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入魂——棒球之于我创业的“肌肉记忆”

我不爱争论,唯两件事常愤愤不平:1、说程序员死板 2、说运动员愚蠢,尤其过了三十,又唯独这两个身份都不是时间的朋友,索性写点什么,别等到真死板和愚蠢的那天就没什么脾气了。

我是一个玩棒球的理科生,2010年误入科技创业,不拼爹也不拼干爹,为这个社会贡献了300多个就业岗位,虽苦犹荣。

棒球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创业又何尝不需要这两者的高度配合,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开头写到:“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把这种相似定义为创业的第一性原理,在竞技运动中我们把他叫做“肌肉记忆”。

我和旧金山熊猫少棒队的小朋友们切磋棒球.jpg

一、训练篇

场上每一步都有战术,但那不是赢球的本质,那运动员平时训练练什么呢?练假动作吗?当然不是,一练体能,二练技术,三练战术配合,这才是战斗的本质。

对于一个出色的棒球运动员来说,很多人会认为伟大始于天赋,而我认为持续的伟大源于自律和“刻意练习”的程度。

出生于1973年的铃木一郎,至今仍是活跃于MLB赛场上的无冕之王,出色的打击,精准稳定的传接,但只要训练结束回到家,他一定会给自己做个足底按摩然后尽快入睡,据说他从不看电视,更不会去任何酒吧消遣。我的小师弟许桂源Itchy去年签约MLB名门巴尔的摩金莺(Baltimore Orioles),冬季休赛期间,回国没几天就急着上球场做日常训练,打击,传接,跑垒,体能,完全自觉的重复着,饮食也极其注意,所以今年他有这么好的赛绩我并不惊讶。 (截至目前為止34次的打數擊出15支安打)。伟大的球员从来不会让自己待在舒适区,日日不断之功,不疾而速,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挑战不可能。

对于一个此前没有任何商业知识基础的科技创业者,无论多忙,我至今保持着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阅读和每周至少两次运动的习惯,条件反射式的和身边优秀的人对比思维的差异,不放过每一次决策背后的逻辑反思,对于创业,我保持着像一个优秀棒球运动员一样自律和“刻意训练”,我已经感受到这对我个人带来的无尽帮助。

二、战术篇

棒球运动不只是竞技比赛,是两个团队对攻防和节奏把控上的全面竞争。我们都喜欢强棒,喜欢狂澜全局的天才投手,喜欢身手灵活的游击手,但一场制胜的比赛,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在我的创业团队,我坚守着一条极其朴实的行事准则。我鼓励任何一份有担当的主动行为,聆听任何一次来自一线的洞察,一起承担每一次探索带来的不可预期,但前提必须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否则我就会毫不留情的责罚,如果销售总监没有做好本职工作而纠结于市场和产品,这样的人即使外人认为优秀,我也会不留情面,甚至要求走人。同样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们也有自己不可替代的本职工作:设计公司整体愿景和所有战略,确保传达给所有利益相关方,不仅是管理层,包括所有员工,不仅是公司内部人,包括股东、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招到并留住最优秀的人;确保公司始终要有足够的资金。投手的尊严在于集中所有精力掷出那制胜的一球,其他问题就请放心交给你的队友吧。

在棒球比赛中,不在乎对手强大,最怕自身慌张,导致全队节奏和步伐的紊乱。我们常常能欣赏到一场看似尘埃落定的比赛在最后两局大比分反超,这是棒球最大的魅力,也是真正精神所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李世民说:“我读古今兵书,发现关键就四个字,‘多方以误’,就是想尽各种办法引对方误判,做出错误举动,把破绽露出来。”做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这几年国内资本市场活跃,信息渠道通畅,每天醒来总能看到某某公司融了多少钱,或者准备进军什么样的新功能和新市场,我一直认为,一场严肃的比赛,较量的不是场边的掌声,而是哨声响起时决定胜负的比分。对于创业公司“行军打仗”,决胜不在开打,而在行军和侦察,对自身路径的保护,占领有利地形,伺机对手失误。

全垒打是棒球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对于一个球员来说, 打击率(击出安打的比例)是决定他晋级和身价的重要指标,现代职业体育的发展对于球员数据的精细度和统计方式也日臻完善,我的好朋友阿福(台湾中华职棒经理人,乐视体育MLB直播评论员)告诉我,现代职业棒球的球员基础数据维度已经超过30个,在一位资深球探的眼里,他不会只看R(得分)H(总安打数)HR(全垒打数)BA(打击率)这些基本指标,更会看比如SLG(长打率)OPS(上垒+长打)BB/K (保送/三振的比例) BABIP (打者将球打进场内形成安打) 及 LD% (平飞球比例)等这些统计指标,简单讲一个优秀的打者,不仅可以让自己安全上垒,也能为跑垒队友创造得分机会,而一个”独善其身”的打者,尽管可以挥出一棒更高更远的球,但很可能对整个战局没有任何推进,甚至会造成队友出局。我们每一个创业者都是这个打者,我们都在伺机那制胜的一击,好比科技创业,有些人说5年后世界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要做这个,而有些创业者同样知道5年后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但他更清楚当前场上的局势,是否当前满垒有人(先布局让最后结果最大化),是否先保险的完成安打上垒(基于对当下用户价值的适应和创造,获取先期用户,完善早期商业模型和用户的积累,提前获取数据反馈不断训练自己的模型),步步为营,累计成功的概率,而不把决胜交给侥幸。我个人偏向后者,我不是天才型的选手,我也没有爱因斯坦的脑洞,迷信个人能力即使挥出了全垒打,那一分对整个比赛的战局也并无决胜性的贡献。因为比赛最终胜负看的是谁得分多,而不是哪队的全垒打多。

