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新版修订内容总结(四)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教材,可以说是中文系的必读书目。

2016年3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版正式出版。这一版本有些章节改动较大,如“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二)、“新诗”(一)(三)、“散文”(二)、“戏剧”(三)、“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赵树理”。特别是“通俗文学”(一)(二)(三),有的章节几乎是重写。本文将盘点第三版的改动内容,供手头上没有最新版教材的学子及文学爱好者参考。

本次盘点为集体合作,参加活动的小伙伴分工如下。由于各位小伙伴的语言表述和排版格式各具特色,都有优点,因此本次盘点会尽量保留大家的原文,不会做太多改动。

版本比较:

@雨热负责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十七章、第二四章

@生长在撒哈拉的花负责第七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要剪短发的宝姑娘负责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灵林玖玖负责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

@婕jier负责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十九章

@爱吹牛的小狐狸负责第五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沈凌负责第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章

@杨杨lovesunshine负责第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八章

后期校阅:

@杨杨lovesunshine负责第一个十年(第一章至第八章)

@雨热负责第二个十年(第九章至第二十章)

@如笑春山负责第三个十年(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九章)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只好拆分后发布。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新版修订内容总结(一)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新版修订内容总结(二)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新版修订内容总结(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新版修订内容总结(五)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新版修订内容总结(六)

第十二章  巴金

本章节版本比较由@要剪短发的宝姑娘完成

引言

第一段

1.原“巴金(生于1904年)改为巴金(1904——2005)

2.原“官僚封建家庭”改为“旧式大家庭

3.增加“‘巴金’是他的笔名

4.原“年轻的巴金最初的志向是要献身社会革命事业”改为“年轻的巴金最初的志向并非当作家,而是要献身社会革命事业

5.“向往俄国‘民粹派’”改为“仰慕波兰和俄国的‘民粹派’英雄

6.增加“渴望通过革命斗争改变不合理的现实,建立公平、正义、自由的新社会

7.原“作为一种道德人格的追求,巴金在这些活动中,成为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但政治活动的失败、理性的失败又使巴金陷入痛苦和矛盾”改为“作为一种政治信仰与道德人格的追求,巴金在很长的时间里狂热地追崇无政府主义,并身体力行,他其实是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但无政府主义在1920年代的中国很快风流云散,巴金参与的政治运动均告失败,理想的失落使他陷入痛苦和迷惘

8.原“都带有这种情绪格调”改为“也大都带有这种反抗和失落的情绪

9.原“自然也能警醒当时因种种原因而陷入感情痛苦的青年的知识分子”被删。

10.原“巴金是以战士的姿态从事创作的”改为“巴金是带着理想以战士的姿态从事创作的

11.原“叛逆反抗”改为“精神探求

12.增加“有强烈的无政府主义的色彩,但更引人注目的并非‘主义’本身,而是那种叛逆与追求的躁动情绪。在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那种战乱和政治高压的氛围中,这种躁动的反抗的作品特别能赢得共鸣。

13.原“前期的作品带有无政府主义的色彩……抒发青年人的时代苦闷”被删。

第二段

1.增加“作为一个敏感、单纯、热情而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巴金以创作作为自己生活的有机部分,坦诚地记录和描写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在他那里,生活与艺术、人品与文品是二而一的。他总是‘笔锋常带感情’地描写和讴歌青春,表达青春的爱恨情仇、对正义与自由的渴望、面对黑暗现实的绝望的挣扎,抒发青春的也是时代的苦闷。

2.原第一段“他有点像1920年代的郁达夫,首先被广大青年读者所欢迎,成为年轻人信赖的朋友”移至第二段。后增加“一度是非常流行的青春偶像型作家。青春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即使时过境迁,后世的年轻读者依然能从巴金的作品中读到青春的激情与伤感,为他的真诚所感动。

第三段

1.原第二段“前后约二十年的时间……特别是中长篇小说创作。”移至第三段。前增加“巴金是极勤奋的热情奔涌的多产作家,从1928年9月写《灭亡》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后加“巴金的中长篇小说按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两,一类是表现社会革命和青年精神困境的,主要有《灭亡》(写于1928)、《新生》(1933)、《爱情三部曲》(即《雾》,1931;《雨》,1933;《电》,1935)、《火》(第一部,1940;第二部,1942;第三部,1943);另一类是写家庭伦理困扰、人性弱点,特别是旧家庭制度性罪恶的,包括《春天里的秋天》(1932)、《激流三部曲》(即《家》,1931;《春》,1938;《秋》,1940)、《憩园》(1944)、《第四病室》(1946)、《寒夜》(1946),等等。

