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读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后感(上篇)

路在何方?——读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后感(上篇)_第1张图片
看这本书,我发觉自己正试图用二十五岁的年龄和思维,以及四分之一人生的阅历去理解一个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人对人生路的思考。我发觉我正试图在精神的河流上建一座桥,因为这是我与作者思想沟通的唯一途径。

上篇

自己曾经有对西方的哲学体系有过粗浅的认知,而这本书的作者正在引导我往更深层次进行思考。我发现自己正在思考人的肉体和灵魂各自存在的意义。思考什么是信仰,我们又该如何用信仰支持一生,让我们与追求和在世界存活有意义。

文中提到,“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所满足的是人的外在功利性需要,在此之外,人还有内在的精神性需要,其实质是对生命意义的寻求。”同时作者又提到蒂利希最发人深省的提示“把信仰解释为灵魂的一种状态,而非头脑里的一种观念。”这让我想起了萨特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其中有两个论断: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自在存在正如世界的动植物,他们是为了存在本身而存在的。自为存在则如人一般,多了主观性在里面。


路在何方?——读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后感(上篇)_第2张图片

由此我在想,我能否把躯体和灵魂独立开来,去更纯粹地用灵魂去跟灵魂交流,获得灵魂的独立性。再用灵魂去控制躯体。人的躯体总是会受到外界七情六欲的影响,而感情和欲望这是我们与世界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它正如来自同一个湖的两个泉眼,既是我们为善的根源,也是我们作恶的根源。如果能做到用灵魂去控制躯体,那么我是否就能更懂得老子思想中“上善若水”的道?我是否更能明白如何去掌握自己的欲望,做到适可而止?是否能懂得学会看开放下,更明白流年经转生命不止不休,世间万物发生的本质?那么,灵魂究竟存在在哪个地方,我要怎么跟它交流,它是蒂利希所说的信仰的一种状态吗?我发现我的交流的深度止于此。但我想我会用今后的岁月去找寻这个答案,因为它将指明我人生朝圣路的方向。

说到信仰,记得作者在书中提及,与世界建立联系说明了信仰的实质。而“所谓的信仰生活,未必要皈依某一宗教神灵。一个人不甘心被世俗生活的浪潮推着走,而总是想着为自己的生命确定一个具有恒久价值的目标,他便是一个有信仰生活的人。”“真正看重信仰的人绝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宗教或什么别的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由此我在想,基于我上述的认识,我要如何调动我的感情和欲望专注地为我的信仰服务?如果把信仰看做一道阶梯,它基于上而言是精神灵魂一种状态,那么基于下,对这个社会而言,它是什么?是我对这个世界,人生,价值的认识所构建起来的三观吗?那么我该如何用纯粹稳定的灵魂和更高视野去稳住这座阶梯,延伸我的三观?而不是让受物质变动影响的三观来动摇我的信仰,混沌我的灵魂?

关于生命


路在何方?——读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后感(上篇)_第3张图片

有了上面那个关于灵魂的思考建立起来的高空建筑物后,我发现关于生命的话题变得实质起来了。因为它是上述思考的一个分支,是对社会事件和经历本身的思考。时刻受到我对这个社会所构建的信仰影响。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便是敬畏生命。因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作者以自己带夫人到医院看病的经历,讲述了一些年轻医生的冷漠,同时表示“多一些有良知教养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少一些穿白大褂的蒙昧人。”同时以社会事件为例,歹徒行凶,行人见死不救,医生草菅人命,揭示着这个社会对生命的冷漠。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经历。一次在旅行的路上,在夜路上看到一个衣履阑珊、跪在地上不断向路边行人磕头的乞丐。那时天气刺骨寒冷,我受着感性支配,便顺手掏了张十元放在了乞丐前面。表姐和她的朋友看到后过来拉我走开并不断责备我傻。她们说,这些都是骗人的。她们亲眼看过这些乞丐基本在白天都会有专车接送,可能等下换个时间就会变成一个衣着光鲜亮丽的人。我似信非信地听着觉得不可思议。可这件事也引起我的思考,而网上总结的骗人真实案例也确有相关情况。记得自己第二次是在广州一个红绿灯路口,一个小女孩跪在地上,前面是一本本子写着求给4元打车费。我是无意看到的,当时经过思想斗争,想着自己觉得社会冷漠,可自己如果这样一走了之自己不也成了那个蒙昧人?给了她5元之后我不再良心不安。可过了红绿灯后我却发觉不对,4元并不难求,可为何她的前面一块钱都没有?我转身回望,小女孩还继续跪在那里,我放她前面的5元早已不见踪影。顿时觉得自己受感性和道德影响再次犯傻。后来自己和一个同学交流,发现她也有一模一样的经历。


路在何方?——读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后感(上篇)_第4张图片

这时我犯糊涂了,世间的骗局千变万化,我敬畏生命,但却受着一些生命的欺骗。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能看透万千骗术的人,我也还没找到关于灵魂和世界事物本质的答案,我现在的经验始终是有限的,我要怎么用我的敬畏去为这些生命做一些事?我不禁想到,如果那个小女孩是受人胁迫,或是想拿钱去玩,那么我的怜悯敬畏不正纵容着犯罪纵容堕落?如果我遇到路上有老人摔倒又只有我一个,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该怎么去做?内心的挣扎始终得不出一个答案。我的理性和感性在这个时候正互相争吵。我也明白为什么有时候相对于人群,我会更多地如书中的一个观点,选择自然界,选择天真的小孩。但至少在当下我学到的经验,是控制住自己的感性,在遇到相关事情时,让理性思考去判断做出决策,即使我仍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路在何方?——读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后感(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