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专注橙长计划# 写作 Day2

今天广东地区台风“海马”来袭,风力达到12级。海马是破坏力大,移动速度快的热带风暴。其带给受灾地区的影响非常重大,多达几千万不等。今天学校停课,企业停产停工。所以今天不定时守着电视关注台风情况。幸好到了晚上23点左右,台风过后,风和雨马上消停了。

记得台风“妮妲”过境的时候,由于威力太小,来了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所以我对“妮妲”没什么印象。但是对“玉兔”的印象却非常深刻,因为“玉兔”的威力却非常可怕,风刮过房子的时候,感觉房子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被吹走。当时当地很多高层的建筑,玻璃窗被刮跑,或者整个铁皮屋顶被掀翻。当时网上还有人录了视频,房子的玻璃被刮跑后,台风灌入屋内,把屋内的家具吹得东倒西歪,人都躲到房间里不敢出来。

2015年10月4日,台风“彩虹”在席卷了湛江以后,形成了龙卷风继续在番禺和顺德登陆,龙卷风席卷过的地方电力设施被毁,建筑物也尽毁。造成当地财产损失上千万,5人死亡。名字温柔的“彩虹”居然这么残暴,实在是太可怕了。

由于台风大驾光临,所以对台风的命名起了兴趣,所以查了台风的命名方法。台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台风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的一个等级,常常被人们误以为是热带气旋的替称。国际上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法是由热带气旋形成并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首先给出英文名,各个成员国家可以根据发音或意义将命名译至当地语言。当一个热带气旋名称被使用,造成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的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遭遇损失的成员国家可以向WMO提出上诉,将名称除名。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中国提出的10个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这是因为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的。

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永久命名),其它热带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

台风的命名,多用“温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风带来的伤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风委员会有一个规定,一旦某个台风对于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大的损失,那么它就会永久占有这个名字,该名字就会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的名称则由原提供国或地区再重新推荐。

比如台风云娜,意为“喂,你好”,但据统计,“云娜”台风在浙江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81.28亿元,它被永久性除名,退出了国际台风命名序列。

2005年19号台风轮上“龙王”的名字,它一路肆虐,给地方带来巨大的威胁,据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龙王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强降水,其中福州地区一小时降水量突破了历史极值,超过了152毫米,这是历年来台风影响最严重的。由于它的到来,在福建造成了74.78亿元的经济损失,导致近百人死亡。于是,国际台风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台风名称“龙王”从命名表中删除,这是中国大陆提供的台风名称中最先“退役”的一个名称。


#30天专注橙长计划# 写作 Day2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30天专注橙长计划# 写作 Da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