故事来拼合时代,而不是偏重宫的故事。但是又没有完全地把这个调整处理妥,素材里宫的戏份还是很多不说,叶宫纯感情的线还着重了,”我心里有过你“那几句我是看得有点不耐……
看2D的时候我觉着国际章这部演技挺不错,看3D这少女情怀的模样,总串台——“还我的梳子!!”“小龙,跟我回新疆!”。辛苦你了,张震。。
4. 《鸣梁》(第二遍)
二刷,网络字幕真渣。家庭影院效果再好也不是真影院。
5. 《皱纹》
一位阿兹海默症初期的老人被儿女送进老人院,在这里他遇见了许多同样病痛衰老、晚景寂寞的老人。那些往昔甜蜜时光的回忆和对家人的思念夹杂在逞强的话语中,健忘、偏执、糊涂、臆想……对孤独疾病的恐惧和老人间的友谊同时积淀,欢乐中带着心酸。
6.《爆裂鼓手》
没感觉到燃,因为我一点也不喜欢JAZZ。一开始还以为是和体育电影类同的,铁血教练把废柴训练成天才的故事。结果结局是差不多吧,过程不如说是毒舌S调教M,全过程血淋淋,M不堪羞辱跑了,相爱相杀最后终于在凌虐中共同HIGH了的故事。两个性格都是将走偏锋满身刺,有什么意义吗?没觉出来。
7. 《浪客剑心 传说中的落幕篇》
除了截图已经没啥可说了。
8. 《编舟记》
言语如浩瀚大海,辞典就是渡海的舟,如同编舟的编辞典,又会是怎样的过程呢?出版社冷门辞典编辑部的故事,15年繁复枯燥的用例采集校对,认真口讷的菜鸟编辑在爱情与工作里磕磕碰碰,逐渐成长起来。聚散悲欢,漫长而简单的生活里处处是悲喜温情。
9. 《花之锁》
本片最特别的观影体验应该是时序导致的惊诧,但本人在前期就猜出来了,于是剧情极为简单薄弱的弊病就展露无遗。想打温情牌却极为狗血,凶案推理更是个一戳就破的臆想幌子,与建筑相关的细节依然无可避免地外行——显露作者在各方面的不足,只能用障眼炫技来凑。中谷美纪的角色很不讨喜。
10. 《岳父岳母真难当》
还挺搞笑的,SPEC之后很久没看到合我笑点这么密集的剧了。开心就好,不想扯其他了,虽然各方面挺完满的。
11. 《KANO》
XX不正确我也要说,男主小哥真的太太太太太帅了!!!最后看他流着血投球我都忍不住给他喊加油。// 为啥没得奖,它就是热血一竞技电影,难如真正的文艺电影讨喜,提名的又是最佳剧情。// 电影想表达的和被喷到封杀的槽点都在截图里。殖民真是好喔又修水坝又让土著出国。// 摄影配乐不错。
这其实是一个新导演的作品,但是镜头色彩都很眼熟,像海角七号,像赛德克巴莱。很漂亮。音乐也不错,男主骑单车带着青梅表妹在田埂上的镜头配音乐很动人。有两个快进叙事的拍摄手法很不错,用一个正常时间的事件穿插几个交代故事的镜头。总体剧情非常日本化。
最后,不懂棒球规则,很多比赛过程看不懂,挺遗憾的。
12. 《泰王纳黎萱》
槽点多到逆转让人觉得好看的泰国电影。主角是泰国历史上很伟大的一位君主,让他们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并且强大。影片看起来也投入了泰国很强大的阵容和技术……然而……
这目前除了8部(?)的阵仗摆明了就是每部都不急说事把电影当电视剧拍的阵仗啊。。第一部直接就是儿童主演完事。。
然而……剧情真的是,东南亚人民你们真善美的脑回路是不是在逗我?