三、信念篇

去年我有幸在旧金山拜访了当代棒球名宿,中国棒球之父梁扶初之子——梁友文老前辈,他为我们讲述了中国棒球那段被人遗忘的光辉历史,梁老年轻时随父亲和兄长梁友义于解放前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职棒队“熊猫棒球队”,两年的刻苦训练,迎来了球队的巅峰时期,连续击败所有外国人队伍,包括日本。毕竟是解放前,这个在上海法租界训练的球队条件非常艰苦,有些人训练一结束就得赶着去拉黄包车以补贴家用,到底是什么让这个队伍在强国面前不低头,梁老说是他父亲让棒球在中国落地的信念和大家为国争光的一致使命。我曾以为“企业文化”不过是挂在墙头的“大字报”,如今我深刻感受到这是一种力量,让所有人对一份事业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坚信不疑,并且高于个人利益既得的持续付出。前提是创业者个人首先要坚信这点并且以身作则,而不是卖弄文化以满足一些哗众取宠的短期目的。

在美国旧金山梁老家里.jpg

“焦灼”是棒球比赛中的常态,每个人都承受巨大的压力,在日本的甲子园比赛中,赛事的残酷让很多顶级球员失声痛哭。正如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提到的:“我们知道,一个战争的幸存者,比任何一本关于公司策略的书更能教会我们如何找到一条通往卓越的道路。每个实现跨越的公司,都认同我们所说的“斯托克代尔悖论”(The Stockdale Paradox):不管遭遇什么困难,必须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并最终会获胜;与此同时,不管现实有多么残酷,都必须具有与之对抗的素质。”斯托克代尔是美国海军上将,是越战时期“河内希尔顿”战俘营关押的美方最高军事指挥官,整整8年被严刑拷打,但依然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说创业九死一生并不为过,但我们依然不能混淆信念和原则的不同,对于创业,信念是你一定会成功——这点我们千万不可失去——而原则是你一定要面对现状中最残忍的事实,无论它们是什么。

四、破境篇

一球入魂——棒球之于我创业的“肌肉记忆”_第1张图片
去年我拿到了美职棒MLB乐视体育《一球成名》年度总冠军奖杯.jpg

"一球入魂"是一个日语的四字熟语,被台湾导演魏德圣的棒球题材电影《天下嘉农》中深刻提及到,意指投手将自己全身心和意念全部注入到投出的球中。其中,「入魂」即是指“全身心投入”的意思。为了说明这种状态的重要性,我们还能在跨领域的很多大师身上找到同样的精神和注释,日本剑道家宫本武藏在其遗作《五轮书》提到“空”,认为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知无觉,空无一切的“空明”境界,是一种心中无物,但洞察一切的状态。一名武士要想达到“空”的境界,必须正确的理解兵法,每日刻苦练习,渐渐排除内心困惑,直到有一天心中一片澄明。正如一位优秀的投手,在球掷出的那一刻,他心里一定是没有观众,没有比分,没有喜怒,没有得失荣辱,让整个世界都幻化为指尖那微妙一点。创业亦如是,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把营销策略当成企业的战略,也不要轻易把用户的喜好当成是用户价值的创造,在主线业务上先把用户体验,效率和成本做到极致,自然心中一片澄明。这或许就是傅盛所谓的All in,是雷军17年苦守金山,做了词霸、影霸、毒霸等各种霸以后,再出发,公司取名“小米”。

创业如修行,因为绝大多数的创业者如唐吉可德一样,失了平常心,在一个骑士窗口期已经关闭的时代,幻想成为武侠书中的主角,拥有他们同样的故事。完全不在意,或者说内心不愿意真实面对,时机问题,个人特性,配置问题。甚至,锁定的目标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永远不会来临的2月30日。时至今日每每我踏入球场,哪怕只是一次业余的切磋或者训练,我都会脱帽向队友和对手行礼,这种习惯成型于曾经教练Rick的淳淳教导,但根植于内心对这项运动的敬畏和对自己的诚实。同样,当我第一天进入科技创业大潮的时候,我已经明白,忽略一切非经济因素,一味追求估值,就像浮士德为了数十年荣华富贵而向魔鬼出卖灵魂,这是我对创业的敬畏和对自己最坚定的诚实。

马可·奥勒留 《沉思录》中写到,“每时每刻都要坚定地思考,就像一个罗马人,像一个褒有完整而朴实的尊严,怀着友爱、自由和正义情感去做手头要做的事情的人那样。你要摆脱所有别的思想。如果你做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仿佛它是最后的行为,排除对理性命令的各种冷漠态度和强烈厌恶,排除所有虚伪、自爱和对给你的那一份的不满之情,你就将使自己得到解脱。在棒球精神加持的创业路上,我且行且珍惜。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球入魂——棒球之于我创业的“肌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