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

2017-11-28 中国石油大学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_第1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右)为孙金声教授颁发院士证书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孙金声当选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孙金声,男,1965年出生,江西省于都人。1985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1988年获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西南石油大学油田应用化学博士学位。2016年4月,孙金声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团队领军人才。2016年8月,孙金声被全职聘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金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一等奖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7件(其中美国专利6件);发表论文91篇,出版专著4部。2013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2014年获能源行业最高奖孙越崎“能源大奖”、入选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015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_第2张图片

孙金声长期致力于解决油气井工程理论与技术创新,解决了许多我国深井以及复杂结构井钻井重大科技及现场突发性技术难题。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重大专项和中石油重大科技课题42项,是我国水基钻井液成膜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抗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首次提出化学膜既防止井壁坍塌又保护油气储层水基钻井液成膜理论,发明了化学成膜水基钻井液;揭示了钻井液抗超高温机理,发明了抗温240℃的水基钻井液和抗温300℃的泡沫钻井液;针对复杂结构井井壁失稳、高摩阻等技术难题,发明了化学固壁剂和键合型高效润滑剂,研制出稳定井壁、低摩阻的高性能钻井液技术。研究成果丰富了深井、超深井钻井液理论,其系列技术在塔里木、大庆等20个国内油气田及土库曼斯坦、肯尼亚等12个国家规模应用,效果显著,成为我国钻井液主体技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在页岩气、煤层气及海洋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使我国深井超深井、复杂结构井钻井液主体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安全高效开发我国深层超深层和复杂地层油气资源、获取海外油气资源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_第3张图片

孙金声院士是中国石油学会钻井液学组副组长,国家钻井专标委特聘专家,国土资源部深部地质钻探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钻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油田化学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油田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_第4张图片

2017年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有67位,其中31人来自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选人。10月30日至11月3日,经各学部选举和全院全体院士大会终选等程序,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

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

孙金声,男,1965年生,2016年受聘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我国水基钻井液成膜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抗超高温钻井液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_第5张图片

油田打井,随着深度的增加,地温不断增高,压力不断增大,井壁失稳、油气储层损害、钻井液抗温能力低、钻井速度慢等难题,是长期制约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技术瓶颈。孙金声教授近三十年来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新产品和新技术,攻克了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我国钻井液与储层保护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为开发深部地层石油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孙金声受聘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目前是我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团队领军人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_第6张图片

2004年,我国油基钻井液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落后,处理剂材料品种不全、不配套、成本高,难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中国石油集团准备钻我国当时陆上最深的一口风险探井莫深1井,该井所在地区深部地层预测压力系数为2.12,预测井底温度为204℃。想钻此井,不但成本高、处理剂消耗量大、处理频繁,而且钻井复杂预计事故多、速度慢、钻井周期长、生产安全和公众安全风险大。在此过程中,抗超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是超深井钻探成败的关键。钻超高温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因钻井流体抗温能力低导致的技术难题,使用水基钻井液钻超高温井时主要采用不断处理钻井液,加大化学处理剂用量来维持钻井液抗高温性能的办法。

 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孙金声迎难而上。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工作,经过艰苦攻关,最终揭示了钻井液抗超高温机理,发明了抗温达240℃高密度钻井液技术,确保了莫深1井于2016年8月按期开钻。安全施工及顺利完井表明,中国超深井超高温钻井液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同时为国内深层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提升了我国深井钻井技术水平及我国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_第7张图片

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和储层损害是长期以来未解决的两大世界性难题。过去,国内外传统解决方法是采用沥青和超细固体颗粒进行物理封堵,并配合化学抑制技术。

孙金声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创立水基钻井液成膜理论,这成为他的另一个主要贡献。他在国际上首次研发成功化学成膜固壁与保护储层钻井液技术,开辟了通过化学成膜稳定井壁与保护储层的研究方向,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深井井壁坍塌、漏失和储层损害重大技术难题。稳定井壁、储层保护方法从有选择的物理封堵升级为非选择的化学成膜封堵,行业核心技术因此实现了升级换代。

此外,孙金声在页岩气、煤层气及海洋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使我国深井超深井、复杂结构井钻井液主体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刘积舜  朱惠平  李静 

大众日报记者:于新悦  薄克国  张晓帆

编辑:赵俊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当选院士孙金声:让超深油井不惧“地心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