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哈佛幸福课》作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在哈佛大学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幸福教授”,这是因为他领导着一个研究人类幸福本质的“社会认知与情感实验室”。他提出了“预测偏差理论”,被认为是世界上幸福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最权威的学者之一,他的教研工作曾为他赢得众多奖项,其中包括由美国心理协会颁发的“青年心理学家杰出贡献奖”。2002年,他被《个性与心理学杂志》评为“当代50位*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2003年,他的研究论文被《心理学探究》杂志评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4部现代经典著作”之一。他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刊登在《纽约时报》、《福布斯》、《理财》、《纽约客》、《华尔街日报》、《今日心理学》等媒体上。
作品简介
“幸福是什么”是一个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讨论的话题,常识和满书架的自助类书籍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工作、积累财富、经营婚姻、养育子女、健康饮食,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的未来。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关于幸福的错觉,你作何感想?这个人就是人称“幸福教授”的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他摒弃了有关幸福的传统观念,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上了一堂新颖生动的幸福课。作者《哈佛幸福课》关于幸福最鲜明的观点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可以预见未来,因此,人类也就有了区别于其他所有动物的幸福感;但是,人类对于未来自己的情感预期,往往和实际有着很大的“预测偏差”。书中列举了大量怪诞的实验,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你以为中大奖可以让你幸福无比,被解雇会让你一蹶不振,但事实上,中奖的幸福感远没有你预期的那样强烈持久,被解雇的失落感也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痛苦。我们都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幸福基础值”,生活中的成就与挫折,往往只是短暂地改变我们的幸福水平。很快地,我们就会回归自己的“幸福基础值”。那么,如何才能撞上幸福呢?吉尔伯特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自主的选择权,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人们应当“智慧地购买”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基础值”。
作品序言
《哈佛幸福课》在试图想象自己未来的时候,我们犯下的错误也是自然发生的、有规律的和成体系的。它们也有固定的样式,在很大程度上,它们能够像视错觉反映人类视觉的局限性一样反映出人类预见的局限性。这就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虽然书名中提到了“幸福”,但是这并非一本告诉你该如何找到幸福的行动指南。那一类图书都在自助类图书书架上,如果你买了一本那样的书,并做了那本书鼓动你做的一切,却发现自己还是很郁闷,那么,你可以回过头来读读这本书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些基本的科学道理,而这些道理解释了人类大脑是如何想象未来,如何预测自己将会最满意哪种结果,以及这样的预测的准确性如何。这本书讨论的是众多思想家在过去2000多年间苦苦思索的问题,并利用这些思想家(以及我自己)的想法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于“未来的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了解如此浅薄。这个问题就像一条跨越数条国境线但却无法通行的河流,因为还没有哪个学科能够对这个问题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本书结合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得出了一个我自认为很有说服力的解释,当然,这个解释到底有没有道理,还要读者自己来判断。写一本书的过程本身就给作者带来了满足感,不过,阅读一本书则需要读者投入时间和金钱,所以你自然希望能够得到明显的收益。如果你感觉一本书既没有让你受到教育,又没能让你感到愉悦,作为补偿,你应该能够回到读这本书之前的时光并收回你的净投资。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我希望可以把它写成一本让人感觉兴味盎然、不忍释卷的书,当然,前提是它的读者并非自视甚高的人,而且剩下的生命之路还够长,至少要比10分钟长。在读完本书之后,你感觉如何谁也说不清,即使是那个即将要开始阅读本书的“未来的你”也不知道。不过,要是未来的那个你在读完本书之后感到不满意,至少“他”能够理解为什么一开始的时候你会错误地认为“他”会感到满意。
媒体评论
幸福就是给大脑下载一个拉黑软件,想拉黑谁就拉黑谁。
——《新周刊》总主笔肖锋
为什么无法预见到的3次电击比20次可预见的电击更让人痛苦?为什么丢掉1美元比得到1美元带来的情绪波动更大?为什么我们那么在乎未来?糅合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和行为经济学,这是我读过的剖析人类最为深刻、但内容和表达却最为有趣的一本书。掩卷后你会终于明白,世上根本就没有关于幸福的简单公式。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
人生于天地间,总有许许多多的愿望、欲望,当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不快乐、不幸福。由于实现幸福的愿望过于强烈而迫切,导致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已经从客观存在的真实逆转为对概念的探讨和探究,幸福学也俨然成为了一门新兴的混世学,貌似比成功学更甚。吉尔伯特教授的这本书,明明白白地告知我们回归的路:人不论做什么,终极目的只有一个——获得幸福。这个目标无可替代,而任何替代都会导致迷失。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著名主持人苏扬