比如说第二部。开头两个城主同时来觐见男主王子,谁先呢?“我的城比你的大!”“我的城比你的重要!”你瞅我我瞅你你瞅我我瞅你……我以为这俩下一步就是打一架了,结果怎么办呢——“那我们来猜拳吧!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为何如此狗血我都看下去了][我就喜欢这么淳朴的人民]
可惜第三部就没有翻译也没有高清了。。多好的搞笑剧啊!!泰语翻译大大们!(你够……
13. 《悲惨世界音乐剧10周年》
14. 《悲惨世界音乐剧25周年》
在小津看了10周年,带起兴趣想要恶补一下经典音乐剧,真是大坑一个。认识了好多音乐剧界的大大。25演的成分比10多了,有些唱段用更符合情境的音调而不是最好听的,有利有弊。舞台表现似乎比10有创见。感觉芳汀唱得更好,其他大多各有千秋,除了唱流行的那谁(扶额)。余兴节目比10多好多,让人好一阵度娘。
另有,从电影来也罢了,不认识Lea Salonga也罢了,听不懂唱得好坏也罢了,一个个弹幕刷“打死也不碰这样的芳汀”。都来听音乐剧了还纠结在颜上是脑子进水了吗,真的也是LOW到可以,这种人也只有滚回去看安妮海瑟薇还看不懂的水准了。
15. 《游客 Turist 》
最近有两部普遍影评是“揭示婚姻真相”的电影,在我看来表达的远远大于揭示婚姻而已。一部是《消失的爱人》,一部是这个。// 剧透标记(于是应该没人看了)// 看电影还是要靠别人的影评催化才能悟的人觉得好沮丧……// 度假酒店的室内装修太棒了。
是长评,链接看吧。
16.《东京暴走族》
坚持看了大概2/3还是不行,这种混乱无序盲目神叨叨的风格大概戳不到我的笑点。其实就是个简单的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小姐故事。
17.《狼图腾》
原来编剧有芦苇 // “这些人在干啥-_-||?”逻辑各种不通,所以情节也不连贯 // 正常的赞扬野性和“自由”,没感觉有宣扬狼是高高在上人类膜拜的神明 // 开始是觉得可以不拍这些动物世界的配音,后来这些配音太多了整体也就这样了 // 时代故事只能看一面,得出的结论也只会是错的。
18.《模仿游戏》
计算机之父图灵的故事,重点在二战时期,另有缘起的学生时期和战后。英式剧情片,很不错的传记电影,三个时间段的穿插叙述、主次情节处理等非常好,所以故事讲得很完整最后也很动人。用这样一个方式让无法道别的爱人重生,然后选择死在它(他)身边……
19.《鸟人》
节奏很紧凑,几乎都在剧院里,每个场景变化很快,并且有一种(舞台)剧外还是剧(确实是)的感觉,每一幕表达的人物关系、前因后果很丰富,一点也并不枯燥。//深度哲学意义个人素养不够看不懂。//虽然个人喜欢这部甚于《少年时代》,但最佳选这部,是不是有点局限于行业圈的哀愁了。
其实更喜欢男配,让人想起某些小说里的话剧演员。只有在舞台上才是真实的自己。
20.《金色梦乡》
又叫做“雅人快跑/奔跑的雅人叔/当半泽变成近藤”(……)案件只是幌子,本质还是对过去友情的追忆,以及“仗义每是屠狗辈”,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要是深究那个不明不白结束的案件未免特憋屈以及槽点特多(能换换衣服嘛你在逃亡诶!,还是不要跑偏了。音乐还不错。
21.《圣罗兰传》
22.《伊夫圣罗兰传》
《圣罗兰传》几乎没有主线叙事,充斥着混乱迷惘沉溺的气息,或许是想以此呼应导演认为的YSL的人生关键词。《伊夫圣罗兰传》则完整清晰得多,背景音同样来自皮埃尔的自述,对比纪录片容易发现艺术创造相对现实的修饰处,比较易看,但除了第一位缪斯后来两位都不及前一部美。
23.《蛮荒故事》
五个独立的故事,感觉像是意料之中结尾又能继续发展反转,暗黑的讽嘲。隐约觉得几个故事有什么关系而确实情节上完全没有只是在一部电影里,总觉有些缺失。第一个故事力度不够,同归于尽的最有意思,炸药哥蛮畅快的,最后一对果然最配应该在一起。
24.《罗马浴场II》
辛苦的奴隶们实在太可怜了……情节比第一部更跳跃了,感觉不够流畅,不过其实也没啥情节。。所以这真的不是霓虹旅游宣传片嘛连地狱谷野猴公园都要挤片尾出场嘿嘿吼……
25.《灰姑娘》