2.原第二段“巴金这些带有强烈主观性……巴金也因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代替的卓越贡献。”移至第三段。

第一节

第一段(原第二段改为第一段)

1.原“《灭亡》就是立志献身的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这部长篇小说写一群青年为反抗军阀专制统治而进行的种种社会革命活动”改为“《灭亡》写的就是无政府主义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活动,表现一群抱有理想信仰的青年如何献身于反抗军阀专制统治的暴动。作者通过小说里人物的悲剧性行动和遭遇来发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抗议

2.增加“当时巴金也得了这种病,在那个时代是很难医治的重病。

3.原“失去了希望”改为“不抱希望

4.原“然而还是要拼死一搏”改为“然而他还是要尽力奋斗

第二段(原第三段改为第二段)

1.原第一段“‘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大都充溢着伤感情调……巴金的《灭亡》终于让读者有了自己的英雄”另划为第二段,后增加“《灭亡》的绝唱打动了广大青年的心,一面世就大受欢迎,成为一版再版的畅销书

第三段(原第四段改为第三段)

1.原“1930年之后数年间,巴金进入了创作高峰期”改为“《灭亡》出版之后数年间,巴金进入了如痴如醉的创作高峰期

2.原“以求从信仰失落的困境中超拔出来”改为“几乎不太考虑写作的形式,靠的就是倾诉和抒情,以求从信仰失落的困境中超拔出来

3.原“便是其中的主要作品”改为“便是在这种宣泄中成长起来的作品

4.增加“类似三重唱,但又可以单独成篇

5.原“不同的是……我们似乎更需要平凡的人”改为“不同的是,《爱情三部曲》更注重写群像,展现一群性格各异的知,识青年形象。巴金大概是想围绕‘性格即命运’,来比较探究几种不同的生活道路,展现他们的心路历程。人物略微有点图示化,但突出的的性格特征,加上浓烈的情绪氛围,能给精神以冲击。如《雾》中柔弱、寡断,近似‘雾’一样性格的‘多余人’周如水,以及身患重病、痛苦绝望,却全力以赴献身革命活动的陈真;《雨》中势力堕落的洋派青年张小川,以及不满现实却又动摇不定、找不到出路的吴仁民,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物都有些病态,又处在躁动不安的空气中,那就是‘时代病’的映照吧

第四段

1.原第三段“在《电》里……以升华人生境界”划为第四段,前增加“到了写《电》的时候,巴金有了一些变化,他更有力地塑造另两个不同的青年形象。一个是敏,他本来也是柔弱、内向、平和的青年,在无政府主义运动中却锻炼成了另一种人,变成使命感强烈、绝望而愤激的战士,要去炸一个镇守厦门的旅长,最终以生命来殉他所崇仰的事业。作者赞佩其精神,但并不赞同以暴易暴的恐怖行为。为此,巴金又特意写了另外一个‘近乎健全的女性’,即李佩珠。这是一位纯洁、美丽、坚强的女子,有革命的胆识,又有冷静的头脑,不主张激进主义的盲动和轻易牺牲,认为‘痛苦地交出生命,那是英雄的事业,我们似乎更需要平凡的人’

第五段(原第四段改为第五段)

1.原“受这种时尚的影响,巴金的这类题材也多以革命和恋爱为题材”改为“巴金并不是有意跟这股潮流,他只是不约而同也写了许多革命和恋爱的作品

2.原“一般作者”改为“一般左翼作者

第六段(原第五段改为第六段)

1.原“前期”改为“几乎与此同时

(原第一段被删)

第二节

第二段

1.增加“是现代最畅销的小说之一

2.原“他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黑暗社会的压迫和反抗情绪,集中向旧家庭发泄,虚构了一桩桩血案,更加义无反顾地攻击专制主义”改为“他把自己对兄长的感情与对家庭、社会的思考融合起来,咀嚼自己所感受到的社会黑暗与残酷,并把这些情绪集中向旧的家庭制度发泄,虚构了一桩桩血案,要呼告,要控诉,要义无反顾地向旧的家庭制度宣战

第三段

1.原“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改为“而是号召青年投入社会革命洪流,把自身的命运和社会的变革结合起来

