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跟朋友HY去吃了好久没吃的花蛤粉。HY是跟我一个班的,我们俩同班不同寝。但大学上课嘛,基本都是一寝室为单位,所以平时上课也没有很多交流。
但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要是两人都不忙的话,就会很默契的约对方出去走走或者去满足一次“口欲”。
或者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瑞金牛肉汤,又或者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份宁都肉丸......在我看来,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走了一段路来到那家店,把搭配的副食点好后,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开启了嗨聊模式,这许是两个人好久没有出来走走了吧!
两人一面打量着这家店的风格,一面聊着彼此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当时好像聊到彼此近期的一些琐碎日常吧,她说到“真的很奇怪啊,明明现在还在学校,家里关于钱方面从来都是一呼百应,自己现在也并不缺钱花。”
“可是当看到微博里频频爆出的关于大学生借贷丑闻时,一方面很不能理解,一方面却又觉得钱真的很重要。但要我说出个所以然来,我也说不出。”
是的,钱是挺重要的。
毕竟不是有句话说“有钱不一定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吗?
但是如何对待金钱及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所衍生出的物欲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前几天手机突然收到关于邀请开通“花呗”的通知,还被告知我的花呗额度为1000元。好奇之下,点开详情一看,诸如“心水好物,提前拥有","这月买,下月还,0费用。”此类的广告语映入眼帘。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既不用花费个人成本满足个人购买欲,还能免于开口向人借钱的尴尬。
出于好奇就问了下同学,同学L说,这是一个可以透支的小程序,但是能不用尽量别去开通。
“因为一旦开通了,就意味着买买买,然后剁剁剁,再然后就是无限期吃土模式的开启。”
听她这么说,我打趣道:“怎么?你不会是其中的受害者吧!”
“双十一嘛,你懂的。”
末了,她又补了几句“我都不知自己的钱都怎么用掉了?花呗上的钱突然就欠了好多,其实我也没买什么东西啊!”
“唉,这个学期都要吃土了。”她一边摇着头,一边默默地关掉了花呗。
❤️
记得廖一梅在《恋爱的犀牛》里面写过“这是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要求要满足。”以前对这句话没多大感触,但近几年越发觉得这句话很在理。
各类高校关于裸贷、借贷等层出不穷的丑闻,甚至近期演变出来的新的借贷方式“佳丽贷”,在社会上激起一阵阵舆论浪潮,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评论指责的同时,更多是失望与惋惜。
除此之外,打开手机支付宝软件的个人主页,就可以看到类似于“花呗”、“蚂蚁借呗”等各式各样的透支或借贷软件。
再仔细一点,你会发现在qq空间里也会有时不时地穿插进来的关于借钱的小广告,比如“30分钟立即到账,借贷不成功,免费赠送流量”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各式各样的借贷软件或平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消费和生产,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花呗只有1000的消费额度。作为一个学生党,与身边同学一比较,算是很低很低的了。
而要真要开通花呗,用这些钱去消费,我想,我是做不到的,一是因为没有自己想买的东西。
再者要真有的话,我可以用自己做兼职而存下来的钱再凑上些许稿费去买,再不够的话,我可以等。等到我有足够的钱的时候,再把它买回来。当然更多是因为既缺乏勇气,也缺少底气。
我对自己的偿还能力有着清醒的估算,也对开通花呗所带来的便利与满足有着泡沫般的幻想,但也仅仅是止于幻想而已,因为没有与之匹配的偿还能力,那么,“望而却步”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如果有像我一样,尚且只是一个还未走出校门,也没有一份收入的学生,或者在自己尚且还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我个人建议是“别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却让自己先拥有了透支和浪费的能力。”
因为,由此衍生的后果不是我们所可以承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