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聊历史,跟阿随君一起唠唠影视剧中关于古代铠甲的使用吧。
嗯,没错,您现在收看的就是阿随君的哦。今天不聊PS小公举,也不提AE大王子,即将上线的是阿随君大概八年前的老文章,关于香港电影,也关于古代铠甲的演变简史,正所谓看得是港片,却一不留神涨了这么多知识,原来都不知道诶!文章一般长,图片有点不少咧,喜欢港片的,喜欢探究细节的小伙伴们,不妨来看一看哦,么么哒。
闲言少叙,请君一阅。
李翰祥曾说:“电影是必须以最具体的情景,让观众看到,所以布景实在非常重要……很多东西你可以骗得了一般的观众,但骗不了有学问的人……拍戏对布景、服装、道具的注重,这不但是剧情本身的需要,而且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体认。”显而易见,电影所以被称作“梦工厂”,概因其景、其境、其情栩栩如生。“拟真”二字,乃电影安身立命之本,不如此,观众无法投入,所谓讲故事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美术,电影挂在身上的“皮”,最易被观众认知,建筑、服装、兵器之真假往往一眼便可识破,尤其古装战争片,来不得半点假,否则观众便无法投入,也就更谈不上喜欢。而铠甲作为重要防护装备,是战争之必备,加之毎朝每代各有特色,不仅可丰富电影美学表现,亦可参与电影剧情建构,实该予以重视。
孚甲以自御——原始皮甲
傅声主演的《哪咤》,是电影中铠甲年代颇早的作品,哪咤本是商朝故事,在其大战海龙王之子敖丙一场,后者身穿金属铠甲,一招一式显威武。其实,商朝尚不能制造金属铠甲,但《哪咤》典出《封神榜》,人物皆为天宫之神,自可不循凡尘之理。
回头再追溯,铠甲跟人类的许多发明一样,随战争而生。为保肉身免遭石器攻击,受动物皮甲护体启发,人类从自然界寻材——如藤木或兽皮等——制成铠甲。时过境迁,皮甲逐渐成为主要防护武器,加工技艺亦得到发展——整片皮甲逐渐变成裁制小甲片再编缀成整领的皮甲。奴隶社会生产技术虽以青铜铸造业为最高水平,进攻武器也由石质进步到青铜,然而青铜甲并未能取代皮甲,因为当时的皮甲足以应付车战——当时战争的主要形式,而且奴隶主便是军队主力,作战只是镇压反抗和继续掠夺。
对于铠甲的起源,古文也有记载,但尚无定论——《尚书·费誓》中说“杼作甲”,《管子·地数篇》记蚩尤作甲——后者都不失为电影好题材。即便前者中主角“杼”也大有故事,其父正是缔造夏朝“少康中兴”的”少康”,而杼亦随父领导不少战役。
兵戈乱浮云——先秦合甲
《英雄》中布衣无名对阵高高在上、铠甲披身的始皇帝,宫廷外千万计的铠甲战士蓄势待发,不论剧情,单看犹如兵马俑复活般阵势,视觉上已颇享受。此时的铠甲,以皮甲和青铜甲为主。据《战国策·韩策》、《吕氏春秋·贵卒》载,战国时铁制铠甲已经出现。当然,最有力的证明还是此时成书的《考工记》,书中“函人为甲”详细记载了燕国先进的皮甲制造技术,而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铠甲亦提供了证据。
先秦社会是典型的铜铁并用时代,虽仍以铸造技术为主,但已从单一范铸技术发展为浑铸、分铸、铸焊、锻造、印模、刻纹等综合运用的金属工艺,制造器物讲究轻便适用,其上纹样较现实并配有装饰性铭文。春秋时便运用于生产的铁器,虽处于冶铁术的草创期,但铸铁柔化术、铁范铸造和渗碳铜等技术的发明,促使铁器在战国中期取代青铜器和石器,占据生产工具主要地位。战国晚期,甚至出现用块炼铁固态渗碳多层打制钢的方法。加之,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历经变革,世卿世禄制渐废,奖励军功等新政,令军队成份发生巨变,新出现的农民成为主力。战争利益刺激下,各国急需提高兵器的进攻和杀伤力,铁制兵器应运而生。而弩的出现,亦增加射程和穿透力。同时,步兵和骑兵逐渐成为战场主角,令战车沦为辅助。因此,铠甲不仅需要提高相应防护能力,更要配合新的战术要求。与之对应的电影《大刺客》、《墨攻》等,都有出现铠甲战士,显然后者较于前者在道具上更为写实,从中不难窥得痕迹。
