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如何想象和学习的?
一两岁的婴儿是无法理性地告诉你他的内心感受的 ,他们既没有理性思维能力 ,也没有充分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如果你由此得出结论说他们没有内心 ,可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们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更感兴趣 ,而感兴趣的方式就是更长时间地注视,因此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儿童注视事物的时间长短来判断孩子对事物的感兴趣程度。
研究孩子可不只是为了了解孩子 ,还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幼教领域的蒙台梭利教育坚信儿童有个心灵胚胎 ,成人的任务就是守护心灵胚胎的成长 ,不要用自己的所谓教育使心灵胚胎长成畸形 。
这种崇尚给予孩子自由的教育体系已经被今天的西方世界普遍采用 ,而高普尼克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这种教育体系最好的理论支持 :孩子们本来就具有科学地探索世界 、自己找到答案的能力 ,我们需要做的 ,只是在他们探索的不同阶段 ,把可以探索的目标和问题放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系统性地呈现出来 。
当然 ,国内的蒙式教育有一点误区就是 ,片面强调自然环境 ,而忽略了未来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电脑环境和网络环境 。其实 ,给孩子一台电脑 ,运用他们天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他们很快就会把自己培训成电脑专家。
孩子 "装备 "了哲学家的思考能力和科学家的观察能力 ,把他们放到适当的环境里他们就会了解真相 。家长们 ,放下自以为对世界更了解的虚荣 ,为孩子们建立面向未来的环境 ,然后坐下来好好学习吧 !把孩子们当成老师 ,你准备好了吗 ?
我们发现 ,就算很小的孩子也已经能够考虑各种可能性 ,并区分可能的事和现实 ,甚至还能借此来改变世界 。他们能够想象今后的世界可能是哪些不同的样子 ,并由此来做计划 。他们也能够想象世界在过去可能会有哪些不同的样子 ,并对过去的各种可能性做出回应 。而且 ,最引人注目的是 ,他们能够创造出完整的幻想世界 ,以及令人惊讶的假装世界。在儿童的游戏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反事实思考的证据 。婴儿在18个月大时 ,甚至更早时 ,就已经开始假装了 。
学习语言让儿童获得了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方式来想象 。虽然 ,就算是还不会说话的小婴儿也或多或少地具备预期和设想未来的能力 。但是 ,学会说话更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特别有效的方式 ,让他们能够用新的办法把旧的想法组织起来 ,并且能够谈论并不存在的事物。
很典型的是 ,孩子们在两三岁时 ,就会把醒着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一个充满了假想身份的世界之中 。走进任何一家幼儿园 ,你就会被一屋子的小公主 、小超级英雄所包围 ,他们都会很有礼貌地递给你一杯并不存在的茶 ,然后警告你要避开其实并不存在的怪兽 。这些孩子很擅长沿着自己假装的 、不真实的开头一直演到最后的结局。
最近 ,认知科学家们开始审慎地探究儿童对想象和虚构有何了解 。研究发现 ,甚至是两三岁的孩子也能够很好地区分现实与想象 、虚构 。学前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假装 ,但他们知道自己是在假装 。他们只是比成人更容易对虚幻和现实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而已 。
我们知道 ,儿童非常善于反事实思考 。而如果反事实思考取决于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同时也是人类不断进化 、根深蒂固的天性,那么,就算很小的孩子也应该能够进行因果思考 。事实上 ,婴幼儿确实已经很清楚世界的因果构造了 ,他们知道一件事情如何导致另一件事情发生 。这是发展心理学近期最重要 、最具革命意义的新发现之一 。