情节经不起现实的推敲,用现实(政治 时代等)来推敲必然要吐槽,虽然剧本也代入了现实因素企图成人化解释,个人觉得失败,都请放过童话吧放轻松。。衣服很梦幻道具很美,最漂亮的是南瓜马车。节奏缓慢适合孩子们,magic变身是小女孩永远的爱。王子你别再痴汉笑了脸快成核桃了……
26.《亨利•杜南:十字上的红》
法语影展的放映,其实就是红十字会成立的缘起,太英雄主义了,情节单薄。一般。
27.《达•梦塚征服萨蒙亚那》
法语影展同样。这个是……非洲片,那个国家的领事还到场了,然而……真的很非洲啊呵呵呵……(不太适应这么说故事。。好原始
28.《KINGSMAN》
老大爷5分,小男孩4分;各种细节(英式做派服装道具)5分,情节铺垫对话言下之意5分;老大爷打斗场面5分,所有武器5分(啊那把伞),配乐4分。整体情节3分(菜鸟英雄拯救世界)。英国人坚持着绅士风度,改变着陈规(阶级偏见),并且,继续黑着不修边幅的美国大反派。
29.《私の男》
一句话定论,电影改编得非常糟糕。/ 虽然从原著开始禁断恋卖点就很平庸,但至少做到了自圆其说让人信服。电影完全破坏了这薄弱的因果联系,企图用更迷情的欲望增加关注度。是的从这点来说它很成功,浴血H一场戏情色异常,结尾女主也变成了妖娆尤物。但这种处理彻底关闭了延展深挖的可能。
很多没看过原著的观众会觉得情节不明所以,就是因为原著也算是多个第一人称角度并且全倒叙讲述(技术倒是纯熟,直木奖到底重视啥)。电影没有在剧本上好好理清主次,生生砍掉两章改结尾,所有功夫都花在摄影和某气氛营造上了,倒也很出效果,就是完全打偏好吧。
30.《肮脏的心》
日本战败后,大洋彼岸消息闭塞的巴西,日本移民被不散的军国主义阴魂蒙蔽控制,拒绝接受战败的事实,逐渐迷失本心,将屠刀挥向承认事实的“国贼”,原本和睦相处的友邻自相残杀,无数家庭破碎。根据二战后巴西日侨“胜组”肃清行动真实事件改编。
这部影片是巴西出品,但是演员用的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常盘贵子很美很柔。军国主义对普通平民的洗脑荼毒毁害刻画得特别深刻。真实的历史才是最好的故事。恐怕是今年看过的电影里最好的。
31.《架上彩虹的王妃》
这部的事件比相似的《流转的王妃》发生得稍早,拍摄时间却晚几年。角度也隐晦和偏颇了一些,省略了很多对日本不利的史实人物。可以当做美化的王子公主的故事随意一看,整体不及后者。
32.《寻访千利休》
由利休切腹开始回溯还原,一场又一场片段式的拜访,关于茶、关于美。粗鄙与高雅,是殊途同归还是参商两极?这个说出“天下之美由我掌控”的男人,他对美的敬来自本能,畏又来自往昔何处?美总在强权下无可挽回的崩塌,守护她的人又当如何?
33.《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1968版)
电影没看完,很那个时代有点陈旧,包括女主的美貌,侧重点到感情去了,书里的讨论涉及太少。
34.《独自夜归的女孩 A Girl Walks Home Alone at Night》
三分,一分给猫,一分给摄影,一分留给烂俗小言剧情里细微的闪光点、帅靚主配角、某些配乐平摊。黑白镜头和诡异恐怖角度的构图让人想起上世纪中实验电影的风格,但人家至少有深刻讨论的主题,这部的情节也太白瞎了,一直找不到主题眩晕得差点睡过去。后来主题来了,吸血鬼妹子和毒贩子相爱私奔了。。
精华都在预告片里的感觉…虽然看之前知道评价不太好了,既然是新导演也算可以了吧。猫是我很喜欢的那种又壮毛色又好的公猫。因为发生在伊朗,披着黑袍的主角妹子和包头巾的配角大姐飘在路上的时候都不算太好看,相对于她们在家时的妖娆。故事讲得不明不白,如果降低到小言标准倒有不少浪漫细节。
她第二次看到他的时候,他从化妆舞会出来,磕了一颗药,抬头恍惚地看着路灯。她踩着滑板在空旷的街道觅食,看到他停下来又绕回去。他问这是哪里,我迷路了。她说这是鬼地方。他说我是德库拉,你别怕我不会伤害你。他拉过她的手说,你好冷,摊开自己的斗篷把她抱住。于是她用滑板把他推回自己家了。
她觅食回来看到他贴在门上的字条,约她下午发电厂见。她深夜过去他还在等,问你饿吗我买了汉堡包。她用手指碰了碰面包,没吃。他用手拨开她的头巾,说你有点不同你没有耳洞。他把偷来的耳钉送给了她,她摸索了一会掏出了一枚别针催促他。他用别针给她扎了耳洞,她别过脸去的时候疼得低吼着龇出尖牙。
