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买、买、买

01

一张个体服装摊位上,黎梓正在和老板为一件黑色薄呢风衣讨价还价,从拦腰一半的价又降10元,最后成交。老板不停地摇头说:“你真会还价,怎么没要你去参加WTO的谈判”?

黎梓从小对买东西很有兴趣,可是那时商店都没有几家,加上兜里又没有钱,所以从西门逛到东门,什么百货商店、纺织品商店、文具用品商店等等都只是在里面看看,和她一起逛店的闺蜜说:“你不看她不买东西,看价格可是好认真的”。工宣队派驻学校的老师看这小丫头机灵,像买东西、招呼个人等跑腿的事都要她去办。

改革开放以后,对女孩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就是服装店满大街都是,极大地满足了黎梓购物的欲望和特长。

从不缺乏审美眼光的她,在琳琅满目的服饰面前,能快速、独到地抓住适合自己的衣服,并能很快的把价格谈判到自己的心理价位并成交,所以她穿的衣服总是很能贴合她的气质,带点时尚,但不一味地追求时髦,所以总有同伴的闺蜜指着某件衣服说:
“黎梓,你的衣服”。

黎梓买衣服的原则,必须还价,你报个价格让我来买,那是不公平的。

等待打折,大商店的东西正宗,质量又好,但必须打折且适合自己的。

所以,在冬夏长、春秋短的江城,她春节后买冬天的衣服,皮鞋;8、9月份买夏天的衣服。她曾在开春后以260元的价格买到一双里外全皮的深筒皮靴,为了迅速回笼资金的老板心疼地说:
“这个价格只能买到短筒皮鞋”。

她穿着这双皮靴给上学的儿子买球鞋时,卖鞋的服务员说:
“你这皮鞋好漂亮,要千把多元钱吧”?

黎梓买衣服总是货比三家,买一件衬衣,她要把几乎所有的衬衣店看完,回家后再仔细想想哪件是她到现在都不能忘怀的,第二天就冲过去把那件买下来,所以,她买回来的衣服很少有失手的或买回来就成“搁货”的。

她有次在北京看中了一件衬衣,等逛完所有的衬衣商店再转回去找那家店时,却怎么也走不到那里了,方向感极差,那个沮丧啊。

黎梓买衣服看重材质和成分,因为冬寒夏热,所以,毛衣她要买全羊毛的,呢子大衣要100%羊毛的,夏天要真丝和全棉的。

黎梓买衣服还爱逛批发市场和大商场的花车。

不要小看了花车,上面都是品牌或断码的,只要眼光独到,19元可以买到质量和式样很好的体恤,23元可以买到曾经原价3、4百元一条的裙子,42元配成一套,高端、大气、上档次,你不说绝对没有人会想到这种地板价。

批发市场上也有一些专对客户零售的,那些断码的,那些件数够不上批发数量的,都是可淘之宝,就看你的本事了。黎梓买过一套50元的西装套裙,香港的一个牌子,拿去干洗时,干洗店老板说:
“没有800元,这套衣服拿不下来”。

黎梓买衣服很有计划,一段时期买到的衣服基本上是黑色系列,管个几年;一段时期的衣服基本上是棕色系列,再管个几年。

皮鞋黑、白、米色或驼色三种颜色,基本就可以搭配所有衣服了。有的衣服价格合理又是适合自己的,黎梓就买下,衣柜里没有可搭配的衣服也不着急,碰到合适的再买。这样循环下来,衣服是真多。

每当买到一件价格、式样自己都满意的衣服,黎梓会一遍又一遍地看,满足、得意于自己花这个价钱买到中意的衣服,为质优价廉而自豪,绝不愿意以几千元的收入去买一万元的饰物只为博取人们"羡慕富豪",招摇、张扬为黎梓不屑、不为。

黎梓肤白,所以,衣服颜色路子宽。有次搬家,朋友打开衣柜不禁感叹:
“衣服真的是五颜六色啊”。

而且每套衣服在买下来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故事,黎梓总是如数家珍般地讲给朋友听。

虽然这样,黎梓也不奢侈,衣服一定要穿到不能穿了为止。她总结了一条最简单的鉴定办法,就是领标洗毛了,衣服的纱也就洗的稀疏了,没有了好的质地,衣服也就不能再穿了。


不再买、买、买_第1张图片
20170215_205855.jpg

02

黎梓兄妹三人,从小被两个哥哥保护着,跟着他们打雪仗,挖防空洞,爬高上低,但骨子里女孩的元素一点不少,和他们出去“疯”回家来,她可以很快安静下来,看画书,做针线,读小说。