吉尔伯特是幸福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研究者,他还是一个喜欢说俏皮话的学者。他在书中写道:“当某种体验的次数越来越多,这种体验带来的幸福感也会逐次减少。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习惯化,经济学家称之为边际递减效应,而我们则把它叫做婚姻。”但在这种精灵古怪的聪慧背后,吉尔伯特对于“人类为何总是错误地预计什么会使自己幸福”这一问题有着严谨的论点。他认为,我们的大脑会“篡改事实”,使我们不想要那些会让我们幸福的事物,而一心追求那些(比方说更多的金钱、豪宅或更炫的车)不会带给我们幸福感的东西。在他看来,幸福是一种主观情绪状态。
——《纽约时报》
一本有魅力的书,它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有些追求幸福的举动是错误的。
——《时代》
吉尔伯特轻松地摒弃了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关于幸福的传统观点,部分理由是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根本不同。如他所言,我们很少思考这样一个事实,即当今时代,多数人都要作出三大人生决定:住在哪里,从事什么职业,与谁结婚。不过,我们是第一代有这种选择的人。在大部分有记载的历史中,人们住在他们出生的地方,做他们父母做的事情,而且与宗教、阶级或地理位置所限定的对象结婚。农业、工业和技术方面的革命,引发了个人自由的浪潮,这是我们的老祖宗从未见过的,正如吉尔伯特所言,“有史以来第一次,我们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
——FT中文网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毕生致力于追求幸福的研究。他的前沿性的研究成果都体现在这本书中。他认为,人们几乎完全不知道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更多的钱?不见得。婚姻?当然。“保持快乐,对每个人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吉尔伯特说,“当然,我指的不是面带傻笑四处乱逛那种。我的意思是,实现一种生活上的满足感和一般意义上的幸福感。”
——《读者文摘》
这不是一本心理自助书籍,相反,它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人类想象力的局限性如何导致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吉尔伯特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糅合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向我们证明:就像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存在偏差一样,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同样有偏差。我们的控制欲如此强大,以至于人们常常认为自己可以控制那些不可控的事物。然而,不幸的是,个人的经验和文化的智慧都无法弥补人类想象力的缺陷。本书后记中,作者还讨论了人们对于幸福的一些常识性的观念,比如养育子女或财富可以带来幸福,他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的。吉尔伯特用妙趣横生的文字和读者耳熟能详的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实用的幸福课,他的研究是充满远见的,也是划时代的。
——《出版人周刊》
吉尔伯特认为,预测未来是人类大脑区别于动物大脑的最重要的功能。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按照格言建议我们的那样活在当下呢?因为人们习惯性地梦想未来会比当下更幸福,而不是更不幸。这是一本关于幸福的科学书,却不乏诙谐生动,充满智慧,开启了我们的心智。
——《书目报》
吉尔伯特教授的这本书没有副标题,你可以随心所欲加上自己喜欢的副标题。我想加的是:我读过的唯一一本真正有用的心理学书籍。
——《彭博新闻》
权威评论
作者是哈佛大学闻名天下的社会心理学教授,所谓“第三种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如果你见到吉尔伯特讲课的样子,肯定喜欢他。在2004年播出的一段视频里,我注意到,他是在暗蓝色灯光背景的大舞台上眉飞色舞地讲课,常引发听众的笑声。听吉尔伯特的演讲,我立即开始相信他在序言里讲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一些朋友劝他停止空谈,他永远也不会写这样一本书。最聪明的人,显然都喜欢空谈,在中国和在西方,除非有一些更聪明的理由让他们停下来。这本通俗读物登过《纽约时报》的书评榜首,因为通俗,所以被它的作者用来向大众传达一种新的思想。这一新思想,与吉尔伯特长期研究的“基于情感的预测”密切相关。许多年前,叔本华描写过人类的无奈处境一一在欲望得到满足前的“希望”与欲望满足后的“无聊之间永远徘徊。吉尔伯特继续描写,市场经济的本性是努力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正所谓“消费主义时代”。可是,大量数据表明,人们并不感觉更幸福,至少不比以前更幸福。难道是人类预测未来幸福感的机制不可避免地包含系统性错误?读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相信书的封底广告词,我感觉确实很快乐。所以,读者应自己去读并感受快乐。
一一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
深刻的智慧与洞见,科学化、逻辑性的理论,表达方式又是非常浅显易懂——来自哈佛心理学教授权威性又带着悲天悯人关怀的人性化宝贵讯息,告诉你什么是幸福,如何得到幸福,这是身为现代人的我们应该人手一本的好书。
一一张德芬,身心灵作家
你幸福吗?为什么你我忙碌终日,辛勤工作赚钱的结果,却仍有极大可能缺失内心的幸福感?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的这本好书,提供了最系统化的解答:原来关键在我们的大脑运作,理解自己,才能克服不快乐的大脑习性,拥抱幸福。吉尔伯特教授在美国心理学界非常著名,这本书我在2006年就已拜读,内容系统专业,而文笔风趣生动,不但让人豁然开朗,还被逗得开心不已,哈哈哈,寓教于乐精彩无比?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好书?幸福力不是本能,是技能,你我都需要学习,才能收获满心幸福,邀请大家一起来上哈佛的幸福课!