打一边她立刻戴一边,两边戴好就定定地看着他。他说多幸运的耳环,想要吻她的时候她退后说,我做过坏事,你不知道的很多坏事。然后离开了。她后来一直戴着它们。
35.《疯狂外星人》
1. 搞笑程度 到影院看的动画电影不多,看 疯狂原始人 笑得很开心,看这部完全没笑。2. 这其实是一部非常纯粹的儿童电影,引进方宣传却完全不往这方面靠失误极大。3. 是的,儿童向得纯粹,故事起伏不够大,成人的智商长期处于休憩状态,兴奋点只有在音乐响起时稍有点燃。4. 两遍,英文版+中文版
二刷国语,粉丝潮过去以后(其实这次潮也不大),今天倒是满场的小孩,好像找妈妈主题也是蛮符合节日的。。但是又发现小朋友其实没法get到台词里的梗(比如Titanic比如梵高)……李小钱配得挺好哒,开始粉丝心有点出戏后来适应了,要是能有中文插曲就好了,也许是不容易。
36.《好想告诉你》
纯爱剧没有余粮了,只好把这部压箱底的挖出来吃(为啥压箱当然是因为有我爱的少年……)。中规中矩的情节,暗恋朋友小三猜忌运动会节日烟花一个不少,还好也没有非常心塞。比较特别的是可以说只有女主其他都是配角,女主成长的故事,说出来才能传达到什么的(于是最后变成百合大法好。
————————————————————————
集中刷了三木孝浩导演的纯爱片
37.《HOT ROAD》
80年代人气漫画改编(为啥漫画资源找不到),服装道具也非常30年前。男主丑哭(备选不是有三浦二宫佐藤什么的)。剧情有一种披着不良少年暗黑系外衣讲一个真善美世界的欺骗感(为啥不虐得死光光)。无奈细节就是我特别特别特别爱的调调。镜头感太好,我们的存在 的导演原来就是你啊。
38.《向阳处的她》
论演员群颜值要有多高才能抵抗一个乏味得不得了的剧情……现代版****(防剧透)的故事,要知道古代这种故事特多因为充满求偶无门的宅男的幻想,这里当然也一样。嘛非要说结局多奇妙多特别我也没办法。恋爱结婚节奏倒是挺快的,动人细节欠奉。导演还是三木,镜头画面挺好。
39.《青春之旅》
120分钟时长能删能改的都压缩了,虽然编剧是挺不容易,快餐还是不会好吃。情节太跳跃,直接把高一高二压成一年,很多铺垫因果都省略了,肯定打动不了人。女主和其他配角都挺好看的,特别是回忆里的小男孩小女孩,奈何男主面相实在太老。镜头依然不错,但整体来说导演这部还是扑街。
40.《乐与路》
把原名ソラニン Solanine直接音译成 手拉你 也是蛮有才的。似乎是三木的第一部作品,才200页篇幅的漫改,情节上倒是不会像青春之旅那样跳跃(想改长的就好好用上下部啊),一点点改动很好地适应了电影形式,除了新宿街头部分,以及漫画里我最喜欢的两段台词出现的情节都被删。
梦想与现实冲突的时候怎么办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是励志追梦的情节,为了对音乐的爱和追求辞掉不自由的工作失业也不在乎什么的。但总觉得内里还是消极悲伤,面对成人现实世界的生存迫力的时候,“我很幸福”“真的吗”“真的”“真的吗”“真的”,人生的意义只要活着就好了。最后B站片源翻译好烂。
41.《管制塔》
时长只有一小时的电影,景色美年轻的演员也美,北海道雪国还是那么白茫茫。情节是根据真实事情改编的,但是还是很理想国。两个被孤立的人,不断漂泊的女主成了独立人群的男主的音乐缪斯,可是最后并没有善终,女主来去就像流星一样迅速。似乎只是表达了某种无力的青春的情绪。
和《another》是同男女主役,有个分耳机听曲子的场景都一样,很奇妙。
————————————————————————
42.《another》
对于最大的悬念怎么拍这个问题,电影还算处理得可以。
(那时候的影评草稿跟着微博挂了)
43.《百濑,朝向这边》
原作是乙一的另一个分身,情节虽然俗套但居然不乏味,装情侣的许多小细节还挺搞笑的,人物虽然怂的怂渣的渣腹黑的腹黑碧池的碧池,居然也不讨厌,整体看下来虽然没高潮也挺舒服的,有这种效果也算是成迷了。镜头摄影配乐都挺好。女演员要不要都选那么粗壮的啊……
44.《邻居同居LDK》
情节梗常见经典没新意,男女主住到同个屋檐下也算少女漫惯用桥段了。女三倒是都不用闺蜜了,只是这部三拖人的理由还真是牵强附会。但是有颜就能看下去,钢牙妹居然挺美,长发笑起来的样子很像上户彩,准备上线的山崎嘴型还是不太喜欢。最后霓虹的烟花技术已经这么高超了啊……