63%的儿童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头脑中奇异的假想生物 。泰勒在不同的场合重复了同样的问题 ,发现每个儿童所描述的假想同伴始终一致 。此外 ,他们的描述也与父母的单独描述十分吻合 。这表明 ,儿童确实在描述自己假想的朋友,而不是一时冲动地创造一个假想同伴来取悦实验者 。许多假想的同伴都很有诗意 ,例如,班特住在光线里 ,所以我们看不见他 ;菲塔会在沙滩上搜寻海葵 。有时,假想的同伴是其他孩子 ,但有时则是小矮人或恐龙 。偶尔,孩子自己也会变成假想的生物让人郁闷的是 ,小男孩似乎总喜欢变成力量很大的超级生物 ,而小女孩则更喜欢创造出一些小动物来怜悯照顾 。
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都会有假想的同伴 ,而且 ,令人意外的是 ,这似乎能抵抗成人的影响 。年纪较大或独生的儿童比年纪较小的弟妹更可能拥有假想同伴 ,外向开朗的孩子也比内向害羞的孩子更容易有假想同伴 。看电视较多的孩子较少有假想同伴 ,看书较多的孩子亦然 。可见 ,沉浸在他人的想象世界中的孩子似乎很少会自己创造想象世界 。事实上 ,儿童是否创造假想的同伴 ,这几乎是随机的 。
但是 ,假想同伴并不是判定天才或疯子的指标 。有假想同伴的孩子并不会比别人更聪明 、更有创造力 、更害羞或是更疯狂 。假想同伴既不是痛苦与伤害的产物 ,也不是病理学中的先兆 。的确 ,有些孩子似乎会借助假想同伴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但对大多数孩子而言 ,假想同伴仅仅是为了得到一种简单的快乐而已 。即使那些拥有活泼而生动的假想同伴的孩子也清楚地知道 ,这些伙伴都是想象出来的 ,总之 ,就像他们知道现实与虚构的差异一样 。孩子能够区分假想的朋友与真实的人 ,他们甚至会自发地评论这种差异。
随着年龄增长 ,一种新的想象活动往往会取代假想同伴 。"平行世界 "是一种假想的社会 ,而不仅只是假想的个体 。它是虚构出来的有着独特语言 、地理风貌和历史的世界 。当然 ,年纪较大的孩子们所钟爱的书和游戏 ,如 《哈利 ·波特 》 、 《纳尼亚传奇 》 、 "龙与地下城 " 、 "魔兽争霸 "都与平行世界有关 。
说谎是权谋智慧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人类欺骗他人的能力 ,对于处理我们复杂的社会生活大有裨益 。很小的幼儿也会说谎 ,但他们也许并不擅长 。你也许会认为 ,儿童只是获得了意志力的增长 ,这的确有点道理 。但是 ,儿童同样也越来越善于控制自己的思想从而做出不同的行为 。在延迟满足实验中成功的孩子 ,在过程中会用手蒙住眼睛 ,低声哼吟 ,或者干脆大声唱歌 。当他们试图把棉花糖想象成膨胀的一大朵云 ,而不是诱人的糖果时 ,效果更好 。延迟满足实验中的这些孩子学到了关于我们心理如何活动的重要内容 。例如 ,他们认识到 ,一直盯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只会让想要的欲望更加无法抗拒 ,而想想别的东西就会让欲望没有那么强烈 。他们运用关于心理的因果知识来改变自己的想法 ,正像他们利用关于他人的知识来欺骗他人一样 ,也正如使用关于机关探测的知识来发动设备那样 。
玛乔丽 ·泰勒发现 ,比较而言 ,有假想同伴的孩子似乎也拥有更多的心理理论 ,尽管他们并不比别的孩子更聪明。有假想同伴的孩子也更善于猜测其他人会如何想 、有何感受 、如何行动 。有假想同伴的孩子真的关心他人 ,并且即使不在眼前也会想起他们 。
宝宝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在成人看来 ,虚构世界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而预测未来才是生活中真正紧要 、严肃而认真的事 。但是 ,对年幼的儿童而言 ,想象的世界就像真实世界一样重要 ,一样吸引人 。科学家们曾认为 ,儿童无法分辨真实世界与想象世界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宏观的进化视角来看 ,游戏,这种看来无用的行为却可能大有裨益 。
儿童与成人之间存在某种劳动分工 。童年时 ,我们可以尽情探索现实世界和各种可能的反事实世界 ,而不用操心何种世界更适宜栖居 。成年后 ,我们就必须弄明白自己是否想进入其中某个可能的世界 ,并且如何把自己的家具财物也一起拖进去 。