一一张怡筠,情商救育专家
幸福应该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低估或忘记这目标。大多数人读书都好像是为了进名校,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赚更多的钱。但如果他们问自己“我幸福吗”,回答很可能是“我很少问自己这个问题”,又或者是“问了有什么用”。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幸福的真相。能知道幸福是什么,并学会如何追求它,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一一黑幼龙,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
我们现代人都漂浮在不确定的生活海洋里,有人认为自己可以万人如海一身藏,但其实难以自了,且会波及他人和整体。因此,并非一出校园就懂生活,一经生活就明幸福。在个人自处和与环境相处中,关于利益与福祉,当下与长周期,快乐与群己权界,等等,还有很多需要求解思议修行处,了解幸福的人生质地很有必要。
——余世存,青年思想家
中国的大学教授常常专注于深奥的理论研究,以至于有的非学院派年轻人轻轻松松就做了情感奶爸。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吉尔伯特是个异数,他能娴熟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理儿分析得头头是道。读他的书有望提高幸福指数。
一一蔡天新,浙江大学教授.诗人、作家
我们的社会终于可以讨论幸福了,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读《哈佛幸福课》,感受幸福从心开始。
一一李子勋,著名心理学家
中国现在谁更幸福?无数不同的调查给了我们不同的结论:越有钱越幸福?农村人比城市人幸福?公务员最幸福?中产阶层最幸福?.……很多人从自身以外的事物中寻找幸福;他们希望在物质,或者在关系里找到幸福感。也有人从内心中去体验幸福,因为幸福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那么,幸福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本书中,丹尼尔·吉尔伯特教授以他特有的对人类头脑和心理行为的敏锐洞察力,用严谨而不失幽默的方式引领我们探寻幸福的来源,走向自己的幸福世界。
——廉思,畅销书《蚁族》作者
书中,吉尔伯特慷慨地分享了他对人类古怪的头脑的敏锐洞见,并以最令人愉悦和最引人入胜的方式引领我们找寻幸福。如果你很幸运地读了这本书,那么一定会收获满满的快乐。
一一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作者
每个人都会喜欢上这本书的,甚至我们中的一些人还会奢望自己就是它的作者。你很少有机会能够读到像这本书一样既赏心悦目又蕴藏着“幸福宝藏”的书。丹尼尔卡尼曼,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你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幸福吗?这本充满魔力的书一定会动摇你内心深处关于头脑如何运转的信念。
一一史蒂芬列维特,《魔鬼经济学》作者
一个有关我们生活中最大谜团之一的心理学探秘故事,哪怕你对幸福只有一点点好奇心,你都应该读一读。相信我。
一一马尔科姆格雷德威尔,《引爆点》作者
核心内容
《哈佛幸福课》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257页大约21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10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哈佛幸福课》。为什么人类在预测未来时会产生偏差?有句老话说的好,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提到为什么不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不好回答。有人说,某有些人太追求完美所以难获幸福。有人说,一些人情商太低,对事物理解能力差,所以他太难感受到幸福。开篇介绍的这本书《哈佛幸福课》提出的解释角度,你可能真的没有想过,那就是:我们不幸福是因为我们对未来自己幸福程度的预测不准确,这让我们在预期的幸福没有到来的时候感到失望不能接受,就是这种沮丧的心理让我们觉得不幸福。
期望值过高会使计划和欲望落空在情理之中,我们做梦期待的东西一旦梦想成真,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想象中那样的快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小编解读的这本书《哈佛幸福课》会告诉你答案。这本书的作者通过本书想传递给各位亲的并非的告诉我们:如何寻找幸福?更不是追求幸福生活的行动指南,而是一本告诉人们:人类为什么不幸福的哲理书籍。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挖掘人类预测行为背后的秘密。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因为我们想象能够带给我们幸福,但是人类预测是有偏差的,一旦我们对未来的幸福感出现偏差,就会让我们因为没有体验到自己的幸福而感到失落,这就是本书要探讨的主题。通过分析这种预测偏差,本书告诉你怎么规避偏差,从而指出幸福的方向。作为幸福的资深研究者,作者认为,一般人在预测未来的时候,依据以往的经验和当下的感觉,但实际上这两个因素影响都是不准确的。正是因为这两个因素的不靠谱,让我们错误地设计了自己的未来。因此可能费心劳力却一无所获,所以我们想要的快乐并不好把握。下文小编将从我们为什么喜欢想象,想象力为何容易偏差等几个内容方面来解读本书。
第一个内容:想象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
可以说人类是唯一会思考未来的动物,在人脑中额叶就负责预测活动。研究人员对人们的心理活动进行观察,发现我们日常思考中,有12%是同类相关的,也就是说平均每8小时的时间,就有1个小时的时间是用来想关于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想象的活动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事实上,有很多事情想象起来比真正体验起来更加让人愉快,很多时候人们甚至愿意去想象它而不急于去实现它。比如,你想象和一位性感的异性见面约会,或者和喜欢的朋友聚会聊天,那种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期待的感觉很不错。研究人员还发现,当人们把一件事情想象的很容易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作出过高的估计,结果对未来抱有过于乐观的态度。比如,美国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会比一般人活得更长,婚姻更持久,会有更多时间去旅游,相信自己更有可能生出健康天才的孩子,拥有更宽敞的房子。除了感受那种想象的快乐,人们愿意想象未来还因为我们生来就带有强烈的控制欲,一旦失去了控制人们就会变得郁郁寡欢、悲观绝望。
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送给当地养老院的老人每人一盆绿植,其中一半的老人自己负责照顾绿植,他们自己负责浇水施肥,这一组叫高控制组。另外一部分老人的绿植,则是由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协助照顾,这一组叫低控制组。半年之后,低控制组30%的老人去世了。高控制组则只有15%的老人去世。可能这个结果不能求得大家认同和舒服,但它确实能够说明获得控制权对人的身心健康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行为就表现出这种对于控制的强烈爱好,这是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的需求,控制可以带来快乐的感觉。人们通过想象未来获得了一种控制感,想象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预防痛苦。这让我们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不好的事情,能够减轻这些事情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冲击力。适度的担忧和焦虑还是有好处的,比如,想象我们将来患上高血压、糖尿病时的痛苦的样子,可以让我们现在少吃高脂高糖的东西。
第二个内容:想象力会造成哪些预测偏差?
从认知角度来看,人们通过各种感官来收集外部世界的信息,然后再通过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这是人类解读世界的方式,但是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这难免会让你误判真实的世界,那么想象力到底会出现哪些偏差?
