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赛杂想

世赛杂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前段时间因为去喀山看比赛之事折腾了挺久。的确想去看,因为每一次的外出,都能收获许多,又看到这些限制摆在眼前,无法推动。

世赛作为一项中国长久的国策,价值将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内显现。真正坚持下来,能够沉住气的人或将从中受益,而世赛与工匠精神的推行,或将是托住中国经济的那只无形的手。

打比赛,焦点是这个三角形:教练,技能工具,选手。我们可以想像之间有两条隐形的管道:1、技能的专业精细化程度,对规则的理解等,2、内心力量(自信力)的累积,心性的稳定,二者相互影响促进。

如何通过教练,高效的将技能(以及相信你可以)传达到选手这里,会是永恒的话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选手通过练习而得到技能,练习什么就得到什么,教练在技能上给予方向、技能上的指导、点评,而练习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工具的配置,材料的运化,都将发生费用,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流动性。如果配合不及,则要么教练出钱出力硬撑且不可持续,要么停滞不前。

作为教练,我呼吁高效的运化,制度的简化,

让教练不是在制度当中迂回,花费更多的时间(每个人都做擅长的事情),而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注在技能的提升,工具的整合,自我的学习成长上,拔高格局,扩展版图(无限开阔的眼界和视野)。世界将愈加融合发展,

不断更新和向前。

英语口语是个坎。我们一直幻想高科技能帮助越过这个坎,或许可以。而沟通中拿个即时翻译在比赛中是不允许的。

目前来讲,教练有三种来源:

1、由从业多年的(以精细木工为例)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木工担任,优势是实战经验丰富,需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比如世赛的榫卯配合要求与传统的中国榫卯配合要求截然不同。

2、退役的选手

优势是年轻,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他的内在成长的动力,没有被打击到,能够克服自己恐惧的心理,此刻已经找到了自身的方向,不断的成长自己,有意图有动力有资源,那前途无量

3、从老师向教练的转型

教育流水线上下来的老师,优势是理论水平强,学习能力强,不足是动手能力差。

如果作为老师,一再的锁定在“老师”这个身份内无法突破,就可能无法顺利的转型。

教练的高度决定选手的高度。我们无法教给选手自己没有的。

转型是这个时代的必然,每一个人,都在适应这个时代的过程中,寻找真我的过程中不断的进化和转型。

我们需要学习,需要蜕变,需要转型,否则就将会被淘汰。

比如,上次我们去水上乐园玩,买瓶水,婆婆拿出五元,我拿手机扫码。服务员说,只接受扫码。婆婆感叹: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了。

世界发展太快。

而我在和选手的互动当中,能够感觉到深深的无力感和无助感。

一方面从意识层面,非常的希望能够将这件事情办好,尽其所能的去做,另一方面却发现许多事情并不是靠我们自身的努力,就能做好的,真的真的需要团队的合作,从上往下落地和行动的支持、沟通、理解。看见每个人都在做出他最应有的付出,看见制度有待完善,需要优化。

教练需要付出很多,如果没有出成绩,所有的付出都将成为沉没成本。

而对选手无私无偿的付出,有时也容易被认为理所应当,年纪太轻。无法对你所说的话作出应有的回应和理解,明明是为他好的事情。

未来的选手选拔或将走向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刚开始时有诸多不完美,但随着日趋完善,将有更多高精尖的人才进入到这个领域和圈子。

竞争变得激烈,而训练周期或将更长和高效。

而选手职业化或将成为趋势,换句话说,在世界技能大赛发展的今天,在国内也将会出现更多井喷式的专业培训需求(专注实效性而非领证式),高职院校需要把握机会,让更多制度的高效运作,目的是支持教练的快速成长(线下的学习),保证选手的训练流畅,适应世赛的选拔。

像草原上的马一样,根据风吹的方向判断青草的方向。

感知“风”,拓宽视野、格局和版图。

你的未来将不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赛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