事实上,秦的武器装备并不如电影描述的先进,其胜在军队编制和将帅领导,例如《秦俑》等片中,对军队建制有所涉猎。由兵马俑也可知,秦铠甲可细分为二类六型,由整片皮革或其它材料制成的为第一类护甲,其上嵌缀甲片,四周留有宽大边缘,根据保护位置不同又可细分为三种型号,此类铠甲并不多见,主要为将领使用。而第二类由甲片编缀而成的铠甲,构成了秦国军队的主要防护装备,又可细分为步兵和战车上战士用铠甲、战车上车御用铠甲、骑兵铠甲三种型号。
骑兵铠甲多使用高8厘米、宽5.7厘米的纵长方形甲片编缀身甲,编成后前长55厘米、后长49厘米。战车车御铠甲多用高7厘米、宽6厘米方形甲片或是高9厘米、宽6.5厘米纵长方形甲片编缀身甲,而多用长4-7.5厘米、高4厘米的横长方形甲片编缀披膊,编成后前长80厘米、后长68厘米。甲片上用于编缀的穿孔分一组到六组不等,甲身腰以上部分用上下左右固定的编法,而披膊及甲身腰以下部分用上下活动联缀、左右固定编缀的编法。当整甲成形时,先用围绕胸部中间一片为中心向左右编缀,并以前片压后片的横编法,再用纵联编法,即胸部固定甲片以上片压下片,腹部活动联缀甲片则是下片压上片。披膊和身甲在肩部编缀一起,并在领部用甲带相联,用带扣于右侧第二排甲片处,两腋下甲片则是用固定编缀。铠甲编成后,都是前长后短且前面下缘为弧形。
正是兵马俑的出土,令关于秦征战六国的电影有了可靠的参考数据。当《秦俑》中蒙天方守着千年的诺言,终于在新世纪面对昔日爱人,那身远古的铠甲却早不复当年威武,只被平凡人等看作死跑龙套的,个中酸涩颇足。
玄甲耀日,朱旗绛天——两汉玄甲
《三国之见龙卸甲》上画之时,针对赵子龙的盔甲争议不断,很好地证明了人们对电影求真的关注。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是考古学和历史学家,口耳相传以及Google和百度搜索下文化被误解之深不容小觑。如此,电影人在服装设计上追求创作空间外,亦该参考史料作平衡。
西汉后,尤其汉武帝制定盐铁官营政策,促使诸如淬火技术、灰口铸铁等冶铁和锻钢技术日益成熟,以至西汉后期全面跨入铁器时代,更开启制钢术的大发展时期。最迟于战国出现的“脱碳制钢技术”此时已臻完善,东汉更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以炒铁为原料的“百炼钢技术”,并成熟于三国时期。而东汉末期亦发明了“灌钢术”前身。同时,炼铁铸造技术亦有很大发展:大型椭圆形竖炉,水排,迭铸技术等,到东汉均已比较成熟。生产技术的进步,为铁铠甲成为主要防护装备奠定了基础,加之秦汉之交的农民大起义、楚汉相争等连年战事,对武器的迫切需求,令铁器最终成为战场主角。相应地,铁铠甲也成为主要防护武器,皮甲则退居为辅要位置,而青铜甲于东汉便已消失灭迹了。
面对北方匈奴的频繁来袭,令大汉王朝形成了“甲不坚密,与袒褆同;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晁错《言兵事书》)的战略思想,铠甲和弩因此得到极大进步。尤其是铠甲,中国古代铁铠甲的基本特点均已奠定,日后千余年的发展,只是集中在铠甲精坚程度提高、防护部位加大以及类型逐渐繁多上。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正义》载“玄甲,铁甲也”。当时铠甲被称“玄甲”,主要有“札甲”和“鱼鳞甲”两大类,依据所用甲片(依据大小形状大致有三类六型甲片)的不同,每类又可细分为三种型号,多用麻绳或皮绦按先横编后纵联法编缀,呈上排压下排,前片压后片之形。汉初,两种铠甲并用,而武帝之后,精锻细密的“鱼鳞甲”淘汰简朴大型“札甲”成为主要防护装备。东汉时,铠甲形制进一步完备,例如曹植在《先帝赐臣铠表》中罗列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马铠等,而晚期时百炼钢被应用于铠甲制造,更提高了精坚程度。三国时,尤以诸葛亮擅长锻造铠甲,更著书《作刚铠教》“敕作部皆作五折刚铠,十折矛以给之”讲述百炼钢作铠之法。