虽然 ,儿童可能是无用的 ,但他们也是有目的地无用 。这是因为 ,儿童不必将自己的想象限制于当下的实用目的 ,而是可以无拘无束地构造因果图 ,锻炼自己创造反事实的能力。但是 ,长大成人之后 ,我们就依赖于有关物理和心理世界的因果图和考虑世界其他模样的能力 ,来征服充满了各种未来可能性的认真而严肃的现实世界。发展心理学家们早已获悉 ,婴幼儿的学习能力相当惊人 。甚至有人认为 ,儿童与科学家使用了同一种极有效的学习技能 。
统计 ,也即计算不同事件各种组合发生的概率 ,之后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信息来得出因果结论 。事实上 ,就连最小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统计和实验来认识世界 ,所用的方式与有经验的科学家和美国宇航局的电脑几乎一样 。
婴儿也会做 "实验 "吗 ?是的 ,每一个很小的婴儿都会特别关注自己的行动所产生的结果 。结果是 ,婴儿更喜欢凝视他们能产生影响的玩具 ,也会伴随更多的微笑和咿呀低语 。这表明婴儿不只是喜欢看到玩具转动的效果 ,他们确实在试图造成这种效果并看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例如 ,给一个18个月大的孩子一堆积木 ,他就会尝试各种不同的组合 、布局 、角度 ,看看用哪些积木可以搭建起稳固的高塔 ,而哪些积木搭在一起会导致同样令她满意的崩塌 。到 4岁时 ,儿童会开始进行更加复杂的实验 。
我们往往会理所当然地认为 ,年幼的儿童会不断地 "投入到某事中 " 。事实上 ,照料者们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在涉及诸如插座 、电风扇之类的事物时 ,避免孩子们的这种探究本能对他们造成伤害 。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发展心理学中的 "亲自验证 "练习 ,随便找一个 1 ~ 2岁的孩子 ,在一旁观察他玩自己的玩具半个小时 ,数一数你从中发现了多少个实验 ,任何一名儿童都会让最多产的科学家汗颜 。
几乎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 ,婴儿就会模仿其他人的姿态和动作 。 9个月的婴儿就能凭借这种模仿来认知因果关系 ,他们不仅模仿动作 ,而且能辨认并再现这些动作的结果 。
婴儿看到一名成人正努力拆开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玩具哑铃 ,他反复尝试但始终不成功 。 那么 ,当婴儿拿到这个玩具后 ,他们也会立刻自己动手来拆 。许多家长都误以为 ,儿童只会从模仿他人成功的过程中学习 ,但其实不然 。他们也会通过避免他人的失败 ,理解他人的局限来进行学习 。而且 ,婴儿不仅能够简单地模仿他人 ,相反 ,他们可以辨识人们的目标 、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到 4岁时 ,儿童就能利用从别人那里习得的各种干预行为的相关信息 ,来进行非常复杂的新因果推理了 。但是 ,他们也可以只靠观察别人的做法就能操纵玩具 ,而不必亲自试遍所有的可能性 。这表明 ,儿童不仅通过自己做实验来解决问题 ,而且也可以通过简单地观察成人用玩具进行正确的实验示范来解决问题 。
简而言之 ,对待能互动的物品 ,不管此物品多么罕见 ,只要它会回应 ,婴儿都会将其视作有心理活动的事物来对待 ,他们会认为机器小人鸣叫 、发光和行动的方式体现出了它所看到的和想做的事情 。
在一个家庭中 ,令人意外的是 ,年幼的弟妹们似乎能比年长的兄姐们更快地掌握别人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们通常在智力测验或语言能力测验中的表现较差 。弟妹们会形成卓越的情绪情感和社会性智能 ,而兄姐们则会表现出更传统的学校所要求的智能 。弟妹们更容易成为和事佬或极具魅力的人 ,而兄姐们则会成为认真追求成功的人。
在小学里 ,不需要刻意开设心理学课程 ,因为根本无此必要 。每一个心烦意乱或是居高临下的教师 ,每一个喜欢恃强凌弱的孩子或英勇地反抗欺负行为的孩子 ,每一个有魅力的同学或逗人发笑的班级小丑式同学 ,本身就具有极其丰富的心理学指导意义 。
注意与意识似乎紧密相关 。例如,当我仔细注意某物时 ,我就会开始形象地意识到它 。许多心理学家用 "聚光灯 "的比喻来描述这种注意的效应,当我们注意到某物时 ,就像是射了一束灯光在上面,让它的所有细节都变得更加清晰生动起来 。
对于成人而言 ,注意力同样可以是内源性的 ,我们可以自如地将注意力指向某个特定的物体 ,就像用聚光灯照明一样。
集中注意不仅仅会让大脑的某些部分更好地发挥作用 ,同时还可以让这些部位变得更具可塑性 ,也就是说 ,让这些部位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发生改变.