45.《感受大海的时刻》
这部是真 文艺片了。于是也是真节奏缓慢到要睡着。特别是前半部,渣男嘴上说不爱(要)身体却很诚实,接受了一次就无数次被单恋的学妹穷追不舍。人都说了不喜欢只那啥,一面好像接受一面拼命求名分是不是傻。女主一次次姿态那么低脱了又脱搞得都不知道究竟是谁想要sex谁为了love。
倒是后半部渐入佳境,展现出的感情状态和心态变化略有趣。倒贴无数年终于磨出来了对方的爱,可是自己的爱已经耗尽。因为爱才能撒娇,可撒娇有什么用,没有珍惜的话。珍惜又是什么,即使有了爱,做的事情又有什么不一样的。还是讨论男人在火星女人在水星吧。
46.《柳如是》
……一部剧情狗血台词穿越(最后也真穿越了)只有镜头服装场景稍微有国产纪录片风格的“传记”电影。台湾腔的钱谦益实在太出戏了哈哈哈,人体彩绘实在太搞笑了哈哈哈,这老夫少妻怎么看都不萌啊哈哈哈,最后为什么要给郑成功来段绯闻啊哈哈哈……槽点略多真是加班开小差之佳品。。
————————————————————————————
因为《聂隐娘》将上参加了侯孝贤影片的回顾放映活动。
47.《悲情城市》
孤岛情怀,回归又迷惘的人们。放映后的讨论,竟然来了三个台湾人,而且恰好是三种家庭背景,互相聊起来的内容非常有意思。
48.《童年往事》
同样是男孩子的成长故事,这部要比《少年时代》能打动我。再忧愁的艰难的迷茫的温馨的事,过了很多年回忆起来也能像配乐的感觉那么平淡日常。亲人来来去去,也没有什么真的突然,人也就渐渐长大了。//阿婆出场第一个镜头我就泪目了。。
49.《最好的时光》
1911年、1966年、2005年三个好像有联系的故事,演员都是一组,真要说出情节联系来好像又是刻意的并没有。个人却觉得即使看起来最单纯有爱的台球故事,也没有真爱,后两个就更没有了。1911年的故事镜头氛围像《海上花》的预演练,默片手法很特别,画外言外之意特别深。
——————————————————————————————
——————————————————————————————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七季——“河濑直美的风土世界”,另一部《玄牝》在纪录片类。
50.《朱花之月》
发生在古都奈良藤原京遗址村庄,涉及三山神传说、山林亡魂、战时与当下两代,木匠、染布师和她的同居杂志编辑的三角恋。原作是恐怖小说作家坂本真砂子《为何不见》,却不是作为恐怖片而是文艺片拍的。 之前没看过河瀨直美,而且似乎从来对岛国电影的深度要求都很低,所以这部反倒有点“不像”的不适。但並不喜欢,故事情节刻意呼应古代传说太简单而狗血,细节上的暗示对比设置太过刻意不自然。只有导演兼摄影那得了戛纳的镜头画面比较特别,音乐也是,但仍没到喜欢的地步。导演似乎很喜欢把镜头怼到拍摄对象近前微距问题是…女主的颜(唇纹)老态得惨不忍睹(好像是模特初演)。
51.《萌之朱雀》
河濑直美剧情片处女作,获奖镜头确实美,女主据说很像年幼的山口百惠。剧情平庸,情愫暗生的妹纸爱表哥表哥爱舅妈,如果只有前半个关系的话还是很像少女漫的前情的。无法争取到通火车,再美丽的山村还是不能留住渐渐离去的人。但是所有情绪表现都是淡淡的。
————————————————————————————
52.《大圣归来》
讲真看之前我的逆反厌恶已经被刷得很严重了只是我懂闭嘴,但是看到开始第一秒我就懂了。。都觉得国产动画也是那个没落而(可能)崛起的英雄吧,这一点戏里戏外有趣地共鸣了,容易催化激情。现代动画制作技术在发展,墨守水墨等所谓“中国特色”技法不考虑结合不现实,其实还是厌恶现代化要回归乡村的思潮。开头部分结合得不错,后续就…但是有这样的进步已经让人惊讶,探索出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许是为了结合3D,帧数有点过快,有几处明显有断。其实就是一个同人作品,只有懂梗(比如唠叨),没有模仿。混沌没感觉像无脸男,童老爷子好厉害。但是同人再同人个人还是不喜。配乐不错。
53.《寂静人生》
一个为无缘死者处理善后工作(找寻遗属办葬礼)的社区工作者,自身也有条不紊地孤独生活着,唯一熟悉的人类大概都是死人。由于工作绩效太低他即将被退职,最后的日子里,最后一桩找寻遗属工作让他认识了一位漂亮妹子,然而……