2.增加“巴金不是左翼作家,然而许多青年正是读着巴金的《家》等书而走向革命的

第四段

1.增加“在高公馆,几乎所有的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子,全都不被当作独立的人而受尊重。所谓尊卑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是旧礼教和家长制的核心,其实都是‘非人’的,是以牺牲弱小为代价的。小说中的高老太爷本身并不多么可恶,可恶的是人人都已经本能地接受并沉淫其中的旧礼教和家长制。”和“封建的‘家长专制’盖上了一层合乎礼教的面纱,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视作当然,而《家》却毅然决然揭去这层面纱,露出其狰狞的一面,让读者有震惊的发现。‘高公馆’是旧的家族制的象征。小说写高老太爷死前是那样绝望,仿佛看到他家中的那些纨绔子弟的荒淫无耻,正在蛀空高公馆,而他的孙子觉慧等又都在骄傲地从家中出走。‘家’的崩析,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巨变。

2.原“高公馆为人们认识封建家长制提供了完整的形象的模型。”被删。

第五段

1.原“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是最能打动青年的心的形象。”改为“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从‘家’中出走的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新人典型。他对旧家庭的叛逆,以至最终的‘出走’,是‘五四’新思潮的招牌性‘动作’,从中可以见到一代青年领受了民主意识之后的姿态与力量。巴金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自然也有他自己的影子与感情。觉慧是《家》的主角,是前所未有的最能拨动青年心弦的‘新人’形象。

第七段

1.增加“作品也并非就把觉慧写得怎么‘高大上’

2.原“又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与弱点”改为“又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偏激的弱点

3.原“尽管觉慧出走的目标还不是十分明确,但他总是跨出了奔向光明的第一步。”改为“最后‘安排’觉慧‘出走’了。去往何处?目标是什么?并不明确,但这就够了,这个大胆而幼稚的‘叛徒’已经跨出了奔向光明的第一步。

第八段

1.原“这部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觉新”改为“不过,就性格描写的生动与完整而言,最见艺术功力的还不是觉慧,而是觉新。

2.原“而他自己也在罪恶的泥沼中难以自拔……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改为“而他自己又是清醒的,无奈地听凭自己在罪恶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3.原“同情之中又不无批判”改为“同情之中不无惋惜和批评

第九段(新增设段落)

增加“觉新这个窝囊的角色的确遭人恨,却未免惹人同情,人同此心,大概很多人都会从觉新这里看到一点自己的‘脸色’。觉新是善良的弱者,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于类似哈姆莱特的灵魂拷问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矛盾都写得很真实,大大增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以至‘觉新式性格’成为某种共名,已经超出角色原本的含义。

第十段(原第九段改为第十段)

第十一段(原第十改为第十一段)

1.原“促使旧制度的灭亡”被删。

2.增加“这部小说聚焦在‘家’,在最能触动年轻人敏感神经的爱情、自由、出路等‘穴位’上做文章,满足了1930年代不满现实与渴望变革的社会心理需求,所产生的精神效应是巨大的。

第十二段(原第十一段改为第十二段)

第十三段(原第十二段改为第十三段)

第十四段(原第十三段改为第十四段)

第十五段(原第十四段改为第十五段)

第三节

第四段

1.增加“被儿子赶出家门

第六段

1.原“巴金不再是一味正面抨击封建阶级的角色”改为“巴金不再满足于对封建阶级的抨击

第八段

1.原“他是在新婚后不久仍沉浸于甜蜜的幸福之时”改为“他是在新婚燕尔时

第十段

1.增加“这位多少有些自私的新型知识女性内心充满矛盾,但巴金无意给她过多的谴责,反而有所体谅,尽量写出她的难处和精神上的彷徨,其中也有对个性解放观念以及新道德新家庭的某种反思。

第十一段

1.原“是处于黑暗现实中而又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知识分子精神上被摧残、肉体上被吞噬的悲剧。”被删。

