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当侦探

话说最近收到一张银行承兑汇票,层层叠叠的,数了下一共有14个被背书人,到我们公司这,已经流转了2个月,周转相对挺快的。

地区从广东、浙江、河南、湖北、贵州、河南到安徽,跨越6个省。

行业涉及电气、电子、橡塑、化工、进出口、贸易、纸业、包装、印刷等等。

一张银行承兑汇票除了中间可能没有直接背书的企业,大致能看出来每个行业之间的联系,如果单看电气和印刷,两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如果把中间的企业链接起来,就有点眉目了。

这张汇票展开大约一米多长,附带4张承兑证明。

于是,我一一核对信息,结果发现第一个证明有点问题,提供给出票行的证明中没有写票面金额。该被背书人位于第6个位置,如果是收款人还好说,查不到公司联系方式,还可以按照票面信息提供的开户行来查公司的电话,倘若遇到好说话的银行,一般都会给一下企业固话。

从另一个角度试想,这张有问题的证明,一直流转到第15家公司财务,才发现问题。前面的企业估计没有认真核对,不然就不会出现如此失误。当然可能有的中间人发现问题了不愿深究,反正可以推给下一家,到期了开户行追究起来,再做打算。

如果按正常程序,一家公司发现不妥,退回上一家,一直追溯到有问题的那一家,考虑到这期间收款业务员和最后收款的客户有些不太乐意,所以我打算先自己试着查询一下,以便这张汇票尽快转到我们的客户手里。

以上为背景,以下启动侦探工作。

于是打开必应,搜下证明有问题的C名称来寻找联系方式,结果没有。页面只有一个工商注册信息,有名称地址法人注册资本之类的信息,唯一没有我想要的电话号码。

于是我换一个方式,模糊搜索,只搜公司简略的字,此路不通。搜索法人,得到一些纳税人表格,依然没有电话,只有公司名称和地址。

按地址来搜,只搜到C家对面的快递网店。我想通过快递公司来套一下电话,结果打电话咨询快递公司总部,得知该快递网店已经换了地址和电话。

我开始放弃找C家的联系方式,开始找他的下一家W。一边默念C和W最好是直接客户,W在瓮安县,瓮安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这个企业还位于州下面的村里面。搜这些的时候,脑子里印出一个遥远大山的地理位置,幸好搜到这家企业在网页有一个固定电话。我欣喜若狂,已经模拟了熟悉的台词结果被不断的嘟嘟忙音打乱。

推断一下,一个遥远的大山村落里的公司,会不会都围着车间不在办公室接电话?

于是我在纸上划掉这个鸡肋电话,把目标看到C的上一家H,C和W是直接客户,那么和H按道理也是,因为C是在H和W之间背书的,H比较好找电话,是个上市公司,我想上市公司肯定不会带来失望。

从前台到财务,是个女士接的电话,听完陈词,结果她说C是她的下一家客户,但是她没有义务提供客户的联系方式,她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她是上一家,她家的背书是没有问题的,出现问题应该找下一家,我说我已经找过,下一家联系不上,才找的您。她不为所动,说公司对此有严格要求,对不起,不方便提供。

我能理解H的淡定,她确实没有义务提供,按正常程序,就是退回上家,一步步地去找到出问题的C。被H的嚣张刺激了下,你不给我,我偏要找到。

在纸上划掉H,目光盯着W,然后开始找W的下一家Y。Y比较顺利联系到,但是他说和W业务往来不多,只提供了一个固话。我一看固话就是我打了无数次忙音的电话,于是追着他提供别的联系方式,他提供了W家财务的QQ。

如获至宝加了这来之不易的QQ,没有反应。于是写邮件,告知对方事情的经过,石沉大海。


第一次当侦探_第1张图片

继续推断,难道采购只有固话和QQ吗?还是他不愿意提供更多?毕竟他是有义务提供信息的,因为他也是C后二的背书人。然后联想到自己接触过一些公司财务,确实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识庐山真面目,非要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姿态。

于是我厚着脸皮打电话拜托Y家采购帮我问问别的联系方式,但不抱百分百的希望。继续盯着W,结果网页给力,搜到一条W曾经被收购的页面。于是寻着这个线索,找到W的总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按页面提供的联系方式,人力资源部无人;销售部无人;市场部无人;总经办无人;到董秘办,终于找到一个活的,顺利要到财务部电话。

到这里,知道有戏了。我直接说W家证明有问题,但是联系无人,开始怀疑这个公司是否存在。接电话的小妹噗嗤笑了下,顺利地帮我找到一个手机号码。

于是联系这个号码,找到C家财务,把证明补妥,阿弥陀佛,终于搞定。

从C到W到Y再到H,一波三折,一层层地揭开面纱。有时感激现在的网络科技提供的便利,另一面又惶惶不安觉得信息过于暴露怕被坏人利用。以上就是我小小地尝试侦探式的寻找谜底过程,感觉自己像模像样似地在抽丝剥茧,当然如果每个人都稍微细致一点就不会有今天这张迟到的正确证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次当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