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陷入困境的不是未知的世界,而是你坚信的并非你想象——马克·吐温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 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把一件事情做成,始于认知。
《罗辑思维》第564期,关于“类比”思维模型的介绍,带给我启发,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有益的,然后写下来。
对主观世界的总结,就像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没有止境——今天权当一个开始,不断增加认识世界的角度。
一、概念思维模型。回答了一个“是啥”的问题。
概念,从中小学的数学、政治课本上就有,然而我却一直没有理解概念这种思维模型的巨大意义。直到后来发生了三件事:
1、李笑来的《财务自由之路》
其中他对智商的定义是:智商即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必要、准确的联系。
而所谓“智商”的运行机制是:在上述基础上,把概念和关联当做自己的“操作系统”的基础设施,用来不断吸取新的概念与关联,必要的时候更新甚至替换旧的概念与关联;与此同时,启用元认知能力不断审视整个操作系统的有效性……
把概念和智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在了一起。
而这个对“智商”的定义本身就是“概念思维模型”的最好阐释,它让你抓住事情的本质,建立起好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做好选择、解决问题。
2、《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里面的精熟教学法
精熟学习理论是将知识按照知识点进行分解,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可以选择快速观看,也可以反复观看,直到能够完全掌握这个知识点,才进行下一个知识的学习。
我从樊登读书会解读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所谓的精熟教育是指——把一个概念学透之后再进入下一个概念,以此构建起稳固的学科基础。用这些概念构建起的学科大厦才稳固。
3、吴军的《谷歌方法论》里面关于《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学数学的根本目的是三种训练:
(1)阅读理解能力——能看懂书,理解问题;
(2)逻辑能力——推理能力,从已知条件得到结论,知道遇到问题后如何解决;
(3)基本的数学知识。
为了训练前两种能力,需要教授一些数学知识,也就是说那些知识的传授,只是手段而已,不是目的。
以上三个认知升级事件都和概念有关:概念的意义,概念影响行动结果的发生机制,概念的学习方法,概念的真正内涵。
所谓一念一世界,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就是一本关于概念的书:财富自由、里程碑、注意力、付费、活在未来、元认知、多维竞争力、解决方法在别处、贵人、求助、刚需、错过、避险、不要全部押上、长期、资本量级的差别、定投、成长率、最少必要知识、时间并联、镜像世界……
后来我对销售、健身、广告、互联网的理解也属于“概念思维模型”。
你对一件事如何定义(概念),反映出你对这件事的认知,进而决定了你选择的价值观和行动的方法论。
然而概念思维模型有以下几个风险:
(1)概念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不是一开始就正确的。正确的概念,构建正确的认知,指导出正确的行动,错误的概念则反之。比如:地球中心说、永动机、放射性元素。
(2)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演化的。当你把一件事定义清楚的刹那,这件事已经变得模糊了,佛法说“缘起性空”。腾讯是什么,是连接一切?是平台+内容?是科技+人文?腾讯在演进。
(3)概念是多维度的,因人而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父亲”这个概念的定义也不同。
鉴于此,运用“概念思维模型”时须保持谦逊,不断反思,与时俱进,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某件事,有多少思维模型就有多少种概念,到底哪个更正确,实践出真知。
二、第一性原理。“不过是啥”
近两三年才了解这种思维模式。
第一性原理,英文First Principle,是一个计算物理或计算化学专业名词,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
第一性原理是从头计算,不需要任何参数,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体系基态的基本性质的原理。
以上是百度出来的解释,不明觉厉。
举个例子:什么是汽车?
“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上两排沙发吗”,李书福说这句话的时候有当时的历史背景,但其中透着类似第一性原理的光辉。
最大的触动来埃隆马斯克。
造车时用到的电池组很昂贵,每千瓦时要耗费600美元。
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的话,你就会问:“电池的物理组件主要包括哪些部分?这些物理组件的市场价值究竟是多少?”
电池就是由钴、镍、铝、碳、一些聚合物以及密封装置组成的。将其分解到材料层面后再来问,“如果我们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购买这些金属,它们分别价值多少钱呢”?
