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

1.2017年元旦,独立手游之“大限”

今天是1月3号,元旦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总的来说,我和我的合伙人刚刚度过了一个挺忐忑的节假日。没跟朋友谈,没跟家人说。

可我相信,除我们之外,在独立游戏的圈子里,特别是独立手游开发者的圈子里,与我们一样满心惴惴的,不在少数。

因为,众所周知的,2017年元旦节后,一场关于手游版号审批制度的戏码,将迎来它的“终章”

按照总局于9月19日发布的《关于顺延<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有关工作时限的通知》中的内容所叙:

没有通过审批取得版号的移动游戏,应于2017年1月1日从包括AppStore在内的、国内所有应用商店下架。

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_第1张图片
广电总局2016年9月19日通知

元旦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也过去了,那么,这些未通过审批未取得版号的移动游戏怎么样了?

拿我们自己来说。

截至今日,我们在AppStore有四款已经上线的小游戏:

已经取得版号的一款——没有被下架

已经取得书面受理通知且未取得版号的一款——没有被下架

未能取得版号且尚未启动版号办理的两款——同样没有被下架

此外,我们还有一款上线于安卓应用商店的小游戏:

安卓方面相较AppStore更加简单,渠道为王的说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广电确如自己所言全面放权,让不让你上全由渠道说了算。

你有版号,能上

你拿到了正式的版号受理通知,能上

甚至我们的这款小游戏在当时没有提供任何版号相关资料的情况下,一样上了腾讯的应用宝

总得来说,截止2017年1月3日下午9:45为止。我还不知道有谁的手游因了版号问题被下了架。

而早在两天前,我便已经在某个行业交流群内,看到了这样的、颇带着些事后诸葛意味的言论:

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_第2张图片
某行业讨论群内的聊天截图

预料之中的狂风骤雨并没有席卷而来,这好像让很多人有些失望。100多天的焦灼等待和满心惴惴让部分包括我们在内的独立开发者身心俱疲。

关于广电新政曾如暴风雨一般的议论终于偃旗息鼓,剩下的,就只有站在行业边缘的一些朋友们不冷不热的闲言碎语。

我们,则是超出闲言碎语之外的,那一批被“唬住”、被吓得“屁滚尿流”的开发者中的一员。

毕竟很多从业者或创业者早就过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阶段,每天都在盈利的小游戏一旦被强制下架,带来的损失不可预估。

这个风险比起求助于版号代办所花费的周折而言,要重得多。

如今,版号新政带给我们的“惊心动魄”和“焦灼不安”因了元旦过后的风波初静,变成了挺值得纪念和回顾的一段——“2016盘点”。

作为手游行业里程碑式的一年,2016,独立开发者们这样度过。

2.2016年6月2日:他们不动声色地观望

2016年6月2日,广电总局正式发布《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

文中大概规定了手游的出版流程:办理软著-备齐资质-提交至省级出版单位-由省级出版单位申报至广电总局-审核及修改-下发版号。

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_第3张图片
《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部分

分析全文后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有二:

其一是取得版号的移动游戏每次进行大的版本更新都需要大费周折地重新备案。

其二是想进入申办版号的流程,先决条件是拥有一家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证书、文网文证和ICP,三证门槛高过天,办理版号也价格不菲,这几乎是要一竿子打死那些身在国内的个人开发者和规模极小的独立开发团队。

一时间,“谣言”四起。

有曾经办理过手游版号的同行A说:“我们的一款手游,从提交申请至今,修改数次,持续18个月之久,仍然未能取得版号。”

仿佛也是深知内幕消息的同行B说:“办理版号需寄一部手机,四张光盘以及数十份纸质材料,手机需要安装电话卡,装好游戏,充好钱并且买好流量,且手机不退回。”

我们在第一时间拿着全职开发了一年多的解谜弱联网《游戏B》(依然沿用上一章的代称)咨询了相关人士。被告知:“背景设定可能不符合规定,不太健康,脚本内容也太多,这是给广电和你们自己都增加负担,不改改是过不了审的。”

而我的另一位独立开发者朋友H告诉我:“不用怕,我压根也不信广电的邪,安卓诸平台跪就跪了,起码AppStore不会妥协。”

那个时候,我们都希望这条新政就像当年的闯黄灯处罚一样,起始于声势浩大,却落得个“无疾而终”。

3.2016年6月30日:AppStore的妥协,希望破灭

2016年6月30日,我们在苹果开发者的后台收到了通知,其题目为“致中国地区游戏开发人员”。

内容简单明了,大意是说:根据广电总局颁布的公告,移动游戏需要通过审批方可发布

在简信的最后,还“贴心”地附上了提示:“请在App审核信息部分的备注字段输入游戏类App的批准号码和日期。”

至此,我们对AppStore的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了。

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一盆冷水。

之前一家对我们的《游戏B》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始终跟进着的发行商告诉我们:“我们自顾不暇了,最近在加班加点处理手里的游戏版号事宜,你们的游戏有点复杂,我们暂时顾不上了,找找别家吧。”

业内的朋友劝我们:“把正在盈利的游戏卖了吧,利益最大化,游戏不好做,不如及早干点别的。”

而那位独立开发者好友H则绝望地告诉我们:“不如放弃国内市场吧,也是个办法。”