第一个偏差:投射偏差。
指的是人们在预测的时候,参考的是你现在的状况,如果把现在的状态投射到未来,而未来的状态和现在的不一样,就会造成预测偏差。书中举例一个实验:实验要求志愿者以吃意大利面进行预测:吃面是明天早上吃感觉好?还是明天下午吃感觉好?如果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不管他现在是否有饥饿感,都会给出一个负责的答案。再举例:下午吃面比早晨吃更愉快。但志愿者正在忙着别的事儿,注意力没有完全放在思考问题上,他的判断就会受他现在什状态的影响。比如,他现在很饿,明天什么时间吃他都会喜欢,如果他现在不饿无论明天什么时候吃,他都不会喜欢。也就是他们先想象自己现在是不是想吃意大利面,如果饿了就会说:味道不错,什么时候吃都可以。如果不饿的话他们就会说,意大利面有什么好吃的,我什么时候都不想去吃。因为人们用当下这个事情的反应来判断明天的反应自然是不准确的。同样的道理,还有在你饿得不行的时候,去一家餐厅吃饭肯定会点特别多的菜,远远超出你平时的饭量,多要的吃不完浪费了一大堆。这种误差不只是出现在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判断,还有对社会科技水平的判断。比如,19世纪最有远见的物理学家凯尔文,他得出的结论是:比空气重的机器是飞不起来的。当时大部分的科学家都认同了这个观点。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很难想象,未来的人类可以把重达几百吨的飞机开上天。这样看,凯尔文的这个预测显然是不准确的,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很难构建出一个跟现在截然不同的未来。实验室的研究和超市的调查已经证明,如果你让一个刚刚吃饱的人决定下一周准备吃什么的时候,他们肯定会低估自己的胃口。如果你早餐刚刚吃了鸡蛋、汉堡、火腿肠、水果还有甜点,就马上去超市采购一周的食物,结果很可能是你买的东西会不够吃。每个人对未来的想象都被局限在某个地域、某个时代和某种境遇下,而事实上,想象未来时的感觉通常只是我们对现在的反应。
第二个偏差:参照系不同造成的偏差
同样一个数目,在有参照系和没有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数目的感知就可能不大一样。比如,大多数人愿意去郊区买200块钱的苹果,就为了比在市区买能够便宜100元钱,但是如果要买的价值是10万元的汽车,就没人这么辛苦跑大老远,就为了节省区区一百块钱了。因为100元钱和200块钱比显得节俭了很多,但跟10万块钱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普通人不是用绝对金额来思考的,他们是用相对金额来思考的。人们认为,100元钱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这取决于人们拿什么做参照?能够预测的对象是一些难以润滑的因素,那么预测产生的偏差就会更大了。比如,一辆开了10年的本田飞度,经4S店估值结果大概值2万元。作为车主他会想,我当初可是花了10万元钱买的,谁如果想给我2万元钱就开走,除非强买强卖,无法无天。可是买车的人未必如车主所想。他会相反方向去想:就这破车还能值2万元钱,如果是加送一套车座套,还得带上全年的保险还差不多。为什么双方对车辆交易价格认知的冲突如此巨大?因为他们考虑的出发点不同,卖车人考虑的是失去,买车的人考虑的是获取,不同的心理带来的判断也就不一样。
第三个偏差:情感适应偏差
一件事不管好坏,经历多些情感反应就不那么强烈,此为情感适应。人们在预测未来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这种情况,这样就造成了预测偏差。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打开电视机可以睡得很好,安静情况下即使是脚步声也能把你给吵醒是怎么回事?因为人的大脑对持续的刺激并不敏感,却对变化和差别非常敏感。举例:我们对好玩的事情第一次看到听到很开心,但看见过之后再看到反应会渐渐变淡,俗称这个反应为习以为常,心理学家把这称之为情感适应。有没有对抗情感适应的方法?延长一件事儿的间隔时间。比如,如果你每天都亲吻妻子,就不怎么让人印象深刻,如果只是在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才这么做,那就会收获难忘的幸福了。情感适应同样也会出现在不好的事情上。作者用真实案例说明,美国前众议院新闻发言人吉姆
•莱特,因为违反69条道德规范而被迫辞职,也许你会认为他会从此一蹶不振,其实并没有,他辞职后反而觉得他的精神比之前好多了,生活也更轻松。曾经饰演超人的电影男明星克里斯托福•里夫从马上摔下来,造成颈部以下全部瘫痪,必须借助呼吸机才能正常呼吸,他的演艺生涯不得不结束。这情形对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天大的打击,但瘫痪之后的里夫却说,我从来没有过像现在这样欣赏周围的人。也许我们会认为这话言不由衷,怎么可能经过这么大的打击,还可以这么乐观?这并非里夫装腔作势。心理学家说,在经历过创伤事件后,通常人们会经过适应和恢复的心理过程,挫折的确会影响人的心理,但这些影响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长,如果只是凭想象,人们通常会高估自我感觉的糟糕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果你认为中大奖会让你快乐一辈子,被老板解雇会让你一蹶不振,但事实上中奖的快乐远没有你预想的那么持久,被解雇的失落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可接受。一段时间以后,中奖者和失落者都会回归他们中奖和解雇之前的快乐水平。
第四个偏差:记忆偏差。
有人认为认识自己的经验是对未来做出判断最好的依据,许多人对此观点深信不疑,但是记忆并不可靠。我们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所占队列移动太慢,刚刚换了站列又发现原来所站队列开始加速,怎么会站哪边哪边就变慢?其实,并非是我们站队有问题,也不是运气差所致,而是我们只记住自己队伍慢,速度快了也被忽视的原因,这就是记忆偏差。往往人们只记得不寻常的事情,忽略掉了通常的事情,所以会错误估计,也就会出现偏差。对于美国人来说,2011年9月11日早晨自己在做什么?大部分人都会记得,可是9月10日早晨都做了什么就没人记得。依赖记忆并不可靠,记忆并不会将一件事像部长篇电影似的完整储存在头脑中,而是储存一些特别的信息,记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记住事后的事情,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第一次是把被试的手放在刺骨的冷水中泡60秒,第二次被试的时候需要在水里泡90秒,前60秒的水温还是不舒服的冷水,后30秒的水温升高了,并不会让人体觉得不舒服,那么哪组考验最痛苦?你可能会说,当然是时间长的那组了,但结果是大部分被试者觉得更加痛苦,因为在第二次中后30秒水温提高了不那么冷,被试者记住的是后30秒的体验,水温并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最后一刻人的体验变好了,所以在人们的记忆中就成了不太痛苦的经历。我们经常根据一个事情的结局来判断某件事的愉悦程度,这就会让我们经常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决定。