第十二段

1.原“真实图景”改为“实录

2.原“真实愤慨”改为“带血的愤慨

3.增加“联想到一些关于人性困境的话题。

第十三章  沈从文

本章版本比较由@要剪短发的宝姑娘完成

第一节

标题

原“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改为“‘湘西文学世界’的创造者

第一段

原“《大公报》文学副刊”改为“《大公报·文艺》

第三段

1.原“只有这时候……沈从文的作品丰富了30年代中国文学的多样、多元的特征。”被删。

2.增加“人们注意到,沈从文的湘西文学世界不是在湘西,而是在远离本土的现代都市构造的。具体地说,是在北京、上海、青岛、昆明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北京和上海。于是就有了一个乡下人与两个都市的相遇与相撞,湘西乡土文化与北京、上海都市文化的相遇与相撞:沈从文所创造的湘西文学世界的这三大空间——湘西、北京、上海——又各具特殊的文化形态:作为中国边地的湘西,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乡土中国文化;作为明清皇城的北京,在向现代都市艰难转化中依然保留着某种乡土性;只有上海才是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现代都市。可以说,湘西、北京、上海几乎是概括了所谓转型期的中国的主要文化形态,现在都凝聚于沈从文一身;这是历史对沈从文的特殊照顾,并且选择他来做这转型期的中国的观察者、批评者与描述者。他不是从党派政治的角度来写农村的凋敝和都市的罪恶,也不是从现代商业文化的角度来表现物质的进步和道德的颓下,他处于左翼文化和海派文化之外,取的是地狱的、民族的文化历史态度,由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其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之处,并表达了他的文化理想,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所要负载的内容。如他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第四段(原第五段改为第四段)

原第四段被删

第二节

第一段(原第一、二段合并为第一段)

1.原“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从而有意增强了叙事作品的抒情倾向。”改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他对湘西下层人民特异生命的倾心描述。

2.原“大约1928年后,沈从文摆脱了初期幼稚,他的表现湘西下层人民特异‘生命形式’的小说纯熟了。”被删。

第三段(新增设段落)

增加“沈从文的《边城》写于北京,人们因此注意到其内在的都市体验。沈从文来到北京,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城市,这显然是出于对北京文化中的乡土性的体认,当然他也同时保留了某种陌生感。他因湘西文化体验而发现了北京文化的美,又因北京文化的发泄而重新发展、扩大、深化了对湘西文化的美的体认与想象。于是他的乡土记忆与描写就因渗透了北京文化精神而显示出一种阔大、庄严、敦厚的气象,这就是他产生于北京的《边城》与一般的乡土文学,包括他自己写的其他湘西文学世界不同之处。但沈从文也在北京目睹了让他如此醉心的博大而精致的美,正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消失,他也不能不联想到,他的湘西,同样让他醉心所谓淳朴而自然的美也无可避免地处在消失的过程中。这样的生命体认,就使得乡土牧歌渗入了哀歌的调子,尽管他仍然保留了对人性与生命存在的信心。

第四段

原第三段改为第四段

第五段

原第四段改为第五段

第六段

原第五段改为第六段

第七段

原第六段改为第七段

第八段

原第七段改为第八段

第九段

原第八段改为第九段

第十段

原第九段改为第十段

第十一段

原第十段改为第十一段

1.原“使得他的小说长句精确、曲折而富韧性,短句重感兴,活泛有灵气。”被删。

2.增加“沈从文说他自己的文字‘一部分充满泥土气息,一部分文白杂糅,故事在写实中依然浸透着一种抒情幻想成分’。

第三节

标题

原“文学理想的寂寞”改为“散文艺术与‘沈从文的寂寞’

第六段(新增设段落)

增加“沈从文的再传弟子汪曾祺曾提出‘沈从文的寂寞’的概念,以此概括沈从文的人生与文学命运。总结起来,大概有五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沈从文描写、表现的是一种处于地理与文化边缘位置的寂寞人生。其二,这更是创作主体刻骨铭心的寂寞感。沈从文自己所: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乎买椟还珠。你们都欣赏我的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其三,由此产生了准备接受寂寞命运,‘尽时间来陶冶’的历史长时段的写作目标与期待:‘永远放不下我一点狂妄的想象,以为在另一时,你们少数的少数,会越过那条城乡的深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永远的倾心,康健诚实的赞颂,以及对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其四,这也就决定了沈从文期待的读者是那些‘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很寂寞地从事民族复兴大业的人’。其五,在沈从文作品里,寂寞已成为一种审美境界。如汪曾祺所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总是安安静静的’,而且‘静中有动,静中有人’,他最‘擅长用一些颜色,一些声音来描绘这种安静的诗意’。我们也因此懂得,沈从文为什么要自称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

(原第六段被删)

第十四章  小说(二)

本章版本比较由@婕jier完成

新版本将旧版中的30年代、40年代、50年代等均改为1930年代、1940年、1950年代。本世纪改为20世纪,另外将一些介词、连词等细微之处也做了处理,更加准确,但并不影响其意义。

以下是其主要改动之处:

