崀山旅游节,打通经济主动脉(以前作品整理)

2001年12月10日,国土资源部批准崀山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5月7日,崀山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崀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崀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诞生,预示着崀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将逐步全面开发,将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的新事物、新景观。“十一”黄金周,崀山即将迎来别开生面来的攀岩大赛,旅游节为湖南旅游业添亮加彩。崀山旅游业,注定要在稳步发展中蒸蒸日上,从而奏响新宁经济发展主旅律。

(一)

金秋十月,记者到新宁崀山采访,所到之处,无不是郁郁蓊蓊,满目苍翠。一个“绿”字,既描绘了新宁崀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孕育新宁旅游发展的无限良机。

新宁崀山管理处处长黄锡告诉记者,崀山地处湘、桂边境,越城岭山脉北麓,景区总共108平方公里。由八角寨、牛鼻寨、骆驼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区组成,拥有各类景点500余处。2002年5月17日,国务院批准崀山为重点风景名胜区。整个景区为常绿叶、阔叶林、保持四季常青、终年碧绿。森林覆盖率78.1%,有维管整顿植物184种,拥有天然银杉群落、奥松群落、万亩杜鹃花海等大面积原始森林,并有多种野生动物。

近几年来,以崀山为中心的生态游已成为新宁旅游业的龙头,每年都有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游客到此游览。年平均接待游客量为45万人次。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素有“养牛第一县”的新宁县就在山、水、草、木上做起了文章。著名地质专家黄进曾多次到新宁崀山进行考证。崀山以中、低山丹霞喀斯特混合地貌为特征,区内地质遗迹类型众多,山、水、林、洞、巷、谷泉等景观要素兼备,集雄、奇、险、秀、幽于一体,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景观特色极具科研、观赏、旅游价值。2001年12月10日,国土资源部批准崀山为国家地质公园。在新宁人眼里,崀山并不只是一个风景区,而是一笔无形资产。新宁县委书记鞠晓阳,代县长陈优秀告诉记者,新宁县立足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形成了“以崀山为品牌,以生态游为方向,以建设崀山文化风情线为载体,山、水、林、田、洞全面开发,让新宁借旅游兴旺,人人借旅游发财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大了景区建设力度。目前,开发出“天生桥”、“鲸鱼闹海”、“骆驼峰”、“辣椒峰”、“天一巷”等景观被游客称为崀山风景六绝。

新宁县是一个“八山半水半份田”的林业大县。在生态环境建设备受世人关注的今天,新宁林业从单一木材生产“独枝撑”的经营方式 ,向多种经营的战略转移,从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第一生产业向加工业、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宁高桥镇地处县城西北,交通不便,当地政府借崀山品牌利用本地资源,将原闲置的养猪场地,组建了千秋人造板有限公司。生产三合板,人造纸板系列产品,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创利税50万元以上。马头桥乡盛产花生,当地政府成立了奇康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精选本地优质花生为主料,推出崀山牌红泥、脆香、怪味等花生系列旅游食品。万新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冬笋罐头、甜酸荞头、桔片、卫生筷、薇菜,依托崀山旅游品牌漂洋过海进入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新宁县依崀山为品牌,以山区资源为依托,通过生态经济建设,目前,新宁已建立了以生态、水利和特产为主体的产业链。现如今,自然资源用材林、坑木林、速丰产林、楠竹林、油桐已成为全省生产加工基地;生漆、白蜡、脐橙已成为国家定点生产加工基地;黄金梅花鹿养殖场成为生态旅游和旅游品牌,走多种资源开发道路,新宁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在位于新宁崀山风景区中心的崀笏村采访时,记者看到,一座座新楼房、饮食店气派地坐落在公路两侧,整齐摆放的垃圾箱、精心设计的凉亭、错落有致的花坛都无言地向人们显示着这个村庄的文明与富裕。

村民李有民指着眼前的景象感慨地说,“要是在过去,这样的日子村民们做梦也不敢想,是旅游圆了大伙们的富裕梦。”李有民告诉记者,崀山没有开发以前,崀笏村的249户村民祖祖辈辈靠卖柴种田为生,年人均收入不足400元。从1994年开始,几户村民尝试办起了旅游业,办起了饮食店、摊点和运输业等生意,一年下来,收入竟翻了五六番。尝到了甜头的村民由此开始了大干特干。2000年,尝到旅游开发甜头的李有明又花了20多万元买了一台双层卧铺旅游大客车跑起了新宁到长沙旅游专线。

(三)

几年来,生活在扶夷江景区两岸的崀山村、水溪村、崀笏村、双源村、窑市村、六坪村、田心村的村民利用了扶夷江漂流做起了文章,8个村办起了120多只船筏和20艘游船;每人年平均收入可达2000多元。旅游者在这里五六个人一船筏,由船工撑着篙,刚开始还是平缓回流,可划不出几分钟就险滩丛生,水流越来越湍急,惊险又刺激。

在牛鼻寨景区,崀山镇茶亭村三组村民刘菊英对记者说,她现年50岁了,家中有3口人。1993年前家里经济非常拮据,靠每年喂一头猪和丈夫在外放松脂挣点油盐钱,三个子女每年上学的学杂费都十分困难,年收入只有200元。1994年牛鼻寨景区对外开放以来,政府鼓励她在景区做生意,免收各项税费和摊位费。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便卖起了蕨芭粉,一卖就生意火爆,当年收入就达6000多元。几年来旅游收入达12万多元,游客前去吃蕨芭粉时,她都滔滔不绝地介绍景点,千言万语感谢党和政府兴办旅游使她脱贫致富。

以国际旅游先行起步,带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崀山旅游业逐步形成了一个配套服务完善已初具规模的特色经济产业。2001年,崀山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75052万元,旅游总收入1.2亿元,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8%。旅游业正在成为新宁经济的支柱产业。

如今,一个新的旅游开发战略正在新宁崀山实施。依据这一战略,新宁崀山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点抓好一批旅游项目的建设,在全县建成成一批重点旅游景区;积极争取国家旅游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搭上旅游扶贫试验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这趟班车;利用国家给予新宁的专项资金,努务构造新宁及桂林国际旅游网络,积极做好崀山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遣产工作,最终实现新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崀山旅游节,打通经济主动脉(以前作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