第五个偏差:迷信选择偏差
人们迷信选择的乐趣,坚信有选择一定比没有选择好,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其实当选项太多的时候,对每个选项都难以取舍,或者还有第二次选择权的时候,选择的过程就会变得很痛苦,满意度也会降低。比如,电影《北非谍影》结尾的一幕,当时男女主角站在停机坪上,而女主人公正在做艰苦的抉择,是跟自己爱的这个男人留在卡萨布兰卡,还是登上飞机跟丈夫离开?当时男主人公说如果飞机起飞,而你却没有跟他在一起你会后悔的,也许不是今天,也许不是明天,但是很快,而且你的余生都将在懊悔中度过,这个场景是电影史册上最令人难忘的情景。因为大多数人都时不时站在同样的跑道上,也就是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式各样的选择,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是否结婚?是否要孩子?是否出国发展?经常是通过想象未来的遗憾确定,错误的选择会导致遗憾终身,但如果是面临两难选择,没有选择结果反而你会更开心,因为你连后悔的机会都不会有,这个可以更好的解释买了东西无法退换的时候,你反而会更踏实。比如:炒股票的会有体会,你拥有A股票,再过去的一年里你考虑过用它换另一只股票,但是最终没有换,结果现在你发现,如果你换了就多赚一倍,你还有B股票,去年你把它换成另一只股票,现在你发现如果你不换的话,你也可以多赚一倍。哪个错误会让你更后悔呢?统计研究表明:十个人中有九个人的真实体验是比起换错了,应该换而没有换会让你感觉更痛苦,但是如果只是设想这两种情形,按照猜测大部分人都不会这么想,所以不管我们做任何选择,或者我们没做任何选择,我们都很难想象他将来发生时的样子,也很难想象一旦事情发生,我们自己的真实感受。
规避想象力偏差的方法,我们会从什么样的观点容易传播?如何利用他人经验来做预测?什么原因导致人们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经验?小编从这几方面来解读科学预测的途径。我们已经知道财富并不一定会让人长期快乐下去,当穷人突然发了财,他会感到幸福,但以后她的幸福感会慢慢消退,既然是这样为什么很多人还是会为了赚钱拼命努力?
第三个内容:观念的流传不是因为正确,而是它本身利于传播
往往人们都在跟其他人说一件事儿的时候,都是在试图让他们接受我们自己的观点,人们制定规则发表言论,都是希望别人能够跟自己的观点一致,当然并不是每个人这样做别人都会同你的观点,那么什么样的观点能够成功地从一个人的头脑传递到下一个人?你可能会说当然是正确的观点,其实并不是这样,而是这个观点就推动自身传播的特性,所以他才会容易被别人接受。我们先拿基因举个例子,有些基因就是比其他一些基因能够更成功的遗传下来。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基因能够在演化中改善自身的传播渠道,让携带这些基因的人更能把这些基因传递下去。比如:有些负责提高性爱感受能力的基因,他们让拥有这种基因的人在性体验中的神经感受更美妙,而缺乏这种基因的人,他们的性体验可能就像打喷嚏一样没什么感觉,试想一下哪种人更愿意繁衍后代?肯定是拥有这些基因的人。因为他们更愿意做那些能够让他们繁衍后代的事,所以这些基因也就顺利的被遗传下去,让自己出现在更多人身上成为超级基因。即使是坏的基因,比如:制病基因,主要他们遗传能力强,也能够成为超级金被不断的复制下去,比如提高人们性爱体验的同时还会让人患上关节炎,这个基因还是会出现在更多人身上,因为这些患关节炎却热爱性体验的人依然比四肢健康,却不喜欢性爱的人更有可能孕育后代,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来解释观点和传播。
一个观点只要具有推动自身传播的特性,它就会超级基因一样让更多人接受,这种推动自身传播的特性,第一个就要数准确性,比如当你在求助时有人能够准确告诉你怎样能够把白衬衣洗得更白,你就会很快接受这个建议。还会告诉别人这个窍门儿,因为他能帮自己的忙,能顺利传播下去的不仅是正确的观点,错误的观点也能做到就像坏基因一样,不信我们来看一个思维实验:有两个分别由一千人组成的队伍,每个队的人互相只能用电话联系,研究人员会给每个人发一些信息,如果他们认为这个信息正确,就可以打电话传递这些信息给其他队友,如果不正确就不传播,最后哪个队能够把更多的正确信息传递给全队所有人,哪个队获胜,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判断信息是否正确的队伍就可以获胜呢?事实上并不一定,假设一个队员传播了这样一条错误信息:整天整夜煲电话粥能让你感到特别开心。另一个队员也上当了认为这是对的还传递给别人。虽然这个传递本身不会加分,但是这条信息本身有一个补偿作用,就是让队员们更愿意花时间来打电话,这样就能增加队员传递信息的总数。传播这条信息的坏处被他带来的益处抵消了,反而会增加传播正确信息的数量,后来这个队伍确实获胜了。这个实验说明信息只要能够推动自身的传播,不管他是不是正确,都会被顺利地传播下去,那么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观念也是这样,它不代表正确,但却可以提高社会的稳定性,传递这些观念的人就生活在稳定的社会中,这又为一些错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渠道。
人们关于幸福的一些传统观念,也是具有超级复制能力的错误信息,比如:金钱能带来幸福,这条并不是真理,人们在吃饱了之后不会再往嘴里塞东西,但是人都不会嫌钱多,人们对财富的渴望似乎不会停止,就是因为如果没人渴望支付,我们的社会就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因为经济的繁荣要求人们不断消费更多商品,只有我们对物质永远不满足,才能产生购物的需求,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其实是一个经济问题,不是个人问题,经济的需求和个人幸福的需求其实并不一致。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告诉我们:只有当人们误以为创造财富能够让自己幸福的时候才会产生动机去辛勤工作,从而维持经济体系的运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它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丹尼尔·吉尔伯特认为正是人们相信了这个骗局,相信有了财富才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为此人们才会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这个骗局也维持了工业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稳定社会的人们偏好这种稳定的价值观,又促进了人们对于这个观点的传播,就像刚才说的思维游戏一样,错误观念的传播并不需要谁故意欺骗大众,这个关于财富的骗局也不需要哪个阴谋集团的操控,它自己就是个超级基因,自带传播属性,相信它能够让人们参与更多能够传播它的活动。
