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17年刚开年,重度雾霾的“霸都”合肥就给大伙儿上演了一出贺岁片,片名《天上人间》。
只见“大雾弥漫,霾锁霸都。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在此先恭喜霸都又增加了一个新景!
筒子们的朋友圈已经刷爆:
有朋友起床喝水,对外一看,啥?都是白的,还以为自己瞎了。
有人半夜回家,可见度不到5米,全程双跳找不到路,仿佛进入鬼片现场。
最诗意的还是安徽省旅游局,发了个凌晨三点魔幻霸都照:
这种美,宝宝心里苦,宝宝说不出来!
不过要数最佩服,且看东门广场舞大妈,带着呼吸面积做瑜伽!用实际行动坚持和雾霾死磕到底!这毅力,臣妾做不到啊!
而在这个雾霾天,唯一可喜的是,家里的大金毛旺仔除了吃,终于找回了自己失传已久的巡回犬技能,成功升级为一条导盲犬!
其实据说2004年发现中国雾霾的还不是天朝本身,而是操心的隔壁老王: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
那时的天朝人民和媒体,还管雾霾叫做“罕见大雾”,而美国老王的NASA上却已经显示了大片的中国雾霾图谱。
再然后,当“罕见”逐渐变得“不罕见”,再逐步升级成了频繁,专家们终于在报告中用了更专业、更牛逼的“雾霾”二字用以凸显这所谓“罕见大雾”的不同。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恍然大悟,原来,这叫雾霾!专业说法:pm2.5。
面对这高频的人间仙境,我大天朝子民充分发挥乐观良好积极向上的心态,一时间网络段子手齐出。有人商量要给这雾霾起个洋气的名字,比如高端点叫京尘,乐观点叫尘世美。还有若干语文学的好的淫才发挥其特长,大力展现出中文的博大精深, “喂人民服雾!”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这些“励志”口号也让我们也终于认识到:“雾以吸为贵!”
其实从2004年到现在不过十来年,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威胁越来越严重。雾霾也从一开始的鲜少人知转眼间变为当今全国的谈霾色变。
每天醒来,习惯第一件事就是看下手机的天气预报,却发现大部分地区都是被友情告知重度污染。咳嗽久不好去医院,却发现呼吸科已经排了长长的队,其中很多还是孩子。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的数据媒体也经常报导……这些场景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在这一片灰色的绝望中,相关产业比如“避霾游”异军突起,成为中产阶级近期旅游热点,对国内空气绝望的民众开始寄希望于国外,去没有雾霾的地方生活、呼吸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愿望。
不过看了眼自己的钱袋,我只能默默深吸一口雾霾,顺便准备查询下陈光标现在还卖不卖空气,如果卖,请给我留一罐!
有哪个人在国内混的舒坦愿意出来呢?留下有留下的原因,出来有出来的理由。这世上比所有人都瞧不起你的滋味还难受的,就是所有人都同情你。外面千好万好都不如家好。人家都以为你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其实牙掉了咽肚里,苦只有自己知道。那些在外面飘着不回家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唐人街探案》
唐人街里,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这句台词。
其实,中国人骨子里大多都有着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以前是觉得国外发达呀,挤破头也要去,可现在国内也好起来了,没事偶尔去国外玩玩见见世面就好,谁会一心想去国外定居呢?好不容易奔入小康社会了,老婆孩子热炕头没过几天,污染来了,怎么办,保命啊!谁叫钱没了可以赚,命没了就真没了。
其实早在1952年的工业发源地伦敦其实就有过类似的事件,甚至用惨烈俩个字形容当时的情况也不为过。
1952年12月4日至9日,伦敦上空出现逆温现象,高压系统控制下的空气极为稳定,这就造成大量工业燃烧和生活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和稀释,积聚在城市上空,进而导致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大量的伦敦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症状,支气管、肺部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伦敦城内到处可以听到咳嗽声。短短几天,丧生者多达5000多人,波及老人儿童,随后的几周又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上图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那就是现在的伦敦。碧空如洗,空气好的让人心旷神怡。谁又曾想到曾经的雾都曾被死亡的毒雾所笼罩?
说不羡慕不想去是假的,但是试问有多少人又有这个条件直接飞去?再试问又有多少牵挂在国内无法割舍?难道留下的我们就只能在国内做活体吸霾器?
回看伦敦,60年的努力,用实际行动慢慢的摘掉自己“雾都”的帽子,其中的艰辛自然也不是一俩句话就可以概括完毕的。
毒雾霾让伦敦遭受了血的教训,陷入哀伤的同时英国开始反思空气污染的危害。
1953年伦敦专门成了The Beaver Committee委员会来调查此次事件并制定相应方案。
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正式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政府予以改造补贴,要求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进行改造,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1968年,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再次出台。
再到80年代,汽车工业的发展让尾气等交通污染成为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英国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抑制交通污染。同时加强绿化,在伦敦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
1993年,英国政府规定,所有英国售出的车辆都必须加装催化剂减轻污染。
1995年,英国政府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对于达不到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城市,政府强制其在期限内达标。
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汽车停车费月租大幅增长,曾一度跃居全球之首,高额的开销有效的控制了市区车流量。
除此以外,政府还官员以身作则,上到首相,下到部长、议员,全部绿色出行,地铁公交自行车,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是想宣传英国有多么好,忽悠大伙赶紧麻溜的组团去!
其实针对日渐严重的雾霾天气,天朝也制定过相关计划,比如2013年9月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除霾行动也在大力开展,什么“治霾神器”高科技雾炮车现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抛却90w的身价,有大气治理专家却称,“雾炮车”只能在短时间内减少空气中大颗粒的浓度,对PM2.5的作用则微乎其微。
再看看近期各地爆表的空气报告,依然高频的空气预警。
有人说,治理雾霾是个长期的过程,你看英国不也治理了个几十年?
可我还是想插嘴,人家那当初不懂事搞了个灾难片出来,我们现在理应吸取了教训,从04年开始到现在,怎么还动不动就放片,你当经典回顾啊?就说治理吧,不说制定法案了,只需要高峰期看看市中心的车,满眼都是一个字:堵!再看市区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可是头顶的天都是灰的,树也很少,周末带孩子去公园都要跑个十万八千里,开车去吧,又增加了污染。
行,你再和我谈大政策方案我等屁民无法插手,需要国家才有权利治理。小市民只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姐姐我看了眼外面的堵车,决定步走一个小时回家,却一不小心就走进了医院大门——上呼吸到感染,而且持续了快半个月,欲哭无泪啊!
雾霾天,我们到底何去何从?
顿时心好累,感觉再也不会爱了……
还是去遛狗吧!
看了眼依然欢乐的大金毛旺仔,想起来伦敦当时就已经给宠物戴起了口罩,再看看外面的天,我正思索遛弯时是不是也要给他加个保护装备。
一搜,还真有!看下图哥们的大金毛!还是主人宠物亲宠版口罩!
看到这图,也不知道是该哭亦或是该笑。
但不管怎样,只愿有一天,我们不必苦苦的羡慕他国的天空,只需抬头,就可以在国内直接看到小时候的蓝天。
不说了,我去买口罩了!
我是懒猫夫人,喜欢就关注我!下回见!
参考文献:
不改变污染源 伦敦雾霾灾难会降临
现象:雾霾污染无人可置身事外
电影《唐人街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