旧版P229中

(1)第一段第十行但却受到左翼批评家政治判决式的过于严厉的批评,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改为但却受到了左翼批评家政治判决式的过于严厉的批评,甚至受到了组织处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2)更能提供成功的革命文学力作来改为写出更为成公的革命文学的力作来,也是有可能的。

P233中

(1)他的初作《三天半的梦》······改为他早期的作品《三天半的梦》······

(2)不过,这时期张天翼讽刺小知识者的题材还刚刚露头,大都显得浅露,甚至如鲁迅批判的“油滑”。改为不过,这时期张天翼讽刺小知识者的题材刚浮出水面,大都显得浅露,甚至如鲁迅批判的有点“油滑”。

(3)小包一心想要挤进花花公子郭纯们的行列里去改为小包一心想要挤进花花公子一类同学的行列中去。

P238中

(1)里面坚韧地挣扎着的有王婆、金枝、月英等农村妇女,小说描述了她们的命运改为其间坚韧地挣扎着的有王婆、金枝、月英等农村妇女,小说描述了她们如牲畜一样的生活和命运

P239中

(1)本世纪改为20世纪

(2)以《鴜鹭湖的忧郁》走上文坛的端木蕻良(1912-1996年)也是典型地表现出大地深情的流亡者文人后加上文学成就仅次于萧红

P240中

(1)远古至“九一八”前夕东北草原首富丁府的由盛而衰的历史纠葛   中的“远古”一词改为“近代”

(2)左翼小说家对30年代中国小说的文体,也做了多方面的探索改为左翼小说家对小说文体也做了多方面的探索

P242中

(1)有早期写出小说集《谷》而获《大公报》文艺奖金的芦焚改为有早期用本名王长简写出小说集《谷》而获《大公报》文艺奖金的芦焚。

P246中

倒数第三段“但在大后方”后加了“如西南联大”

P247中

三、海派小说第一段

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舞厅”的消费方式  改为“影院、舞厅的消费方式

第十五章  市民通俗小说(二)

本章版本比较由@沈凌完成

第四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的标题名均由“通俗小说”改为“市民通俗小说”。

标题“一、雅俗互动的文学趋势”改至第二自然段前。

“‘五四’新文学这时已经完全站住了脚跟”“新文学”改为“精英文学”。

“事实是,无论是上海还是北平,就拍小说仍然拥有大量的市民读者。”此句前分段,“北平”后加“天津”、“大量”改为“一定”。此句后面加“市民读者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晚清入新式学堂的少年,一批一批成了有文学阅读能力的成年人,定将实实在在地刺激市民文学的新成长。市民成分中老派、新派的比重不会一成不变。在此境况下,市民通俗小说不会安于现状,它经过一段时间在许多大小报刊有了自己的地盘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通俗文学大家崛起了,那便是张恨水在这一阶段的出现。而且四大通俗小说类型中,社会言情和武侠两类也占有绝对的上升地位,北派在这些领域里都有不小的成绩。”

“旧派……之中”去掉。

“来揭示30年代新的高雅小说、先锋小说和通俗小说。”“高雅小说”去掉,“通俗”前加“市民”。

“据现有几种工具书所登录的小说情况大致测算……”“小说情况”改为“小说出版数”。

“……一般公共图书馆馆藏的通俗文学书籍缺漏较多”“通俗文学”改为“此类”。

“40余种”后加“先锋类作品的数目”。

“而新文学……读者”“新文学”后加“作家”。

“先是左翼文学因一种政治的需要”“一种”去掉。

P261

“这些作品是否被大众接受是值得怀疑的”改为“这些作品实际都有一定的市民性,但能否被大众接受是值得怀疑的,”

“其中……是新文学者‘下海’……”“新文学者”改为“大名鼎鼎的创造社成员”。

“徐订”改为“徐訂”。

“新文学”改为“先锋文学”。

“都市读物”改为“通俗都市读物”。

“旧通俗文学”改为“市民通俗文学”。

“新海派的产生,一方面……一方面也进一步……”“一方面”去掉,“进一步”去掉,前面加“为新文学”。

“随着新文学……定型的模式……”“定型的模式”去掉。

“就在这样的形势下,通俗文学进入它的新旧转换的阶段”“它”后面加“缓慢的,却也是有效”。

“过程是漫长的,是一种渐变”“是漫长的”去掉。

“现代的以城市职员、店员、部分青年学生……”改为“现代的以都市公务员、店员、新式市民……”