差不多每千瓦时80美元。
所以这就清楚了,你所要做的只是通过聪明的方式去找到这些材料并将它们组装起来,然后你就能得到便宜到超出所有人想象的电池了。
第一性原理是某件事最核心、最小的物理本质。
对面走来一个美女,佛说“无他,不过是一个人皮,包着的血肉杂碎汤”。
一个苹果树不过是一颗种子加点水。
饿了么不过是把一个东西快速的送到另一个地方。
武术不过是准与快。
AI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
“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是对“概念思维模型”的补充,是概念的物理本质,仿佛洗澡堂子里的男女,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简化的世界,方便我们认知,但是从简化世界到复杂世界还需要还原。
三、原则。“不能做啥”
乔·达里奥的《原则》
给出我们做事的原则。
按照原则做事不一定达到目的,不按原则做事一定达不到目标。
所以原则意味着“不能做啥”。
他人的经验不能让你复制成功,他人的教训可以让你总结原则。
“如果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创业如夜里走山路,原则不会告诉你如何到达山顶,它只会告诉你别往右走,右侧是悬崖。
四、清单。“做啥”
《清单革命》
一切概念、原则、道理之后,不过是一张清单。
做事之前是指导的原则,做事之后是改进的清单。
知行合一的枢纽就是清单。
五、模仿。
小狮子模仿妈妈如何觅食。
进步最快的电话销售人员擅于模仿身边的销售高手——贴身模仿。
练书法从临摹开始。
练武从基本套路开始。
学说话从模仿身边的父母开始。
士兵模仿将军冲锋……
模仿的优势:
1、最原始的学习方法,最符合本能,容易上手、耳濡目染。
2、在初始阶段,有可能是最快的学习方法,最快达到目标。
3、如若悟道,可以反超。
模仿的不足:
1、若一味的模仿,没有悟道,无法成为绝顶高手。
2、表象容易模仿,本质无法模仿。
3、如果不能贴身模仿,总有遗漏的地方,因为时空原因,没有可能100%贴身模仿。你可以模仿他打电话的话术,无法模仿他工作之余每天还看1本书。
六、重复。
重复的魅力无处不在。
最先感受其魅力的时候是练习跆拳道、双节棍的时候,无他,正确的姿势重复一千遍、一万遍、十万遍、百万遍,直到成为身体的本能。
然而最近在文学作品、电影作品中再次感受到重复的魅力。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无根草重复出现了很多次,部分台词重复出现了很多次。
《小王子》中很多意向也不断重复出现,比如“看日落”,比如“第二十六章,作者重复说 ‘我不会丢下你一个人的’ ”。
《I have a dream》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连着五六次用到排比。
之前一直强调创新、变化,写诗不能有重复,但有的重复却让人回归本真,击中内心。因为毕竟孩童在他们开化未全时,总是在重复。
重复的优势:
1、刻意练习的必须步骤;
2、熟能生巧;
3、只有被记住的东西才能打动内心——重复符合人的记忆;
重复的不足:
1、正确的动作被重复;
2、除了重复,还需反馈和改进;
3、重复和变化相辅相成,相互成全。
七、时间。
一切事情一旦放到时间的维度去思考了,视野和认知就不一样了。
《一切不过是时间的积累》。
八、联系。
九、换位思考。
十、狮子和羊。
狮子不需要在乎绵羊的想法!
十一、思不同
逆向思维。
十二、类比
比如说“亚马逊飞轮”
优势:便于理解
不足:精准性
十三、巨人的肩膀
埃隆马斯克在思考“如何把100万人类移民火星”的问题时,并不是从0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而是从如何把现有移民火星的100亿美元花费,降至50万美元的维度思考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思考和行动。
吴军在《谷歌方法论》里面提到“Z”型成长。
下面一条线是基础,称作基线。
莱特兄弟在造飞机之前系统学习了19世纪初空气动力学之父,乔治·凯利的空气动力学。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试验了200多种翼行,并打造了一个风洞,进行了上千次风洞试验。
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思考和行动。
不仿先照葫芦画瓢,先模仿,先复制,形成自己的基线。
要想把工作做好,首先是提高基线。“很多对专家来讲是常识,在工作中不需要太动脑子,拿来就用的知识,对另外一些人来讲,就是高深的新知。你可想而知,谁更能把事情做好。”
所以在营销广告媒体领域我若有所建树,离不开在根本上的布局。然而时不我待,一边干一边学。
所以在如何读懂一家公司这件事上,我从零开始摸索,不如从得到白洋的《怎样快速搞懂一家公司》的课程开始。
过往的我,在接触新领域的知识时,首先想的是自己去琢磨。现在首先想的是先找本书来学。看书的时候我是天生叛逆,现在应该遵循三部曲——先全盘吸收,再批判接纳,最后填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
站在巨人的肩膀思考和行动。
十四、WWHWD思维模型——适用于任何计划、规划。(2018年9月9日补)
why——为什么做
what——做什么
How——怎么做
When——什么时候做,用多长时间做。
Do——做
多元思维模型在工作中的应用会非常美妙。
以上就是我的思维模型清单,还会不断增加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