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朋友圈成为下一个狼来了的地方

别让朋友圈成为下一个狼来了的地方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摄图网,遵守CC0协议

文/循北

看到过一个反转类的笑话。

在这个城市打拼多年,每当夜幕降临,我一个人站在街头看着万家灯火,都会忍不住扪心自问:“这么多房子,哪些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呢?”于是我翻开随身携带的房产证才知道A单元的12楼13楼15楼18楼以及旁边的两套独栋别墅是属于我的。

前一秒还是一个在大城市奋斗的苦哈哈的有志小青年,下一秒却变成了装逼耍酷带着10斤金链子的秃顶大胖子。清纯到市侩,秀气到油腻,艰苦奋斗到坐享其成,作为基本仇富挣扎在底层社会的吃瓜群众,你还要让他心平气和当一个圣母玛利亚,然后说一句“NO problem”,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这个社会99%的人,这一生都会在走在跟钱较劲儿的路上。而每一次这样的反转,都是在疯狂的透支着这个社会的诚信账户,直到有一天受到催缴通知,所有人开始选择不相信任何人。

细思极恐,不寒而栗!

最近最火爆的反转戏码,莫属于朋友圈的一片刷屏文章《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而反转的戏码同样的老套,一个努力付出却没有回报、被无良万恶CEO算计的傻白甜技术宅的默默付出的善良老婆,摇身一变成为了炫富挥霍、价值观严重扭曲的绿茶心机婊,顺便还拿走了善良群众打赏支持的五万元。我不清楚这篇文章的背后到底有多少的是非曲直和藏污纳垢,也不知道其背后是否目的单纯亦或是暗有推手,但肯定的是我们目前所了解的绝对都不是真正的事实。然而作为群众是需要事实的,于是我们都看到了我们认定的事实或是其他人想让我们认定的事实,这是多么可怕!

这一次,距离上一次罗一笑事件不过才短短近3个月时间。朋友圈作为一个关系链连接的平台,因为其本身巨大的网络价值,所以其影响力同样也是巨大的。若是正向的事情,必定会声名远播;若是负面的事情,同样也必定是遗臭万年。于是就总会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人,企图用这样的力量为自己谋利,金钱上的以及名誉上的。这是一场赌博,赌资就是所有人的责任感加上朋友圈的诚信账户,每输一次都是在透支。互联网是一项伟大的产物,它第一次摒弃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阶层,在虚拟世界里构建了一套崭新而松散的秩序,崇尚着每个人的自由与平等。同样正因为如此,我们默认为每个人都是理性和善意的,可是互联网上存在的每一个ID都是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投影,天生携带着复杂的人性。人性有一条基本的规则,便是趋利避害。所以在朋友圈里的每一次被欺骗和戏弄,都需要用千万次的善良和帮助去弥补裂痕,否则就会加速瓦解朋友圈的诚信账户。当人们普遍的选择不再相信,那么就会产生类似心理学中现象“多元无知效应”,人们并不是缺少善良,而是不再知道是否应该提供帮助。

其实这样的苗头已经开始展现了。在《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文章刚出来的时候,我所在的一个前公司的离职群里就已经各抒己见了。有人同情感动还打了赏,顺带着发给了自己做教育的朋友希望能够帮助这个可怜的CTO;有人鞭辟入里分析透彻满眼看到的都是卑鄙的套路;有人一上来就质疑其真实性和目的性,默默的等着看反转的好戏;还有人直接就骂起了那个CTO傻逼,斥责着他种种不可原谅的错误以及自作自受的自讨苦吃,总之一切都是自找的。这个群里的人基本都是互联网圈里的精英人士,个人素质和判断力都不会有太大的缺陷。但即便是这样一群人,我们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本能的保护自己,选择不再相信而免受伤害。随后各大网站也开始报道此事,并发表了很多人的观点,我甚至看到了有人在批判所有人的智商——只有傻子才会相信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结果怎么看都是一场负和博弈,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那些反对的人该如何弥补自己的妄自揣测和道德压力?如果这件事情是假的,那么那些付出行动并支持的人,又该如何让他们自处和为自己的损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纵然虐我千百次,我还待你如初恋”不过是一句笑话,基本上一次伤害就已经足够。

我忽然想起了几年前的红十字会,一个郭美美就让它在国民心中土崩瓦解,公信力跌至低谷;还记得有一对父亲拿着为女儿治病的捐款,去出国旅游还大晒玩乐照片,被网友口诛笔伐后还大放厥词说:不能因为给女儿治病而影响生活质量。类似的事情就像是一根针,深深的刺痛着大家的内心,伤害着每一个善良的人们。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觉得老生常谈,可所有人似乎都记得了那个说谎的小孩的可恶,却忘记了故事的结局:当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被吃掉。因为一群别有用心的人,在贩卖着大家的爱心和善良,透支着互联网中的诚信账户,最后当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出现的时候,也会因为大家选择性的本能保护,而重新陷入求天不应,入地无门的绝望境地。到那时,他们又该如何?

互联网本是一个能够快速凝聚善意的地方,如今却总让人开始惴惴不安。真心希望,朋友圈别成为下一个狼来了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朋友圈成为下一个狼来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