《画皮》一片中,陈坤所率领将士曾身披“锁子甲”,然而,事实上,又称“环锁铠”的“锁子甲”直至三国时都是名贵铠甲,非一般士兵或普通将领可穿,而且不仅无考古学佐证当时已普及“锁子甲”,此后相当长时间内再无文献记载过,直到前秦苻坚派吕光攻打西域龟兹时,方见西域诸军队装备有此种铠甲。而《赤壁》显然比较重视电影美学和写实的有机结合,叶锦添强调铠甲按照演员特色纯手工制造,十分讲究,而片中曹操、刘备、张飞等人物所披铠甲确实各有千秋,代表一种类型。
曹操归为一方之主自然穿得上明光铠,而细观杨家湾出土西汉身披劄甲(下图左)和鱼鳞甲(下图右)的陶俑,不难发现其对二者特点的综合。
诸葛筩袖铠,无袖两当铠——两晋南北朝
花木兰的故事一直为民间喜欢,虽然马楚成的《花木兰》戛纳宣传片中,花木兰一句“我们大魏将士”交代了南北朝的时代背景,但是遗憾的是,以两当铠和明光铠相继为主的南北朝铠甲的特色体现并不突出。
三国鼎立至西晋统一的长年征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尤其矿冶业。直到东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恢复并再次发展。此时,最重要的技术便是将“灌钢法”发展为“宿铁法”,并掌握了双液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而用煤炼铁最晚在北魏时已出现。西晋伊始,世族门阀势力的恶性膨胀,导致人身依附关系很强的“部曲佃客荫户制度”形成,即地主豪族拥有自己的“部曲私兵”,亦是领兵将领的主力军队。正是在这种社会性质影响下,生产基本停滞,而传说由诸葛亮发明的“筩袖铠”成为两晋主要铠甲——其实此种铠甲东汉时已出现,诸葛亮令其更加完善。筩袖铠发挥了汉代鱼鳞甲的特色,整个铠甲全部由鳞状甲片重迭联缀而成,同时带有保护上臂和腋下能力突出的袖。
南北朝时,随着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军事势力日益强大,骑兵逐渐成为军队核心兵种。于是,出现于三国时代适合骑兵使用的“两当铠”取代“筩袖铠”成主要防护武器,《释名》将其定义为“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此甲无袖,用革制背带联结用铁甲片层层搭迭而成的胸甲和背甲,并以腰带固定,对前胸后背以及膝部防护力极高。此外,“明光铠”仍属珍贵铠甲,又被称作铁猛兽,而北朝末年开始两当铠渐露衰败之势。“明光铠”的胸甲和背甲上均有一个椭圆形号称“护心镜”的金属板,其得名便是因为战场上护心镜反射太阳光而来。
而花木兰的故事,早在1964年便由邵氏搬上银幕,岳枫导演、凌波主演。影片战争场面十分壮伟,甚至当年有称其“直与现代战争巨片《碧血长天》、《诺曼底登陆》有后先辉映之妙。”然而,片中频繁出现的铠甲时代特征很弱,既不似无袖的两当铠,也没有护心镜不能成明光铠,可算细节疏忽。
骑兵退位,步兵登场——隋唐五代传
虽然在《诱僧》中,导演罗卓瑶和美指叶锦添并不想刻意追求唐朝景观的一一还原,但是以玄武门事变为背景的故事,军队的出场同样给了铠甲出镜的机会。而方令正在《唐朝豪放女》中,亦安排了行侠仗义的万梓良身披铠甲替天行道。
隋朝是铠甲发展的过渡时期,以“明光铠”为主,配合“两当铠”使用。因为,隋朝并未从根本上触动西晋以来的世族地主集团,其顽固的政治经济实力和部曲佃客荫户制度,令军队仍旧以重装骑兵为主,直至隋炀帝东征高丽时军队建制依旧如此。