让人联想起《无缘社会》
54.《进击的巨人》(上)
男神——~(♡﹃♡)(♡﹃♡)╭(°A°`)╮(男神你咋变成这了?!… 墙头——~(❤﹃❤)(❤﹃❤)(❤﹃❤)(墙头小身板小脸颜值巅峰啊) // 原作完全没看过剧情不评价。巨幕特效感人,吃人跟吃手抓大米似的还掉红汁麻麻呀吓死姐姐了,没人跟我说这是恐怖片啊_(:_」∠)_
55.《Ugly》
小女孩在闹市区失踪,不得志的演员父亲、好基友经纪人、警界高官继父、有自杀倾向的母亲、纨绔的舅舅……所有人的“努力”交织成一幕大戏,但最终事件却演变为一记无可挽回的狠厉耳光,没有载歌载舞的印度片,丑恶的私欲漩涡一览无余。
56.《烈日灼心》
150分钟讲了太多支线,主线故事倒没讲圆。剧本台词一般,但几个演员演得都不错,段邓CP感略强。♂♂关系情节作用很重,虽然还是略有贬义,全场笑了好几次。能算分级的镜头不少,那么多带小孩来看是不是傻。什么西陇,闽F是什么地方太熟悉了,于是多看出不少违和来。新年过桥那段配乐不错。
57.《刺客聂隐娘》
人 道具 服装 首饰 场景 镜头都可以打高分地很美,所谓镜头停滞也没有完全停,所谓节奏慢这本来就是侯导的感觉并非无内容。但是,(表面上的)剧情(狗血)和台词(糟心)太拖后腿,演技参差不齐,没有任何触动,言外之意的剧情我俗看不出来。深刻学习了纯种日本建筑。符合之前的预期。
————————————————————————————
深圳独立电影社第五届半世纪影展 1964
58《砂の女》
敕使河原宏上世纪六十年代作品。挺厉害的电影,恐惧与警钟感,虽然观感不太愉快,能看到的东西很多。沙坑里,东京;铲沙子过一生,当研究者过一生;生存,生活;沦落于生理欲望,追逐功名利禄——沙子的味道与所谓的希望,好像也并没有多大不同,虚无感。
59.《马太福音》
说“本剧由圣经改编”显得特别高大上吧,事实据说还就是这样,剧情跟圣经几部福音基本一致。。耶稣长得还挺不错的。
60.《吃南瓜的人》
不断离婚嫁人的女主难言的空虚痛苦。
61.《舞台姐妹》
1964年谢晋作品,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修复版,所以有台词剧情人物形象鲜明的时代印记,所以画面镜头工整漂亮能让人饶有兴致地看下去。越剧生旦解放前后在上海的经历,戏中戏很好听,外景美。即使是当年的审美,谢芳好几个镜头也让人觉得真算得上是美人(俞飞鸿很像)。
62.《我是古巴》
60年代古巴苏联合拍,演员和发生地完全不同,但还是如此熟悉的主旋律,被三座大山压迫的工人农民学生起来反抗什么的,微妙的共鸣感。。不同的是音乐确实很有特色,舞蹈和镜头表达的也丰富,前面两个故事,悲惨和无奈的社会现实还是让人有所震动。
——————————————————————
63.《故事的故事》
欧洲暗黑(神经病)童话系列,让人想起之前那什么故事集,不要深究逻辑。几个故事在同一座城堡穿插演绎,似有关似无关。衣服饰品华丽,场景漂亮,城堡建筑也很美,整体风格很南欧,等配乐。
64.《金衣女人》
曾被纳粹掠夺的犹太女子肖像画,于国家,是被誉为“奥地利蒙娜丽莎”的国宝,而于玛丽亚,是婶婶的温柔笑靥、是一家人的欢歌笑语。曾经安稳的一切被纳粹无情撕碎,惊惶奔逃生离死别……古稀老人心怀懊悔直面痛苦,与故国对薄公堂, 只为讨回属于自己的家族记忆。
飞机上点播看完(大飞机就是好),叙事结构还是美国片那一套,但是因为说的故事比较特别,关于二战、纳粹、犹太人、艺术品、掠夺、逃亡、生离死别、痛苦回忆、家族记忆传承、跨国法律诉求……所以还挺动人。
65.《晚安妈咪》
悬疑片。坚信的力量,孩子的力量,细思恐极。
66.《山河故人》
怎样用国产八点档剧情拍电影?故事间隙加上看起来玄乎一点的场景镜头,一件事结束说几句听起来非常深奥的人生哲理就行了。。1999/2014/2025三个时代的故事其实只有人物明面关系的联系,实质没啥关系,或者说你非得说表达山河故土依旧物是人非那好吧。。
第一段山西方言版两男争一女剧情简直看得我想走,第二段开始又陷入了到底谁才是主角的怀疑,到了第三段…好吧原来根本不是一回事。
67.《龙三和他的七人党》