当我们仔细注意某事物时 ,所学习的内容就比我们不注意时所学习的更多 。而当我们学习时 ,在新信息的帮助下 ,我们能够明显地改变自己的心智与大脑 。
相似的 ,当我们集中注意力于某事上时 ,也就不太能意识到其他并未注意的事情 。这种无意识似乎也与大脑的抑制过程有关 。婴幼儿与成人既相似又不同 ,这是非常显著而具有启发意义的 。事实上 ,当小婴儿注意到某事或某物时 ,他们似乎就会吸收与之有关的信息 ,并像成人一样产生意识 。种种迹象均表明 ,小婴儿也像我们成人一样 ,积极而活跃地意识到了发生的事情。但过了一会儿之后 ,就像成人一样 ,小婴儿也会渐渐感到厌烦 ,并且转移开视线 。
即 ,呈现哪怕是最细微的意外事件 ,也能立即抓住小婴儿的注意 ,他们注视意外事件的时间确实会比注视意料事件的时间更长久 。小婴儿似乎对意外事件有着无限贪婪的胃口 。
成人能够借助外部事件或者经由内部决定来自主控制注意力 ,即 ,成人的注意既可以是外源性的 ,也可以是内源性的 。但婴儿的注意则更多地体现为外源性 ,而非内源性 。这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例如 ,假如你想让一名两岁的孩子放弃一个玩具 ,那么 ,直接给他一个新玩具 ,吸引他的注意就比试图说服他 ,甚至收买他 ,让他自愿放弃旧玩具要有效得多 。实际上 ,婴儿的注意力有时还会被他们其实并不喜欢的新奇事件所吸引 ,例如 ,不同寻常的光亮 、很大的噪声等 。
有趣的是 ,随着小婴儿慢慢长大 , "习惯化 –去习惯化 "技术确实会变得越来越难 。对年纪较大的孩子来说 ,注意力会渐渐受到内部的规划所控制 ,而不太受他们对外部事件的天生兴趣所控制。所以 ,婴儿似乎是在让世界来决定他们会看到什么 ,而不是自己决定要从周围世界中看到什么。他们不仅获取对自己有用的 、特定事物的相关信息 ,更吸收了周围所有事物的信息 ,尤其是新信息。而且 ,很显然 ,对于小婴儿来说 ,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全新的 。正是这种十分宽泛的注意力让婴儿成为了非凡的学习者 。
成人那如同聚光灯一般集中的注意力 ,到了小婴儿那里却更像能照亮四周的灯笼。婴儿并不会仅仅体验着周围世界的某个方面而忽略了其他的一切 ,相反 ,他们似乎是同时生动地体验着所有事物 。婴儿的大脑似乎完全浸泡在胆碱能递质之中 ,只有很少的一点抑制性递质来缓和其效应 。
身处陌生之地的成人在很多方面都极像小婴儿 。在这种场景下 ,大量信息一拥而入 ,而旅行者并未处在平时的最佳位置 ,无法 "自上而下 "地提前判断其中有哪些信息可能与自己相关 。于是 ,成人也就像小婴儿一样 ,注意力更可能被外部的物体和事件所吸引 ,而不受自己的目的和判断所决定 。
实际上 ,矛盾的是 ,旅行是一种成人的活动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 ,它的目的就是不要有目的 。最理想的旅行并不是一定要看到泰姬陵或长城 ,而是尝试着充分吸收一种陌生文化的本质 。旅人们通常都认为旅途中的偶然和意外才是最精彩 、生动的部分 ,一个好的旅人通常会开放地对待各种可能性 。
常言道 ,旅行能够开拓视野 ,的确如此 。旅行时 ,我们会重返好奇心旺盛的童年 ,从而对自己和他人有新的认识 。
即便十分幼小的婴儿也拥有情景记忆 ,但不同于成人 。从出生到5岁 ,孩子们会渐渐形成看上去更成人化的自传式记忆 。记忆的发展变化表明 ,儿童的内部意识也同时发生着改变 。但事实上 ,对于特定事件 ,婴儿也会有具体的记忆 。一旦能开口说话 , 1~2岁的孩子就可以说出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情。心理学家罗宾 ·菲伍什曾记录了母亲带着孩子游览动物园的日常活动 。几天后 ,她请孩子叙述去动物园游览时做了什么 。
两岁的孩子可以说出一些很具体的活动 ,例如 "小象大便了 " 。但令人惊讶的是 ,孩子所说的每一件事都是在重述游览过程中妈妈曾对他说过的 。如果妈妈当时并没有明确地提到小象 ,那么孩子也根本不会记得。相对的 , 5岁的孩子就可以完整而独立地描述自己在动物园的经历了 。对所有成人而言 ,借助线索来回忆要比自由回忆容易 ,但对学前儿童来说 ,这二者的差距十分悬殊 。当有线索提示时 ,孩子们可以惊人地回想起记忆中的各种细节 ,但在自由回忆中却几乎什么也想不起来。
年龄很小的孩子同样也很难记住自己观点的来源。这种 "来源性遗忘 " 让幼儿很容易受到各种影响 。影响程度很深 ,以至于儿童的证词是否能够被法庭所承认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法律问题 。仅仅是对一名儿童说 "他碰你了 ,对吗 "之类的话也有可能导致孩子认定 "他碰我了 " 。
过去 ,人们认为幼儿之所以容易受暗示 ,是因为他们无法分辨谎言与真话 、事实与幻想 ,但我们已经知道这种看法并不对 。幼儿知道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差别 ,并且会尽量说真话 。幼儿容易接受暗示 ,更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源问题所导致的 ,幼儿无法分辨自己从哪里获得信息 ,所以 ,校园传说或是诱导性提问都有可能与真实的记忆混淆起来 。