丹尼尔·吉尔伯还提到了同样是骗局的就是:孩子能带来幸福的观念。没有哪一种文明不强调生儿育女会让人幸福,人们时常想象跟自己的孩子玩耍的场景,想象摇篮中的小婴儿牙牙学语的画面,人们认为做父母是件很幸福的事,因此他们才会一头跳进做父母的生活中,但是心理学家测量父母的实际幸福度呈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事实。往往结婚初期,大部分夫妻们通常都会很幸福,随着孩子的出生幸福度开始下降,尤其是孩子青少年的时期,当孩子离开家生活之后,父母们的幸福指数才能慢慢回升。女性的幸福感波动比男性更大。根据调查表明,女性在带孩子的时候,远不如他们购物、锻炼身体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更快乐。因为养个孩子要付出大量工作和长时间的辛苦。那为什么人们还是愿意生孩子?因为我们的父母长辈都在告诉我们,孩子们能带来幸福。我们自己就是这个观念传播体系中的一份子,如果不是总有些人帮助传播这个观念,我们的社会体系就会土崩瓦解,人类就会停止繁衍。19世纪曾经有一个叫震颤派的教派,他们崇尚农业生产,教徒一度达到6000人,他们并不反对生孩子,但他们反对性行为,现在这个教派只剩下几个老人了,他们的教义决定了,他们只能短暂地传播。
第四个内容,利用他人的经验来帮助自己做预测
我们是否发现,几乎你知道的每一件事儿都是二手的,我们生活在大量前人的智慧分享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通过分享他人的经验,并不需要亲自尝试每一件事就能够解决问题获得信息,比如:哪些东西不能吃,怎样坐姿保持身型,全世界有多少人口,这些信息都是共享的。通过交流我们间接地观察到很多我们没有亲力亲为的事,所以尽管我们的想象是有偏差的,不过没关系很多事情已经有人做过了,他们也愿意分享这些经验,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件你能够想象得到的事情的信息。假设问一个职业顾问理想的职业,问一个美食家哪里的饭馆好,问朋友哪家旅行社服务最好,所以作者认为在我们做决定前最聪明的做法是借鉴别人的感受,彻底放弃想象。因为正在经历你未来可能经历的人,问问他的感受往往比你凭空想象的更接近真实,把他当做你的替身,可能你会觉得这太简单了吧,这个观点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说相信你的替身比你自己的想象更靠谱?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心理学家做了一些实验。第一个试验:实验人员找来的三组被试,答应给他们每个人奖励,同时也要做一项烦人的统计工作。第一组的被试先是得到了一个奖励:一个冰淇淋免费礼券,然后他们完成指定工作,并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此组定名为报告组。第二组被试,在做这项烦人的工作前,他们被告知会得到奖励,但他们并不知道奖励是什么,同时研究人员要求他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得到的奖励会是什么感觉?第三组被试,他们可以看到报告组的感受记录,同时也不知道奖励是什么,但他们可以通过参考报告组的记录,来预测自己得到奖励之后的感受,我们管他们叫替身组。然后第二组和替身组都拿到了奖励,也做了这项烦人的工作,当被问到他们的实际感受是不是跟之前自己预测一致时,第二组的快乐感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高,刚得到奖励的时候他还挺开心的,一旦开始了繁琐的工作,他们的快乐就很快消失了,而替身组的预测基本是正确的,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奖励,但他们知道报告组收到了同样的奖励,在他们完成了工作之后,并没有觉得欣喜若狂,所以替身组推断他们不会感觉欣喜若狂,他们猜对了。
这个实验证明,借助替身可以避免我们之前讲的情感适应偏差,也就是在你遇到好事之后,这种快乐消失的会比预计的快,情感适应偏差也会让我们对坏事的情感预测变得比实际上更糟,第二个实验就是针对这一点来设计的,但是还是被分成三组:实验员会抛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朝上被试就可以拿到一张披萨店的礼券,反面朝上就没有奖励,然后报告组会报告自己的感觉,第二组被试知道奖励是什么?实验员让他们预测硬币反面朝上得不到奖励,自己会感觉什么样,而替身组不知道奖励是什么,但他们可以看到报告组的记录,实验开始之后,硬币被设计成都是反面朝上,结果第二组在输掉奖励之后,并没有他们预测的那么糟糕,因为人们的心理免疫系统也就是抗打击能力,让他们把损失合理化,他们找到了比如我不喜欢哪家店或者披萨让人发胖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不要那么沮丧,而替身组看到报告组的表现,在他们丢掉奖励以后并没有怎么难受,所以替身组的预测准确得多。预测偏差中还有一种是投射偏差,就是我们会用现在的感受来判断未来的感受。
使用替身会不会克服这种预测偏差呢?我们在来看下一个实验:报告组之前并没有大吃大喝,实验人员让他们吃了几包薯条,并记录了他们的感受,第二组的被试已经吃得饱饱的,再也吃不下任何东西,实验员让他们预测第二天自己在吃薯条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替身组也是吃饱了的,但是他们不知道明天让他们吃的是薯条,只是看到了报告组的报告,结果是第二组预测的幸福感远远低于他们在第二天实际吃到薯条的满足感,因为他们在预测的时候肚子已经饱了,根本不会觉得薯条好吃,而替身组看到了肚子里没有什么东西的报告组的报告,尽管他们不知道要吃什么,但还是预测的更准确。这三个实验证明了一起靠想象力来预测自己未来的感受,通过了解处于同样环境下的其他人有什么感觉,也就是替身的感受,来预测自己更加准确。
