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子其人和《道德经》其书

老子其人

1.1  任职

《道德经》的作者,公认是老子。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老子作为管理图书的官吏,有机会接触很多典籍,自然见多识广。从职能来说,史官主要负责记事言事,管理图书典籍,他们熟悉当时和历代的政治事件与言论。《老子》书常引用一些典籍或圣人之言,如“建言有之”“用兵有言”“圣人云”等,足见老子博闻强识。

“老子之学术思想,与其职守有关。任周守藏室之史,犹时时记录天下各诸侯状况及管理周室之史料,且必上及夏商等古史,则于百千年之史事,已能得其变化之理,今所谓“史学学”。唯其以掌握史学名于诸侯,始有孔子问礼于老子之事”(潘雨廷.疏释《史记.老子列传》.中国道教,1993(1))

1.2  与孔子的交往

《吕氏春秋.当染》曰:“孔子学于老聃”。

据学者研究,孔子与老子有过几次交往:(厦门大学.道德经.中国大学MOOC,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XMU-1002558001)

——公元前535年,即鲁昭公七年,朝廷发生政变,老子避祸于鲁国巷党,时年十七岁的孔子向老子学习周礼。《礼记.曾子问》便记载有孔子追随老子在巷党办理丧礼而偶遇日食的事件(是年四月日食)

——公元前522年,孔子到周都,再次问礼于老子,回国后对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公元前516年,周王朝内乱,王子朝兵败后,老子“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因此“被免而归居”。后来为躲避战乱,他迁居沛地。

——公元前501年,孔子打算通过老子的推荐,将自己编纂的典籍敬呈周都收藏,便专程到沛地拜访老子。

——公元前496年,即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开始周游列国,相继到卫、曹、宋、郑、蔡等国,试图推行自己的学说,却一再受挫。

——公元前493年,孔子途径宋国时,又拜会了老子。老子教导孔子说,六经不过是先王陈旧的足迹,不足恃。只有道,才是永恒的。

在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北麓的武氏祠,现存有距今一千八百余年的老子会见孔子汉石雕画像。画面左起第8人手扶曲木杖,以礼迎宾,榜题为‘老子也’,身后7名弟子手捧书册。左起第10人与老子相向而站立,榜题为‘孔子也’,身后站着21名弟子,榜题有‘颜回’‘子路’‘子张’等。这说明在汉代,孔子向老子问礼之事,是公认的事实。

在《史记》的老子和孔子的传记中,都提到孔子向老子问礼之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2卷P943)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賈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孔子世家》(2卷P756)记载:(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在孔子看来,老子的学问很高深。与孔子交往,老子颇有教导之意,因此推测老子年长于孔子,应为长辈,可能比孔子大二十岁左右。

1.3  思想特点和历代评价

从《史记》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可以看出,老子不事张扬,内敛守静。顺自然之道,重内在修德,不重功名礼法等外在之物。

历代对老子思想的评价如下:

司马迁在《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明也。”

汉人班固在考察诸子各派源流时指出:“道家者流,盖出史官。历纪成败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守,卑弱以持。此君王南面之术也。”认为老子及其道家思想源于史官和帝王经验。《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政要》中说:“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他还下诏令说:“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百官“各当其任,则无为而治矣”。

唐玄宗李隆基说:《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御制道德真经疏》)

宋真宗赵恒说:“老子《道德经》,治世之要”。

《道德经》其书

2.1  著书成因

《史记》记载:“老子,隐君子也”。老子是隐士,他为什么又会著书呢?司马迁给出的解释是关令尹喜所求。“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也就是说老子并非自己想写书,而是被人所求,不得已而勉强为之。

但这种说法属传说性质,司马迁著书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之说,连老子活了二百余岁的事也记录下来,可见这种著书的说法并不足信!

