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角度谈张爱玲《琉璃瓦》


从写作角度谈张爱玲《琉璃瓦》_第1张图片

大学时读过张爱玲的小说、散文,对她作品的文字风格印象十分深刻。华丽且不失个性,柔情且俏皮活泼。近来从写作的角度重新细读《琉璃瓦》,虽然这部作品不是张爱玲写得最佳的,但从文章内容、结构、表达方式等角度来讲,还是非常有必要研究的。

一篇文章何以能抓住读者的心?让人忍不住读下去,急于探知故事的结局?《琉璃瓦》就是这种类型的文章。全文情节脉络十分清晰,环环相扣,从姚先生和姚太太生的七个女儿开篇,交代了“琉璃瓦”的来由,接着讲述了姚先生为前三个女儿琤琤、曲曲、心心找婆家的一个个有趣却意味深长的故事,结尾姚太太又怀孕了,亲戚们祝贺,本该是喜事,但姚先生认为他被这些女儿快折磨死了,快活不长了。开头以“弄瓦、弄璋”的古代称呼入手,加入了古典文化元素,使读者对题目恍然大悟。精致井然,情节紧凑,故事幽默,中间穿插了精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是全文的亮点。结尾只有短短几个字,但作者已经交代了她的全部意思,像是在和读者聊天一样,每个认真读过文章的人都会明白她的画外音。

情节幽默、语言凝练、描写生动等等特色,这些很好在文中找到依据,也不难理解。我想谈谈我读过之后的其他感想。在文学作品的写作中,虽然提倡“现实主义”文艺观,但在实际的文学创作中,为了故事更加吸引人眼球,给读者心灵造成更大震撼,往往要在社会环境描写、背景塑造、人物形象塑造上,做适当夸张,以达到妙趣横生的效果。

例如《琉璃瓦》第二自然段:姚先生大大小小七个女儿,一个比一个美,说也奇怪,社会上流行着古典型的美,姚太太生下的小姐便是鹅蛋脸。鹅蛋脸过了时,俏丽的瓜子脸取而代之,姚太太新添的孩子便是瓜子脸。西方人对于大眼睛,长睫毛的崇拜传入中土姚太太便用忠实流利的译笔照样给翻制了一下,毫不走样。

这段虽然在逻辑上似乎不太可能,但是在作品中却让读者读来很有意思,牵着读者的心继续讲述下去。也许这一点是我以前的文章中缺乏的,在情节的处理上不够灵活,不够大胆!

再一点,通过列举张爱玲语言来说说其风格,可谓精湛至极,体现在这些比喻句上:

a、三朝回门,卑卑褪下了青狐大衣,里面穿着泥金缎短袖旗袍。人像金瓶里的一朵栀子花。

b、露浓月薄的银蓝的夜里,惟有一两家店铺点着强烈的电灯,晶亮的玻璃窗里品字式堆着一堆一堆黄肥皂,像童话里金砖砌成的堡垒。

c、他站起身来,一只手抱着温暖的茶壶,一只手按在口面,悠悠地抚摸着,像农人抱着鸡似的。

d、她穿着乳白冰纹绉的单袍子,粘在身上,像牛奶的薄膜,肩上也染了一点胭脂晕。

e、他那件汗衫已经从头上扯了下来,可是依旧套在颈上,像草裙舞的花圈。

f、烫鬈的头发,多天没有梳过,蟠结在头上,像破草席子似的。

g、一觉醒来,琤琤不在了,褥单上被她哭湿了一大块,冰凉的,像孩子溺脏了床。

还有一些灵活生动的好句子:

姚先生从汗衫领口里露出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盯出她女儿,问道:“......?”

每一个人物,在张爱玲的笔下,人物性格都很饱满、生动,都属于圆形人物,而非扁平人物。爱玲笔下的世界带有浓重旧上海印迹,新旧知识交替,新旧社会转型,姚先生算是旧社会式大家长,为了子女婚事可谓是做到极致,“他有极周到的计划”,可是全文读下来,这些女儿们似乎并不配合,使结局朝着姚先生不可控的方向发展,使这位父亲心灰意冷、失望透顶。关于一段姚先生的手段描写可谓精彩:

到了介绍的那天晚上,姚先生放出手段来:把陈良栋的舅父敷衍得风雨不透,同时匀出一只眼睛来看陈良栋,一只眼睛管住了心心,眼梢里又带住了他太太,唯恐姚太太没见过大阵仗,有失仪的地方。散了席,他不免精疲力尽。一回家便倒在了藤椅上,褪去了长衫,衬衣,只剩下一件汗衫背心,还嚷热。

老天似乎总是跟姚先生过不去,就算是这样努力,女儿心心还是没有领会父亲的深切用意,竟然和她身边程惠荪一见钟情,双宿双飞。就像一个魔咒一般,这些女儿注定要把姚先生折磨得精疲力竭,凡事都超出了他的预期和控制。就像一句话说的:“猜中了开头,但怎么也没猜到结局!

一个是对于情节的猜想要大胆,一个是在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的字词句上要精练、生动,杜绝陈词滥调,这些是我写作中要克服的缺点,希望对大家也能有点用!

从写作角度谈张爱玲《琉璃瓦》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写作角度谈张爱玲《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