伴随着隋末农民起义,部曲佃客荫户制度遭到摧毁,部曲私兵顿时予以铲除。农民为主的军队令战争结构再次发生变化:以大量步兵野战为主,配合轻装骑兵的突击。
唐朝在继承发展炒铁和灌钢技术基础上,加工工艺开始从铸制转向锻制,从而开启了由唐经宋至明代中叶,以钢铁技术为核心,迈向传统金属技术全面发展和定型时期。因此,唐朝铠甲之繁荣可从《唐六典》卷十六得知,“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乌锤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其中,明光铠(即明光甲)和步兵甲是为主要防护武器。初唐时,明光铠尚有隋朝模样,稍后不久便显露唐代特色,共有五型,其中一种甲身为整体,联结胸甲和背甲的带子经双肩前扣,腰及胸各束一带,披膊为虎头状,而且腿缚吊腿,连肚脐都有专门圆护。它上承其它四种明光铠,下启五代两宋甲制标准。而唐代“步兵甲”更是为北宋”步人甲”的出现奠定基础。
战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沿袭晚唐传统,型式日益统一,为北宋完成铠甲标准制度做了准备。而《满城尽带黄金甲》则展示了自汉以来,名贵铠甲的仪式作用。
日臻完美,终至巅峰——宋元明清后
《五郎八卦棍》开场一场酣战,杨家将誓死卫国,功夫在刘家良镜头下展示了迷人的魅力,然而,对于功夫的执着显然令他忽视了宋朝“步人甲”之美之坚,未能以此为本片锦上添花。
宋铠甲是我国古代铠甲工艺的巅峰,不仅因为有宋一代科学技术得到极大发展,而且自太祖起就十分重视军事装备生产,更以官方颁布武器装备的型式标准制度,包括规定铠甲尺寸、甲片数目及重量等。到宋仁宗时完成的《武经总要》,从定制到具体形制一一作了详细记录。其中《器图》更展示了步人甲各部细节:甲身乃由12列小长方形甲片连成整片,胸甲和背甲用带子系于肩上,腰部则以带子由后向前束,腰下垂落两片膝裙,披膊编缀于甲身用带子系于脖子下。这个几乎可保护全身的步人甲,不仅在精坚度上堪称中国之最,更在美观上上独树一帜,兽面像威武中正,极其漂亮。
然而,随着宋元以来,火器在战争中的运用,已经预示了铠甲的盛极而衰。“绵甲”和“锁子甲”成为铠甲一族最后的王者。“锁子甲”属体轻透气性好一类,由许多硬币大小的铁锁片编缀而成,防护度很高,更可与其它铠甲共享,进一步增大防护范围和坚度。“绵甲”初现于唐代,却直到明代末期才发展得比较完备,它是用铜钉将铁片铆固在坚厚的绵或绢上,不仅防护功效奇佳,更可御寒,因此,“绵甲”深得来自关外的清军所爱。《投名状》中,李连杰等人所穿铠甲基本与“绵甲”接近,一眼便令人识得是清朝,即便看不到辫子。
其实,若要创作一部古装战争题材电影,在坚持写实原则的情况下,场景还原并不至于时时”蜀道难”,民族学、考古学以及古代文献等都是再现历史的有效资料。当然,作为艺术创作的电影,在对历史实情了若指掌的前提下,还要能灵活灵用,深谙电影美学的独自特征,已达到双赢。
而上下五千年的悠长历史中,满是飒爽英姿的少年郎身披甲衣、金戈铁马、冲锋陷阵、为国杀敌的故事,几乎皆可为电影所用,当各有千秋的铠甲着在将军身上,银幕下的我们,梦回历史。
PS:以上是原文重放,因为文章写于多年前,所以出现的案例影片多为当年的老片,以及更久之前的老老片。特此说明。
PPS:觉得不过瘾的话,还可以来阅读看港片,了解赌博发展简史哦,么么哒。
戳→看完这些香港电影,可能一不留神就成了赌神和赌史砖家
OK,我就是那个爱折腾软件的策划君阿随,没事搞搞视频、听听Nirvana、读读陶渊明、看看戈达尔的电影,生活就很美好。
如果还是不了解的话,推荐来阅读阿随君用半年后的感想文,每一次小进步,都是崭新的。
来半年后,这些小而慢的成长却给予我温暖
如果亲爱的小伙伴喜欢这篇文章,阿随这里卖萌求点赞求支持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