P262

“《金粉世家》便是他最早走出蝴蝶鸳鸯派章回小说的起始”“最早走出”改为“适度调试”。

“《金粉世家》则是有统一构思的”“有”改为“先一步的”。

本页倒数第二行“家长甚至还有开明的假象”“假象”改为“成分”。

P263

本页第一段最后一句:“但都是现代小说……”改为“但都是经典的现代小说巨制之一”。

注解【6】后:“而情调仍是通俗文学”改为“此作的整体情调仍是通俗叙事”

本页第二段结尾“这十回……让步”去掉。

本页第三自然段开头“小说”前加“纵观《啼笑因缘》全书”。

“一般的‘谴责’被远远深入女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描写所代替”“一般”后加“这种小说”,“被”前加“笔墨”,“的描写所替代”去掉,并于新版原文p293第三段第四行加“一般……深处”一段。

“对官、商两类……对于沈凤喜……”“沈凤喜”后加“的残害,属于通信式的解释”。

P264

本页第二自然段中下部:“它有‘谴责小说’的意味”改为“……暴露意味”。

“比起后来《虎贲万岁》……的路上,都是独立的”“路上,都是独立的”改为“范畴,仿佛是散乱的”。

P265

“被人评价为‘这类小说中最出色的作品’”前加“我们为了叙述方便,也想分一张恨水的后期小说一样,把它提前了”。

本页第二段倒数第五行开头“通俗性”后加“和非通俗性”。

同上段最后一句“并不让于新文学的爱情作品”改为“这是一部相当现实的不让与新文学的长篇通俗作品。”

P216

“三 武侠现象世界的多方拓展”“多方”改为“现代”。

P267

本页第二段倒数第五行:“又是职业说书人”后加“笔笔写来都是行家的里手”。

本页第三段最后一句:“除了通俗小说”前加新版p298第二段第三到五行“虽然……相配的”部分。

P268

本页第二段倒数第三行“写作字数”改为“创作总字数”。

本页最后一段“(虽比言情小说慢些)”后加“但所获不小”。

本页最后一段末尾加新版p299末端“总之”后面部分。

注解去掉

P269“1931年 ‘七月 鲁迅……(8月载毕)’”“七月”改为“七月始”,“(8月载毕)”去掉。

第十六章  新诗(二)

本章版本比较由@婕jier完成

P271中

首段中国现代小说在第一个十年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两大派别相互竞争的局面几乎全改,变为中国现代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里,开创了新诗的传统,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到1930年代就进入了一个“以多元取向为特征的艺术开拓和成果丰硕的建设时期”,“各个诗人群体或诗人独立个人,都在深刻思考和自觉实践中,形成了相互差异而又吸取互补,相互竞争而又共同生存,相互批评而又各自自由发展的一种多元共生的艺术创造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和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以戴望舒、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诗人群,被认为给新诗带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P272中

(1)以诗歌“催促和鼓舞全国给敌人蹂躏······作英勇的搏斗”。删去

(2)另一位中国诗歌会的代表诗人杨强的《乡曲》······意识形态命题删去

P273中

成为“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删去

P275

补充臧克家生平(1905-2004)

P276

首段“继《烙印》之后······末尾”删掉

P279中

(1)首段在末尾加上此外,孙毓棠的《宝马》、仿西方无韵“素体”史诗,“气势宏大、描绘细腻,驰想中求近史,敷衍中讲典据,当时即被称为‘史诗’,‘诗中少见的佳作’”。

(2)1927年所写的《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改为1927年所写的《雨巷》,虽然被叶圣陶盛赞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但明显受到新月派的影响,”

(3)在《我的记忆》这首诗就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前面加上一句后来戴望舒编选《戴望舒》时,特意删去了《雨巷》,就是要提醒读者,

P280-281间加了几段:

代派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是建立在对他们所认为的此前新诗创作弊端的反思基础上的,即“反思‘五四之后新诗发展中的写实与浪漫主义诗歌的过分直白与袒露,反思象征主义的过分晦涩与难懂,反思新诗为自身生存对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过分隔膜和距离”由此而形成了现代派诗歌艺术的三个特点。

其一,在诗的表达上,强调“适度地把握真实与想象,表现与隐藏,隐与显的关系”。就像戴望舒在《望舒草》里所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是想象”,他的朋友杜衡则说,诗人写诗的动机也在“既不是隐藏自己,也不是表现自己”。实际上是要完成“由过分隐晦到隐藏适度地美学转折”。