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黎梓纳了一双鞋垫,隔壁小胖的奶奶看着几岁小孩的作品,抚摸着她的头:
“哎呀,黎梓真聪明”。

黎梓细心搜索,把母亲为一家人打剩下的毛线给自己打了一条围巾,还围在脖子上到幼儿园小朋友家去玩,小朋友的姐姐好奇地取下她脖子上的围巾,拉开网眼状的围巾哈哈大笑:“看,掉的针”。

黎梓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的火热,被隔壁邻居的中学老师称为“孩子王”。和黎梓玩得最好的洪欣尔特别让黎梓着迷,她俩每天放学要在校外的一个杉树林里讲半天,什么话题都涉及,讲到讲不出话了,才分手各回各家。

洪欣尔不仅钩针勾得好,还会裁剪衣服,更绝的是她还会识谱,什么歌拿到手里一会就能唱了。洪欣尔和她家隔壁的林克美常常早早起床到城墙上去练声,在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他们后来都成为了班级里的文艺骨干。

洪欣尔跳全场《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里的连长,林克美扮演小战士。在那个文化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他们的巡回演出给人们带去了极大的快乐,台下的观众看着连长的扮演者兴奋地说:
“洪敏全的女儿”。

洪欣尔的姑姑在卡拉OK厅里听到洪欣尔的几首独唱歌曲后,很为洪欣尔当年因为洪欣尔父亲的历史问题没有当成文艺兵遗憾。洪欣尔在自己50岁生日时,灌录了一盘自己独唱歌曲的磁带,算是给自己的一份生日礼物和一生爱好的交代。

当过数学老师的洪欣尔,在那些服装裁剪书籍极其稀缺的岁月,自学掌握了诸如原型裁剪、立体裁剪等方法,业余的在缝纫机上做、做、做。

退休后,原从事办公室文字工作的洪欣尔“投笔从戎”,开始了她的飞针走线。她先是配齐了4根毛线签子,用双面元宝针打了一条长长的大红披肩,内衬上白色毛衣,清秀雅致,让人不得不赞叹她的巧夺天工。

现在的洪欣尔成了布匹批发市场的常客,但洪欣尔只关注零头布匹这一部分,那些花形别致、头寸又能将就的布料往往很快入选洪欣尔的购物车。

一段10元、几十元的布料经过洪欣尔的奇思妙想做成了一件件别致的无袖短衫、连衣裙、金丝绒亮片小坎肩、驳领衬衫、及腿长衫、圆领风衣、、、、、、在张掖等风景区,她的各色自己裁剪的服装给一抹黄色的风景带去美的无限遐想,绝对的独一无二,绝对的与众不同。

洪欣尔的闺蜜林克美也是飞针走线爱好者,林克美自己的穿着很多也是自己的作品,远在德国的女儿一家也经常收到林克美为他们制作的睡衣、裙装。

出于对服装的热爱,黎梓和洪欣尔曾经联手做过一批童装,从式样的确定,到布料的采买,再请缝纫工人制成产品,最后将产品销售完毕,整个过程让他们尝到了做实业的艰辛和快乐。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没有走上服装实业的道路,却都保留了飞针走线的爱好。

在合唱团、在舞蹈队,洪欣尔自己裁剪的呢子背心裙,花色各异的春、夏连衣裙常常招来队友们的啧啧称赞。

她关于服装最著名的一个论断就是:
"即使年纪大了,也不愿意随便披块布在身上″。
所以服装的剪裁合体,式样的标新立意,让她更加优雅,更有神韵。

在洪欣尔家里,黎梓看到自己曾用过的“蝴蝶牌”缝纫机上摆放的"荆江牌"热水瓶,“海鸥牌”120照相机,大公鸡发条闹钟,一下陡发"思古之幽情",含泪拍下了这穿越时空又温馨的场景。

洪欣尔说,她结婚时的"四铺四盖"的嫁装基本都在,包单都被她改成了被套,黎梓去了,她专门铺上"鸳鸯"牌床单和由"鸳鸯"牌包单做成的被套,两个人睡前和起床前聊天,仿佛又回到小时侯——洪欣尔妈妈下乡巡回医疗,一个人害怕就会叫上黎梓陪她。虽然再也回不到过去,两个人却能再共同体验一把儿时妈妈的操劳和虽苦尤甜的开心日子。

黎梓只要到了洪欣尔的城市,都会收到洪欣尔为她量身制作的衣裳。看到穿着这些衣裳而拍的照片,黎梓想象到了一副图画——洪欣尔静静地静静地在布料上飞针走线,她的心是那么安宁,仿佛整个世界就浓缩在这块布料上,整个岁月都跟着这根线穿梭前行,“慈母手中线”,岁月静好!