第五个内容:人们之所以不愿意参考别人的经验,是因为我们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当研究人员问人们,是愿意通过知道礼券的信息,还是体验过的人的心里感受来作为自己判断的参考标准时,大部分都选择前者,这就好比如有人问你,是通过看菜单来预测你在这家餐厅吃完饭的感受,还是通过另一位食客的实践感受来做预测测试,说不定你大概也会选择前者,这是为什么?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不普通,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够聪明,大部分商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有能力,大部分球员都觉得自己比队友更灵活。调查显示:90%的司机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开车更安全,94%的教授觉得自己比其他教师更优秀。比较讽刺的是这种认为自己比一般人强的偏见,恰恰让我们认为自己比一般人都没有偏见。人们总认为自己是最特别的,即使我们所做的事情跟别人一样,也会告诉自己:我们做这件事的原因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我们可能会说,托尼选择这门课可能他天生适合学文学,而且自己选择这门课是因为我认为这门课程比经济学简单,自己在上课的时候有地方没听懂,不好意思询问觉得尴尬,觉得其他人没有举手问问题,是因为他们没问题。这样的差异还有很多。
为什么我们都会觉得自己特别?一个原因是认为自己独特让我们感觉良好,大多数人都愿意融入群体,但是又不愿意融入的太好,人们珍视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研究也表明,如果人们被迫感觉自己跟别人非常像的时候,就会心情低落,然后尝试让自己显得疏离和独特,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会高估每个人的独特性,认为人们彼此之间差异比实际差异更大。其实,所有人都只是在某些方面不同,在其他方面相似,社会生活要求我们选择特定的人作为商业伙伴、生活伴侣和朋友,所以我们会更加关注那些能够把人们能够区分开来的个性。因为我们花时间留心了这些个性,我们也会高估他们出现的频率,结果是人们夸大了个性差异。正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所以我们会拒绝替身,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实际反应都会不同,所以我们眼中替身的作用也就比他们实际的作用要小,但其实用替身是个最便宜有效的方式来预言自己未来的感受。因为没有意识到怎么彼此间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想象力尽管有缺陷还容易犯错,我们还是拒绝了采纳替身的观点,而选择依赖自己的想象力。所以作者告诉我们,作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就在我们鼻子底下,那就是请教别人。当别人对我们诉说他们对幸福的观点时需要我们重视他们的意见,观察他人在不同情况下的幸福度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不要因为自己的特别和精神世界的与众不同而抵制了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的经验智慧。
解读总结
丹尼尔·吉尔伯特的这本《哈佛幸福课》又是一部因精品而被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卖钱的音频产品,其实这本书并不是大部头,只是功利思想下的一种手术“恶行”罢了。应该说即使受众享受了知识的灌溉,也因为得到APP这种别样的分裂幸福的手段而幸福感会大大降低。幸福不是你认为的别人的幸福就是你的幸福,不是你想象未来幸福样子就一定会幸福,不是你觉得怎样做幸福就一定可能得到的幸福。比如:你本来可以花5元钱买一本书音频,结果这本书被莫名其妙变成了上下部,分两次双倍价格卖给你,我们的幸福感肯定会跌落到最低点,而得到APP的老板罗胖的幸福感随着你和其它十万加的消费者人群以双倍价格购买了原本5元实际10元的现金入账而呈现指数级增长。
其实,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一样,关键是你怎么去定义属于你的幸福。不要看着别人的幸福就当成自己的标准(想当然罗胖的标准肯定不会是你的标准),你看到的别人幸福那是你认为的,别人不一定就真如你想象的那样就真的幸福。你自己的标准是什么?也许我们应该好好跟这本书的作者和罗胖学习一下。记得网易上面有哈佛大学幸福论公开课的视频,和这本书结合起来一起看看,或许会有很多收获。一直不幸福的原因并不是命定的,而是我们没想清楚,方法也没用对。感情也是这样,它不在于你不停地寻找合适的人,而是找到那个你视为灵魂知己的人之后,慢慢培养的过程和一起成长。
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都会经历同样的事情,误会、埋怨、伤害、欺骗等等,可是过后真的要好好反思,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能够改善?我想我和你都不会选择逃避。《哈佛幸福课》这本书告诉我们:像猪一样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其实它也是幸福快乐的,但为什么我们人类就不认可猪的幸福观?因为我们被错误的基因和观念控制了,如拥有更多的财富让我们更幸福等等。为什么错误的观念能战胜正确的观念?因为观念能否传播和基因能否遗传一样,不在于正确与否,而在于能否复制。如果人人都相信猪一样认为当前的生活是幸福的,那么人类一定会因饥饿而灭绝,而追求财富是幸福虽然是错的,但能激励人类辛勤劳作,创造财富,从而能维持社会体系的延续,这样人类才能延续下去。