北野武新作,平均年龄72岁的老戏骨们演绎前黑帮爷爷另类的旧日重温。因为偶遇的诈欺事件,几个重聚的黑帮老兄弟决定用他们当年的“大义”做派教训现在的诈欺集团。独特的“聊发少年狂”和“过时”的行为带来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情节轻快直白的喜剧,但是各种让人尴尬得不得了啊(不是贬义),爷爷们还是很有意思的。能从中看出导演很重的怀旧意味,爷爷们感叹世风日下仁义不再的行为做派,那些黑白的胶片效果的回忆镜头,和早年的日本武士电影风格太像。
68.《卫生间的圣母像》
不怎么帅的男主和某些角度居然像凤姐的女主,还有乏善可陈的主题,虽然遇到无可救药的绝症但是依然要找到活着的意义什么的。只有女主和鱼一起游在游泳池里的镜头美了。
69.《007:幽灵党》
果然没抱什么期望觉得还可以诶,反正我也没系统看过以前的。反派死于话多片头曲如此冗长连飙车戏也太长就不用多说了。。啊好想去墨西哥那什么节,好想去罗马好想去摩洛哥~RF叔好帅(歪了?)~(贵价)西装男就是好看~脸盲表示女主好眼熟反派2号好眼熟。。女主的口红真好看→_→
70.《这时对那时错》
把妹进阶法/后悔药一则。叨叨叨,叨叨叨。~zZ
71.《思悼》
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囚禁杀子事件又一次被演绎。从思悼世子被囚入米柜的时点直接切入,第一天到第七天,由每个事件亲历者的脸回溯过去,一点点拼凑出思悼陷入父子关系注定的死局中无法挣脱、在绝望中步步走向狂悖的悲哀人生。演员表演张力十足,许多情节令人十分动容。
被演技惊呆。叙事手法也很特别的,一上来就几乎是事情的结局,直接爆发冲突。实打实以头抢地一下又一下满脸血的那个狠劲,真的被惊到。还有暴雨之夜提刀逼宫那个魔性的音乐……又,那种父子之间那寸寸心计的无解感让人想起《鹤唳华亭》。
72.《爱的成人式》
总体来说整个基调都不是我喜欢的方式。角色的选择,加入的搞笑元素,以及能看出来的导演对各种80年代的怀旧,都不喜欢。对原作的改编虽然说得上巧,但也跟看原著的感觉有了差距。人物性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看了三部作品,终于明白某位演技不好是什么意思。
另外,静冈1/3东京2/3的篇幅比例告诉我们,要出镜,包括H,还是要看脸。
茧子特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短发清爽身材平板能抽烟会喝酒,前田那种黏腻腻的娇声完全不是一路吧。美弥子也算职场内性格独立能力出众且外表身材都十分不俗的,木村那个小家碧玉的长相要引诱人还差了点火候,演好演恶都一个路数,还加了眼高于顶的傲气为何解读成这样。至于男主的形象就不用多说了。
原作并没有那么强烈或者说就没有最后那种拆台感,感觉不到作者对两个女主有什么“你劈腿你活该被拆穿”“你插足你活该被放鸽子”的情绪,但导演或者编剧,有吧。
说回来原作也并没有什么批判感,对男主也没有。只是一心一意在制作一个精巧的叙诡罢了。故事再简单没有。所以说个人真的不太喜欢这种类型……把故事架构当作技艺一样钻营求巧,就像行为艺术或者魔术一样求读者的一时之惊诧,故事本身内容反而是次要了。
73.《娚的一生》
祖母骤然离世,葬礼后空旷的大宅留下的竟不止她一人,迷样的他带着钥匙出现,堂而皇之与她过起“同居”生活。毒舌又自大,祖母的“男友”,几乎是爷爷辈的教授大叔,却用不动声色的温柔治好她的心伤。关系看似不伦,情节实则充满少女情怀,鹿儿岛乡村别有一番风光。
74.《无言》
第三届中国国际女性影展·深圳展映。
用十分唯美缥缈的暖色镜头拍了个十分八点档的故事,教育我们没事别早结婚,结婚少生孩子,万恶的社会怀孕无罪堕胎居然犯法,别自己动手瞎折腾,生下来掐死有风险。。
75.《少女哪吒》
齐放青年电影巡展甚至闭幕展,导演见面会。原作和电影一起,长评,见链接。
76.《駆込み女と駆出し男》
一座收留婚姻不幸女子投靠的寺庙,带给她们不幸的男人,女人聚集的环境,没想到能恶的人都善,所谓恶人也不太恶,所以意外竟是个单纯的故事。山景建筑很美,市井众生有特别的冷幽默。几个女子的故事单说可能都千回百转,穿插着难免有无法顾全之感,还好讲得有主有次。
————————————————