不再买、买、买_第2张图片
20171230_105816.jpg

03

春城的春天长而美丽,红的茶花、粉的海棠,长尾松鼠在茂密的树林间欢跳,日子祥和而平静。

黎梓在通往办事的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迎面过来的一个熟人附在她耳边说:
“你穿得真漂亮”。

黎梓看了一眼自己的一身衣裳,上衣是香港的一个牌子,杏色金丝绒斜格子,立领开在右侧并有几粒扣子,一折80元买下的,下身的半截裙是在花车上买的20元一条的包裙,裙摆下面用亮片做了装饰,深墨绿横条纹和上衣搭配的像是真正的一套,有点天衣无缝。

初来乍到这个城市的黎梓没有多少朋友,她和施村因为惺惺相惜成了至交。施村从事成人教育这一块,所以抓住成人的特点,她开设了一些如茶艺、服装欣赏等之类的课程。

因为职业的特点,她看人的穿着很挑剔。

有次她在黎梓的后面走着追上来说:
“我在后面看着是谁的气质这么好,原来是你”。
黎梓穿着一件恒源祥的绿色羊毛开衫,着一条米色的呢子一步裙,配一双棕色的深筒皮靴。

但也有批评的时候。那是一个雨天,黎梓随便搭配了一套就脚登一双白色皮鞋出门了。施村迎面走来,一副忍无可忍的表情:
“今天怎么搭配的,萝卜裤怎么能配这件不长不短的外披?完全没有了你的风格”。

施村和黎梓聊天时常说,看到一些乱穿衣的现象,常常不可遏制自己的不快,恨不能把她拉过来告诉她:
“穿裙装,袜子怎么挂钩了”?
“穿裙装怎么能穿九分裤,还加一双短袜子”?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细节,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吉提,在一个Party上看见安娜穿的一身黑色晚礼服,觉着美丽的安娜更加神秘,盖过Party上的所有女宾。

这一情节被服装界巧用,让黑色在服装界成了主打色,呈泛滥之势,会不会打扮,一身黑色出不了大错,神秘的黑色成了“俗”的代名词。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红白黄蓝,不论长短裙装,一双黑袜包打天下,施村说:
“我恨不得告诉她,换袜子去”!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

她反复表述自己的观点——衣服,就是自己对外界的表达,就是自己审美情趣的标签。一粒钮扣钉在不同位置就是一种不同的情趣,条条裙褶就是丝丝优雅。你愿意马虎,可污染的是大众的视野;你的精致穿戴,可豁亮人们的心情。

她说,有次她上穿一件白色紧身圆领假两件开衫,下身是一条绣花的做旧粉色百褶休闲裙,上到公交车上,一位素不相识的上了年纪的女士给她让座位,原因只是:
“你穿得真漂亮,就要这么穿”。

在去食堂吃中午饭的路上,施村对黎梓发出了邀请——晚上去听她的服装讲座。

黎梓去到报告厅时,位子已不剩几个,她看见了施村的服装厂老板朋友程旭,施村给她俩个引荐,坐到了一起。

施村的演讲主题是《服装.色彩》。她从古代服饰讲到近代民国服饰,文革期间的服饰,改革开放后的服饰,以及各个时期服饰的色彩变化及搭配。中间穿插有学生模特的走秀及施村的讲解:

白色衬衣和石墨蓝牛仔裤的搭配,永远的经典,学生的范本;

短装夹克和哈伦裤以及深筒皮靴的装束,精干而不失个性,学生的最爱;

一袭明黄色宽松连衣裙配一条湖蓝色丝巾,明快靓丽,是大自然怀抱的娇女;

一件白色背心和白色长裤外披一件西红色毛衫,清新、可人而有朝气。

这四套服装还可以互相搭配,变换出7、8套行装,所以施村最后的总结语是:
“我们的衣柜不是永远差一件衣服,而是已经足够,看怎么搭配”!


不再买、买、买_第3张图片
20170215_204803.jpg

04

黎梓父母都是旧时的文化人,所以给三个孩子起的名字黎民,黎白,黎梓,老二最调皮,因为叫黎白,所以,大家索性叫他“李白”。高考恢复初期,两年之内,他家三个孩子全部考上大学,为他们望子成龙的父母很是长脸。

“李白”在深圳做工程监理时,老婆孩子都没有跟去,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8小时之外最大的乐趣就是各个摊位去讨价还价,服装、电器等没有不在他讨价范围的,讨价到了心理价位就窃喜地走人,他因此被颁发了“还价能手中的战斗机”的光荣称号。

