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学今用——我们失去了什么

古学今用——我们失去了什么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开篇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百篇。”

这是高中学逍遥游时的记忆,不知如今又读了这许多遍,自己是否已对逍遥一词了然于胸,当然,我了不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开始发觉这个社会丢了很多东西……(首先声明一下,文中社会水平,是指一种大众趋势,不代表最高或最低水平。)

先说社会近况吧,非提名,非恶意

最近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情值得思考,其中热度最高的莫过于频发的“出轨”事件。大众的反应从一开始的义愤填膺到静观其变,甚至还添了点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成分,好像出轨变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人们可以预期到事情的发展:伴侣的原谅、继续晒孩子、全家福。好像一定要用原谅和忍气吞声才能显示自己的大度。对此,我看到的是社会容忍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普遍的自我放任。

当然,有些人依然认为,这种事儿就不能忍,出轨只有0和+∞。人家选择了原谅就要骂人家脑子有病,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人都大呼无法理解。婚姻是人家的,如何选择都请尊重。

媒体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反馈关系

令我不解的是,为什么如此多的人盯着别人的八卦不放呢,难道你的生活真的贫乏到非得拿人家家事当谈资么。还有各大媒体的报道,全天候无死角的追踪,许多人以此为业难道不是因为这种花边新闻有市场么?媒体与社会喜好相互影响,不得不说某些媒体每天只知道推一些诸如“某某女星激情戏未删减版”“男女车震被抓现场图”……比比皆是。

我们真的要以窥探他人隐私为乐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

收回目光,关注自己,那些真正有用的东西

现在呢,感觉每个人都在为将来打算,读研吧,毕业多赚钱;出国吧,回国待遇好;有的人则是我父母安排我怎样我就怎样,我都无所谓;当然也有人真的享受求学的过程。

的确,现在竞争压力很大,不努力就会被淘汰,所以大家都马不停蹄,不断追赶。那么问题来了,你在追赶什么呢?

有的人说,我只想平凡的度过这一生,努力是为了让自己成长的速度跟得上父母变老的速度,我很赞同,也很欣赏,这是脚踏实地,现阶段我也处于这个状态。我只想问,那你的星空呢,你有理想么?

如果没有,你怎么确定你是平平凡凡的度过了一生,而不是庸庸碌碌?理想嘛,不一定伟大,但是能使你得到满足。

有的人喜欢画画,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不管是成为了画家,还是饱腹而已,都令人尊敬。如果选择了很讨厌的事,同样做的很好,那么你很厉害,但我不佩服,你禁锢在他人的言语里,你对社会有用,你对别人有用,为什么要被用呢?

我这么说不是消极,不是说人应该自私,而是想说人应该有理想,你在理想的路上行走时,会带来一些名为社会价值的副产品,又或许毁大于誉,但舆论是经常改变的,人的观点也是经常改变的,所以,做你自己。

什么是理想呢,是你自己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在追求它的过程中不断变好。顺随本心不是自我放任,举个例子,就说赖床吧,今天周末你不想起床,虽然有很多事要做但你就是没起,醒来之后什么都还没做再懊悔为什么不早点起。这不是顺遂本心,这是懒。

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会使你充满动力,虽然过程很累,但自己心里很满足,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依然会这样选择。

说说我自己吧,我喜欢文学,喜欢感性思考。大家都思考过如果人生只剩最后一天你会做什么,也都听过乔布斯的演讲,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去生活吧,我的答案是:静静读一本书,迎接最后的盛典。不去告别,因为我在他们心里,不去悲伤,我猜我真的会无比平静。

所以呢,我每天都是这样过的,静静的看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去跟别人比较,大有怡然自得之感。其他的事情,比如成绩,当然是也学一学,稍微高一点好些,因为这样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挂科),其实是为自己省下了时间。

我在《南华经》里学到的东西

古学今用——我们失去了什么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每每看到邈姑射之山,四神人相与语,便觉超然,宠辱偕忘,内心平静无悲无喜,反观之前的烦心事,不由惊讶,我竟然会为这种事担忧。如果说南华给了我宁静,不如说庄子给了我宁静;如果说庄子给了我宁静,不如说我给了自己宁静,那一刻,我就是庄子。

现在呢,感觉我们的眼界真的好狭窄,窄到只能看到自己。远一点,看看家人、朋友、同学、老师,看看自己的偶像(真正的偶像),看看国家、世界、跨越时空,看看过去、未来。这时候真的能感受到万物与我而为一,我希望有一天这不再是贤人的论调,希望它成为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人人都懂的道理。

走的越远,越能看见真正的美,美远远不只是形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学今用——我们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