那到底“幸福是什么”“幸福会持续多久”是一个人类社会中被广泛讨论的话题,百度常识和满书架的自助类书籍普世宣传的是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工作、积累财富、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养育子女出人头地、健康饮食长命百岁,我们就能拥有幸福的未来。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只是关于幸福的错觉,你作何感想?如果问问我们周围的人每天早晨为什么一定要起床?估计十个有九个都会挠头,并给出五花八门的回答:“为了事业”,“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为了房子”“为了车子”“为了剁手”……但这一切其实都是表象,如果这些都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还有动力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世界上有一个问题似乎不需要解释,那就是,人类为什么要追求幸福?这也说明了另外一件事,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也是每个人不需要辩护就自然拥有的权利。而这本书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融合宗教、哲学等多门跨界学术知识,以全面而全新的观点角度为我们的幸福相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我们还看到在中国经济以令世界震惊的高速度发展的同时,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反倒开始有了一种隐隐的不安和彷徨的感觉,我们所期待的幸福感为什么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自动降临?当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鼓的钱包伴随我们挥洒的汗水渐渐从梦想走进现实时,我们怎么反倒丢了幸福?焦点、抑郁、挫败感、失控感、不安全感,已经不再是心理书籍上的名词,它们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对幸福的迷惘让整个社会都开始再次反思那个儿歌里就唱到的问题:幸福在哪里?这本书不同于任何有关如何让你幸福的自助类书籍,它没有保证疗效的虚假承诺,也没有不切实际的油腔滑调,它也许不会直接给你魔法般的幸福答案,但是它能帮助你精确地绘制出寻找幸福的地图。
今天,当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走得不够快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走得太快,而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当我们手里拿着一张错误的幸福地图,走得越快就错得越离谱。这本书恰恰击中了现代人忙得没有时间反思的要害。了解本书的过程中,你经常会在听完一段段妙趣横生的案例后暗自“啊哈”一声,原来找不到幸福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去错了地方,用错了方法,原来诸多无意识地找寻幸福的努力不仅无助于我们获得幸福,反而让幸福变得遥遥无期。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心理学方面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神职人员发誓严守清规戒律,医生发誓绝不会伤害病人,邮递员则发誓要克服大雪、冰雹和地址不详等各种障碍及时安全地把信送到人们手中。但是,没有几个人认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其实心理学家也需要立下誓言,承诺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将会出版这样一本书、发表至少一篇文章,其中包含这样一句话:“人类是唯一一种……的动物。”当然,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填充句子空白的部分,但是已经给出的部分不能随意改动。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选择在职业生涯相对较晚的时期来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后来的心理学家都会对我们皓首穷经的研究成果视而不见,而只会记住我们是如何补全这句话的。我们还知道,我们填进去的东西错得越离谱,我们的名字就越容易被记住。比如,在有人教会黑猩猩使用手语进行交流之后,在空白处填入“能够使用语言”的那些心理学家立刻受到了特别的关注。研究人员们发现野外生存的黑猩猩能用小木棍从蚁穴中掏取美味的白蚁(有时候还会用小木棍来敲同伴的头)后,一夜之间,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了那些在空白处填上“使用工具”的心理学家的全名和通信地址。因此,大部分心理学家都有充分的理由尽可能推迟完成补足这个句子的时间,并期待自己拖延的时间足够长,足以让自己及时离开这个世界,以免出现在公众面前被猴子羞辱的尴尬。
以前我从来没有尝试过要补足这个句子,不过,现在我打算这样做了,诸位就是我的见证人。人类是唯一会思考将来的动物。现在,请允许我坦率地说,我曾经养过猫、养过狗,也曾经养过沙鼠、老鼠、金鱼,还有螃蟹(不不,其实我没有养过这些玩意儿),而且我确实发现这些非人类的动物常常会做一些让它们看起来好像有能力为将来作打算的事情。不过,一位戴着廉价假发的秃顶的人常常会忘记这样一个事实——看起来拥有同真正拥有还是不一样的,任何一个明察秋毫的人都能发现真发和假发的区别。比如说,我住在教区,每年秋天,我家院子里的松鼠就好像知道如果自己现在不先把一些食物埋起来,冬天就没有食物可吃了。(而我家的院子大概可以满足两只松鼠过冬。)我所居住的城市里的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高,不过还没有人发现这座城市里的松鼠也比别的地方的聪明。它们拥有一般松鼠的头脑,会通过普通松鼠的眼睛观察阳光的强度,在光线强度减弱到相当水平的时候,松鼠就会开始其常规的食物储藏活动了。白天变短诱发了它们的食物储藏活动,这些松鼠并不是因为考虑到明天的问题才开始干这些事的,我家庭院里的松鼠们对明天的认识与自由落体的石块对重力的认识水平相当,也就是说,它们并不真正知道未来是怎么一回事。除非有朝一日,黑猩猩会因为担心自己孤独终老而失声痛哭,或者微笑着计划即将到来的暑假,或者因为自己穿短裤时显得很胖而拒绝一个涂了太妃糖的苹果,我才有可能动摇,承认我补充完整的这个句子的结论是错误的。我们用其他任何一种动物都不能、不会也从来没有采用过的方式来思考未来,而这个简单的、普遍的且普通的行为是我们人类的特性。
作品目录
关于本书,他们这样评价……
专家导读一 你撞上你的幸福了吗?
专家导读二 幸福:心理学、经济学和哲学
专家导读三 我们为什么还没幸福?
专家导读四 幸福指数与幸福经济
序言 科学地解读幸福
第一部分 梦想的幸福
第一章 通往幸福未来的思考之旅
第二部分 幸福是什么
第二章 幸福的相对论
第三章 测测你的幸福感
第三部分 想象力的双重身份——魔术师与冒失鬼
第四章 想象出来的幸福
第五章 幸福的细节
第四部分 未来的幸福
第六章 未来的现实枷锁
第七章 相比较而言的幸福
第五部分 幸福的技术
第八章 偏好与现实的博弈
第九章 对现实的心理免疫
第六部分 幸福其实很简单
第十章 我们一犯再犯的错误
第十一章 幸福的真谛
后记