可我只想做游戏。

可我们的游戏都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国外市场的路,不好走。

4.2016年7月5日:他们发起行动

7月份挺轰动的事有两件。

其一是广州某游戏发行公司创始人发布了一封公开信:《致总理的一封信:正在被斩断的创业路》。该文作者的公司本是一名因版号问题困扰许久的页游发行商,谁知在转投手游方向之后,政策很快便又成了问题。

其二是游戏制作人陈宇就广电新政一事在知乎发起了众筹,旨在起诉广电总局。

相比前者而言,后者似乎要顺利得多。

因为那封公开信发出之后不多久便被“全网封杀”了,广电总局做出的回应也模棱两可。

至于陈宇,他的众筹达成,却不过仅仅是10个小时之后的事。

随后,陈宇委托了律师,并组建了一个“联名群”,将“诉讼”的目的改为向国务院进行“建议”,同时在群文件中上传了授权委托书模板,旨在收集从业者和旁观者的签名。

我们没有犹豫,迅速加入其中,填写了这份授权协议寄过去。

据说最终收集到的协议只有一百余份,这个数字远比当初信誓旦旦要与陈宇站在统一战线的叫嚣者的数量少得多得多。

这份联名建议最终被正式提交国务院,可惜的是,其结果至今仍杳无音信。

不论如何,感谢他们做出的一切努力。

5.2016年9月19日:他们向政策妥协

大多数人还是妥协了。

“不健康”的游戏机制最终被一个一个的业内好友从他们的游戏作品里砍掉,一款又一款的手游开始加入版号审批的大军。

我们放弃了手头这块难啃的《游戏B》,开始着手《游戏A》的版号审批,随后意识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棘手。

解决困难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它,而当你正视它的时候,往往会发现,版号政策本身并非洪水猛兽,而真假掺半的传言反倒成了我们逃避难题的借口。

谣言1:“办理版号需上交手机且不退还。”

辟谣1:七大类游戏(无故事情节或者情节简单的消除类、跑酷类、飞行类、棋牌类、解谜类、体育类、音乐舞蹈类一般为方便表述统称为“七大类”)不需要上交手机。非七大类游戏上交一部手机,且使用完毕后会退还给开发者。

谣言2:“游戏内不能出现外语。”

辟谣2:我们已取得版号的一款游戏标题中恰含英文字母,但并没有出现被勒令改名的情况。大概确如广电所言,他们不搞“一刀切”。但值得一提的是,游戏中不能出现繁体字。

谣言3:“审批流程往往持续数月之久。”

辟谣3:作为一款休闲类游戏来说,20个工作日到40个工作日应该可以办理完成,亲测有效。

那么,必不可少的ICP证怎么办?

下定了决心利用版号新政赚得盆满钵满的代办们把目光从页游市场转向了手游行业,他们“好心”地开设了ICP出租服务,自己充当起“运营商”的角色,帮助中小开发者们完善移动游戏出版申请表和各项资料,至于租用ICP、代办版号再加上办理软著的价格,大约在1W3到3W元之间。

2016年10月1日以后这个价格一降再降,如今仍然不算亲民,但也不算高得难以接受。

不好过审的地方怎么办?

有这么一条传言:“提交审核的游戏绝大多数至少会被打回修改一次。”

起码就我们自己和身边的朋友而言,的确如此。不过要求修改的地方大多小之又小,小到基本就是动动手指重新截个能体现玩法的游戏截图的工作量。

功能上的违规和游戏内容上的敏感怎么办?

正所谓上有对策下有政策,难以过审的部分能改则改,不能改的,便暂且出个“审核专用版本”,只要内容和UI看上去不算“相去甚远”,混个勉强过关也并非难事,毕竟事在人为嘛。

版本更新还需要重新备案吗?

不用。

版号代办费用终究是一笔开销,我们未来怎么办?

有的朋友已经转战Steam战场。

包括H在内的朋友已经决心专注于国外市场的小游戏开发(事实上H更幸运,已然出国),或者采取迂回战略,注册国外独立开发者账号,在中国市场上线。

而我们,和更多的独立开发者一样,已经做起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着手于面向国内市场的新游戏《奉天承饭》的开发和版号申办工作;另一方面,则开始动工针对国外市场的独立游戏《Seven Stories》。

不是不想投机取巧,只是这个游戏梦若是还想在这片土地上做下去,最稳妥的办法,还是遵守这里的游戏规则。哪管交的是保护费,还是代办费。

都未上线,应该算不得广告

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_第4张图片
奉天承饭截图
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_第5张图片
奉天承饭截图
奉天承饭截图
奉天承饭截图
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_第6张图片
Seven Stories
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_第7张图片
Seven Stories

也许真如我的另一位朋友所说,今时不比往日,做手游的黄金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可我知道,与我们一样坚持在这条路上的开发者们前赴后继,数也数不清,他们都在创造着独属于他们的游戏历史。

在版号风波尚未尘埃落定的2017年伊始,我祝愿每一位怀揣着游戏梦的开发者,万事顺利,作品大麦。

6.写在最后:为了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游戏

这几天一直忙于新游戏的开发,有点疲惫,文章也写得越发粗糙。

上周在收到了一笔打赏,附带着一条私信:

“我工资不高,手头没钱。但想请你喝杯咖啡。为了我眼中真正意义的游戏……”

我几乎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对着输入框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最终也没有回复,只因了满心的百感交集,竟让我不知该从何说起。

咖啡我喝了,就让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为了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游戏。

愿我们的游戏梦常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立游戏在中国 03 关于手游审批:大限已过,无号上线的手游都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