“回忆未来”——中国第三届德国电影节
77.《我们年轻,我们强大》
可是强大的青春总需要一个出口。无尽的力量伴随无尽的空虚。他们都知道,没有工作无所事事,不是选择死亡,就是盲目放纵破坏,可是毫无办法,只能这么发泄下去仿佛就有了意义。墙倒下后92年的东德,生活变化、失业、不安感导致对难民的排斥,带来纳粹思想的复苏,中年的政客们无意也无力引导年轻人,他们就这么迷茫着骚动着横冲直撞。而努力想要在异国生存下去却依然被特殊时代环境下的本国人所不容的另一群年轻人,即使得到居住工作证明,还是只能惶惧地望着狂热的人群落泪,接受这个国家新一代丢过来的石头。
78.《维多利亚》
它可以只是夜幕中偶然的爱情,也可以只是夜幕下隐藏的罪案。二者之一太过贫乏无趣,然而它们交错在了一起,用一镜到底的叙事方式。黎明前的三个小时,年轻鲜活的生命昙花一般在爱情中盛放又迅速枯萎。 好像极苦与极甜不合逻辑的碰撞,突兀地转换着,最后却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受。
79.《我是谁 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
可能是因为和之前的 维多利亚 的节奏比起来快多了,竟没觉得前面枯燥。镜头感很不错,音乐也不错。故事还可以,有点想起搏击俱乐部,所以总觉得反转没转过来。
80.《缄默的迷宫》
即将被掩埋遗忘奥斯维辛的罪恶怎样被挖出来的故事,到底是贴上已完结的封条不面对,还是彻底直面清算,才是继续前行的正确姿态,所谓德国战后历史的转折,和某国就这样不同了。故事讲得不错,那些群像,好人的坏人的,每个人的过去,也许全体国民都曾是罪人…但总觉得还可以再深一些。
81.《胜者的谎言》
相对来说这部有些不明所以,几个事件散乱地开始叙述,以至于一个小时后才串联起些许情节,也许跟字幕不协调有关。以为在追逐真相其实是被暗中看不见的手导向了他们想要的结论,还完全不自知,即使最后发现了也无能为力。没有真相,真相是被胜者引导编造的,大约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82.《不死鸟》
其实这个故事不放在那个时代问题也不大,就是个彻底认清渣男的故事。都经历了那种死过一次再生为人一样的事了,女主的傻白甜程度还真是让人有点不耐。(不撞南墙不回头还把真♀爱她的闺蜜作没了。。)然而最后那一曲大彻大悟的 轻声细语,十分感人。
——————————————————————
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八季“时间轴上的倒影”
83.《塔洛》
一场因为洗头引发的血案……因为要拍身份证照片,单纯的牧羊人塔洛来到城里,照相馆老板让他去对面洗头发,于是遇上了漂亮的洗头妹子,妹子带他又吃又喝又玩,还展望未来,他满怀欣喜回去凑了钱最后……………………妹子骗光了他全部积蓄(和头发)跑了。。
关于身份的得失,藏区收到外来文化冲击后的状态。
————————————————————————
84.《寻找智美更登》
一段找演员的故事,依然是说藏区遭遇外来文化的景况。古老的文化、纯真的爱情都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消失。传说中的圣人智美更登在每个人心中淡去,最后一意寻找他的导演也迷失了。王子消失,妃子也不是那个妃子,只是想抓住离去爱人的普通女孩而已。唯一完满的只有恋情的结束。
85.《师父》
说是纯正的武侠,一招一式都是真的,不太懂,但做派架势确实好看,边说往事边打那场特别棒,个人观感里甚至好过最后一场。师娘真美,妹子也挺好看。情节上没有侥幸,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
86.《如果时间能够倒转》
因为姐姐外派,海归妹Pam自在的单身生活中突然加入了一个意外——外甥女UK,因孩子而认识邻家的帅哥,也偶遇多年未见的前任……泰国片特别的暖橘色调镜头下,靓靓的大女孩和萌萌的小女孩短短九天相处,无法割舍的亲情羁绊,温馨又催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