但是,3岁的幼儿 ,尽管能记得几个月前的具体事情 (例如 ,看月亮) ,却似乎无法回忆自己几分钟前的体验 。但是 ,对幼儿来说 ,只需要间隔几分钟 ,这类信念或愿望就会被遗忘 ,他们就会犯这类错误 。特别小的孩子也已经形成了一些对自我的认知 。例如 ,大约18个月左右 ,婴儿就会开始认出镜中的自己 。 但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似乎仍然无法理解此时的自我与过去和未来的自己有什么关系 ,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而单一的时间线 。
3岁幼儿能够认出自己曾看到过的图画 ,但无法说出什么时候看到的 。而到 6岁时 ,孩子就可以像成人一样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了 。很显然 , 3岁的幼儿会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录像中的自己 ,而 4岁的幼儿就会将录像中的自己称为 "我 "了。但是 ,我们只能说婴幼儿拥有情景记忆 ,却没有自传式记忆 。尽管婴幼儿很善于记住过去发生的具体事情 ,但他们却无法将这些事情整合到统一而不断延伸的时间线里 ,他们不记得自己如何得知这些事情 ,也不记得自己过去对这些事情的态度 。
也就是说 ,尽管能记住之前发生的事 ,但他们似乎不记得自己对这事情的想法或感受。大约 6岁左右 ,儿童似乎会形成基本的自传式记忆 、执行控制能力和内在的观察者 。典型的儿童意识由他们典型的日常任务所塑造 ,即尽可能多 、尽可能快地认识世界 。
那些在 5岁时就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 ,在青少年时期也更有可能被评价为 "能力强的 " 、 "成熟的 " ,他们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 的分数也始终高于无法完成延迟满足任务的孩子 。
那么 ,早期的童年经验如何?影响了我们之后的人生呢 ?唯独是这问题 ,控制了一直以来对童年的公开讨论或私下探讨 。我的父母做对了 (或更多的是做错了 )什么 ,让我成为如今的自己 ?我应该做些什么 ,才能确保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好人 ?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日常的直觉往往会有急剧的转变 。我们都能感受到 ,童年时的经历塑造了如今的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 ,我们也感受到 ,之后发生的事情也会掩盖童年的影响 。幸福的婚姻 、幸运的职业或一名挚友也能够将我们从童年的痛苦经历中拯救出来 。更令人庆幸的是 ,我们相信自己能够主动地塑造自己的生命 ,从而摆脱童年决定论的阴影。
但令人惊讶的是 ,几乎没有科学证据来支撑 "早期经验影响今后人生 "这个简单的观点。在此 ,我们可以举一个既惊人又悲伤的例子 。在20世纪80年代的罗马尼亚由于政策的失败 ,出生率过高 ,很多孩子被遗弃 ,尽管那些被遗弃在孤儿院中的孩子们没有遭受身体上的虐待 ,但却经历了可怕的社会性及情感剥夺 。没有人陪他们玩 ,没有人抱他们 ,和他们说话 ,也没有人爱他们 。小婴儿们在摇篮里一躺就是几个小时 ,几天 ,几周 。后来 ,人们发现了孤儿院中的惨状 ,一些英国的中产阶级家庭收养了孤儿院中的很多孩子 (届时已经三四岁了 ) 。
这些孩子与同龄人相比 ,身材更矮小 ,并且表现出更加严重的智力发展迟缓现象 ,他们几乎不说话 ,社会行为也极为怪异 。当孩子们长到 6岁时 ,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赶上了同龄人 。他们的平均智商只比同龄人稍低一点 ,也像其他孩子一样爱着自己的养父母 。大部分罗马尼亚孤儿已经完全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了 。然而 ,其中也有一些孩子继续遭受着痛苦 。尽管与最初的可怜状态相比 ,他们已经好多了 ,但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方面 ,仍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人们发现 ,孩子在孤儿院待的时间越长 ,就越有可能出现问题 ,出现的问题也可能会更严重 。这表明 ,早期的经历确实是之后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
