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的人格应该在三个Q方面有比较高的得分——LQ、EQ、SQ
LQ指的是学习的商数。要有一颗愿意学习的心。
EQ指的是情商,情感智慧。要懂得自己的内在情感世界,了解别人的内在情感世界,去触摸别人的感觉。情商里面又包括很多,比如如何处理矛盾冲突,如何为两人之间的关系储蓄,爱的语言、爱的行动等。
SQ是指灵性的商数。要拥有一颗不忍之心,不愿意为了自己而牺牲别人的需求,愿意为了别人的好处着想。
★从依恋关系理论的角度来说
依恋关系理论认为,儿童期的依恋关系对日后的人格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早期的母婴关系的品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幸福感。
安全型: 母亲在场时,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安全基地),在玩耍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
冷漠型: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母亲返回时,他们也没有什么反应。
焦虑型: 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耍游戏。
矛盾型:母亲离开时想要抱妈妈,但不知道怎么做,进退两难。母亲回来时,张开双手却往后倒退。
反映到成人的人际关系中,也有三种关系与之对应:
安全型依恋: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的一种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
焦虑—矛盾型依恋:很向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
安全依恋的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爱、义务及信任,更能忽略同伴的缺点而接纳和支持他。跟安全型的同伴交往比跟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的人交往要更温暖更亲密。
我们认为从小形成的这种依恋类型是可以通过后天对自己的洞察、个人的成长、学习而改变的。所以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应该让自己的依恋类型向安全型转变。
★人际沟通的四种心理地位:
在人们心里存着自我评价或对他人的评价,一种心理地位(Psychological status),也就是人际沟通时的基本心态:「我很好」或「我不好」,「你很好」或「你不好」。
因此沟通分析论者将人际间沟通时的基本心态归纳为下列四类型:
我很好,你也很好(I'm OK, You're OK) 「我很好,你也很好」这种心理地位的人,是较具有信心、积极态度的人,也是心理健康的象征。拥有这种心理地位的人较能建设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事情的期望有根据,也能接受每个人的特殊性。
我很好,你不好(I'm OK, You're not OK) 「我很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又称为「投射地位」,这种人常觉得自己被别人伤害,并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态度自大且容易怀疑他人。
我不好,你很好(I'mnot OK, You're OK) 「我不好,你很好」的心理地位,又称为「投入地位」,具有自卑感,和别人比较时常觉得自己不行,压抑自己、容易退缩,常有沮丧、失意感。
我不好,你也不好(I'm not OK, You're not OK) 「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地位,对人生没有兴趣,不切实际,常认为前途茫茫,很容易放弃希望及努力。
显然健全的人格应该具备第一种沟通心态。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在生活中完全可以也应该做到这样:
人格特质:
关怀之心、合作、谦逊、尊重、开放(通情达理,诚恳真实)、同理心、计划、自我觉察
尊重:
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因而要受到尊重,不嘲笑、贬抑他人。
对他人思想、情感、行为的接纳。每一个个体在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人生过程都是一个很复杂的奋斗、思想和感受的模式。即使个体在思想、情感、行为上表现为负面、消极、破坏性的,我们也相信他的本性是善良的,是有向好的动力和潜能的,此时此地的不良情感与行为是生活中的种种原因导致的,是可以被我们接纳的。(个人很喜欢这一点!)
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可以独立的处理自己的问题。
自我觉察:
深层次的觉察自己的情绪、情感变化
觉察个人生活中的“未完成事件”——指个人生活中在情感上没有处理完结的事件,包括悔恨、愤怒、怨恨、痛苦、焦虑、悲伤、罪恶、遗弃感等。未完成事件通常会一直存在,直到个人勇于面对并解决。
承认自己的能力和限制,对自己坦白、开放。若一味追求完美、全能,常常会出现自我挫败感,使自己濒临枯竭。
心理素质:
积极正向认知:发现自己某些认知的形成以及这些认知对自己的影响及意义,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内容、形成及影响,并不断建构积极正向的认知。
反思与悦纳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感受和自我行为,并悦纳自我的某些不完美的状态
享受休闲锻炼:培养、保持爱好,放松身心,娱乐休闲。
积极社会交往:从多面向的积极社会交往中体会到不同的爱,让生活充满温暖、支持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