老子的观点是无为、不争、贵虚和守柔,但内敛的观点也是一种对世事人文的看法。既然思考过了,当然也要让世人知晓,引导世人。譬如求佛之人悟道后,既要渡己,也要渡人,也要给世人讲经说法。而且从历代帝王的评价来看,老子的思想有理国治世的重要作用。

老子的观点是内敛守静的,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周游各国,宣传自己的主张。老子认为道不是学来的,所以他也不会像孔子一样广收门徒,试图教学。但是作为周守藏室之史,他是有机会宣扬自己的主张和观点的。不然,他有学问之事,他人如何得知?孔子又怎么会去上门求教呢?

孔子并未提到老子著书之事,可能是老子隐居之后才写书。但是道德经的思想应该在老子任职期间逐步形成。当他任职时,考虑的是天下大事,治世救民的道理,所以《道德经》从圣人的修身养性,推到治国,论述的是政治上如何维持长治久安的局面。

虽说春秋时个人著书很少,战国之后才开始普遍。但是老子著书的机会是很大的,这与老子的任职便利有很大关系。湖北郭店楚简的出土,说明在公元前350年~前300年,即战国中期,《道德经》已经流传开来。

2.2  对后世的影响

说到《道德经》对后世的影响,今天的人们推崇它,因为它是经典。美国《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鲁迅说:“不读老子的《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胡适先生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但是如果要探究老子思想的实质性的影响,还是应该放到当时的年代。重要的在于它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宋濂在《诸子辩》中谈到:

“聃书所言,大抵歛守退藏,不为物先,而壹返于自然。由其所该者甚广,故后世多尊之行之。”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道家祖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神仙家祖之。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兵家祖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庄、列祖之。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申、韩祖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张良祖之。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曹参祖之。

2.3  版本和章节之争

《道德经》的版本有通行本、汉帛本、楚简本以及其他注释本。

现在的通行本《道德经》是魏晋时王弼注释的,先为道经,后为德经。分为81章,道经37章,德经44章。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甲乙两本《老子》,甲本字体近于秦纂,抄写年代上限为秦亡之后,可能在公元前206~前195间,不避刘邦讳;乙本为隶书,避刘邦讳,不避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讳,可能在公元前179~前169之间。由先秦以至西汉,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韩非子的《解老》,先解《德经》,后解《德经》。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竹简《老子》,约抄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是目前最早的《老子》文本。郭简依简形状及编线契口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组。

一般认为,通行本81章乃刘向所定。这种章节划分,便于传抄和注释,但是也使《道德经》显得凌乱,看起来像格言集锦。对于道德经是否分章、如何分章的问题,以及是老子专著还是后人合著的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

张岱年先生曾说:“在三十年代,有的史学家认为《老子》五千言是道家格言的选辑。事实上,《老子》一书中第一人称的言论很多,足以证明《老子》一书确是一本个人专著”

专著或合著的问题,可以从情理上推断。《论语》是孔子言论的记载,是零散的语录。那是因为孔子收弟子教学,弟子可以记下老师的只言片语。王阳明的《传习录》也有语录性质的记载,那同样是弟子所记,王阳明也曾收徒教学。但是对于老子,并不曾听说他广收门徒的事。若是自己写书,必然会先整理思路,将道理和观点的前因后果讲述清楚,所以文章必然会有内在的逻辑性。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自己写的书信,必有头有尾,有相对完整的论述。其他诸子,如庄子、韩非子等人的作品都有自然逻辑性,所以《道德经》必然有其内在的思维上的逻辑。

该书不大可能是格言集锦,因此通行本的分法并不合理,该书应该有自然的章节划分。在内容上有自成体系、独立的意义单元。从出土的汉帛本、楚简本上,也能看到形式上的分隔标记。

如果只是停留在推断上,停留在讲道理的层面上,学术争议很难有定论。要结束争执不休的局面,根本的办法是:如果认为是合著的格言集锦,那就证明各章的独立性;如果认为是专著的整体思想论述,那就解读出整体的思维逻辑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关老子其人和《道德经》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