在两个方面 ,罗马尼亚孤儿的案例显得十分极端 。孩子们尚是婴儿时被极端地剥夺了社会性和感情发展的机会 ,而当他们被收养之后 ,环境立刻转变向另一个好的极端。如果在童年时受到虐待 ,那长大后也可能虐待自己的孩子 ,但是 ,更多的孩子虽然儿时经受打骂 ,长大后却并不会成为虐待孩子的父母 。他们设法摆脱了自己早期生活的那种境地 。如果在童年时受到虐待 ,那长大后也可能虐待自己的孩子 ,但是 ,更多的孩子虽然儿时经受打骂 ,长大后却并不会成为虐待孩子的父母 。他们设法摆脱了自己早期生活的那种境地 。
你们可能会认为是基因塑造了孩子的未来,比如酗酒问题的可遗传性系数是0.4。相似的,我们也可以测量在标准的中产阶级白人群体中 ,智商的可遗传性 。结果表明 ,智商得分变量与此群体中的基因变量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系数在0.4~ 0.7。可遗传性为0.4就已经非常显著了 。问题在于 ,同样的基因 ,对新环境的影响可能与对旧环境的影响极其不同 。
在家庭富有的儿童群体中 ,智商更具有可遗传性 ,而在贫困儿童群体中 ,智商的可遗传性较弱 。事实上 ,对贫困儿童来说 ,基因遗传对智商的影响微乎甚微 ,父母的聪明程度与子女的聪明程度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 。
答案就藏匿在贫困儿童所处环境的一些细微变化之中 。例如 ,就读的学校是好是坏这些差异对他们的智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甚至取代了任何基因方面的差异 。改变贫困儿童的周遭环境 ,对他们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以往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 ,新的环境如何能够扭转基因的影响 。过去一个世纪以来 ,人类绝对智商的得分以惊人的速度步步飙升 ,然而我们的基因却始终未变 。
事实上 ,早在童年时期 ,甚至在婴儿期 ,这种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循环就已经出现了 。儿童塑造着周围的世界 ,之后 ,世界再反过来塑造他们 。过去30年来 ,我们发现儿童对父母的影响等同于父母对他们的影响。这不仅仅是由于我们无法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来回应根本不同的孩子们 。事实上 ,即便你分毫不差地对待每个孩子 ,你的行为对他们而言也有着不同的意味 。
如果亲生父母很糟糕 ,但被不错的养父母抚养长大 ,那孩子自己变得很糟糕的风险只比普通孩子高一点 。同样 ,亲生父母还不错 ,但养父母很糟的孩子也如此 。但是 ,如果将两种影响结合起来 ,如果这个孩子很不幸地由糟糕的父母生下来 ,再被同样糟糕的养父母养大 ,那么 ,他成年后也变得很糟的风险要高得多 ,远高于只是将两种影响简单相加的程度 。在此 ,遗传风险与环境风险不是简单地加合关系 ,二者互相增值 。
婴儿通过观察自己父母的行为来认识周围世界 ,并基于这种认识而采取行动 。婴儿的举动影响了父母的行为 ,父母的行为进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和表现方式 ,如此循环往复 。天生就比较忧伤的婴儿观察到自己伤感的母亲 ,便得出结论认为伤感是人类常态 ,进而流露出伤感的表现 ,这又使得母亲更加悲伤 。这种能力意味着遗传察到自己伤感的母亲 ,便得出结论认为伤感是人类常态 ,进而流露出伤感的表现 ,这又使得母亲更加悲伤 。
这种能力意味着遗传差异要么被无限放大 ,要么就完全消失 。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对自己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 ,会想象并创造新的环境 。相应地 ,这些环境会反过来影响孩子 。于是 ,典型的人类发展循环便诞生了 。这也意味着家长 ,或更广泛的其他人 ,都能够通过改变 、中断 、巩固这些循环的方式来进行干预 。
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
到两岁左右 ,婴儿会特别信任和喜爱自己熟悉的几个特定成人 ,包括母亲 、父亲 、保姆 、兄弟姐妹 。一些孩子被称为"安全型依恋 "。这类孩子认为 ,特定的某个成人是爱的可靠来源 ,所以 ,在这个成人离开时会感到焦虑 ,返回时会感到快乐 。一些"回避型依恋 "的孩子在照料者离开和返回时都不愿意与照料者互动 ,他们既不会因为分离而哭泣 ,也不会因为重聚而开心 ,只是过分投入地玩着自己的玩具 。你也许会认为 ,这类婴儿只不过不像安全型的孩子那样焦虑罢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依恋对象离开时 ,测量这些孩子的心率会发现 ,各项生理指标都表明他们内心正经历着极大的痛楚。
