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不适者呢?

最新的星云奖得主郝景芳在小说《北京折叠》里描写了一群环卫工人。

关注环保的她,曾在读书时问教授:现在垃圾处理技术这么发达了,为什么还要让人去做些辛苦事?

教授呵呵表示小姑凉你图样图森破,活都让机器人干去了,这些人的就业咋办。


“这些人”指的是智慧上底层人,数量上的大多数。

科技高速发展,带来剩余价值的大量累积。欲望是天性,生存是本能。

大量累积的剩余价值并不会均摊到每个人头上,而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随后先富者以强势的姿态追求更大财富,从而不断拉大贫富差距。

在书里,这些人的生存模式被设定为“每两天有一个夜晚醒来处理垃圾”,因为他们只进不出(如果没有他们,机器处理垃圾反而更经济)。允许他们活着的前提是尽可能少的占用资源。


听起来很不人道,而更重要的是违反自然之道。

人何以如此自信,可以违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用文明来保全本该遭到淘汰的生命?

我问老公,他想了想说,那如果放任优胜劣汰你以为就能优胜劣汰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别忘了人是可以造反的。

一群狼不会因为另一群狼善于捕食而造反灭掉它们。但人会。

因为动物生存拼体力,而人类脑力体力都要拼,多一个条件,多好多可能。


适者生存。不适者……未必会淘汰。

在人类社会,也许揭竿而起,也许坐等供养。

这个矛盾正是人类的特别之处吧,也是这个物种总有一天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基督教说人有原罪,这点至今无法反驳。

你可能感兴趣的:(适者生存,不适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