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张图片

作者前言

遥记十年前,我曾来过这座城市——北京,

念起这两个简单的汉字,

脑中却已经翻过千页的史书,在古旧的余香中,轻抚一片土地兴亡的脉络。

还有一件事,若问南方的朋友的冬日旅行计划,十有八九是要去北京的。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2张图片

北京的冬季,满足了游人对北方冬季的所有想象,分享一只烤鸭,

在天安门广场前冷的跺脚,在冰场上摔个跟头,

呼出第一口哈气,叹一句“好一个冬天!”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3张图片

我总有种奇妙的感受,脚下北京的方寸土地,尘沙之间似乎残留着些许余温。

因为这里曾经走过某位形色匆匆的旅人,

他参与了北京乃至中国的变迁。

我想寻着这看不见的踪迹,

漫步于冬日的北京。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4张图片

但当我抬起头,却看到一位摄影师站在我的面前。

他对我说,请向前看,看看今日的北京。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5张图片

听北京人, 讲北京事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6张图片

马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像是茶楼里的说书人,

只引得人拍案叫绝,只不过相机是他的惊堂木,而茶香氤氲间的口若悬河,

是他十余年来记录北京的照片。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7张图片

或许这样更妙,说书的传奇最多绕梁三日,

而相机聚焦的风景,却定格了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而我在这动静交织中,

品出了冻结时光的期许。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8张图片

虽说要向前看,

但我在光影迷离的现代建筑中,

仍是一眼看到那红砖绿瓦,最是万绿丛中朱笔一点的惊艳。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9张图片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0张图片

阳光的斑驳间,却仿佛是褪色的痕迹,

唯有三两枯枝的影中,方显出浓郁的本色。

光晕渐渐远去处,宛如退潮般在墙壁上留下痕迹。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1张图片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2张图片

在凛风中唯余枝干的树木,

在墙上投出阴影,尽力去挽留历史的本色。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3张图片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4张图片

我伸手去感受冬日的暖阳,觉得这片红墙显得有些模糊,

手中的相片,一如这冬天的树木,

只能在过往的北京中截取些许片段。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5张图片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6张图片

我走上前去,推开一扇门,与一位外星异客打了个照面,

这是两个外乡人的历史性会面。

我们面面相觑,我是今昔,他是未来。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7张图片

我想寻觅他的来到地球的轨迹,

他降临在这座城墙上,或许只是偶然。

在未来之眼中,

北京的瓦房与现代建筑,同归于一个文明,即今天的北京。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8张图片

时光的淘洗中,变得可能不是北京,而是我们。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19张图片

我们是今昔之子,我在史书与河山壮丽的读到了北京的红砖绿瓦,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20张图片

马先生在童年回忆与北京人的性情中留意到往昔的痕迹,

但相片真正想冻结的,可能不是过去的北京。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21张图片

我们是现代与历史间的游子,

我们真正想要定格的,其实是在现代与历史间的自我。

一路寻访,

一路回想历史与家乡传承给我们的东西,

我们也是行走的相片。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22张图片

总想为“北京”二字加个儿化音,

而每当舌头轻轻卷起,却又未免画蛇添足。

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_第23张图片

作者简介

摄影|马健强

/中南大学建筑学硕士

/首创置业 建筑师 建筑摄影师

/中国管理学院智库 专家

/北京市东城区青年联合会委员

/北京市西城区摄影家协会会员

/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

/2006年起拍摄北京至今有十余年

/2012年于长沙开办个人摄影展

/曾被邀请参加北京交通1039广播台

《我爱北京》《一路畅通》两档节目

微信公众号:最北京。——马健强摄影作品。一台相机一支镜头,向您讲述北京百姓自己的故事。


撰文|Linda: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在读

/另眼观视界专栏撰稿人

/另眼花视界专栏撰稿人

编辑|赤子

摄影|马健强《最北京》

撰文|Linda

版面设计|赤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摄影|光影间的十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