还有一类孩子属于"焦虑型依恋 ",他们在照料者离开时会异常焦虑 ,不仅如此 ,当照料者返回之后 ,他们也很难被安抚 。能够迅速回应婴儿所发出的信号 ,在离开后尽快返回 ,并且安抚伤心的孩子 ,这类母亲更可能养育出安全型的孩子 。母亲如果未能及时回应并安抚焦虑的孩子 ,所养育的孩子更可能属于回避型依恋 。而自身十分焦虑的母亲 ,养育的孩子也会是焦虑型。
一名婴儿对不同的人会建立起不同的 、首尾一致的依恋 ,具体取决于各人的行为方式 。例如 ,有的婴儿意识到 "爸爸会回应 ,但妈妈不会 " ,于是 ,在父亲面前就表现为安全型依恋 ,而在母亲那里就变成了回避型依恋。
从中可以发现 ,与知识的具体内容相比 ,我们获取知识 、信息的方式同样很重要 。正如我们所预期的 ,实验中那些侃侃而谈父母多么爱自己的准爸爸 、准妈妈们 ,更容易养育出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有的人虽然声称自己与父母关系并不好 ,但却会以一种有思考 、有组织的方式来叙述这段经历 。他们理解自己的父母如何养育自己 ,并设想自己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方式 。令人振奋的是 ,这类人更有可能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而另一类人虽然表面上肯定父母很爱自己 ,但却记不清任何具体的情况 ,说不出任何细节 。这类父母就不太可能养育出安全型的孩子 。
综上可见 ,早期经验对后期生活的影响至少体现为两个重要的方面 。其一 ,正如上一章所述 ,儿童的早期经验会带来一系列因果互动作用 ,从而将儿童塑造为有着独特性格的成人 。其二 ,正如本章所述 ,这些早期经验也会带来一系列连续的理论 ,让儿童成长为有着独特世界观的成人 。但这些联系都是会发生改变的 。
但是 ,科学知识绝对无法让我们预测家长的言行将如何影响孩子 20年后的生活 。当然 ,所有家长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歌手们往往会用天气来比拟生命 (例如蔚蓝天空 、四月阵雨之类) 。这种类比也许刚巧抓住了童年经验对后期生活的影响方式的核心特点 ,这种方式与我们近乎痴迷地查阅育儿指导书所获得的答案完全相反 。孩子们真实的个体生活也更像是这种独特的 、无可替代的叙述 ,而不是某个方程的解答或运用公式就能获得幸福和成功。
很少有人愿意消除自己的回忆 ,哪怕是过去发生的最不快乐的事情 ,尽管我们也许希望将其尘封 ,但也不会愿意看到它从记忆中消失。承认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 ,无论是好是坏 、自己承认或在集体面前承认 ,对我们而言极其重要 ,哪怕这对当前的生活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拥有过去很重要 ,因为它使我们得以拥有未来。尤其是当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判若两人时 ,这一点体现得愈发明显。如果青少年们认定不会有未来的自己 ,那他们似乎就倾向于破坏现在的这个自己。
自传式记忆与想象未来的能力密切相关 :当我们重构过去和设计未来时 ,大脑中活跃的区域是相同的 。对于自己孩子成年后的生活 ,我们只能控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即 ,我们能够决定孩子长大后是否能记得绿树成荫的游戏场 、野餐和深爱自己的父母 。我们无法保证让孩子获得幸福的未来 ,在此 ,我们唯一能做的仅仅是努力提高这种概率而已 。但是 ,我们却至少能够保证孩子获得幸福的过去。幸福的童年能赋予人一种免疫力 ,不是由前方道路上几乎总是会有的灾难与变故所带来的免疫力 ,而是一种本质的 、固有的免疫力 。人生的常态即是变化无常 ,但作为父母 ,我们至少能够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 ,那就像一切人性之善一样 ,如磐石般确定无疑 、不会改变的馈赠 。
新的研究结果发现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 ,甚至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拥有一些道德的根基了 。但是 ,这种根基并不是先天的 、不可更改的 "道德语法规则 " ,也不是一系列固定的情感反应 。相反 ,这会随着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与日俱增 ,儿童 (以及我们自己 )的道德思维会渐渐改变 。正如儿童生来就拥有关于世界的理论 ,并能够改变这些理论 ,他们生来也就有确定的基本道德观念 ,同时也有很强的能力来改变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