其二,施蛰存······(承接P281首段)至“这自然是影响深远的”句。

其三,从“更值得注意的是”句  到末句“形式则是散文的”。

P282

首段末句正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追求与特征后加上这就意味着,戴望舒代表的现代诗派又完成了“由重诗形式到重意象”的美学转折。

P283

首段末句加上研究者认为,“何其芳对于语言的选择与锤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他也成为“由言语的提炼而揉成意象创新探索的杰出代表”。

P284

末段又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某些艺术表达方式暗合或相通。后加上这就形成了废名的“联想的突然性”。

第十七章  鲁迅(二)

本章版本比较由@雨热完成

第二节

将“(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改为“(一)批判性、否定性的特色

第一段

删去“ 因此,几乎从诞生那一天起,鲁迅的杂文(连同它的作者)就遭到否定,抗拒,以致辱骂,从当年的“刀笔吏” ( “现代评论派的君子” 语) , “睚眦必报” ( “创造社的才子”语) , “不满于现状的批评家” ( “新月派的绅士”语) ,直到今日明里暗里、口诛腹诽的“鲁迅好骂人“之类:这也是从未停息的。

第二段

删去“ 这就是说,现代知识分子与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有着一种不相容性,“批判” 是他们与现实唯一的联系点,他们的基本任务就是不断揭示现实人生,社会现存思想文化的困境,以打破有关此岸世界的一切神话。鲁迅说,“社会也因为有了他们而热闹” ,其实社会只有在这种不断批判中才得以进步,即鲁迅所说,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这样的 “不自满”者自然是有着自己的“理想之光”照耀着他的批判的。鲁迅认为,首先要争到“人的价格” ,成为“真的人” ,当务之急, “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苟有阻碍者,全在批判之列;他认为, “争存于天下” , “首在立人”,更要求着人的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因此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民族的奴役,阶级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奴役,老人对少年的压迫,知识垄断的压迫,或反过来对知识的压迫,强者对弱者的奴役,社会对个人、多数对少数的压迫, 等等),并几乎在现实社会的一切方面都发现了这种奴役与压迫关系的延续与再生产,他的批判也就永无终结。

将“(四)鲁迅杂文的主观性”改为“(四)主观性与诗性特征”。

第十八章  散文(二)

本章版本比较由@生长在撒哈拉的花完成

引言部分

1.改“三十年代”为“第二个十年”。

2.将对“第二个十年散文创作派系的划分”的论述调整修改为“大抵可以划分为三,即以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闲适小品,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以及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3.删去“这些分歧为当时的政治化的形势所加剧,激发”。

第一节: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改“1932年和1934年”为“1934年和1935年”。

2.在“所谓独抒性灵”前增添“《袁中郎全集》以及”。

3.在“早在1920年代”前增添“林语堂的贡献,首先在‘幽默’的提倡

4.在“一种人生姿态”后增添“林语堂显然要与当时重视革命使命、干预现实的文学潮流拉开距离,以保持文学的相对独立性”。

5.在“滑稽可笑之处”前增添“文化劣根上的”。

6.在“滑稽可笑之处写出”后增添“其中也会有讽刺批评,但更多的是‘幽默’中的领悟”。

7.改“讽刺每趋于酸腐”为“将讽刺去其酸辣”

8.在“不过他认为这才是小品文应有的特色”前增添“这容易陷入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

9.在“不该把小品文当摆设”后增添“在风沙扑面,狼虎成群的时候,谁还有这许多闲工夫,来赏玩琥珀扇坠,翡翠戒指呢”。

10.删去“热心冷场”,改为“畅快自喜”。

11.增加如下一段论述:“但也不能就此论断林语堂已经完全‘隐退’和‘颓唐’,在1930年代,即使办《论语》、提倡幽默之时,他的一些小品文依然带有‘五四’时期那种‘披荆斩棘的余绪’,发抒现实关怀,带有批判的‘火气’,不全是‘幽默’”。