黎梓他们这一辈生的小孩刚好倒过来了,两个哥哥是两个女儿,黎梓是个儿子,黎梓常常把自己不穿了的衣服给两个侄女改成裙装,两个侄女对姑姑的崇拜不是一点两点,常常指着自己身上穿的衣服骄傲地告诉别人:

“我姑姑做的”,
别提有多自豪了。

她用一条呢子裤子为婆婆改做的夹层马夹,婆婆一直贴身穿着直到去世。黎梓的儿子历来不同意自己母亲“不想挨宰”的思维,在商店里总是教训黎梓:
“不要说人家的衣服贵,是你的兜里没有钱”。

黎梓只能是给她讲价格、价值、时间价值,资金价值等概念,让他自己慢慢体会。

黎梓的一个同事总是隔个一两年清一包不穿了的衣服给山区的亲戚,现在亲戚也不怎么稀罕了。去年,这个同事把房子重新整修了一下,清理衣柜清出了两大个蛇皮袋的不穿了的衣服,给装修的民工,却听民工说:
“不要了,我家的衣服也穿不完”。

黎梓以前也是把不穿了的衣服打包送人,现在她不这样做了。因为每个人的穿衣理念是不一样的,有的只讲式样,只要时尚,你给的衣服别人会觉着过时了,现在的一些衣服有些很便宜就能买到。而黎梓长期以来的购衣原则是,式样、材质并举,所购衣服还要是自己气质的提升者。

黎梓的毛衣基本上是全羊毛的,几层的堆堆领,现在穿来糊着脖子,她把领子卸掉配上丝巾,一样是一件高品位的毛衣;品相还好的毛衣黎梓另作他用,一件蓝白横条的棒针毛衣做成一个靠垫,一副手套。

老公和儿子穿得较费的毛衣她就把它们做成床垫。她曾经因为一个活动得到过活动方赠送的垫子,拿回家里好大的气味,最后给了做清洁的阿姨。

自己的羽绒服、棉衣、羊毛衫一件件地行缝在不能用了的电热毯上,拼成一幅床垫,又干净、又实用还暖和,一举几得。关键是看着自己的衣服做成的各式各样的靠垫或用品,自己生活的曾经都保留了下来,很温馨,很享受。

对衣服材质的要求,其实也是顺应环保。那些棉布的衣服除了改作他用,做抹布都是最好的材料,那些化纤布不吸水,只有扔掉或烧掉,不能循环利用。

黎梓和洪欣尔一直保持通话联系,现在讲的最多的就是:
“我刚做了一件衣服”,
“我刚做好了一对靠垫”。
黎梓说:
“过去总觉得衣服不够,要一件一件的配。现在打开衣柜,觉着够了,不想再买了”。

洪欣尔说:“仔细想想,真的,一个人一生的用度是有限的,很能理解前辈们的毛巾被补了又补”。

过去洪欣尔想着自己家是个女儿,买一些漂亮的、质量好的衣服,即使自己不穿了,女儿还可以接着穿。参加过几次葬礼,看到子女不由分说的将死者生前的衣物全部打包烧掉,不分高、低档次,不留一点念想,洪欣尔寒心之余更少了购物的冲动,极简生活的理念开始在心里潜滋暗长。

黎梓在日本逛超市时,碰到一对30岁左右的夫妇,男的手里牵着一个小男孩,童车上推着一个小女孩,一家人说着中国话,很温馨的一幅画面,“他乡遇故知”,黎梓很感亲切,迎着女主人问道:

“你们是中国人吧,哪个省的”?

谁知女主人回道:

“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是台湾人”。

仿佛是一瓢冷水浇了下来,黎梓感到凉透了心,本来也不准备买什么东西的黎梓,这一天购物空手而归。去日本之前定好的购物额度整个行程也只用了20%不到,一半的衣服也是在花车上买的打折而又质量好的,唯有一顶帽子实在是喜欢又不忍心下手,是老公催促才成就交易的。1000多元一顶的帽子真的就是买了一个喜欢。

近两年的双十一、双十二,黎梓和洪欣尔的网上购物数据都为零。

施村又在筹备她的下一个讲座,题目直接是《不再买买买》,她的服装厂做老板的朋友程旭不依了。

程旭和老公做服装十几年,门店也开了十几家。这几年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稍有懈怠,销售额就下滑。会员制,节假日折扣活动等等,奇招不断,难续昔日辉煌。施村却号召大家特别是程旭的目标人群不再买买买,程旭一个睥睨的眼神,换来施村的又一个高论:5件衬衣足够一个学生变换出多种风格,你是不是可以在8、9成新的二手货品牌上动动脑筋。

施村的论调让黎梓和程旭面面相觑。


不再买、买、买_第4张图片
20170215_204143.jpg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再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