例如 ,一岁的孩子知道故意行为和不故意行为的区别 ,并且能够以一种真正利他主义的方式来行动 。三岁的孩子已经形成关心和怜悯的基本伦理规范 。同时 ,三岁的孩子也能够理解规则并且试图遵守规则 。而且 ,哪怕规则既荒谬又武断 ,儿童也能够遵守 。但是 ,遵守规则的冲动是更深层的 ,它似乎是人类特质中先天存在的一个部分 。事实上 ,许多规则都没有涉及明确的惩罚或奖励 ,而且许多规则至少表面看来是武断而不合理的 。这些规则只关乎我们此时此地 、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所的行为 ,例如 ,叉子放在左边 ,汽车靠右通行 ,只有周五才能穿牛仔裤 。但我们却本能地遵守了这些规则 。
如果说 ,互相分享欢笑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善举 ,那么 ,彼此愤怒的叠加与循环滋长显然就只会导向暴力了。
他们有研究表明 ,学龄儿童能够在几分钟内就很快地判断出另一名儿童是否很坏 。如果是 ,那么 ,他们就很可能采取恶劣的态度来对待这名儿童 。甚至最小的孩子都能区分违规行为和伤人行为 。儿童认为 ,破坏规矩和伤害别人都不对 ,但是伤人更不对 。他们也说 ,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在别的幼儿园可能就不一样了 。但是 ,孩子们都坚持认为 ,伤害别人就是不对 ,无论规则怎么说 ,无论你在哪里 ,都不应该伤人 。儿童对于伤人行为和违规行为的反应极为不同 。
但是 ,当机器的行为体现出一些人性化的标记时 ,无论这看起来有多么怪异 ,他们也会模仿 。例如 ,在之前的实验里 ,幼儿对着奇怪的棕色机器小人说话 ,而机器小人不断地发出 "嘟嘟 "声来回应 ,那么 ,孩子就会模仿机器小人的行为 ,并且把这个奇怪的机器小人当作对待。
结果发现 ,当学前儿童看到机器人翻转摔倒时 (这会经常发生) ,他们就会像对待别的小朋友一样 ,小心地扶起机器人 ,帮它拍拍灰 ,甚至还亲亲它 ,试图让机器人感觉好受一些 。
通过建构一个总体的 、可辨识的 "人 "的类属 ,儿童就可以将自己对妈妈或爸爸的共情体验泛化到更广泛的生命体上 。我们会对那些被认为和自己很相似的人们表现出道德关怀 。但这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也有可能拒绝把某些人归纳到自己认定的 "人 "的类属之中 。同理 ,人类会拒绝对认定不同于己的人们表现出道德关怀 。可见 ,人类有一种抹杀人性的倾向 ,对此 ,最令人担忧的证据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所谓的 "小群体 " 现象 。如果把人们武断地划分为不同组别 ,那么 , "内群体 "就会否定 "外群体 "的人性 ,并厌恶 "外群体 "中的人。只要赋予两组人不同的名称 ,就足以令他们彼此仇恨了 。
很小的幼儿已经能够将人类同伴划分为不同的组别 。大约三岁时 ,也极可能在婴儿期时 ,孩子就知道可以将人们分为不同的种族 、性别甚至不同的语言组别 。而且 ,无论是明显的或是含蓄的 ,这些年幼的儿童已经表现出对他们认为与自己相似的人的偏爱 。哪怕成人不断强调 ,对待非裔美国人 、女孩或说西班牙语的人 (或白人 、男孩 、说英语的人)要一视同仁 ,但孩子们仍会青睐与自己很像的人 。看来 ,儿童似乎已经能够感知各种标志着某人属于某个群体的标记 ,例如 ,不同的外貌或衣着 、不同的行为举止等 。对于此 ,十分讽刺的是 ,细微差异(例如不同的 T恤 、口音 、肤色)的影响反而超过了明显差异 (例如是机器人而非人类 )的影响 。
我们已经知道 ,即便是一岁的孩子也已经理解人类的意图 ,并且能够将有意行为和无意行为区分开来 。而且 ,甚至小婴儿也似乎会依据人们的行为意图来责备他人。当成人故意拿着玩具不递过去时 ,9~18个月的婴儿表现得更加不耐烦 ,并开始哭闹 ;而当成人试图递给婴儿玩具但却做不到时 ,婴儿的表现则不太急躁 。
生命中最常见但同样惊人的事实之一就是 ,我们可以选择朋友和配偶 ,但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孩子 。在生下孩子时 ,甚至在作为共同育儿者开始照料别人的孩子时 ,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孩子会是什么样的 。我也许会希望孩子综合了我和配偶的优点 ,同时也会担心孩子可能综合了我们俩的缺点 。但是 ,人类的交配结合可谓是遗传基因的博弈 ,而且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充满了偶然性 ,所以 ,最可能出现的结果还是父母双方的基因随机混乱地搭配在一起 ,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孩子 。可以说 ,不是因为爱孩子所以才照顾他们 ,而是因为照顾孩子所以才更爱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