12.删去“后来还用中英双语写作,他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

13.在“文化含量是比较高的”后增添如下一段论述:“林语堂还是‘双语作家’,他从1930年代中期开始把部分精力用于英文写作,以文化评论为主,致力于中西文化比较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介绍。1934年他用英文撰写了《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经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Peari Sydenstricker Buck,1802---1973)介绍,翌年在美国出版,成为畅销书。这部书以他惯用的谈话体笔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生活,包括中国民族的‘德性’、老庄孔孟学说、佛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官僚体制的恶习、封建时代的妇女生活,以及中国语言、诗歌、戏剧、书法、绘画、建筑,等等,文字生动幽默,是‘对外传输’的中国文化的成功范例。后来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部分内容基础上,又用英文撰写了《生活的艺术》,书中谈人生态度、家庭、日常生活、宗教、自然观念和思想艺术,等等,又是一部用‘娓语式笔调’写成的书,可读性很强。林语堂对西方文化及生活了如指掌,叙说中国的人物或观念时总是穿行中外,左右取譬,能让西方读者就其所知推其未知,从而受大众欢迎。这些英文作品‘出口转内销’翻译成中文,中国读者读来也常有比较中的惊奇。”

14.在“教化的色彩”后增添“以及过分的政治干预所带来的概念化、宣传味”。

15.删去“变矫情为自然”。

16.改“领域”为“疆域”。

17.在“审美疆域”后增添“不过,林语堂的小品尽管有意超离现实,却未能达到他所提倡的涵养性灵的高度,其幽默也往往止于表达的快感,缺乏现实批判的力度。林语堂在当时和后来能拥有众多读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作品的可读性,以及融汇东西方的智慧”。

第二节: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

1.在“杂文创作影响之巨大”后的论述更改为“用‘鲁迅风’来概括和命名这一散文流派是合适的”。

2.在“左倾路线的余痕”后增添“某些篇章未免失之褊急”。

3.删去“他的才气表现在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上,把中国的杂居、诗词、寓言和民歌等融入进去,又注意普通话与方言的融合运用”。

4.改“30年代初、中期”为“1930年代前期”。

5.删去“他家乡的富春江因他的优美文字而增光添彩”。

6.在“真切灵活的小品文字”后增添如下论述:“郁达夫特有一种生活的‘吟味力’,以自身体验乃至个性、气质去咀嚼涑涤万物,真是个揽物会心,将大自然斟到自己的酒杯里。和小说那种随意放达不同,郁达夫的游记更讲求构思,有更丰富的比喻与联想,艺术上也更完整。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的过程中,郁达夫发挥了极高的才气,以摇曳多彩的文笔和谐地编织着大自然秀美的画幅,显得那样跌宕多姿、潇洒自如。”。

7.在论述郁达夫的最后增添“郁达夫还写过不少小品、杂文与旧体诗,有不少也称得上是美文佳构”。

8.在论述巴金的最后删去 “因此,巴金散文的叙说对象永远是青年。他揭露黑暗或憧憬光明,都能给人鼓舞”。

第三节: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删去“应该说,他的试验是成功的”。

2.在“授予《大公报》文艺奖金”前,改“1936年”为“1937年”。

3.在“这种‘独语’”前增添“‘独语’不只是何其芳所追求的阅读状态,也是他心仪的写作状态。在他的散文中”。

4.将“但有时雕琢过分”后的“有伤自然”改为“文弱自怜,感伤煽情”。

5.在“师陀”后增添“1910--1988”。

6.在“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后增添如下论述:“丰子恺是独具一格的漫画家,其漫画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种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笼,便得十分清心。画风渗透到文风,其散文总是写意的、参悟的、豁达的,多给人精神的滋润”。

7.在最后一段开头删去“夏丏尊后来出任开明书店编辑部主任”。

8.在夏衍后增添“1900-1995”。

9.论述邹韬奋时,在“新闻作家”前增添“出版家”。

10.在“访问苏联”后增添“欧美诸国”。

第十九章  曹禺

本章版本比较由@婕jier完成

P320

第三段末尾加上研究者因此注意到曹禺“思想者”的特质:曹禺铺写现实生活的故事,更注重“生活的背后”,“努力探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黑暗”,“曹禺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绝不是生活的表象,绝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是高于现实的具有形而上意义的人类意识、宇宙意识,乃至宗教意识”,这就使曹禺“比常人更有深度,更具智慧,因而他的作品也就更有感染力与生命力”。

P325

(1)第二节最后加上一段人们从1940年代的《北京人》与《家》里,或许还可以上溯到1930年代的《原野》,发现了作为“诗人”的曹禺,这是与思想者的曹禺,以及学者的曹禺相辅相成;评论者因此称曹禺的戏剧为“诗化现实主义”或“诗话戏剧”,都是有道理的。

(2)第三节第一段第三行有新的试验与创造一句后加上这最能显示曹禺最为可贵的强烈的超越自我的自觉意识。

P327第一行作《北京人》(五幕剧)改为(三幕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最新版修订内容总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